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陈慧 《大观周刊》2013,(2):17-17
网络文学是文学的类型90年代兴起的一种文学思潮。在网络文学的创作中,虽有人承袭着传统的套数,但更多的人却是在表现着“自我”“本我“真我”.抒写着自己的“心情故事”。随着网络文学的发展.对于网络文学的研究也不断地深入全面。本文就网络文学而言,概述网络文学的基本类型,并对网络文学的发展方向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2.
二十年网络文学的发展,由最初的“后先锋”写作向“大众化”转向,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付费阅读代替免费阅读之后,网络文学走向了真正的产业化;特别是在网络文学进入“IP泛娱”之后,网络文学的生产与消费成为“泛娱”发展的重要考察对象.本文试图通过对网络文学IP运营过程中的几个层次入手,对IP生态做整体性的观照与预判.  相似文献   

3.
【导读】网络文学批评与网络创作之间的鲜明反差一直是困扰行业发展的“短板”。欧阳友权的《走进网络文学批评》切入网络文学现场,解读网络文学批评的理论逻辑和实践应用,有着弥补“短板”、开启学术新声的意义。记得有个“网络大神”作家在一次网络文学论坛上说,他的创作从来没有得到过文学评论的支持。  相似文献   

4.
网络文学像一个被宠坏了的孩子,已经是老虎屁股摸不得了。倒不是怕网络文学写手们的围攻,是不愿意惹那些哄抬网络文学的“网霸”们的“骚”。当今之时,谁敢说网络文学一句真话,那些“吃”网络的“文学批评家”们就会骂你是棍子,骂你是乡巴佬。我是中国第一代网民,我不仅“冲”中文网,我还“冲”外文网,如果你有办法侵入我的电脑,你一定会对我浏览过的网站大吃一惊。。  相似文献   

5.
《传媒》2017,(17):6-6
8月11日,中国“网络文学+”大会在北京亦创国际会展中心举办。大会围绕“网络正能量、文学新高峰”主题,采取政府指导,市场化运作的模式,以网络文学为核心,打造中国网络文学行业交流合作平台、网络文学及相关行业优秀项目孵化推介平台、泛娱乐行业新产品展示平台、网络文化新技术发布平台和网络文化优秀人才交流平台.  相似文献   

6.
现在,所谓“网络文学”一词炒得很厉害,我手头上这本《网络文学概论》(欧阳友权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的封面上介绍,“这是我国第一部普通高校网络文学课程的原始教材”。阅读之后,我有以下的疑惑,不吐不快。  相似文献   

7.
李国君 《青年记者》2012,(21):82-83
网络技术的发展,颠覆了传统文学的存在方式.网络文学在发展中也出现了一系列问题,网络文学应该寻求一条适合自身特点的发展之路. 网络文学的特点 人类文学经历了蒙昧时代的“口头说唱文学”和农耕与工业文明时代的“书写印刷文学”之后,终于被技术的战车带进了它的第三个历史嬗变期——数字媒介文学或曰网络文学阶段.  相似文献   

8.
我国网络文学诞生之初,在网络侵权纠纷和线下出版热销的双重刺激下,文学网站即开启了网络文学产业化模式的最初探索.具体说来,在我国近二十年间的网络文学产业化进程中,形成了三种主要的产业化发展模式:“线下出版模式”、“在线付费阅读模式”和“多平台改编模式”.以此为基础,开拓更多的市场领域和产业化模式,在适应移动互联网发展趋向的同时,满足不同阶层、民族、性别、年龄、职业之受众的多样化需求,成为我国网络文学产业化发展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9.
闫文君 《传媒》2023,(20):54-57
网络文学是中国大众文化海外传播受众最广的形式之一,在注意力层面实现了“走出去”的目标,但却尚未在精神层面“走进去”,实现文化认同。从传播力到影响力,从“走出去”到“走进去”,是中国网络文学亟待进行的海外传播策略转向。现有问题在于主体意识的欠缺导致作品内生力量不足,因而在“走出去”到“走进去”的转向过程中,应强化主体性在网络文学海外传播过程中的对话引导作用。  相似文献   

10.
随着我国经济文化与数字科技的进步,以及现代传播媒介的推动,传统出版业纷纷向数字出版转型升级.当前国内文化产业发展兴盛,在互联网推动下,网络文学产业更是呈现出从“渠道为王”转向“内容称帝”的新态势,各网络文学企业通过不同的运营模式促进产业升级,着力打造IP为主导的泛娱乐化产业链,移动阅读正在朝着主流方向发展.同时,网络文学产业的发展也面临着诸多的挑战和困难,本文在梳理网络文学产业历程的基础上,探析发展路径、预测发展趋势,对数字出版背景下网络文学产业的健康壮大具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融合了科技发展与中国文学优势的网络文学,经过多年产学研一体化快速发展,以及全产业链多种形态的版权开发实践,已经在国内外取得了丰硕成果,尤其当下,全版权开发环中的“网文出海”现象正如火如荼。然而,国际化的中国网络文学在全版权开发的发展过程中仍面临一系列挑战,中国网络文学海外的拓展须进一步解决精准翻译、打击盗版、降低文化差异门槛、适应当地消费娱乐习惯等问题。对此,中国网络文学全版权开发一是要应坚定不移地继续在国内外发展网络文学,尤其要强化网络文学作品积极正向的意识形态使命担当;二是要持续不断地升级创作方式和作品形态,在国际化、全媒体化的背景下加强“产学研一体化”,丰富网络文学作品的呈现形态;三是要加强拥有国际化视野和能够满足全球化用户需求的网络文学作者队伍的建设。  相似文献   

