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意境是艺术审美的一个重要范畴 ,意境对舞蹈艺术创作、舞蹈艺术鉴赏有着重要意义。舞蹈艺术鉴赏课中如何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 ,教师如何将意境“主客合一”这一艺术思维辩证法应用到舞蹈鉴赏教学中 ,本文对此进行了初步的探索 ,并提出自己的思路。  相似文献   

2.
文人画的墨色和声乐音色是两个不同艺术门类的表现方法和手段,从不同的色度、情感的调控、构置意境的空间几方面的比对,进一步提炼出他们共有的特质,以新的艺术构思表达艺术个性,以绝妙的想象力和敏锐的思维,构置出有着深切感受的意境,直达艺术的高峰。  相似文献   

3.
文人画的墨色和声乐音色是两个不同艺术门类的表现方法和手段,从不同的色度、情感的调控、构置意境的空间几方面的比对,进一步提炼出他们共有的特质,以新的艺术构思表达艺术个性,以绝妙的想象力和敏锐的思维,构置出有着深切感受的意境,直达艺术的高峰。  相似文献   

4.
王妍 《林区教学》2008,(2):101-102
中国画是中华民族的艺术瑰宝,它独特的造型、写意、表趣等审美形态,使得中国画艺术更具有了鲜活的生命力。中国画在意境和神韵方面有着深厚的历史沉淀,它的用笔、配诗都有着严格的界定。而如何将这门艺术传承下去是摆在我们美术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个沉重课题,只有教会学生理解中国画,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意境及品行,才能使中国画教学日益趋于完善。  相似文献   

5.
意境是中国古典美学中一个重要的、具有民族特色的审美范畴,其哲学基础是天人合一。意境是最具民族特色的武侠电影所展现的一个重要的美学特点,这些意境强调人与空间的交融、人与人的和谐。在武侠电影的意境构成中,视觉是中心,借助图像的造型、光源、色彩、场景设置等艺术元素的和谐统一,组合营造出虚实相生、动静结合的意境,同时音乐、服装等元素对武侠电影营构银幕视像独特的艺术意境、形成特有的风情格调与美学特征也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国画的诗性意境作为一种特殊的艺术语言,有着自身独特的表现形式。在几千年的发展与演变中,诗性与国画融汇贯通,诗性的体现使国画更加“传神”。文章揭示了诗性意境在国画创作中的意义,并结合前人优秀作品阐述了国画诗性意境建构的方法与对策。  相似文献   

7.
《考试》2008,(7)
意境是指抒情诗及其他文学创作中一种艺术境界。这种艺术境界是由主观思想感情和客观景物环境交融而成的意蕴或形象,其特点是描述如画,意蕴丰富,启发读者的形象和想象,有着超越具体形象的更广的艺术空间。笔者认为,意境的艺术特征主要表现为情景交融、韵味无穷两个方面。  相似文献   

8.
作为中国传统艺术精神最集中表现的意境,对中国电影形成独具特色的民族文化品格。保持民族的自主性有着重要的作用。因此,本文试图以中国电影的具体艺术实践为考察对象。来着重阐明中国电影所特有的、创造性地运用电影语言,营造诗化意境的主要审美特征和有别于西方的中国韵味和民族诗情。  相似文献   

9.
"同光体"在诗歌艺术风格上与贾岛有着密切的联系,体现在创造诗歌的意境以及艺术手法的运用上,这与他们的生活背景、人生经历等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0.
“同光体”在诗歌艺术风格上与贾岛有着密切的联系,体现在创造诗歌的意境以及艺术手法的运用上,这与他们的生活背景、人生经历等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1.
艺术语言是一种“有意味”的审美的语言活动,它是以一种变异的超普通语言的手段来创造出生动可感的意象而实现其审美功能,完成其艺术效果的。一切语言材料到了艺术语言中都要经过艺术的熔铸和加工,使之为创造艺术形象服务。古人所说的“立象以尽意”,就是一种语言艺术化的途径。人的精神美质,情感美质,只有通过“立象”的过程,也即艺术化的过程,才能得到充分的表达。在纷纭的世象中,人利用自己的智慧把握至美,外化于形,于是,创造了一个多姿多彩,玩味不尽的美的语言世界--艺术语言的世界。  相似文献   

