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编者短评:什么是好版面?什么是好报道?在你第一眼看到它的时候,你就意识到了它的好。《经济日报》的这篇报道就是如此。一提农民致富,我们就联想起如何  相似文献   

2.
当前,从中央报纸到地方报纸,都在加强和改进经济报道,出现了互相竞争、各呈其长的可喜局面。经济报道如何做到导向正确、有声有色、读者喜闻乐见?这确实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需要我们不断的探索和实践。根据我们解放日报以往经济报道的实践,以及在日常经济报道中遇到的一些矛盾,我以为,要进一步搞好经济报道,以推动经济建设、改革开放和社会发展,应该正确处理好以下几个关系。  相似文献   

3.
为保证新闻舆论导向的正确,中央制定了明确的方针,这就是:第一,坚持“团结、稳定、鼓劲”的原则;第二,坚持以正面宣传为主的原则。那么还要不要批评报道呢?回答是肯定的。因为好的批评报道对于正确的舆论导向不仅不矛盾,而且是必不可少的。问题在于,批评报道应该遵循怎样的方向,把握在什么“度”上。近几年来,我连续发表了10多篇指名道姓的批评报道,在社会上引起强  相似文献   

4.
一目了然     
改革开放30周年外宣报道的重点提示如何利用改革开放30周年这一契机塑造好中国形象是外宣工作者面对的重大课题。一、改革开放30年之际,中国经济发展面对严峻的内外环境,中国的经济发展是否出现了拐点?对世界有何影响?对此要有好的表现方式。二、西藏及其他少数民族自治区的形势怎样?30年来,民族宗教问题对于中国的稳定发展至关重要,它不仅  相似文献   

5.
董治顺 《传媒》2003,(2):30-30
最近,打开每天的《西安晚报》,常会被一篇篇报道所吸引,被一个个喜讯所鼓舞。这期间,《西安晚报》紧紧围绕全面实现小康这个目标,以把古城装扮得更美丽,让市民生活得更幸福,使游人客商感到更满意为出发点,精心策划,改革创新,推出了一个又一个令人振奋的报道。这些报道,在读者中留下了深刻印  相似文献   

6.
有经验的记者,在采写一篇新闻或通讯的时候,总要反复考虑报道的目的性:为什么要报道这件事?到底想解决什么问题?能起到什么作用?能达到什么目的?只有明确了报道的目的性,才能提高报道的质量,使报道有思想性和针对性,才能得到好的宣传效果和社会效果。  相似文献   

7.
有经验的记者,在采写一篇新闻或通讯的时候,总要反复考虑报道的目的性:为什么要报道这件事?到底想解决什么问题?能起到什么作用?能达到什么目的?只有明确了报道的目的性,才能提高报道的质量,使报道有思想性和针对性,才能得到好的宣传效果和社会效  相似文献   

8.
1988年7月4日《光明日报》一版头条刊登了新华社发的专稿《会海已成公害,损失浪费惊人》。与此同时,新华社通稿也摘要播发了这条新闻,《北京日报》等首都多家报纸采用;《人民日报》也在第二天登了这条新闻。这篇报道不仅引起了新闻界的普遍重视,还引起了中央的关注。两天以后,国务院即召开会议,专门研究精简会议的问题,并邀请这条新闻的作者黄智敏同志列席。这篇报道为什么能收到这么好的宣传效果?读罢作品,浅析一下它的特点,给人一个突出印象是记者调查研究功夫下得深,是调查研究花费的心血凝结了这篇佳作。它再一次印证了新闻界的一句名言:调查研究是记者的基本功。其一,调查材料立体感强,事实具有说服力,  相似文献   

9.
当前,从中央报纸到地方报纸,都在加强和改进经济报道,出现了互相竞争、各呈其长的可喜局面。经济报道如何做到导向正确、有声有色、读者喜闻乐见?这确实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需要我们不断的探索和实践。根据我们解放日报以往经济报道的实践,以及在日常经济报道中遇到的一些矛盾,我以为,要进一步搞好经济报道,以推动经济建设、改革开放和社会发展,应该正确处理好以下几个关系。经济工作与经济生活既然党的工作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那么毫无疑问,这一中心工作也应在党报上占有首要的位置。可是,在报纸实际工作中,里里外外对经济报道的“工  相似文献   

10.
搞好十六大精神的宣传报道是各媒体今年工作的重中之重,怎样结合当地实际做出水平、做出特色?怎样使报道入心入脑?怎样以创新精神宣传好理论创新?媒体工作者们花费了很多心思,做出很大努力,也取得了成效。这里刊出几篇约稿和报道,以期把这一主题的探讨引向深入。  相似文献   

11.
北京日报记者赵红、通讯员滕四波写的通讯《应该发生的故事》,得到了读者的好评.此文五月二日在《北京日报》发表后,很快新华社发了通稿,人民日报全文转载并配发了评论.一位中央领导同志看到这篇通讯后很高兴.他说,这篇通讯内容和文字都很好,希望报纸今后多抓一些这类报道. 这篇两千七百字左右的通讯,为何有如此强烈的感染力?它有哪些特点呢?我以为,可以用三句话来概括:平凡中见深  相似文献   

