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食品安全风险公告"在食品安全信息发布领域运用广泛,在预告食品安全风险方面发挥重要作用,然"食品安全风险公告"在行政法学界尚属新生事物,在概念使用、性质界定及立法和现实运作中还存在着诸多问题,缺少对其合理有效规制,致其不能发挥应有功能,完善相关法律法规、程序及救济路径实为必须。  相似文献   

2.
天津科技大学"食品营养与安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是以食品营养因子与人体健康、食品安全为核心研究方向的重点实验室。实验室主任、学术带头人王硕教授是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长江学者,入选首批"万人计划"。实验室在食品安全快速检测和实验室精准检测技术、食品安全品质控制技术、食品营养因子有效化机理研究和食品安全风险评估等研究领域具备了雄厚的科研实力,取得了一批在国内具有领先水平的研究成果。实验室自成立以来完成和获得各类科研项目200余项,开发了食品安全快速检  相似文献   

3.
文章基于当前幼儿园食品安全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创造性地提出了幼儿园食品安全管理"四化一体的管理模式"和操作标准:完善管理制度,构建食品安全管理网络;创新操作模式,探索"五彩厨具"食品安全操作新流程;加大培训力度,提高食堂工作人员食品安全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严格监督,确保食品安全零事故。  相似文献   

4.
在近十年里,食品安全问题一直是广大人民群众热议的焦点,不仅因为它与人们的身体健康息息相关,更因为它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和经济的发展。从2005年肯德基"苏丹红"事件,2008年的"三鹿奶粉"事件,到2014年曝出"肯德基""麦当劳""必胜客"原料供应商使用过期肉一事,暴露了我国在食品安全管制方面的缺陷。因此,完善我国的食品安全管制职能迫在眉睫。本文分析了我国食品安全管制的现状和问题,提出了加强食品安全管制的对策。  相似文献   

5.
《邢台学院学报》2016,(2):39-43
当今中国的食品安全问题已经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热点。经研究发现解决该问题仅靠部门监管和法律惩罚是不够的,标本兼治还要靠食品安全文化的建设。在高校管理领域,食品安全文化建设也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不妨尝试对高校食品安全文化进行界定,并重点对其制度与精神二维度进行系统阐述。在制度维度方面,以完善的食品安全制度保障、严格的食品安全监管体制、自觉遵守制度的观念三方面为导向,以及从安全生产和诚信经营的心理氛围、健康消费和自觉维权的意识、责任监管和科学监管的价值理念三方面诠释精神维度,进一步深化"健康校园、平安校园"的文化理念,发挥食品安全文化在构建和谐校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正一、超市食品安全管理的重要性俗话说:"民以食为天,食以民为先。"国家的发展以及社会文明的进步,其重要标志就是完善食品安全保障体系。所谓食品,具体是指各种供人食用或者饮用的成品和原料。食品安全,顾名思义是指食品无毒、无害,符合人体的营养需求,不会对人体的健康造成急性或慢性的危害。所谓不安全的食品则为"问题食品"。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与进步,人们生活的水平和要求也在不断提高,食品安全则成为人们生活中特别  相似文献   

7.
预防原则是一种先于危险发生的保护性思考,其意在防患危险于未然。该原则肇始于内国环境法,并通过一系列的国际条约而逐步发展成为一项国际法原则。在"人命关天"隐忧下,预防原则逐步扩张到食品安全领域,并成为世界各国食品安全管理中所普遍遵循的基本原则之一。预防原则在我国食品安全管理中虽得以确立,但在理念、原则及措施三个层面上方面还存在着结构性的"贫困"。由此,应提高风险管理意识,以预防原则作为正当化源头,整合食品安全管理机制,完善法律规范体系,以解决食品安全管理中的"乱象"。  相似文献   

8.
《湘南学院学报》2020,(3):15-20
在健康中国背景要求下,食品安全风险防控成为政府工作的一大重点。近年来,食品安全问题层出不穷,严重影响人们的身体健康,危害社会的和谐与稳定。针对我国食品安全风险防控所面临的现实困境,需要始终坚持"科学防治,精准施策"的理念,发挥政府、市场和社会各方主体的协同治理作用,从法律、监测、预警和监督等方面入手,从而创新食品安全风险防控体系,以期推动政府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相似文献   

9.
一、食品安全(一)什么是食品安全1997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在其发表的《加强国家级食品安全性计划指南》中把食品安全解释为"对食品按其原定用途进行制作和食用时不会使消费者身体受到伤害的一种担保",将食品卫生界定为"为确保食品安全性和适用性在食物链的所有阶段必须采取的一切条件和措施"。从目前的研究情况来看,在食品安  相似文献   