12.
对近代学者王国维的“境界”(即意境 )的主要表现形式及重要特性作了探讨和阐发 ,认为意境说是对中国诗歌多种艺术美原则的精妙总结而又有所发明 ,已成为评论诗歌及至各种文学艺术创作的最重要艺术标准 ;论述了意境运用的可操作性、广泛性和美感效应  相似文献   

13.
作为作品中情景意象及诸种艺术要素审美构合的意境,其创塑出的艺术形象无疑更加鲜明生动、天然真趣,在整一统合的实的氛围中,蕴含更具丰富、深邃的想象玩味的虚空间,从而使韵味的审美内蕴在丰富与醇厚中趋向整合与统会,上升到更为强烈、丰富的审美感染力层面。从这一角度看,意境中的虚,是诗歌真味得以凸现的根本所在。由此可见,意境说和韵味说有着本质的内在联系,可以说是有机的浑然一体。  相似文献   

14.
意境是中国古典美学的一个重要范畴,也是极富中国传统文化内涵的哲学范畴。主要通过对意境的基本元素———象和境的分析,揭示意境与道家思想的内在联系,阐释这一美学范畴所涵纳的中华民族特有的生命意识和文化理想。  相似文献   

15.
艺术语言意象是一种象征性的艺术符号,它的符号意义是意象自身性质和象征效应的统一,它是对事物的拟态表现,它所蕴含的意义往往超越了所假之象本身的象限,从而生发出象外之象。发话主体为“尽意”所立之“象”,是一种佯谬性的复合意象,具有多向性、扩展性,能形成一种似谬实真的艺术张力。在言语交际中,发话主体“立象”只是为“尽意”创造了条件,真正的“尽意”要通过受话者接受来实现。  相似文献   

16.
沈从文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著名的乡土小说作家,其家乡湘西以及湘西的民俗成为他小说创作的出发点和支撑点,作者从富有民族特色的风俗习惯中,提炼出饱含深刻寓意的意象母题,将民俗文化摄入作品并使之具体化,艺术化,形象化,从而使他的湘西乡土小说具有了丰厚的审美内涵。  相似文献   

17.
意象是构成意境的重要元素,是物象的人化,是情志的物化。在众多的动植物意象中,蝴蝶以其独特的生长历程及其绚丽的外表,给千百年来的文艺家们,带来了无穷的联想与思索。文章从哲思之蝶、情谊之蝶两个视角,初步探讨文艺作品中蝴蝶意象的审美特征,从而真正领悟其深刻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18.
马晶 《涪陵师范学院学报》2007,23(6):99-102,121
余华先锋小说中象征手法的运用实现了对意象最为深层的内涵——意外之味的生发,这一叙事技巧在意象组合方式的运用方面具有明显的实验性;进一步看,其叙事策略和艺术手法渗透着哲理思考的特点使其作品的意象组合具有梦幻性和流动性浑然交融的特点。  相似文献   

19.
张爱玲是20世纪40年代中国文坛一颗光芒四射的明星。她的小说善于用细腻而独特的语言文字和意象情境来搜集、见证殖民社会中病态的人与事,呈现出一种挥之不去的荒凉意味。从“庸人俗事中的艺术体现”、“细致入微的细节描述”、“悲悯苍凉的美学风格”、“精巧别致的意象设置”四方面对张爱玲小说创作的艺术特色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20.
论语言艺术和非语言艺术中语言与意象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语言的发生总是与一定的意象相联系的。在现代人的思维及其表达活动中,语言也与意象有着不解之缘。意象既是形象的又是隐含或反映一定观念的,既是感性具体的又是具有某种普遍性的。因此,探讨艺术活动中语言和意象的关系,有助于我们全面深入地把握艺术活动中知、情、意、趣的相互影响及其意义,在心理层面上把握不同样式的艺术活动各自的特点和所有样式的艺术活动的共同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