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 毫秒
1.
清代的实录     
实录是以编年体形式记录帝王一生的大事记。中国纂修实录始于南北朝,唐以后相沿成例,但保存最完整的是清实录。 一 清实录的纂修机构和官员 清朝对纂修实录十分重视。每届嗣君即位之初,即降敕纂修大行皇帝的实录。每朝实录的编修。照例设有实录馆,专门负责实录纂修事宜。实录馆为不常设机构,书成即撤。实录馆址,在清代前期,历有变更,至嘉庆四年,修高宗实录时,始将紫禁城内咸安宫后殿,即清字经馆,固定为实录馆办公处所。实录馆设有监修总裁官,于学士内钦点。设满、汉总裁,  相似文献   

2.
<正>《清实录》或称《大清历朝实录》,是记录清代历朝皇帝执政活动的官修编年体史料汇编。编修实录系延续唐以来旧制,《清实录》的编修自清太宗皇太极始,此后凡承嗣皇帝即位,均依例开设实录馆,为前朝皇帝纂修实录。实录以各朝皇帝庙号、谥号命名,如康熙朝实录名为《大清圣祖仁皇帝实录》。《清实录》的编修主要依据谕旨、题本、奏疏、起居注等原始资料,采用干支纪年,按时间顺序逐条记述皇帝的施政大事、日常活动,内容涵盖政治、经济、军事、旗务、民族、外交等多个方面,内容丰富详尽,是我国现存历代实录中最完整的一部。  相似文献   

3.
《宣宗成皇帝实录》编纂有较严密的条规,它使实录编纂制度化、常态化;在章程草定和体例创设方面,主要出自杜受田和赵昀,而赵昀出力尤多.宣宗实录馆从纂修工作需要出发,先后设置了监修总裁官、总裁官、副总裁官、提调官、纂修官、收掌官、校对官、翻译官、誊录官,他们各司其职,保证了实录的顺利纂修.《清宣宗实录》在史料采集和人员赏叙方面有自己的健全的机制.  相似文献   

4.
《清实录》以记载清代皇帝言行与行政作为主要内容,其中蕴藏的政治经验相当丰富。本文从《清实录》中对科举冒籍舞弊的整饬为例,分析并研究了《清实录》对清朝乾隆整饬科场史料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5.
近日,东城区档案局(馆)在局馆领导的大力支持下,将散存在本区居民——晚清内务府大臣绍英的后代手中的清末珍贵档案征集进馆,其中包括"喜礼簿"、绍英所用名片等珍贵档案资料8件,其中最珍贵的是宣统三年的"喜礼簿",这一年正好是辛亥革命爆发的前夕,对于研究清末婚俗礼仪、重大历史事变等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同时,东城区档案局(馆)还将在  相似文献   

6.
在我馆所存满文档案中,有天聪朝七、八、九年及崇德元年以后各年的满文国史档。这些档案史料,记载了清入关前皇太极执政时期的政治活动、经济状况、军事制度、民族关系、阶级矛盾、对外关系,乃至宫廷生活、社会习俗、天文、地理、气象等内容,多为清《实录》、《东华录》所不载,或载而不详,或有出入。因此,它是研究清初社会性质,早期满族历史,和我国东北地方史的珍贵文献,同时也是研究我国满族语言文字发展史的重要资料。当前我馆正在翻译这些档案史料,准备于数年后全文公布。现选译天聪七、八两年的部分史料发表,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7.
武汉是辛亥革命的首义之地,更是辛亥革命的决斗之场。湖北革命实录馆仅存在了一年零二个月,但却收集保存了辛亥革命的珍贵材料,编纂出了8册《湖北革命实录长编》,堪为实录辛亥革命第一馆。值此辛亥百年之际,本期特别推出这篇史料翔实的钩沉文章,一是以资纪念;二是追忆辛亥档案人的奉献精神,同时为中国档案史增添鲜活内容。  相似文献   

8.
正2015年是中国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为反击日本右翼挑衅,进一步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最大限度地抢救散存民间抗日档案资料,省档案局(馆)在全省范围内开展"抗战题材"档案资料征集活动。为加强档案征集工作,吉林省档案局(馆)于2013年12月成立档案征集处,主要负责研究制定征集工作的政策、规定,指导全省档案资料的征集工作,征集散存社会的清代、民国、伪满及新中国成立以来具有吉林地域特色的史料,以及重大活动、重大事件、重点工程、重要人物的档案资料等。"抗战题材"档案资料征集工作,坚持爱国主义不动摇,坚持服务全局(馆)中心工  相似文献   

9.
<正>《清圣训》是清代皇帝谕旨诏令的汇编,是记言类官修史书。有清一代12位皇帝,除逊帝宣统外,纂修了11朝圣训。前10朝各有满、汉两种文本,光绪朝只有汉文本。圣训内容极其广泛丰富,涉及敬天法祖、制度法令、机构设置、百官规范、文治教化、恤民劝农、招降怀远等等,充分反映皇帝的统治思想和执政理念。《清圣训》始修于顺治十二年(1655)五月,并自此形成新帝登基即开圣训馆为前朝皇帝纂修圣训之定制。自康熙起,圣训的纂修改归实录馆而不再设圣训馆,实录告成原班人员续修圣训。圣训馆、实录馆都是临时机构,书成即散。  相似文献   

