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创业教育的“时滞效应”使大学生创业率难以成为我国高校创业教育效果的衡量指标。虽然创业意向和创业胜任力能够衡量创业教育短期效果,但目前国内尚没有文献将创业教育与大学生创业意向及创业胜任力纳入一个理论框架中进行研究,这既无法检验三者的相关性,也影响了对我国高校创业教育效果的评价。通过875份大学生调查问卷的实证检验,可以发现高校创业教育与大学生创业意向及创业胜任力具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这个结果即使在引入创业自我效能中间变量、大学生个人特征调节变量后也依然成立,说明创业意向和创业胜任力能够较好地衡量创业教育的短期效果。  相似文献   

2.
本研究通过行为事件访谈法和团体焦点访谈法收集优秀小学教师胜任特征,再根据收集到的胜任特征条目进行《小学教师胜任特征问卷》编制,并通过对395名小学教师的研究进行探索性因素分析,参照项目分析和探索性因素分析结果,通过严格的项目筛选程序,构建小学教师胜任特征模型,并正式形成《小学教师胜任特征测验》。  相似文献   

3.
通过文献研究和深度访谈,编制高职学生创业胜任力调查问卷,共包括24个项目。对282名被试进行正式施测。经过探索性因素分析,结果显示高职学生创业胜任力包括五个胜任力维度:领导与创意胜任力、关系与沟通胜任力、学习与管理胜任力、战略与创新胜任力、信念与目标胜任力。问卷调查的信度较高,内部一致性信度Cronbach's Alpha值是0.925,分半信度是0.886。创业胜任力的五个因子之间呈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4.
高校教师胜任特征的结构维度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本研究以高校教师为研究对象,通过行为事件访谈法和文献查阅法收集有关条目,编制高校教师胜任特征问卷。在对初试问卷和正式问卷的数据进行因素分析和信度、效度检验的基础上,得出高校教师胜任特征包括以下七个结构维度:创新能力、获取信息的能力、人际理解力、责任心、思维能力、关系建立、成就导向。  相似文献   

5.
运用行为事件法(BEI)访谈企业管理人员及员工,通过对关键事件进行主题分析和行为编码,编制大学毕业生胜任特征调查问卷。用此问卷对广州180名企业管理人员及员工进行问卷调查,构建了大学毕业生胜任特征模型。通过探索性因素分析及验证性因素分析得出:大学毕业生胜任特征模型由6个因子组成,包括任务管理、自我管理、人际管理、运筹能力、冒险创新和岗位管理。大学毕业生可参照此模型提升能力,组织可用此模型进行人员选拔测评。  相似文献   

6.
韩瀚 《时代教育》2012,(5):213-215
本研究将人力资源管理学、管理心理学、组织行为学的理论和方法延伸到教育领域,研究高中生的胜任特征模型,为高中生的培养、选拔等工作提供有效的理论、方法和工具。本研究采用行为事件访谈法对抽取的高中生进行访谈,建立高中生胜任特征初始模型,之后编制高校学生胜任特征自评问卷。建立的高中生胜任特征模型包括9大因素:学习计划的制定与执行、心态调整、自我认知、积极主动性、注意力集中、人际理解、知识整理、学习途径、和知识应用与迁移,经检验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  相似文献   

7.
大学生是助力乡村振兴的生力军。面对充满不确定性的职业场域,高校有责任通过对大学生创业胜任力进行甄别和培育,帮助其规避盲目创业带来的风险。本文厘清了大学生创业胜任力的概念,运用文献研究法和文本分析法归纳出返乡大学生创业胜任力的维度要素并编制测评问卷,以此为基础构建返乡大学生创业胜任力结构模型并进行验证。研究发现,大学生创业胜任力主要包含创业知识、创业能力、创业精神、创业品质和创业潜质五个维度,且各自所占的权重接近。高校可采用笔试和面试相结合的方式对大学生的创业胜任力予以甄别,并通过完善教育机制、优化教育课程、搭建教育平台、建强教育师资和细化教育评价等措施构建培育方略。  相似文献   

8.
运用BEI访谈法对残疾人专职委员进行访谈,运用开放式问卷收集的胜任特征条目,建立初始残疾人专职委员胜任特征模型。然后编制残疾人专职委员胜任特征自评问卷,再进行项目分析和探索性因素分析,得出残疾人专职委员胜任特征模型和正式版自评问卷。最后运用验证性因素分析对模型进行验证,同时检验问卷的信效度。研究的结论如下:建立的残疾人专职委员胜任特征模型是多维度的。它主要包括6大因素:系统思维、学习领悟、积极主动、责任感、专业素质,成就导向。.  相似文献   

9.
梁慧勤 《教育导刊》2010,(11):32-35
本研究运用文献检索和行为事件访谈等方法,编制出小学班主任胜任特征问卷,通过对广州市白云区750名在职小学班主任的问卷调查进行数据分析,构建出五个维度的胜任特征模型:专业素养,自我监控,人际交往,成就动机和创新思维,并对该区域小学班主任的胜任特征水平进行了测查。研究结论对区域班主任培训等工作具有积极的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心理健康服务人员核心胜任特征是指所有心理健康服务提供者都应具备的基本胜任特征.通过文献分析和专家访谈,得出心理健康服务人员核心胜任特征结构的初步构想,编制出初测问卷.对来自全国30个省、市、自治区的905份有效问卷进行探索性因素分析表明,心理健康服务人员核心胜任特征包含一般特质、专业特质、知识修养、专业技能和职业伦理五个因素.验证性因素分析支持心理健康服务人员核心胜任特征问卷的结构,结合信度分析结果,表明心理健康服务人员核心胜任特征问卷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  相似文献   

