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线性规划问题近几年来在高考试题中屡见不鲜,同时也是一块创新的试验田,浙江省数学高考试题连续2年以线性规划为背景的问题作为填空题的最后一题.2007年的第17题是一道令人称道的好题,2008年的第17题更是让人耳目一新.这2道题作为填空题的最后一题,都有相当的思考难度,学生很容易思维受阻,以下就借助几何画板对这2道题进行分析,以求突破思维障碍.  相似文献   

2.
温静花 《考试周刊》2013,(80):69-69
一、开放题、一题多解与一题多变的概念数学开放题,一般是指那些答案不确定或条件不完备。或具有多种不同解题方法的数学问题.一般解题条件的开放题主要有以下两种类型:(1)条件不完备,添加条件;(2)从几个条件中进行选择.解题答案的开放题主要表现为:(1)答案不固定;(2)答案有多种;(3)答案不唯一;(4)答案不确定.涉及解题方法的开放性题主要表现为解题方法和思路多样化.一题多解,就是启发和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不同思路.运用不同的方法,解答同一道数学题,这属于解题的策略问题.一题多变则是采用改变叙述方式、改变数量关系、改变设问角度、改变已知条件、改变题目类型等方式进行变式.  相似文献   

3.
一、课本题赏析 例1一只酒杯的轴截面是抛物线的一部分,它的方程是x2=2y(0≤y≤20).在杯内放一个玻璃球,要使球触及酒杯底部,那么玻璃球的半径r应满足什么条件?本题是苏教版选修2-1第68页第10题.它是以抛物线为背景的一道应用题,转化为数学问题后可以从不同的视角求解.  相似文献   

4.
期盼已久的2014年高考已经结束,无疑这届的江苏学生是幸运的,数学试题不难.由于2013年江苏省数学高考试题不难,很多人猜测2014年要加难度,但事实是填空题没什么太大难度,解答题前2道题较容易、中间2道题有点小梯度、最后2道题的第(1)小题不难,总体平稳,着实让广大考生“爽”了一把.就试卷整体来说,不偏不怪,总体比较稳定.不过试题虽简单,但想得到高分也不容易.下面笔者择取几道试题为例谈几点感悟.  相似文献   

5.
所谓变式题是对标准题而言的.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标准题是“解不等式(组)…”,解标准题有章可循,只要按解法步骤一步一步解下去就可以了.而解变式题的步骤较多,解法灵活,但最终还是要转化成解标准题.这里介绍变式题的类型和解法.一、根据题意列不等式例1,取什么值时,代数式打一3的值:(l)大于如一3的值?(2)不大于打一3的值?(课本80页7题)这道题的实质是解下面两个不等式:(l)打一3>勿一3,(勿打一3<sy-3.解得O)的解案为y<O,-.当y<O时,Zy-3的值大于sy-3的值;解得(2)的解集为}ac,…当y>o时2…  相似文献   

6.
设计新题,是一项富有创造精神的工作.纵观每年的高考试题,总有一些命题者巧于设讯独具匠心的新题,而这些题是应试者无论如何也练不到的.它的这种作法有利于中学化学教学,有利于选拔人才,有利于师生从题海中解脱出来,逐渐变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但仔细品味这些新题,也有其基本规律,那就是习题设计着眼能力测试,源于基础知识.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变被动作题为主动设计;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能力.以稳定的思维品质应变换的习题形式.下面仅举一例与大家共同研究.一.基础知识:CO2、H2O与足量Na2O2反应.二.习题设计:①…  相似文献   

7.
一、混淆定语从旬与并列句 请看下面两题: (1)He has two children,and both of ——are abroad.A.them B.whichC C.whom D.who (2)He has two children,both of——arcabroad.A.them B.which C.whom D.who 【分析】第(1)题选A,第(2)题选C。由于第(1)题中用了并列连词and,使整个句子变为并列句。and后应是一个独立的简单句,所以选A不选C;第(2)题没有并列连词and,both of whom are abroad为非限制性定语从句。  相似文献   

8.
笔者有幸参加了2008年河北省高考文科综合历史科的阅卷工作,我们评阅的是文综37题,该题4个小问题共计32分。评阅工作尚未结束时,笔者随机抽样统计了63名考生37题的成绩,平均分为10.87分,得分率37%。其中最高分为21分,最低分为2分,及格人数为8人,及格率为12.7%。评阅工作即将结束时,我们得知37题的平均分约为10.06分。  相似文献   

9.
专题篇     
《数学教学通讯》2010,(7):109-110
思路 这是一道集合S1,S2,S3和全集,都不明确的题.是一道比较抽象的题,同学们乍一看这道题,似乎有点懵.感觉无从下手.其实静下心来,联系集合运算的规律,好好想一想,它还是有很多的解决途经的.  相似文献   

