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9 毫秒
1.
辣椒     
王力 《中文自修》2012,(11):12-13
辣椒作为食品,不知起于何时。只听说孔子不撤姜食,却不曾说他吃辣椒。楚辞中"椒"字最多,《离骚》中有"杂申椒与菌桂兮",有"杯椒醑而要之",《九歌》中有"奠桂酒兮椒浆"。祭神的东西也该是人吃的东西,恰巧屈原又是湖南人,若说他吃辣椒,是可以说得通的。但是,依考据家的说法,《诗经》所谓"椒聊之实",《离骚》所谓"申椒""椒醑""椒浆",《荆楚岁时记》所谓"椒酒",都只是花椒,不是辣椒。由  相似文献   

2.
辣椒     
辣椒作为食品,不知起于何时。只听说孔子不撤姜食,却不曾说他吃辣椒。楚辞中"椒"字最多,离骚中有"杂申椒与菌桂兮",有"怀椒醑而要之",九歌中有"奠桂酒兮椒浆"。祭神的东西也该是人  相似文献   

3.
《河西学院学报》2017,(3):20-28
族群边界是区分"自我"与"他者"的标志,而每当面对流动的文化时,族群的边界却会不时地消弭。历史上内陆亚洲地区族群之间的边界处于不时地变动之中,特别是蒙古语族和突厥语族的之间的边界。裕固族内部的东部裕固语族群和西部裕固语族群是民族的主体组成部分,两个族群之间的边界与认同形成了裕固族内部的"二元"与"一体"。同时,还有一些汉文化、藏传佛教文化等进入裕固族文化体系内部,形成了一个多元文化的"交集"。  相似文献   

4.
文章以屯堡人清明"上大众坟"为个案,在田野调研的基础上,从人类学的视角,描述屯堡人清明"上大众坟"的仪式过程,探讨"上大众坟"隆重之因及其功能,认为这一活动是屯堡人凝聚族群记忆、强化族群认同,建构屯堡文化的标识符号之一,是屯堡社区稳定和谐的又一因子。  相似文献   

5.
文章以屯堡人清明"上大众坟"为个案,在田野调研的基础上,从人类学的视角,描述屯堡人清明"上大众坟"的仪式过程,探讨"上大众坟"隆重之因及其功能,认为这一活动是屯堡人凝聚族群记忆、强化族群认同,建构屯堡文化的标识符号之一,是屯堡社区稳定和谐的又一因子.  相似文献   

6.
辣椒     
辣椒作为食品,不知起于何时.只听说孔子不撤姜食,却不曾说他吃辣椒.楚辞中"椒"字最多,离骚中有"杂申椒与菌桂兮",有"怀椒醑而要之",九歌中有"奠桂酒兮椒浆".  相似文献   

7.
"巴"字是基于巴人的崇蛇文化而产生的.远古巴人特定的生存环境以及在多种原因影响下形成的族群文化心理,使其形成了独特的崇蛇文化.先有巴文化,尔后有"巴"字.作为巴文化之产物同时又是巴文化之一部分的"巴"字,其构字理据与巴人的崇蛇文化有着十分紧密的联系,并鲜明体现了巴人崇蛇这一族群文化特征.  相似文献   

8.
"希腊"(Hellas)意即希腊人所居之地。在希腊人到来之前,古代巴尔干半岛南部断无"希腊"之名。公元前3千纪末开始,一批批希腊人移居该地区并与此前定居此地的皮拉斯基人相互融合,开启了历经千余年希腊的扩大与皮拉斯基亚的缩小的进程。大约至古风时代之初,希腊的地理、语言、族群、文化内涵基本成型;此后数百年直至近代,虽然随着希腊人移居范围扩大,出现"大希腊"和"希腊世界"的说法,但作为文化、族群和地理意义上的"希腊",其内涵和范围已经不是问题。希腊被称为"格里西亚"(Graecia)源自于罗马人的讹误。历史上希腊地区长期处于异族统治之下,1822年希腊宣布独立之前确实不存在一个被称为"希腊"的国家,但不容否认的是,以希腊半岛为核心区域的"希腊"历史文化,始终是真实存在的。  相似文献   

9.
辣椒     
①从颜色上讲,辣椒辣的程度与辣椒的颜色有一定关系,一般红色辣椒要比绿的辣,绿的则比紫色、黄色、黑色辣椒辣,这是冈为辣椒在成熟时都会变成红色,辣味最强,  相似文献   

10.
囫囵吞辣椒     
"油爆辣椒一盘!"妈妈系着围裙,一手叉腰,一手托着还冒着热气的油爆辣椒,满面笑容地从厨房出来。油爆辣椒?那可是妈妈的招牌菜了,也是爸爸这个特别能吃辣的"辣椒王"的成名菜。瞧,一只  相似文献   