11.
采用问卷调查法,并将获取的数据采用SPSS软件进行探索性因素分析,之后重新使用因素分析后的项目编制成问卷进行测试,对于再次获得的数据,运用结构方程建模软件AMOS进行验证性因素分析,旨在进一步验证普通高中班主任胜任力维度结构的假设模型,从而最终确立了普通高中班主任胜任力结构模型。  相似文献   

12.
独立分量分析是一种有效的盲源分离和特征提取技术,在许多领域已获得成功应用。结合快速固定点算法和极大似然自然梯度算法的特点,提出了一种基于峭度的独立分量逐次提取梯度算法,编制了相应的计算程序,并设计仿真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在信源满足独立分量分析的前提条件时,该算法具有较好的收敛性能,且分离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3.
在文献分析基础上,结合开放式问卷调查及访谈结果,提出家长参与小学生家庭作业行为方式问卷的维度设想,并编制初测问卷。初测和正式施测被试均为南京市和芜湖市的小学生家长。结果表明:家长参与小学生家庭作业行为方式问卷具有良好的信度、效度指标,可作为小学生家长参与家庭作业行为方式的测量工具。  相似文献   

14.
本研究以开放式问卷调查为基础,初步提出了大学生“仁”观的理论结构假设,编制了大学生“仁”观问卷,通过探索性因素分析和验证性因素分析,结果表明:(1)本研究所编制的“仁”观问卷具有较高的信效度;(2)大学生心目中的“仁”主要包括“爱”、“忠与恕”、“义”、“礼”和“智与自强”五个因素;(3)“仁”的意义与结构是一个不断建构的过程,在大学生的心中,它是君子人格的全德性、特质性概括。  相似文献   

15.
通过文献分析、访谈和开放式问卷调查,编制了适用于中国文化背景的高校教师职业倦怠问卷。在探索性因素分析(n=321)的基础上,提取出“情绪疲劳、认知衰竭、人际疏远和价值衰竭”四个因素;进一步的验证性因素分析(n=316)结果表明,上述四个维度构成的高校教师职业倦怠结构模型稳定且可靠,该问卷的信度和效度都达到了心理测量学的要求。  相似文献   

16.
企业软实力与经营绩效虽为企业管理的两大焦点,但目前还很少有学者将二者结合起来进行研究。在借鉴他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我们构建了包括资源整合力、企业文化力、企业影响力、公共关系力和社会责任力五个一级指标的企业软实力评价体系,并采用AHP法确定了各指标在整个评价体系中的权重;然后通过构建模型并采用多元回归分析法,实证分析了企业综合软实力水平及其企业软实力各构成要素水平与经营绩效的关系。分析认为:企业综合软实力水平与企业软实力各构成要素水平均与经营绩效成正相关关系,但前者对经营绩效的影响程度明显强于后者,而且后者中不同要素对经营绩效的影响程度也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7.
本研究旨在探讨上海高中教师应具备的胜任力模型,编制上海高中教师胜任力测评工具,来尝试了解上海高中教师的胜任力水平,并探索本模型对选拔与评价上海高中教师是否有效。研究基于文献分析,采用调查问卷与访谈相结合的方法,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相结合,从胜任力的角度,对上海高中教师胜任力模型及测评进行了一系列的实证研究。通过分层对比专家、熟手及新手教师,根据统计分析结果建构了上海高中教师胜任力模型,包括10个维度和78个评价指标的上海高中教师胜任力模型及其定量化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18.
本文通过对大量语料的分析和研究发现,句子的功能类型、句子所出现的上下文语境以及所使用的语体等因素对句子的规约性时制义具有制约作用。词汇手段在语法上表现的时制信息并不是其词汇义所对应的具体时间信息,而是由其具体词汇义所承载的抽象时制信息。ST是汉语句子构建绝对时制义的最终参照点,RT和ET总是位于ST的同侧。  相似文献   

19.
通过某大学生QQ群对大学生身份焦虑问题进行了讨论和访谈,并将讨论和访谈内容进行归纳和整理,编制了问卷,对包括00群在内的182名大学生进行了调查,回收有效问卷178份,有效回收率为97.8名。通过数据分析,将大学生身份焦虑的成因归纳为四大类:一、“好孩子”身份的焦虑;二、未来成功期盼者的“焦虑”;三、爱与被爱者的焦虑;四、社会资本积累者的焦虑。  相似文献   

20.
引入职业生命周期理论,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运用SPSS统计软件进行主成分分析(PrincipalCorn—ponentAnalysis简称PCA),对职业生命周期不同阶段的知识员工的激励影响因子进行排序。结果表明,主成分分析方法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能为企业制定激励措施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