10.
金代作为一个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统治者仍然十分重视实录的编纂工作,基本上为每位皇帝都编有实录。虽然金代实录这种档案文献早已亡佚,仅能从史料记载中得知其编修机构、资料来源、材料取舍等大概情况,然而其重视编修队伍的组织、以口述档案佐证档案资料和以正、反事迹相结合突显主体思想等经验可为今天的档案文献编纂工作借鉴。  相似文献   

11.
近日,江苏省吴江市档案局(馆)征集到一批晚清、民国时期的民生档案资料。这批档案资料共有19件,根据推断应该是由同一个家族产生、遗留下来的,资料的内容以田赋凭证、买卖契约为主,时间集中于晚清到民国。最早的一份产生于同治年间的  相似文献   

12.
正《清实录》是记载清朝历史的重要编年体史书。清朝重视实录修纂,新君即位后,都要设立实录馆,纂修前代皇帝实录。按清朝实录纂修制度,《清实录》形成多个版本,依装帧和开本,分为小黄绫、小红绫和大红绫3种。小黄绫本是进呈皇帝御览的本子,经皇帝御览改定后,作为缮写4份红绫本的母本;小红绫本2份,一藏乾清宫,一藏内阁实录库;大红绫本2份,一藏皇史宬,一藏盛京。除盛京藏《清实录》仅有满、汉两种文本外,宫藏《清实录》均有满、汉、蒙三种文本。前人已对《清实录》的版本、内容、价值等方面,做了很多探究,尤其是谢贵安的《清实录研究》一书,对《清实录》进行了全面、细致和深入的研究。但就皇史宬藏《清实录》来说,其存放、补缮及"紫绫本"问题尚有进一步探讨的必要。  相似文献   

13.
正清沿唐以来旧制,新皇帝嗣位不久即下令为前任皇帝纂修实录。有清一代,包括《满洲实录》在内,共纂成从太祖至德宗11朝的12部实录。虽然每朝实录的纂修背景、纂修过程各异,但在长期的纂修实践中,形成了一套分工明确、衔接有序、运作高效的纂修程序。本文主要运用相关档案资料,对《清实录》的纂修程序作一系统考察。一诏修调人择定馆址按惯例,新皇帝继位后便筹备为前任皇帝纂修实录,主要包括钦定纂修人员,组建预修队伍;阐述纂修意义,提出纂写要求;择定馆址,并着手进行腾移修缮。  相似文献   

14.
《兰台内外》2014,(2):1-1
2015年是中国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为反击日本右翼挑衅,进一步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最大限度地抢救散存民间抗日档案资料,省档案局(馆)在全省范围内开展“抗战题材”档案资料征集活动。为加强档案征集工作,吉林省档案局(馆)于2013年12月成立档案征集处,主要负责研究制定征集工作的政策、规定,指导全省档案资料的征集工作,征集散存社会的清代、民国、伪满及新中国成立以来具有吉林地域特色的史料,以及重大活动、重大事件、  相似文献   

15.
吴晗《朝鲜李朝实录中的中国史料》一书,全面钩稽、整理了《朝鲜李朝实录》中与中国有关的内容,不仅时间长,而且全面反映了元末、明、清初中朝关系的演变,补充中国正史记载的不足。  相似文献   

16.
吴晗《朝鲜李朝实录中的中国史料》一书,全面钩稽、整理了《朝鲜李朝实录》中与中国有关的内容,不仅时间长,而且全面反映了元末、明、清初中朝关系的演变,补充中国正史记载的不足。  相似文献   

17.
本刊讯 在北京奥运会即将召开之际,由北京市档案局(馆)、中共北京市宣武区委宣传部、宣武区档案局(馆)、大栅栏街道办事处主办,宣武区文委、宣武区文联、大栅栏投资有限公司、中国记忆网协办,国家民政部档案资料馆承办的“大栅栏街区档案史料展”于8月5日上午在大栅栏地区炭儿胡同31号院开幕。  相似文献   

18.
方甦生是故宫文献馆中不可多得的综合型人材,是我国档案史料研究的开拓者之一,也是当时清史研究领域的中坚.然英年早逝,至今似被学界所忘却.他著述丰富,治学严谨,视野开阔,既善于总结前人的经验,也善于开拓新的研究领域,创造新研究方法.他以档案治史,具有实事求是的精神和敢于质疑学术权威的学术勇气,在整理内阁大库档案和清实录研究中有突出的贡献.  相似文献   

19.
《湖北档案》2008,(12):7-7
2008年6-9月,湖北省档案局(馆)应台湾湖北同乡会、黄埔四海同心会和湖北文献社的邀请,先后二次派员赴台征集档案史料、参加武汉会战70年学术研讨会,首开赴台征集档案资料和参加学术研讨先河。  相似文献   

20.
清沿前制,新皇帝嗣位,即开设实录馆,为前任皇帝纂修实录。每朝实录告成后,例须缮写正副本5份。依装潢及开本大小,可分为大红绫本2份,小红绫本2份,小黄绫本1份。东北乃满族龙兴之地,为示尊祖,乾隆以降,例将一份用满汉两种文字誊录的大红绫本《清实录》送至盛京①庋藏。实录作为专门记载皇帝言行与朝章国故的官修史书,地位十分尊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