12.
为保证新闻舆论导向的正确,中央制定了明确的方针,这就是:第一,坚持“团结、稳定、鼓劲”的原则;第二,坚持以正面宣传为主的原则。那么还要不要批评报道呢?回答是肯定的。因为好的批评报道对于正确的舆论导向不仅不矛盾,而且是必不可少的。问题在于,批评报道应该遵循怎样的方向,把握在什么“度”上。近几年来,我连续发表了10多篇指名道姓的批评报道,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起到了较好的舆论监督作用。学习中央的方针,总结自己的实践我认为,批评报道要取得良好的社会宣传效果,就必须服从于三个“有利于”的大局,即:有利于维护党和政府的形象;有利于保持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有利于扶正压邪,化瘀活血,使消极因素转化为积极因素。为此目的,记者需要做到六个  相似文献   

13.
宣传好改革开放30周年的成就是今年新闻界的一项重要任务。对地方媒体来说,如何使这一重大报道出新出彩、真正为百姓喜闻乐见?  相似文献   

14.
最近读到两篇人物报道,感到有一股清新之气,沁人心脾,令人难忘.说清新,首先是说报道反映的人物面貌清新.这两篇人物报道(见附文),一篇写的是一位县委书记,一篇写的是一位村支部书记.他们都不同于以往在我们的传播媒介中和文艺作品中已经形成“定势”或曰概念化的人物.我们以往的“老支书”、“七品官”是什么形象?关于这方面的先进典型的报道不外乎公道、勤勉、俭朴和忠诚;改革开放以来,又多是突出他们的创业精神、开放意识.这些固然亦富有时代精神,但从新闻报道角度来说,千篇一律,也就失去了新意.  相似文献   

15.
刘勇  张玮 《传媒》2014,(17)
正2013年12月,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拉开了我国城镇化发展的新序幕。作为建设行业媒体,更应深刻认识中央推进城镇化建设的重大意义,有义务、有责任宣传好、报道好我国的城镇化建设工作。为城镇化建设创造良好的舆论环境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的城镇  相似文献   

16.
王怀东 《青年记者》2017,(14):31-32
《人民日报海外版》传播中国文化的特点 《人民日报海外版》作为我国重要的对外传播媒介,其定位为:传达中央的政策,报道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关注社会热点、难点问题,介绍国际政治、经济、科技、教育、文化的动态,提供国内外各种信息. 1.传播内容涉及范围广 在2016年7~ 12月的《人民日报海外版》“文化万象”栏目,共有340篇报道.根据这340篇报道所体现的内容,笔者将其分成了红色文化、戏曲歌剧、民俗民歌、传统工艺、现代文化、影视综艺、书画文学、传统美德等8类文化题材.  相似文献   

17.
在党的十三大前夕,国内外读者十分注意我国的政治体制改革情况。它究竟怎么搞?现在已进行到何种程度?如果我们的报道能在这方面作些权威性的说明,那是很有价值的。但是,这类报道的难度是很大的,因为它十分需要注意政策性,而且引用的事实也必须正确而可靠。新华社9月14日播发的《目前进行的中央和地方机构改革为全国提供经验》一稿,在这方面作了有益的尝试。这篇消息以翔实而全面的素材,系统地介绍了机械工业委员会已在机构改革方面作出的成绩。机械工业委员会作为在中央一级进行从机构改革  相似文献   

18.
选取重大题材反映重要主题,是这次参评作品的一个特点。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改革开放一直贯穿在我们的政治、经济乃至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从各报社推荐的作品看,大都注意宣传改革开放的报道。通讯《从一枝独秀到满园春色》、《面对尚方宝剑》等就是其中的二篇。前一篇报道的是郑州亚细亚商场对商业改革带来的冲击波;后一篇抓住转换机制这个企业改革的根本问题,报道了淇县毛纺厂改革的经验。1991年是“质量、品种、效益年”。抓质量要效益是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着力抓的一项工作。这次“河南省新闻奖”获奖作品中,有关质量效益的作品也占有相  相似文献   

19.
榆林记者站王忠杰采写的通讯《哥哥今日走西口妹妹欢喜不再留》,是一篇具有陕北地方特色、生动具体、反映问题深刻的好通讯;是一篇清“左”破旧、搞活经济的生动报道。这篇通讯,曾受到编委会领导的表扬和读者的好评,荣获1985年全国好新闻2等奖。这篇通讯有哪些新鲜、浓郁的陕北特色呢?笔者认为有以下几点:一、在选择主题和材料上,具有陕北新颖而独特的特色。凡是熟悉陕北  相似文献   

20.
1998年,众多新闻媒体都把目光集中到改革开放二十年上,围绕这一重大题材,各家的报道均有特色,使有关这一题材的报道异彩纷呈。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和深圳广播电台联合推出的百集系列报道《回首改革路》,以独特的风格赢得了广大听众的欢迎。这一系列节目分为事件篇、人物篇和自述篇,主要反映一些在改革开放二十年中有影响的事件;报道那些在改革开放中影响较大的人物等;让听众来讲述这二十年自己生活中体验到的方方面面的变化。《回首改革路》从这三条脉络来梳理这段既有一定历史跨度,我们同时又生活在其中的岁月,既有强烈的现实感,又有深邃的历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