12.
《视听界》2002,(Z1)
【台标呼号。【播报:现在为您播送文学专题《梦·潮汐——看世纪之交的“网络文学”》。【大海涨潮的涛声,渐响起雄浑有力的音乐,与下压混……听众朋友,随着因特网的逐步走向生活,“网络文学”现象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和以往所有的文学现象不同的是,“网络文学”的创作一开始就以一种全球化的态势悄然滋生蔓延,犹如大海的潮汐猛烈冲击着“传统文学”的  相似文献   

13.
20世纪末的一次全国性学术会议上,某青年博士称网络文学为“崭新的文学”、“21世纪最有希望的文学”,这个提法引起与会者的驳斥,认为网络文学和纸媒文学都是用文字写作,只有一个发表地点的差异。应该说两个结论都过于仓促。对两本网络文学作品(蔡智恒《第一次的亲密接触》、首届“榕树下”网站网络原创文学奖结集的“网络之星丛书”《性感时代的小饭馆》)有了实实在在的接触后,我初步的认识是:网络文学并不“崭新”,在文学的性质上与纸媒文学确实没有根本的差异;但其间差异又不仅限于发表地点,还不是简单的酒换瓶问题。因  相似文献   

14.
网络文学是我国数字出版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和网络文艺的重要类型.然而,网络文学及其衍生产业的飞速发展却与其承担的社会责任和社会价值不统一,存在数量大、质量低,有“高原”、缺“高峰”和片面追求经济效益等突出问题与不良倾向.网络文学出版如何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出版导向,始终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刘念 《东南传播》2013,(8):42-44
如今网络文学的电影改编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从2000年至今的十余个年头,网络文学在市场化探索方面走出了一条成功之路.网络文学相对成熟的产业化模式为电影改编提供了新思路,交互媒体作用下文本与影像的摩擦迸溅出“双赢”的火花.透析网络文学改编热现象,鸟瞰网络文学电影改编经历的起伏,网络文学的电影改编丰富了华语电影的类型缺口.新形势、新理念的元素灌输使网络文学在变革升级中,不断影响着电影改编的发展进程,使电影改编在历练摸索中日益成熟.  相似文献   

16.
原创性浅谈     
当“泛信息化阅读” 正日益遮蔽了我们的双 眼之时,网络文学的诞 生也就顺理成章。 1998年3月到5 月,台湾成大水利系博 士生蔡智恒在网络上完成了他的作品 其里面的人物痞子蔡和轻舞飞扬也就成了虚拟世界中最早的网络情人.这部作品被评价为“最具影响力的网络小说”.由此,一种全新意义上的原创性文学一网络文学,也开始浮出水面。 网络文学是指那些发表在互联网上的文学作品,它的承载媒体是指互联网而非传统的纸张。 网络文学具有强烈的原创性质,它几乎没有篇幅和体裁上的限制,比之于“纸上”文学,网络文学更加自由和带有浓…  相似文献   

17.
作家没有界限作为中国文学斜挑出的一支新军,网络文学已成为一块新开垦的处女地,充满生机与活力。其前所未有的自由度是传统文学无可比拟的。网络文学同传统媒体中的文学有许多区别,最明显的一个区别是,网络文学不愿意进入传统文学媒体划地为牢的那个“话语圈”。然而传统文学媒体的大多数读者对于这种“话语圈”的现状只能无可奈何,这真是一件让人悲哀的事情。  相似文献   

18.
钟祖流 《中国出版》2023,(11):24-29
元宇宙时代网络文学将完成生产传播、消费阅读过程的新突破,在很大程度上达到艺术与技术的结合。研究分析元宇宙背后网络文学的生产样态,关注算法、读者想象共同体以及“代际差异”对网络文学生产的影响,梳理网络文学生产与消费的元宇宙体系特点,探讨观念思路重铸与媒介渠道拓新下的传播新态,解析元宇宙时代网络文学阅读动机的嬗变转向和阅读方式的迭变转轨,对元宇宙时代网络文学的发展许有裨益。  相似文献   

19.
从1991年第一篇中文网络小说《奋斗与平等》的诞生,到1998年《第一次亲密接触》的走红,再到2009年法兰克福书展,中国特有的网络文学盈利模式成为世界三大主流模式之一,网络文学已经走过了无人问津的草创期,也度过了备受指责的落魄期,已经发展成为一支不可小觑的文学新军。网络文学,这个一度连“正名”都困难的“野路子”文学,已经实实在在地步入了时代文学的殿堂。数字技术和传媒市场的双重力量已经让网络文学在文学的广场上扬起了一面新的旗帜,文学的格局正在遭遇数字技术的重整。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中国网络文学已成为中国向海外传播中华文化以及建构国家形象的文化产品。中国网文作者能迅速且准确地应对不同阅读市场生产出不同主题的网络文学文本,创作过程中作者与读者的亲密互动增加了网文内容的阅读无障碍接受性,这一特性在网络文学作品跨文化译介后仍然发挥着其强大的吸引力。作为中国网文最初的落脚地之一,泰国在中国网文“出海”传播中占据着特殊的一席,并始终承担着一种“陪伴者”及“见证者”的角色。随着中国网文传播数量的增加以及规模的扩大,泰国的中国网文市场得到了逐步培育并深化,中国网文也对泰国本土网络文学市场的兴起和发展起到了一定的示范及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