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新闻与人生     
25年前,当我迈着稚气的步子走出家乡那个小山村时,怎么也没有想到今天会成为挑起南京军区新闻工作担子的一名处长。这个职位对我来说,犹如登上了当初可望而不可及的山峰。站在山上,回头看身后的脚步,我不止一次地问自己:是什么力量让我一步一步攀上人生的新高度?  相似文献   

2.
强哲 《今传媒》2004,(4):58-59
选题好坏基本就决定了采编内容。经典的选题往往成为一座山峰,后来的人即便想做这个话题也难以超越。当自以为找到一个好的话题时却发现已经有人捷足先登,而且做得很好,此时感受犹如当头一盆冷水,激情全失。我一般想到什么切入点都要先上网搜索一下,如果类似的很多,做的又好,马  相似文献   

3.
“读者朋友,或许您有这样的体验:当您游历名山,在悬岩陡壁间攀登,气喘吁吁,汗流夹背之时,突然峰回路传,云雾缭绕的山中,闪出一座绿檐红柱的凉亭。顿时,您喜出望外,脚底生风,直入凉亭小憩。斜倚红柱,习习山风拂去您的汗水;安坐石凳,酽酽山茶消去您的疲惫;凭栏眺望,仰首可见氤氲之中的远  相似文献   

4.
小幽默     
《云南档案》2008,(6):58-58
<正>大象和蚂蚁一只大象在路中央拉了大便,一只蚂蚁经过,看着这云雾缭绕的山峰,不禁地唱到:"呀拉索~~这就是青藏高原~~"  相似文献   

5.
乍一见贺兰山,并不见其高,也不见其大,不过是一座像样的山峰而已。未想,这只是纵向而视。当我们驱车沿西南——东北走向行驶时,绵延250多公里的贺兰山便坦坦荡荡地展示出它强健的肌体,向你透露出一种沉稳雄浑、粗犷豪迈的风格。  相似文献   

6.
刘学雄 《湖北档案》2001,(12):29-30
我国的山系中有一座武陵山,西南--东北走向,横跨湘鄂渝黔四省市,乌江、沅江、清江、澧水环绕其周,自古就以世外桃源驰名,为土家族人的生息之地.武陵山脉东北尽头五峰土家族自治县境内有一座山寨,巍然鹤立于鄂西群山之中,在其云雾缭绕、瀑布飞泻的悬崖绝壁之间,栖息着数千名朴实的土家人.……  相似文献   

7.
20世纪的最后一天,我和银云、瞿绍华、覃兴华4个人,从索溪峪爬向天子山。天阴着,树林里很寂静,偶尔能够碰上一两个挑着担子的山民。这么富有的一座山林,居然被我们4个人占有,享用这漫无际涯的清新空气。山坡在我们脚下一段一段地矮下去,身子随着挺拔的山峰高起来。走过南天门,天子山离我们越来越近。登上天台望西海,咱们的肚子越来越饿。西海是石英砂石峰,能将石峰缝隙里长出来的一棵树、一丛草看得清清楚楚、真真切切。而在山脚下只能仰望一座石英砂石峰,遥远而不可企及。在天台望西海,那些石英砂岩山峰唾手可得。在被称为天台的一座石英砂岩山峰的平顶上,我们4人盘腿席石而座。山风微微地吹,山鸟间或地鸣叫。  相似文献   

8.
20世纪的最后一天,我和银云、瞿绍华、覃兴华4个人,从索溪峪爬向天子山。天阴着,树林里很寂静,偶尔能够碰上一两个挑着担子的山民。这么富有的一座山林,居然被我们4个人占有,享用这漫无际涯的清新空气。山坡在我们脚下一段一段地矮下去,身子随着挺拔的山峰高起来。  相似文献   

9.
我怎么在这儿?这次是去考察二战时期驼峰航线失事的一架运输机。我们到的那一段高黎贡山,有两座山峰在3400米以上.又湿又冷,但不算高。没想到来自平原的人员仍有出现高原反应的。  相似文献   

