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经过改革开放30年的探索和拼搏,《物权法》改变了我国传统的财富观念,将个人所有权变成了实实在在的财产权利。本文通过对《物权法》确认的平等保护的财产观、拒斥公权力的财产观和物尽其用的财产观的分析,突出了《物权法》鼓励创造财富和追求财富的态度和理念。这部法律其最重要的意义就在于引领并改变着人们的财富观念,也最能通俗的诠释当下中国全力推行市场经济的财产观。  相似文献   

2.
按生产要素贡献参与分配与按劳分配是相通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确立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原则不是对按劳分配原则的否定,而是对其的扩展和深化。二者不是对立的,而是相通的,其相通之处在于:它们都承认生产方式决定分配方式;都存在形式上的平等,内容上的不平等;承认按贡献分配的原则,并且按劳分配也默认生产要素(劳动)的个人所有权。  相似文献   

3.
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就人格权条款的制订提出了专家建议稿,确认了一般人格权,规定了人格权的效力和保护,完善了具体人格权类型,规定了人格利益的延伸保护,其中的智慧之光有目共证。另一方面,由于未采取独立成编的立法例,受篇幅局限,相关规定较为简单粗略,未承认法人人格权,未规定人格权行使和保护的基本原则,一些重要的具体人格权未予规定,已有的具体人格权条款内容欠完善。反思和借鉴建议稿中有益成果,铸就人格权立法史上的新篇章,这是我们每一个法律人翘首期盼的。  相似文献   

4.
知识产权领域是存在法律冲突的,但这种法律冲突既不来源于国际条约对知识产权提供保护的国际性,也不来源于知识产权管辖权制度的新发展,它只源于一国对外国知识产权法域外效力的直接承认,而这种直接承认在目前看来是非常有限的。因此,知识产权领域内的法律冲突也只在有限的范围内存在。  相似文献   

5.
要素所有权论对分配原则具有重要的理论解释力 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内含着两层意思:(1)按要素分配,即承认各种要素在价值形成和财富创造中的作用,确认要素参与分配的权利;(2)按贡献分配,即明确各种要素所获收入大小的依据是它们在生产过程中的贡献程度。第一层含义与马克思关于生产资料所有制决定分配关系的基本原理是相吻合的。  相似文献   

6.
物理学为人类创造了大量财富,为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但其对于资源环境的副作用也日益明显。要对科学技术进行社会控制,保护资源环境,其根本在于教学过程中资环价值观的培养,而在作为科技基础学科的物理教学中更应加强资环意识。  相似文献   

7.
对法律行为附加停止条件,是当事人自由意志的体现,与法律应否承认该法律行为从而赋予其强制力没有必然联系。停止条件的法律意义不在于影响法律行为效力的产生,而在于影响法律行为效力的内容。就是说停止条件不应该是法律行为的生效要件,而应该被看作是决定法律行为中特定之履行或者执行的因素。  相似文献   

8.
毛泽东在领导革命和建设的实践中,形成了系统的法律价值观。毛泽东的法律价值观主要包括三方面:一是法律的政治价值,在于有效打击和惩治犯罪,切实保障人民民主,促进廉政建设和社会稳定;二是法律的经济价值,在于调整生产关系,促进生产力的发展;三是法律的文化价值,在于保护人民的文化权益,匡正文化发展方针,创造良好的文化发展环境。  相似文献   

9.
商业秘密是一种特殊形态的知识产权 ,具有独特的法律特征 .我国现行法律法规虽然对商业秘密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法律保护 ,但从根本上来说 ,并没有承认商业秘密独立的民事权利和法律地位 ,缺乏法律保护的依据 .我们应借鉴国外商事秘密法律保护的成功经验 ,赋予商事主体商业秘密权 ,完善我国的商业秘密权法律保护制度  相似文献   

10.
在股东派生诉讼中,原告股东虽非诉讼标的的直接义务主体,但在实质上,基于其股东权却与诉讼标的有着难以割舍的利害关系。股东派生诉讼提起权是股东权的实现形式之一,其程序法法理在于股东原告资格的取得实源于法律的规定,法律承认原告股东对派生诉讼具有诉的利益,突破了传统当事人的范畴,直接由法律予以授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