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马尔库塞在《单向度的人》中指出了发达工业社会在技术控制之下整个社会呈现出的单向度特征,深刻批判了现代资本主义社会出现的各种异化现象。尽管这一理论存在缺陷,但对于研究当前我国现代化建设中面临的一些现实问题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
周琦 《科教文汇》2014,(22):135-137
马尔库塞在《单向度的人》中指出了发达工业社会在技术控制之下整个社会呈现出的单向度特征,深刻批判了现代资本主义社会出现的各种异化现象。尽管这一理论存在缺陷,但对于研究当前我国现代化建设中面临的一些现实问题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
杨雪 《科教文汇》2008,(35):220-220
马克思从批判异化着手,构筑了共产主义的理想社会;庄子也对异化进行了深刻批判,并在此基础上构想了原始共产主义社会,但二者的理想社会有着本质的不同。  相似文献   

4.
马尔库塞深刻分析了现代工业文明造就人和社会的“单向度”弊病,从科学技术对人的爱欲的压抑和对人的批判理性的压抑两个方面对科学技术采取了否定性和激进的批判态度,从而试图建立一种人的理想解放之路———审美拯救,这条思路虽然美好但却充满梦幻色彩与空想性质。  相似文献   

5.
哈贝马斯的科学技术批判是对西方现代社会的合理化问题的深度把握,也是对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科技批判”理论的借鉴。它推动了“科学技术批判”超越工具理性批判、意识形态批判乃至“政治经济学批判”而走向“批判的解释学”,为考察现代社会的“科学技术异化”问题,特别是揭示当代社会的“非政治化”问题的实质提供了一种批判工具。在他看来,“非政治化”是科学技术异化在当代社会的深刻表现。因而,任何“科学技术批判”都应当转向对这种“非政治化”问题的分析和批判。这也是科学技术批判理论在当代发展的内在逻辑指向。  相似文献   

6.
王斌 《未来与发展》2016,(12):56-59
自工业革命以来,科学和技术的泛化导致技术理性的全面确立,致使人异化的深层"内化"机制形成,主体性消解成为现代人的普遍命运。无主体、单向度人的形成反映在现代人的价值观上,势必导致人价值取向的单极化、一维化和功利化,而使社会的核心价值观全面崩盘。从心理和性格结构视角探究人的主体性的缺失,是心理机制与性格结构批判学说独到的理论贡献。挖掘其理论本质,可明晰地发现对人主体性的重建有着详实、有效的解决路径。复归人之主体性,符合马克思主义的真精神。以此理论为鉴,反思如何培育属于我们的核心价值观可能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7.
技术具有二重性,技术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是技术本身所固有的、不可分割的两种属性,也是技术异化的不同根源。前者决定了技术异化(主要指生态环境的恶化)的必然性和不可消除性,后者则决定着技术异化的人为性及可控性。对克服技术异化的现实路径我们应当坚持科学的思考向度,坚持技术发展的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的统一,实现技术的人化。对种种技术异化批判理论我们要科学地认识。  相似文献   

8.
张雷刚  吕军利 《科教文汇》2011,(23):207-208
马尔库塞的"单向度批判"理论诞生于20世纪60年代,改革开放30年后中国为单向度的趋势的存在提供了又一明证。在当今经济全球化大的时代背景下,面向我国的社会现实,特别是面对我们国家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的变革,"单向度"概念的内涵也应该延伸到我们当下的社会生活当中。  相似文献   

9.
李耀 《科教文汇》2013,(7):77-79
作为道教信徒的谭峭,面对唐末五代时期混乱黑暗的社会局面,发扬了道家借道论世的传统,对中国封建社会面临的社会问题与社会冲突作了深刻的揭露与批判,并提出了自己的理想社会方案。其“均贫富”的思想反映了小农阶级的要求,也把中国政治批判思想带到了新的高度,但是他并不反对封建剥削制度与君主制度,而是企图改良它,其思想套路毕竟没有突破前人窠臼。  相似文献   

10.
毛娟 《科教文汇》2008,(20):178-178
“单向度”是马尔库塞描绘当代工业社会尤其是当代发达资本主义社会现实时所使用的一个自造的专用术语。表示人们对资本主义社会的各个方面的评价都只是肯定和认可,不再具有批判性和否定性,变为单向的了。科学技术成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统治工具和手段。在社会主义中国现代化进程中,要防止科技异化问题,实施科学发展观,建立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11.
"单向度"是马尔库塞描绘当代工业社会尤其是当代发达资本主义社会现实时所使用的一个自造的专用术语,表示人们对资本主义社会的各个方面的评价都只是肯定和认可,不再具有批判性和否定性,变为单向的了。科学技术成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统治工具和手段。在社会主义中国现代化进程中,要防止科技异化问题,实施科学发展观,建立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12.
消费批判与制度批判的有机结合是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特质: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理论通过考察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结构性矛盾以及异化消费的政治意识形态职能,深刻揭示了异化消费的制度根源;探索消除异化消费的生态政治战略,实现对资本主义的生态政治变革,是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归宿。  相似文献   

