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12 毫秒
1.
特里·伊格尔顿的《文学事件》对文学理论的知识生产具有某种示范性。伊格尔顿认为,唯有唤起新、异感觉的文本才有资格称为“文学事件”。策略即符号化策略,表现为形式和内容边界之间连续不断的运动。历史、现实、意识形态等作为策略化过程中的潜文本存在于文学的世界里。策略使文学摆脱了外在世界的纠缠,获得了自我指涉性。伊格尔顿的探讨说明:真正的理论不是对文学的剥夺,而是文学性的发现。理论与文学相互追逐、相互嬉戏、相互生成,共同丰富了文学的世界。  相似文献   

2.
宗华 《广西教育》2012,(14):49-50
语文教学能否高效,在于教师能否找到生活世界和文字世界的联系点。笔者认为:这个联系点就是文本语言。"文本语言"是作者在文中表达思想感情的书面语言。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该善于引导学生抓住文本语言,让文字世界"活"在学生们的精神世界里,引起学生心灵的震撼和情感的共鸣,拓展学生的思维。这样,才能够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实效,让学生成为有很强的感受力并善于表达的人。  相似文献   

3.
“文学是生命的一种存在形式,是人类心灵永恒的栖所。文学的世界里有许许多多的门,每一个门里都有一份民族乃至人类心灵的秘密。我们探索这个世界、不断用新的手段打开新的文学之门的过程,也是不断探索民族心灵世界、认识我们自己的过程。”这是刘毓庆教授对“文学”意义的新认识。  相似文献   

4.
在常人看来,文学与幼儿的距离应该是非常遥远的。但认真回忆一下,孩子们的种种表现,实实在在就是一种文学,甚至文学就在孩子的生活里和心灵世界里。只要老师用心灵去感受、用心灵去传递,就一定能让孩子在亲近母语的时候,亲近由母语编织起来的美好的文学世界。  相似文献   

5.
由于社会的快速发展,学生获取知识的渠道也越来越多.纵观我们的课堂,不难看到有些学生早已走在我们的课堂之前,而我们的教师呢?面对学生的“未教先知”,有些教师总在潜意识里忽略它,把学生想象成一张白纸来进行教学;有些教师则会面色严肃地提醒学生,上课应该遵守纪律,不能随便乱说;甚至有些教师还会认为既然学生已经明白、懂了,可以直接跳过了.到底有多少学生已经走在了我们的前面?我们怎样才能预测到学生的“先知”?  相似文献   

6.
法国著名教育家赫伯特认为,教育应该辅导学生情感的发展.现代教学论认为:"情感的培养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同时它更是提高语文教学效率的重要手段."情感是信息传递的传送带、催化剂.列宁说过:"没有人的感情,也不可能有人对真理的追求."那么,何谓情感教育呢?"情感教育指的是在具体教育过程中,教育者根据教育学和心理学的理论,凭借各种教学手段来激发和培养学生积极的社会性情感的一种教育".它能帮助学生在获取新知识的过程中激发自己的情感,净化自己的心灵,从而实现知、情、意、行的高度统一.  相似文献   

7.
本科生毕业论文去向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马桂兰 《文教资料》2009,(16):192-194
作为一种学习、实践、探索和创新相结合的综合教学形式,本科生毕业论文是对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本专业实际问题能力的一种考核.但很多学生却不以为然,敷衍了事,甚至存在着严重的抄袭现象,致使论文质量不高,从而导致相当一部分专家教授与学生认为本科生毕业论文应该取消.面对这种状况,我们不禁要问:本科生毕业论文应该何去何从,它还能走多远?  相似文献   

8.
如何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专家认为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同时需要3个“世界”的丰富和成熟:生活世界、知识世界、心灵世界。而心灵世界的丰富和成熟往往要靠文学艺术来培养。文学教会学生什么是  相似文献   

9.
命题原创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童.(60分) 我们这个时代,水土大量流失,人性也在流失,传统也在流失,许多珍贵的东西都在这个纷繁芜杂的世界里渐行渐远……对此,推波助澜者有之,惊惶呼吁者有之,无动于衷者有之——有人说,世易时移,我们要与时俱进,革故鼎新;也有人说,社会发展,人类进步,总有一些值得传承、应该坚守的东西;还有人说,大浪淘沙乃自然规律,做自己认为对的就行.  相似文献   

