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高中生》2009,(7)
问:我的爸爸像个土匪,有时为了一点小事就对我拳打脚踢,打得很疼,但我总是默默忍受。有什么办法能阻止爸爸这种粗暴的行为呢?邓刚:父母打孩子绝对是一种愚蠢的行为。  相似文献   

2.
一个家长在电话中谈到:我的孩子10岁了,上小学四年级,是个男孩子。有一天,孩子从学校回来说:他不小心碰了同学一下,那个同学就用砖头砸他。平常碰到这样的问题,我都亲自去找那个孩子,与那个孩子谈谈,大多数情况下是起作用的。但有时对方的家长知道了也会找我抗议,认为孩子有问题应该去找家长,不应该训斥孩子。有时我也试着让孩子自己去解决问题,孩子说“他再打我,我就打他!”实际上,孩子很多时候对问题听之任之,不会解决问题,而是逃避问题。我应该如何对待这个问题呢?这个家长提的问题很普遍。从孩子走出家庭,走进群体…  相似文献   

3.
    
那一年,我以民师的身份考上了师范。离开站了八年的讲台,离开那简陋的园舍,离开那一个个天真活泼的孩子,我心中顿感空落落的。第一个星期过得很不习惯,总好像身边少了些什么。有时吃着吃着饭,手就不由自主地停了下来;有时在睡梦中会突然被“老师”“老师”的叫声惊醒。唉!要让我在心里放下那些孩子,可真是太难了。终于熬到了周末,我头天晚上就收拾好东西又打了电话回去。想像着那些孩子见到我该是怎样的兴奋!也许,他们还会为我感到非常骄傲呢。那个性格内向的小凤儿又会躲到一边悄悄地喊我吧!还有那个调皮的小华川,会不会又想出什么新花样来…  相似文献   

4.
虽然教育界人士一再重申不能打孩子,可现实生活中很少有父母没打过孩子。既然这样,我们就理应探讨一下什么情况下可以打,什么时候不能打,打孩子应注意些什么。我觉得在诸多的因素之中,需特别强调的是,打孩子应建立在良好的亲子关系基础上。只有在良好亲子关系基础上的挨打,孩子才有足够的心理承受力。  相似文献   

5.
武耀亭 《家庭教育》2002,(11):34-34
有的父母见自己的孩子被同伴打了,就训斥:“你不也长着手吗!为什么不打他!”或教孩子:“打不过就咬,咱是正当防卫,咬死不偿命。”有的孩子打架,被批评时,会理直气壮地说:“不是我先动手,我是正当防卫。”不难看出,许多家长和孩子都错误地理解了正当防卫。那么,什么是正当防卫?怎样才算正当防卫呢?我们来看两个真实的案例。  相似文献   

6.
我爸爸在家里常常身兼多重角色。有时他是个“大孩子”,他会和我下棋、打羽毛球、玩游戏机,输了还要耍赖皮。有时他倒像个老师,会教我写字、画画、做算术。可当我犯错误时,他又会变成一个大“恶魔”,他会教训我,打我的屁股。虽然屁股有点疼,但我一点都不记恨他。我爱我的爸爸。我更喜欢爸爸是个“大孩子”的时候。爸爸是个“大孩子”@陈佳宜$杭州临平二小一年级  相似文献   

7.
有些家长认为“打孩子”是天经地义的事,自己小时候挨过父母的打,现在打自己的孩子不算过分。还有些家长十分宠爱孩子,不管孩子是否正确都极具耐心、百依百顺。他们认为孩子小、不懂事,说也听不懂,打也没有用。我认为以上两种态度都是不可取的。孩子是有个性、有尊严、有其发展特点的个体,家长应该尊重儿童,根据孩子发展的特点坚持正面教育,晓之以理。但是教育孩子并不是件容易的事,它确实非常难。孩子2~3岁时,对事物充满了好奇心,什么都想尝试一下,难免会出点事。譬如,我儿子曾经对家用电器很感兴趣,经常想去玩电源插头。我对他说:“电是非  相似文献   

8.
本期问题:怎样克服用恐吓、威胁、欺骗的方式教育儿童? 常常听到家长这样对孩子说:“你要是再不听话,我就不喜欢你了.”教师有时也会威胁那些不听话的孩子:“你以后要是再打小朋友,我就让警察把你抓起来.”作为幼儿园教师中的一员,我认为这些家长和教师都不应该用恐吓、威胁、欺骗的方式对待孩子.可是扪心自问,自己又何尝不是这样呢!  相似文献   

9.
我读了1995年第4期《家长》晓桥的文章《家长打孩子未必是无能》,有所感触,特别是文中提到的“我们现在的中老年人,有几个在成长过程中,没有受到父母的责打,而我们当家长的又有几个没有打过自己的孩子?”以此来证明打孩子不是“无能”,而是“有理”。我认为一个人成长过程中挨父母的打,或者作为家长打了孩子,这确实是普遍存在的现象,但是作为一种教育孩子的方法推出,我认为是不妥的。我翻阅过几本教育理论书,没有发现对孩子应该“打”的理论阐述,当然书上没有的也可以创造、发明,然而当我坐下来仔细回想十几年来的教育实践,就感到用“打”的方法来教育孩子是错误的,是不能教育  相似文献   