11.
卖辣椒的人,经常会碰到这样一个情况,那就是不断会有人问:"辣椒辣吗?"这个问题很难回答--回答辣吧,也许那人是个不太能吃辣的,立马走人;回答不辣吧,也许那人是个爱吃辣的,生意还是不成.于是乎,很多卖辣椒的采用了一个非常经典的办法:把辣椒分成两堆,吃辣的、不太吃辣的各选所需--其实都是一样的.  相似文献   

12.
贵州辣椒     
项玉 《初中生辅导》2009,(16):44-45
贵州人喜食辣椒,因为气候的关系,适宜辣椒生长,贵州是山区,潮湿,吃辣椒能发汗,开胃,喜食的人当然就多。辣椒还具有通经活络、活血化瘀、祛风散寒、开胃健胃、补肝明目、温中下气、抑菌止痒和防腐驱虫等作用。西南大部分地区温  相似文献   

13.
两汉时期,关于匈奴人的社会文化的史料记载比较丰富,然而由于视角和评价尺度等原因,使得这些记载存在偏颇。匈奴人的价值观和国家观是其社会文化的重要体现,而匈奴所处的自然和人文生态环境构筑了匈奴的社会文化。正确认识匈奴社会文化,对于我们认识和研究中国历史、族群关系史以及正确评价历史上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和现代不同文明之间的互动都有启迪借鉴之功效。  相似文献   

14.
辣椒     
《红领巾》2007,(10):22-23
辣椒啊,真是让人又爱又怕。"四川人不怕辣,湖南人辣不怕,贵州人怕不辣"。而在有的地方,人们却碰也不敢碰它。  相似文献   

15.
布傣人和泰奔人分别是壮泰族群的两个小支系。两者均使用汉族历法,民歌都需押腰脚韵,"麽"是仪式操持者,"披"是祭拜的对象;但布傣人使用汉族的夏历,而泰奔人则使用周历以及邀请小乘佛教的僧侣主持一部分祭仪。自然环境、两族同源、战乱、民族性格等多个因素互相作用与影响,造成两者的祭天节俗异同。加强对该族群的跨境文化研究有助于中泰两国人民互相认识、审视各自国家的多元文化,聚同化异,推动"一带一路"文化的繁荣发展。  相似文献   

16.
有一首歌唱得好:“辣妹子不怕辣,辣妹子从来辣不”不怕辣几乎成了每个湖南骄傲。歌词是编得好,我心里为:吃辣椒不难受是假话,湖不怕辣也是有水分的。我就被实实在在辣过一回。,我正在卧室里写作业,突然浓浓的香味,我打了两个喷跑到客厅,看见妈妈端上来爆炒青辣椒。盘子里摆着一根的辣椒,油均匀地布在表油油的。我馋极了,就像一饿的猫看到了香喷喷的鱼,直流,马上跑到盘子前,顾不人的目光,捏起一个大的辣要往嘴里送。妈妈说:“这辣同一般,是辣椒之王。你要是,不喊辣才怪呢!”我不服气:“我可是辣椒大王,什么样的辣椒没吃过!这几个辣椒算什么,…  相似文献   

17.
五十年末,在上海流传着毛泽东怎样使猫吃辣椒的故事。一天,毛泽东向刘少奇和周恩来提了一个问题:"你们怎样才能使猫吃辣椒?"刘少奇首先说:"那还不容易,你让人抓住猫,把辣椒塞进猫嘴里,然后用筷子捅下去。"对于这种解决方法,毛泽东摆了摆手说:"每件事应当自觉自愿的。"  相似文献   

18.
辣椒之所以辣是因为其中含有一种叫做辣椒素的化学物质。辣椒辣不辣,并不看它红不红或尖不尖,关键是辣椒内辣椒素含量有多少。辣椒素对人体的表皮组织有较强的刺激作用,人的嘴唇上和口腔内的  相似文献   

19.
我爸爸是一根"辣椒"。听我这么说,你一定感到很奇怪吧?别急,且听我慢慢道来——先来瞧瞧我的"生辣椒"爸爸——"惨了!"数学期中试卷今天发下来了,有几道题我绞尽脑汁也没做出来,被扣了12分。看着试卷上的成绩,我心惊胆战,担心回家会挨骂。  相似文献   

20.
辣椒的武器     
<正>很多小朋友都不敢吃辣椒,尤其是红辣椒,因为吃完辣椒后嘴里又热又疼的滋味简直太难受了!那么,辣椒为什么会产生辣味呢?辣椒中含有一种叫作辣椒素的物质,这种物质会刺激人们舌头和皮肤上痛和热的区域,使大脑产生灼(zhuó)热疼痛的火辣感觉。辣椒辣到一定程度,就会刺激人的肾上腺素大量分泌,导致人的心跳加速,血液循环加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