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4 毫秒
1.
中学政治教材的编排,从形式上看,有一个很明显的特征,它全书分作数课,每课分作数节,每节又分作数框,课有课题,节有节题,框有框题。教学中,教师们一般只将这些课题、节题、框题作为讲授的顺序,或只将它们视作讲授某一内容的记号,而并不对课题节题框题本身深究,我认为这是不对的。我们应当结合这些课题节题框题,匠心独运地去讲授课文,从而让课题节题框题都发挥出教育教学的种种功能。  相似文献   

2.
江苏无锡县实验小学青年教师许光新,在教完五年级“小数四则混合运算”以后,上了一节颇为成功的文字题练习课。现将这节课的教学安排简介如下。一、出示课题师:这节课上文字题练习课。(说完,板书课题:文字题。)  相似文献   

3.
这是经济常识下册第五课第一节第三框题的内容,是前两框题内容的延伸,同时为后面所学知识“税收”做了铺垫,是衔接前后知识的纽带,是第五课的教学重点。  相似文献   

4.
一、说教材 1.本框题在教材知识体系中的地位 本框题教学的知识内容是上一节课教学知识内容的延续.学生在上一节课的学习中,已经了解和掌握了市场经济是实现资源优化配置的一种有效形式.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对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发挥着积极的作用,但市场的调节作用并不是万能的,它也有其固有的弱点和缺陷,单一的市场调节会导致社会再生产比例关系破坏,造成社会资源浪费.所以,市场经济的有效运行必须发挥国家的宏观调控作用.这就是本节课所要重点讲述的内容.同时,要想讲好下一节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基本特征"一框,也必须首先学习了解本框题内容,从这个意义上讲,本框题主要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因此可以说,本框题是第二节内容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第二课的重点内容之一,从学以致用,增强教学针对性及实效性看,是被以往教学实践证明了的很受学生欢迎,对学生影响很大的经济观点,有其直接的教育意义.  相似文献   

5.
有幸听了一位教师教学“商不变性质”这一课,由衷地钦佩他明确的揭题和巧妙的结尾。他是这样揭示课题的:“这节课,我们学习‘商不变的性质及应用’,要求:(1)学懂商不变的性质;(2)运用商不变的性质进行一些简便计算。”教者不仅明确了这节课的学习内容,  相似文献   

6.
研究序 “序”,次第也。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在政治课教学中首先要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根据学生不同的年龄特点、心理特征、知识水平、思想基础的实际,分层次、分阶段明确目的要求,确定内容和实施计划,然后以教材为中心,研究教法,分析学法,有目的、有步骤地地采取生动活泼、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进行组织教学。教材本身就是通过在学生中进行思想品德、社会发展史和社会主义建设常识的有序教育,使学生逐步树立公民道德意识、社会发展意识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特色”意识。首先指导学生认真地读书,即“四步读书法”。一读题目,它包括熟读课题、节题、框题,因为题目是纲,掌握理解了题意就抓住了中心;二读序言,因为序言是课本或课、节的基本内容的精辟概括,是前后课,上下节、框等内容的纽带,掌握它就可以脉络分明,前后贯通;三读小目,因为小目是基  相似文献   

7.
一、说教材 1.本框题在教材知识体系中的地位本框题教学的知识内容是上一节课教学知识内容的延续。学生在上一节课的学习中,已经了解和掌握了市场经济是实现资源优化配置的一种有效形式。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对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发挥着积极的作用,但市场的调节作用并不是万能的,它也有其固有的弱点和缺陷,单一的市场调节会导致社会再生产比例关系破坏,造成社会资源浪费。所以,市场经济的有效运行必须发挥国家的宏观调控作用。这就是本节课所要重点讲述的内容。同时,  相似文献   

8.
新授课前如何根据本节课教材内容设计基本训练题,与新授课的顺利进行有着密切关系。下面就以数学第八册第二单元“求单位面积产量”这一节内容,简单地谈怎样根据教材的内容设计基本训练题。 “求单位面积产量”这一节编排的例题是“玉米专业组去年获得玉米丰收,在一块长425米,宽120米的长方形地里共收玉米94860斤,平均亩产玉米多少斤?”本节课教学目的是使学生理解和掌握求土地面积产量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相似文献   

9.
张鑫  王向东 《地理教育》2014,(12):45-46
说题”是一种新型教学研究活动,形式上源于“说课”,内容上源于“讲题”,既有与“说课”、“讲题”的共性,又有自己的特点.“说题”与“说课”、“讲题”均以教师为主体展开.“说课”与“说题”同为教研活动,但“说课”强调讲授新授课时如何渗透教师的教学理念,而“说题”强调习题讲评课时如何以新课标理念和考纲为准绳,促进学生学科综合能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10.
我说课的课题是高二哲学第七课第一节的第一框题 ,我将从以下四个方面对本课进行说明 :  一、说教材   1 地位和作用  第七课阐述的是人生观问题 ,既是世界观在人生问题上的运用 ,又是价值观问题的延伸 ,世界上的一切事物当它与人发生关系并为人提供一定效用时 ,都是有价值的。因此 ,讲完第六课很自然要探讨的问题就是人生价值问题 ,而要搞清楚这一问题 ,首先必须知道人的本性是什么 ?本框题讲社会性是人的本质属性 ,为解决人生价值问题提供了理论依据。可见 ,讲好本框题的内容 ,将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2 教学目标  根据教学…  相似文献   