10.
教学语言是教师的职业语言,它是一种什么也代替不了的影响学生,心灵的工具。课堂教学的语言应呼唤生命的真谛。何谓生命的真谛?有人认为生命的真谛在努力付出,有人认为生命的真谛在真诚服务,也有人主张生命的真谛在超越升华……我则认为生命的真谛应该明白我为什么活着,怎样活着才会使生命更有意义。  相似文献   

11.
马潇然 《师道》2005,(6):55-57
“为什么要搞新教育实验?有人说这是一个理想主义的乌托邦实验,我从来都不想否定这样的称谓,而且坚持认为,一个没有理想的人不可能走多远,一个没有理想的国家不可能走多远,一个没有理想的教育不可能走多远。”  相似文献   

12.
实行新课标以来,对于以往采用的目标教学法是否过时颇有争议。有人认为新课标提倡开放性教学,不应该有什么具体的目标;有人认为课堂教学应该追求教学过程中的及时生成,不应该强调教学目标的预定,而应该提倡非预设性教学;有人把新课标的“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维目标和每节课的教学内容一一对应;也有人认为没有目标的教学是杂乱无序的,还是“目标教学”最好;还有人觉得,最有效果最容易把握的还是“一课一得”。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那么在新课改形式下,  相似文献   

13.
蒋光宇 《科技文萃》2005,(5):130-131
心理学家曾经做过这样一个实验: 组织三组人,让他们分别向着10千米以外的三个村子进发. 第一组的人既不知道村庄的名字,又不知道路程有多远,只告诉他们跟着向导走就行了.刚走出两三千米,就开始有人叫苦;走到一半的时候,有人几乎愤怒了,他们抱怨为什么要走这么远,何时才能走到头,有人甚至坐在路边不愿走了;越往后走,他们的情绪也就越低落.  相似文献   

14.
<正>钱理群先生说,语文教学要使学生"在有声有色的思想,有韵味的语文世界里流连忘返,透过美的语言,你窥见的是美的心灵,美的世界"。语文教学有义务也有能力使学生获得这种力量,语文课应该是美的。一、感悟想象:品味美语文教学离不开美。语文课上,  相似文献   

15.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文本细读是对话的前提。教学之前,教师必须深入文本,进行认真地,细致地阅读,与文本进行心灵的沟通和交流,课堂上才能有思想的碰撞,才能有精彩、精妙的对话。那么,我们应该怎样潜心细读文本,打造出彩的语文课堂呢?我认为要把握好文本细读的度与法。一.度即细读文本的角度。1.读者角度,拓宽教学的广度。首先,教师以一个普通读者的身份走进文本的世界,深情触摸文本,用心聆听文本的声声倾述,读出自己独特  相似文献   

16.
钱理群先生说,语文教学要使学生“在有声有色的思想、有韵味的语文世界里流连忘返,透过美的语言,你窥见的是美的心灵,美的世界”。语文教学有义务也有能力使学生获得这种力量,语文课应该是美的。  相似文献   

17.
解读文本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环节,有人说教师要用鉴赏的眼光,站在文学与哲学的高度去解读课文;有人说解读课文还要有专业的眼光,以一个教师的视野和责任来审视教材,发掘教材的教学价值。但从教学对象来说,我认为应该用儿童的眼光,用一颗童心,以孩子的视角去解读课文,依据不同学段设计“三维目标”。  相似文献   

18.
有人认为,教学不是娱乐,而是应该使学生获得知识.这使得部分学生毫不怀疑老师所讲的内容,只懂得接受.如今,社会上不仅需要具有某种技能的人,同时也需要会思考、有创新意识的人才.中学数学教学,除了教会学生必需的数学知识外,还要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创新思维.现就自己的教学实践,谈一点体会.  相似文献   

19.
一、中小学文学教育的定位探析1.语文应指语言文学语和文应该包含由语言文字构成的各种作品,文学作品自然应该包含其内。但是也有人认为中小学生中的绝大多数学习语文是为了满足交际的需要,会写记叙文、应用文、说明文、议论文就可以了。这种意见当然也有道理,语文课程的内容应该单纯一  相似文献   

20.
在文学领域有儿童文学,在美术领域有儿童画,在音乐领域有儿歌,在数学领域是否也应该有儿童数学?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我们过分强调了数学的严谨性,让数学总是板着面孔出现在孩子面前,结果吓跑了他们,很多儿童直至长大成人,都认为数学枯燥单调、深奥难懂而拒数学于千里之外。如何让数学脱去冰冷的外衣,换一种形态,微笑着走向儿童,为儿童所喜欢所接受,进而走进他们的心灵世界,是每一个数学教育工作者应该深思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