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实施发展性教师评价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但是,现在多数中小学沿用的仍然是奖惩性教师评价.实践中,要实现由单一的奖惩性教师评价向奖惩性教师评价与发展性教师评价相结合的评价机制的转型,还需要教育行政部门、学校和教师等多方面的努力.  相似文献   

2.
教师心理健康欠佳状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不完善、不科学、功利主义为主流的教师评价是重要原因.要引入发展性评价理念,创新教师评价办法:科学、合理,多元评价,以人为本,关注教师发展和需要:激发教师成就动机,使教师获得成功感和幸福感,能有效改善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  相似文献   

3.
《考试周刊》2017,(47):158-159
教师评价是反馈和指导教育教学的重要环节,是指导和激励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途径,然而现有历史教师评价体系存在一些问题,如:1.照搬其他学科评价指标。2.应试需求决定历史教学和历史教师评价。对历史教师的评价不应仅仅停留在教学效果上,要对中学历史教师进行有效评价,得清楚中学需要什么样的历史教师,将学生的需要和教育的需要结合起来。在教师评价的实施中,要解决好谁来评?评什么?怎么评?这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4.
当下中学语文教学存在将评价简单等同于价值判断、过度关注评价方案的局部要素、评价反馈浅表化等问题,这影响着语文学习任务群教学实施效果.学界应关注教师的评价素养.教师需要扭转评价的思想观念,重视评价方案的整体性设计,提升教师反馈的质量,从而实现教师评价素养的实质性提升.  相似文献   

5.
现代教师评价体系的利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师评价制度包括了以考核教师资格和能力的奖惩性评价制度和以提高教师专业水平、促进教师职业发展、保证教育教学质量的发展性评价制度.现代教师评价应将奖惩性评价和发展性评价结合起来,并以发展性评价为主.为提高学校教育的质量,在教师评价中需要对教师专业发展导向的评价给予更多的关注.在教师评价中应当通过对教师长期工作的全部表现与实际效果,进行综合分析、全面衡量,以达到通过评价起到促进教师和学校教育不断发展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在新课程的评价改革中,教师评价应该给教师更多的人文关怀,关注教师的个人需要,信任和激发教师追求不断提高的内在需要,促进教师素质不断提高.  相似文献   

7.
周文叶 《教育研究》2021,42(7):150-159
教师评价是我国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教师评价普遍存在目的缺失、不当或模糊,目的与手段不匹配,以及结果运用存在明显偏差等问题.基于教学的专业属性,教师评价本质上是对教师的专业实践进行评价,属于实践评价范畴.教师的专业实践不仅是在实践中发展自我,更是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专门性服务.教学的本质是"学为中心"的育人专业实践,"学为中心"是构建新型教师评价的逻辑起点.因此,教师评价的根本目的在于促进学生的学习与发展.教师评价的内容要紧紧围绕"学为中心"的教学实践与专业贡献,且需要强调对教师同伴合作的评价,引导和支持教师协同育人."学为中心"的教师评价需要运用表现性评价收集并分析相关证据,基于证据引导教师提升"教书育人"的专业实践能力.只有以学为中心,全面聚焦于促进学生的学习与发展,教师评价才能为教师创造静心育人、潜心育人的良好环境.  相似文献   

8.
对我国发展性教师评价体系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各高校普遍采用的教师评价体系存在着评价目标功利化、评价内容简单化、评价标准统一化、评价动力单向化等问题,已不能完全适应发展的需要.全面引入发展性教师评价理念并分析其特点,探讨该项制度在我国的适用性及需要注意的问题,对推进我国教育事业的长远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教师专业发展是教师职业生涯过程中的重要方面.传统的教师评价机制存在不足,不利于教师专业发展.教师工作的特殊性,决定了教师评价机制必须以符合教师的心理特点和合理需要为前提,评价重点应该是运用评价激励因索去调动教师工作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10.
教师评价是教师选拔、任用、培养、工作的前提和依据,但是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目前我国高校尚未形成科学合理的教师评价机制,而且对此问题的理论研究也较为薄弱.构建科学合理的教师评价机制需要坚持奖惩性评价与发展性评价相结合、业绩评价和发展潜力评价相结合、统一的评价标准和个性化评价相结合、客观性与合理性相结合、差异性与灵活性相结合等原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