10.
食品安全学是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的主干课程。在课程教学中,我们以培养食品安全复合型人才为目标,依据食品安全学课程的性质与特点,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等方面进行了改革探索,努力构建"前沿、互助、实践、双语"的教学模式,提高了学生的综合能力,强化了学生的实践能力,拓展了学生的国际视野,促进了懂专业会管理的食品安全复合型人才培养。  相似文献   

11.
食品安全问题的根源在哪里?文章以经济学理论为基础,从"双失灵"视角出发,对这一问题的深层原因照了X光,进行透彻地剖析。市场经济是效率经济,市场经济同时存在着市场失灵。近年来发生的一系列食品安全问题,就直接与市场失灵相关,无论是结构性市场失灵还是功能性市场失灵都会引起食品安全问题;食品安全问题与政府失灵也相关,相对于市场失灵,笔者以为,政府管制规则失灵和政府管制执行失灵,是食品安全问题产生的更深层次原因。文章呼吁全社会营造"双灵"的市场环境,从根本上解决食品安全问题。  相似文献   

12.
<正>2014年6月10日上午,国务院食品安全办联合中央文明办、公安部、农业部、商务部、国家卫生和计生委等17个部门,在京启动了"2014年全国食品安全宣传周暨第六届中国食品安全论坛"。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汪洋在出席活动时强调,"食品生产企业一定要算大账,算长远账,用诚信经营的半斗米,换来健康发展的万年粮。企业要成为尚德守法的坚守者、生产者作为食品安全的第一责任人"。食品安全是生产出来的,不是检查出来的。食  相似文献   

13.
一段时间以来食品安全案件频频发生,食品安全问题持续升温,成为舆论关注的焦点。胡锦涛在十八大中指出,把"确保食品药品安全"作为"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本文从社会学的学科角度和风险社会的理论角度去分析中国的食品安全问题,并深入的剖析隐藏在问题背后的社会文化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建议。  相似文献   

14.
构建基于人才培养目标评价的教学机制是评价和完善大学本科教育的重要举措。食品安全是食品工程的基本要求,也是食品科学的重要研究方向。"食品安全学"课程体系建设是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工程教育体系的重要内容。通过食品安全综合实验教学内容与教学方式的改革探索与实践经验,创建了"食品安全学"课程的项目式教学体系。"食品安全学"课程建设显著提高了教学质量,实现了学生从被动学习向主动学习的转变,取得了理想的教学效果,对于综合实验具有较好的示范作用。  相似文献   

15.
本论文针对《食品安全》课程的主要内容,采用"翻转课堂"的教学方式对课程教学进行初步改革探索。在食品专业教学中引入"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进行改革,分析该模式在《食品安全》课程教学中面临的问题和挑战,以期为该课程教学探索新思路和新方法。  相似文献   

16.
论我国食品安全法律规制的完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华  曾帆 《邢台学院学报》2011,26(1):92-93,98
近年来重大食品安全事故频发,特别是今年南京"龙虾门"事件的爆发,再次暴露出我国食品安全法律制度存在严重问题,这样既不利于保障广大消费者人身、财产的利益,也不利于保障我国经济秩序的正常进行。通过对责任主体、食品标准等食品安全法律规制缺陷的分析,提出建立食品安全强制保险制度、健全缺陷食品召回制度等立法建议。这些对于加强政府部门对我国食品安全的监管与完善我国食品安全法律制度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随着食品安全案例频发,社会各层人士对食品安全问题给予了高度关注。论文提出在高等学校卓越计划背景下,以"项目教学法"强化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学生的专业素养和知识水平。论文深入探讨了"项目教学法"的发展现状以及在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应用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8.
食品安全第三方监管专业建设创新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食品安全问题是一个不容乐观的社会问题,食品安全第三方监管不失为一种加强食品安全监管的有效探索。湖南外贸职业学院与深圳民声科技有限公司开展校企深度融合,在食品安全第三方监管专业人才的培养模式、专业建设上创新,充分利用世界大学城空间平台,创建了"食品安全第三方监管协同创新平台",提高食品安全第三方监管专业人才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19.
1在化学教学中渗透食品安全教育的意义"民以食为天",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食品安全越来越成为人们关注的社会热点问题。由于我国食品生产、加工和流通行业起步较晚,技术和法律法规都不完善,近年来我国的食品安全问题日益凸显出来。例如苏丹红、甲醛  相似文献   

20.
根据对苏州市民就本市食品安全及特色农产品现状进行的问卷调查,梳理了苏州市农产品质量安全及其监管情况、群众对食品安全的认知度及其关注焦点、特色农产品发展现状等。调查发现,目前苏州市在食品安全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有安全监管水平一般、对食品安全违规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不够、尚未建立统一协调的食品安全法律法规与标准体系等五大问题,经过对其原因的分析,认为可以通过建立"市民信息员"制度,对食品安全违法行为从重从严处罚,尽快对企业标准、规定进行梳理,政府进一步加大对地产特色农产品的扶持力度等,改善苏州市农产品质量安全与进一步发展特色农产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