11.
一、说教材 1.本框地位和作用. 本课内容是高三第一课第二节的第一框题.第一课,我国的国家制度,包含国体(即国家性质)和政体(即国家政权组织形式).第二节从政体方面阐述了我国的国家性质.本节共设四个框题,本框题<国家政权的组织形式>是讲马克思主义关于政体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这是理解我国政体知识的基础,因此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2.
一、说教材 1.本框教材所处的位置及教学目的 初二教材有关法的内容有两大板块,即国家与法、公民与法。本内容处于第二板块。这一板块有八课。本框内容讲授公民的经济生活权利,在公民的所有各项权利中,本框内容在教学中排序为第三位。可见公民在经济生活中的权利与义务是树立公民法律意识极其重要的方面。在本课中(第十二课)有三框题,本框题又处于第一框,把握什么是合法财产和义务是基础。本课的逻辑结构和内在联系,采用了由一般到特殊、由共性到个性的演绎推理的模式,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相似文献   

13.
一、说教材 1.本框教材所处的位置及教学目的 初二教材有关法的内容有两大板块,即国家与法、公民与法.本内容处于第二板块.这一板块有八课.本框内容讲授公民的经济生活权利,在公民的所有各项权利中,本框内容在教学中排序为第三位.可见公民在经济生活中的权利与义务是树立公民法律意识极其重要的方面.在本课中(第十二课)有三框题,本框题又处于第一框,把握什么是合法财产和义务是基础.本课的逻辑结构和内在联系,采用了由一般到特殊、由共性到个性的演绎推理的模式,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相似文献   

14.
思想政治课的导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导入是一堂课成功的突破口。导入要向同学介绍本课的要点、概念、观点等。同时要引起学生的兴趣,形成强烈的求知欲。从大量的成功教学实践来看,导入大致有以下几种方法:一、复习过渡导入这种方法,主要是借助学生已经学习和掌握的知识,从旧知识中获得对新知识的了解,搭起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从而激发学生的思维。如在讲授“正确认识自尊自信”这一框题时,教师先带同学复习旧课的主要内容。接着说:“上节课我们通过学习认识到了自尊自信的重要性,它是我们取得成功的关键。同学们知道自尊自信如此重要,怎样才能保持自尊自信呢?这就是我们这节课…  相似文献   

15.
每一节数学课的教案,都有一个课题。数学课题一般在每节课的开头几分钟内告诉学生。而用什么方法告诉学生,则是一种艺术。数学课题的引入方法较多,这里仅就常用的“开门见山”、“豁然开朗”谈谈体会。所谓“开门见山”,即是教师上课时,直接向学生宣布本课课题,并用简明的语言介绍本节课的安排程序,然后按照预先拟定的课时计划进行教学。这种方法干脆利落,节省时间,容易发挥教师上课的主导作用。上练习课、复习课常用这种方法。  相似文献   

16.
很多老师在设计新授课练习题时,虽然题的形式有变化,但是,题的内容却没有变化。这样容易造成学生思维定势。例如,有的老师讲百以内进位加法时,板书课题“进位加法”。设计的每个练习题,个位相加都满十,都需要进位。有的学生算过几个题之后,发现了这个“规律”:这节课老师讲的是进位加法,这节课的每个练习题十位上都要多加一个“1”。所以,这些学生再  相似文献   

17.
课题与文题     
那天,青年教师小贾随堂听我的语文课。那节课的内容是教《鲸》一课的第三节。课后,她提出的问题要求我解释一下。当时在讲授写法时,我就课题问学生:“请大家想想作文课,命题是什么?可以用《鲸》当范文?”学生习惯了,积极作答:──“命题可能是《我了解的一种动物》。”─—“也可能是《我喜爱的一种动物》。”─—“《我们的动物朋友》,也行吧?”——“我想,命题是《从电视荧屏上认识的动物》也可以。”我表扬了这些发言的学生。就是这两分钟的教学环节,引起了小刀的注意。她问道:“您把课文题目与作文命题联系起来,引导学生…  相似文献   

18.
思想品德课揭题六法弥勒县弥阳一小马继斌根据“知、情、意、行”这一思想品德形成和发展的规律,一节思品课一般在“导入新课、学文明理、激发情感、指导方为“四个教学环节组成。第一环节所说的“导入新课”,即通常说的揭题。教学中教师应根据每课所表述的内容、阐明的...  相似文献   

19.
王春丽 《河北教育》2006,(12):37-38
笔者最近参加一次赛课活动,有4位老师执教同一课题“用字母表示数”,并且都不约而同地用上了一首学生非常熟悉的儿歌:“一只青蛙一张嘴,两只眼睛四条腿。两只青蛙两张嘴,四只眼睛八条腿……”4节课上的学生也惊人地出现了相同的回答:“a只青蛙a张嘴.b只眼睛c条腿。”这就不得不令人反思教学过程中4位教师对这一环节的处理。  相似文献   

20.
笔者在2010年4月有幸承担了一节区公开课,课题为“微积分基本定理”.此节内容是从高等数学移植到新课标教材中的,内容抽象,讲解过程比较“繁”“难”和“乱”,学生不易理解.笔者对这节课的讲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