10.
我的儿子从小就十分调皮,大错没有,小错不断,不是在家里弄坏了什么东西,就是在学校上课做小动作,几乎所有捣蛋的事情他都做过。到了小学高年级就更升级了,前几天,竟然和同学在学校打了一架。我们经常被他气得半死,没办法就罚他,有时罚他抄课文,有时不让他出家门,甚至罚他跪过搓衣板。但渐渐地我也觉得这样并不好,不仅效果不大,而且使儿子的逆反心理越来越严重。在处罚孩子的问题上,家长到底应该注意些什么?胡钊当孩子出现错误的言行时,对孩子进行处罚是必要的。家长处罚孩子要取得好的效果应注意以下几点:1.处罚要恰当。对孩子的错误要进行…  相似文献   

11.
父母对孩子信任上存在问题会影响到孩子的成长张:前不久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做了个调查,其中有这样一个结论:孩子对父母最大的希望是父母信任自己。这反映出很多孩子认为父母对自己不够信任。这种不被信任的感觉从何而来呢?孙: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中小学生这个时期,信任与不被信任呈现出非常突出的矛盾。我认为一个突出的现象就是父母什么事情都要包办代替,越包办代替就越不相信孩子的能力,就越不信任孩子。很多父母觉得孩子什么事情都做不好。孩子哪怕是拿个碗、出去打个醋他都不放心。孩子交友他就更不放心,干涉特别多,会问:这个人学习好不…  相似文献   

12.
我初中刚毕业那会儿,因有病在家小养一年,准备来年考高中。因不是什么大病,闲着也是闲着,父亲就托人在镇上的信用社给我找了一份临时工作。我上了3个月班后,领导觉得我干得还不错,就放心把会计和出纳的活全交给我  相似文献   

13.
她是个很忙的人,天天忙得脚打后脑勺。早上睁开眼睛就忙,晚上一忙就忙到半夜,节假日也很少有闲着的时候,加班成了家常便饭。孩子抱怨妈妈不领她去公园玩,老公埋怨不能陪他看一会电视。她听了爷俩对她的不满,心里又委屈又生气,冲着爷俩没好气地说:“我这么忙还不是为了这个家吗?!”  相似文献   

14.
让孩子学到什么有时并不那么重要,让孩子积极地参与体验才重要——暑假前夕,儿子每天放学总会带回来几张暑假补习班的招生启事。正当我有为儿子报辅导班的想法时,姐姐的电话急急地打了过来:"今年暑假帆帆要办辅导班,龙翔和璐璐算两个学生啊!"  相似文献   

15.
倒霉     
<正>小明放学回到家:"爸,有个同学考试没及格,老师要求考卷须家长签字,他怕被打不敢回家。你说他是不是很倒霉啊?""呵呵,"老爸摸摸儿子的头,"考试不及格也不是什么大事,关键是能从中吸取教训。再说,因为考得不好就打孩子,那太不应该了!""对,我也是这么想的,所以我就回家了。""什么,你就是那倒霉孩子?去,把戒尺拿来!"指导老师:朱少敏  相似文献   

16.
我是一名儿科医生,和孩子打了30多年交道。退休后,返聘到国防科工委后勤部幼儿园做保健医生,又和孩子快活地生活了四年。我喜欢孩子,我爱孩子。一天见不着孩子,我心里就想得慌。有时回到家,还回味一张张笑脸;想到有趣的事,还忍不住暗自笑起来。  相似文献   

17.
我初中刚毕业那会儿,因有病在家小养一年,准备来年考取高中。因不是什么大病,闲着也是闲着,父亲就托人在镇上的信用社给我找了一份临时上作。我上了3个月班后,领导觉得我干得还不错,就放心地把会计和出纳的活全交给我一个人干了。  相似文献   

18.
冠豸 《高中生之友》2014,(11):36-37
A 我和班上的同学关系不好,有时没讲上两句话就能吵起来。也许足性格使然吧,什么事情我都不愿意打马虎眼,总要争个输赢,辩个黑白出来。  相似文献   

19.
教育文摘     
有的家长“望子成龙”心切,努力给孩子创造受教育的环境和条件,孩子要什么就给什么,对发展幼儿智力的玩具、图书,更是认为多多益善。可是有时却事与愿违。为孩子创造一个好的智力发展环境是必要的,但万事都有个适度,只有符合孩子心理发展特点的智力刺激,才能为孩子所接受,对孩子的智力发展起到积极的作用。给孩子的食物过多,让其吃个够,会使  相似文献   

20.
融立 《家长》2014,(10):33-34
正每个孩子都是乐于学习的,导致他们缺少学习兴趣的原因往往是因为家长多以功利的态度对待孩子的学业。很多孩子一提学习就没兴趣,父母一提孩子的学习就犯愁,这是怎么回事呢?我们看看下面这则小例子。一位母亲打来电话说,她在每个寒暑假都要为孩子报几个辅导班,平时双休日,孩子也没闲着,至少得去一个辅导班学习。即使这样,孩子的学习成绩也没上去,还是在班里中游晃荡,既不拔尖儿,也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