10.
题目求函数Y=x+√x2-3x+2的值域. 此题是2001年全国高中数学联赛第11题,命题组提供的解答方法是先移项两边平方,再对Y值进行回代检验的方法,文[1]发现此题蕴含的数学思想不一般,是一道可圈可点的好题,并给出了两个新简解,笔者也尝试求解此题,得到了此题三个新解法,整理成文,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一题多题”之内涵绝不同于“一题多解”.“一题多题”是通过思维将一个开放性几何题转化为多个封闭性几何题的过程.这个过程是按照皮亚杰发生认识论的观点,在认识变化过程中.由开放性几何题所引起的顺应转化为封闭性几何题所引起的同化的过程.这样的过程传导出思维的成长和发展.也反映了思维由量变到质变的变化.  相似文献   

12.
第一题大作文任选下列一项参赛,文体不限,字数不少于600字。1.祖国,今天是你的生日2.祖国啊,我是你的孩子3.请写几篇连续性日记,记叙你在国庆节前后的经历及思想感情变化。日记至少3则以上,标题可根据情况拟定。4.以“庆祝建国五十周年”为范围,自拟题目作文。小作文请在以下1、2题中任选一题作文,字数不超过300字。1.请写一篇《中华人民共和国地图》的说明书。2.选择一次学校迎接国庆五十周年的活动,为报社写一则小消息。第二题大作文欣赏《七子之歌》,并在以下题目中任选一题作文,字数不少于600字。你可知马港,不是我真…  相似文献   

13.
张惠作 《物理教师》2009,30(4):21-21,25
2008年全国理综卷Ⅰ第24题(以下称考题1)的题干中的一个条件“小球继续向左摆动,当轻绳与竖直方向的夹角θ=60°时小球达到最高点.”不少中学教师认为是多余的条件(请参考文[1]、[2]、[3]),2008年高考物理江苏卷第14题(以下称考题2)题干中的一个条件“已知此曲线在最低点的曲率半径为该点到X轴距离的2倍”,也有教师对这个条件提出质疑(请参考文[4]).以欣赏的眼光看,笔者有不同的认识.题中的条件是命题者匠心独具、构思巧妙的好条件,对照考纲方见其巧,抛开考纲更显其妙.  相似文献   

14.
题目 已知x+2y+3z=1,则x^2+y^2+z^2的最小值为____. 分析:此题是我校一次高考训练的一道填空题,此题属多元函数求最小值问题,有一定的难度,得分率很低,绝大部分学生找不到方法.鉴于此,笔者对此题进行了一次多角度审视,给出多种解法,希对同行南所启示:  相似文献   

15.
第49届IMO预选题(一)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代数部分 1.本届IMO第4题. 2.本届IMO第2题.  相似文献   

16.
英语     
英语高考试题分为客观题、主观题两部分。客观题及短文改错的答案是唯一的,考生只需注意各部分的分值:1—20题为听力题,每题的分值为1.5分:21~35题为单项选择题,每题的分值为1分;36~55题为完形填空题,每题的分值为1.5分,56~75题为阅读理解题,每题的分值为2分,如果失分,就要加强对基础知识的训练。  相似文献   

17.
“把一个棱长为0.4米的正方体钢坯锻造成一个长为0.8米.宽为0.2米的长方体钢坯,锻造的钢坯有多高?”这是北师大版教材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最后一道检测题。这一道题呵以让学生感受到“等积变换”的数学思想。  相似文献   

18.
在高考数学试题中,简单题、中档题、难题的比例大约为3:5:2,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应在前面的8096做文章,尤其是中档题做得好坏,直接影响着高考数学时的心情和成败.从中档题的分布来看,一般覆盖了整个选择题和填空题,在解答题中,中档题一般位于前几题;  相似文献   

19.
2005年全国高中联赛第一试第一题: 使关于x的不等式(x-3)~(1/2) (6-x)~(1/2)≥k有解的实数k的最大值是( ) (A)6~(1/2)-3~(1/2).(B)3~(1/2).(C)6~(1/2) 3~(1/2).(D)6~(1/2).此题不失为一道开拓思维的好题,可以从多个方面进行求解,以下是我们对解决此题的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20.
有一道填空题,题目是,有下列几种物质:(NH4)2CO3。,NH4HCO3,HH4CL,CaCO3,Ca(HCO3)2,Na2CO3,NaHCO3等摩尔的两种物质混合高温分解后,产生NHa和CO2摩尔比为2:3组合的是.或——这道题最早出现于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由于违背客观事实,具有科学性错误.所以这道题在我教学生涯中已消逝十几年了.如今有些资料上仍有这道题.不少中学甚至某些重点中学在期中或期末考试的试卷上却依然将此题作为考查学生能力的一道“好”题.笔者认为这道题不宜出现.显而易见,这道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物质的热分解以及热分解产物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