10.
在碧波万顷的东海之滨,矗立着一座海拔近千米的巍峨而秀丽的山峰。这就是名闻遐迩的“海上仙都”——太姥山。[第一段]  相似文献   

11.
武功山,林密山高,云雾缭绕。这座曾经让许多革命志士在此穿行游击的大山,隔开了攸县县城与老漕村。  相似文献   

12.
我说“珠穆朗玛”,同所有地球人一样,我是在说一座雄奇的山峰。它的崇高威严独一无二,空灵俊逸独一无二,险峻残酷独一无二。珠峰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我说“珠穆朗玛”,从记者的职业角度,我是在说“现场”。即新闻事件发生地。我向来笃信根本属性(共同属性)第一,附加属性(区别属性)第二。拿自己来讲,首先是人,其次是男人,再次是记者。然而我到珠穆朗玛时,第一次  相似文献   

13.
关于人物报道,我感到目前在自己面前有两座“山峰”,需要奋力去登攀。第一座“山峰”是:要迅速地把报道重点转移到勇于开拓、大胆改革而又善于改革的知识分子身上。近几年,作为光明日报记者,我采写与报道了近百名知识分子。其中有毕生追求真理、追求正义、追求共产主义的优秀知识分子栾茀;有用健康的笑声熏陶观众美的心灵的相声演员;有十年如一日风雨无阻在汉口滨江公园义务举办露天英语班的老教师;有在全国百万职工知识竞赛中夺冠的女状元;有给病人带来第二次  相似文献   

14.
17年前,我告别家乡亲人,入伍来到胶东半岛的一座军营。17年来的军旅之路,使我记忆最深、受益最大的是当新兵时担当连队的办报员。是她──黑板报,培养我成了一名先后在各级报刊、电台用稿千余篇,被《前卫报》等多家新闻单位聘请为特约记者的通讯员。  相似文献   

15.
康华 《出版参考》2011,(5):51-52
“为什么要登山?因为山在那里。”这快成了地球人都知道的无厘头对话。在我看来,登山的理由很多:山上能看到壮美的风景,登山能让我们认识自己,登山能交到真心朋友,登山还是一种释放……这一次,我攀登的只是一座海拔5396米的雪山。哈巴雪山因为较低的海拔和平缓的山势而被列为“入门级”山峰或者叫“初级”山峰,甚至有人扬言“穿拖鞋都可以上去”。  相似文献   

16.
和平路茫茫.满目尽血光。 在巴以地区久了.对于冲突、流血、杀戮,总有一种异常疲惫的感觉.走过一座又一座城市、废墟,当子弹射来时,当石块砸在身边时,我领教过凶险,感受过恐惧.更留下过伤痕。在阿拉法特去世前几个月.我看到了悲壮中的阿翁,烈士暮年.无限感慨在心头……  相似文献   

17.
幸福在别处     
象牙谷 《今传媒》2005,(3):40-40
在我接触的人群中,李青是个另类。他走进这座古城时曾经身无长物,但他却是为了摆脱心灵的痛苦来到这里,这就是为什么当他在广告圈里如鱼得水时仍然像流浪汉一般孤独的原因。  相似文献   

18.
编辑境界论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任火 《编辑之友》1996,(5):36-37
编辑境界论●任火【唐山】当我提起笔写下这个题目时,心不禁感到微微有些震颤。我突然意识到,一次艰难而又畅快的精神跋涉开始了,探索编辑的精神境界,我的心灵将走进一座崇高、庄严的殿堂,接受一次使灵魂得以净化、升腾的洗礼。把自己定格在编辑的坐标上,生命便会迸...  相似文献   

19.
只要提到庐山,就会使人想起苏轼的《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诗中无一字写云雾,然而字字皆写云雾。耸峙在长江与鄱阳湖环抱之中的庐山,千岩万壑,云遮雾障,瞬  相似文献   

20.
当旅游车行驶在平坦的马路上,由于困盹,闭了眼睛作小憩。突然,汽车一摇,猛地睁开眼,眺望窗外,一座山峰迎面而来,心里一惊,精神陡振。这种奇峰突起的审美情境,是否我们以启示呢?即把这种奇峰突起应用到新闻评论中,作为一种结尾方法。当说理到了“山穷水尽疑无路”之时,急转文脉,开“柳暗花明又一村”的理性境界,这样就可震人心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