13.
舒杰 《科教文汇》2013,(23):57-59
法兰克福学派学者马尔库塞认为,技术的进步不再使人类改善生存环境,促进社会结构的合理变化,让人得到解放。相反,科学技术开始异化,在它合理性的外观下造就了发达工业社会的特有的意识形态。人类社会进入了一种科学技术统治的时代。这种社会呈现了一种单向度的趋势,具有了以往政治意识形态所没有的控制能力,政治领域、文化领域乃至话语领域都出现了封闭。这是一个人全面受压抑的社会,是技术和文明对人实行了全面的统治和管理。对于这样的一种在整体上不合理的合理生活,传统的抗议方式失去了作用,马尔库塞找到了革命的新主体——"新左派"。他们拒绝这个游戏,主张用一种"非暴力的反抗"的"大拒绝"作为一个时期终结的开端。  相似文献   

14.
20世纪50年代美国杰出的荒诞派剧作家爱德华·阿尔比开创了美国荒诞派戏剧的先河.剧作家对美国社会荒诞现实的体验深刻表现在他的第一部剧作<动物园的故事>中.这部人类社会的喜悲剧,以极端的手法凸显了现代生活中人与人关系的异化,并充分运用了象征手法对荒诞现实进行无情的揭露和辛辣的讽刺,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本文试图从象征手法运用的层面对<动物园的故事>进行分析,并以此揭示其对现实荒诞性的讽喻功能.  相似文献   

15.
《科技风》2017,(11)
上世纪中叶,以马尔库塞为代表一批哲学家掀起了批判现代性的热潮。他们针对发达工业社会存在的诸如丰富的物质条件和匮乏的精神条件的不匹配、人生存受到压抑等现象提出了,科学技术使人发生了异化的观点。我国的技术批判理论出现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经过30多年的发展,技术批判理论的影响力也日益凸显。近年对高新科技的批判成为一股止不住的热潮,存在着倒向技术悲观主义的倾向,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新技术的发展。为此科学而理性的对待高新科技,少批判声讨、多重视引导规范才是利于解决问题的良方。  相似文献   

16.
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首次提出了异化劳动的概念,异化劳动,又称劳动异化,是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社会私有制经济下的劳动者同他的劳动产品及劳动本身的关系的一种高度概括。马克思异化理论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中一个承上启下的连接点,为推动马克思主义的形成奠定了重要基础。"异化"的概念作为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社会批判的核心,一直贯穿其整个思想生涯。马克思异化理论在当代社会仍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无异化的技术":可能抑或不可能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指向技术异化的不同取向的技术批判,在某种意义上是以"无异化的技术"为相同诉求的不同形式.但是,由于技术生成中生成着"限定"自然(物)的"禀赋"与不合自然(物)"本质力量"的内在悸论性规定,使技术内在着经由"谋算"自然(物)中介的"限定"人的规定性由于为弥补因人的"理性不及"而导致的技术的必然缺陷,生成着将人构成于技术的必然性;由于作为人与自然关系的属人中介之技术的辩证运动,必然"扬弃两极","表现为主体",使人的意志与行为的自由浸透着技术的"限定";由于技术社会运用中的社会分工必然导致人的"活动固定化",群体利益冲突性与社会形态历史性必然导致技术运用的社会效应合理性的非普遍性与非永恒性,使技术的社会效应形态展示着对人的现实的普遍的永恒的"限定"等,因而"元异化的技术"不具可能性.因此,我们不宜追求"无异化的技术",只宜"接纳"异化的技术,遵从以异化技术克服技术异化的必然规律,确立合民族现代化诉求方向的技术批判意识.  相似文献   

18.
高宏亮 《科教文汇》2008,(14):170-170
马尔库塞认为,妇女解放运动应当超越在现存压抑社会内争取平等权利的层面,否则就极可能落入单向度社会的陷阱成为维护现存社会的因素,构建“非压抑性现实原则”来变革现存社会才是妇女解放运动的最重要的目的。本文试着对马尔库塞单向度社会中的女权主义观作一个简要的评述。  相似文献   

19.
马尔库塞认为,妇女解放运动应当超越在现存压抑社会内争取平等权利的层面,否则就极可能落入单向度社会的陷阱成为维护现存社会的因素,构建"非压抑性现实原则"来变革现存社会才是妇女解放运动的最重要的目的。本文试着对马尔库塞单向度社会中的女权主义观作一个简要的评述。  相似文献   

20.
在回顾西方科技批判思潮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科技异化的两种形式,提出科技自身的异化由其自然属性决定,遵循自然规律而不可消除;科技应用的异化则由其社会属性决定,一定程度上具有人为性和可控制性。西方科技批判思潮对于全面认识科学技术的本质一方面具有积极作用,另一方面也因没有区分科技异化的两重性而暴露出一定的理论缺陷。反思科技批判思潮,坚持理性客观的科技批判,是保持人类文明和谐发展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