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赵成峰 《教师博览》2023,(11):32-34
<正>仔细一算,还有3年时间,我就要离开从事半辈子的教师岗位。在过去的7年时间里,我一直坚持学写教育叙事,坚持“每日一叙”,同时大量诵读经典,不断思考改进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仔细算下来,我每天都要拿出两三个小时来——这是挤出来的时间,本来一名教师的时间就比较紧张,很多每天的八小时之外甚至节假日都要用来备课和参加相关的培训学习。仔细算一下,我用在写教育叙事上的时间,7年里大约为7500小时,写了3400余篇每日一叙(有时是每日写两篇或三篇)。  相似文献   

2.
教育叙事研究是教师(即研究者)以叙事或讲故事的方式对教育教学事件进行描述、分析、论证和反思的研究方法,其目的是从发生在自己身边的有研究意义和研究价值的教育教学事件中发掘隐含其中的教育思想、教育理论和教育信念,从而解释、发现或揭示教育的本质与规律.  相似文献   

3.
袁海波 《教师博览》2008,(12):61-62
相比《教师博览》以往的征文活动,这次征文活动正式发表的文章少了许多,一共只有9篇。究其原因,一是本次征文时间较短——往常征文从启动到截稿一般是1年,这次是4个月,4期杂志1个栏目的容量确实有限;二是因为许多老师在成长事例上追求面面俱到,文章篇幅大大超出征文启事规定的“2500字左右”的限制,以致我们难以安排版面;三是有些老师对“我的成长之路”这一主题理解出现偏差,不敢参与活动。  相似文献   

4.
<正>教育叙事反映的是发生在广大教师身上或身边真实的教育故事,既有贴近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的亲身经历,又有在经验基础上的理论提升与情感升华。如今,教育叙事已成为教师在教育生活中认识自我、提升自我的有效方式。为鼓励广大教师积极参与撰写教育叙事文章,《江西教育》于2012年举办教育叙事征文评选活动。相关事项告知如下:  相似文献   

5.
《江西教育》2011,(11):2-2
<正>教育叙事反映的是发生在广大教师身上或身边真实的教育故事,既有贴近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的亲身经历,又有在经验基础上的理论提升与情感升华。如今,教育叙事已成为教师在教育生活中认识自我、提升自我的有效方式。为鼓励广大教师积极参与撰写教育叙事文章,《江西教育》将于2012年举办教育叙事征文评选活动。相关事项如下:  相似文献   

6.
《现代教育技术》2010,(2):73-73
<正>中国教育技术协会2009年年会征文评比活动已经结束,对获的本次一、二、三等奖的论文、PPT、教育叙事、教学案例(教育主题网站、课程设计包、云计算因无法形成文字出版)将在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结集正式出版。  相似文献   

7.
《现代教育技术》2010,20(3):114-114
<正>中国教育技术协会2009年年会征文评比活动已经结束,对获的本次一、二、三等奖的论文、PPT、教育叙事、教学案例(教育主题网站、课程设计包、云计算因无法形成文字出版)将在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结集正式出版。  相似文献   

8.
南省中小学幼儿教师奖励基金会和云南教育报刊社《云南教育》一编室联合举办的“走进新课程”征文评选活动圆满结束。这次征文活动历时&个月,共收到来自全省'(个地州、厂矿及省外学校教师的'!'(篇征文稿件,征文涉及的科目有语文、数学、体育、音乐、美术、自然、思想品德、综合实践活动课等,内容涉及探讨走进新课程的管理、教师角色的转换、对《课程标准》的认识、体会等,中小学各学科教育教学研究方面的理论文章,各学科教学设计、教学评价、教学经验、教育随笔、杂谈等。经认真评选,最后评出一等奖!$篇,二等奖#(篇,三等奖("篇。一等奖(共!$…  相似文献   

9.
《化学教学》2007,(3):80-80
中国教育学会化学教学专业委员会和《化学教学》编辑部于今年开展了新课程优秀教学设计评比活动。这次活动受到了广大老师的重视。编辑部收到来自全国二十一个省、市、自治区的征文200余篇。这次来稿的范围之广、质量之高是编辑部举办的数次活动中最好的一次。无论是新课程实验区的教师,还是其他地区的教师,在征文中均体现了新课程的基础理念。这说明近几年来我国中学化学教师队伍教育科研能力得到长足发展,课程改革已经深入人心,受到了大家的普遍欢迎。  相似文献   

10.
周济 《湖南教育》2009,(8):10-12
一、在省委、省政府领导下,湖南建设教育强省工作取得了重要进展 两年来,省委、省政府正确领导,科学规划,狠抓落实,地方政府积极行动,各相关部门大力支持、配合,教育战线努力奋斗,工作取得了突出成绩,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势头很好。我这次来感受比较深的有这样三个方面:一是感到落实教育优先发展的氛围更加浓厚了。比如:通过召开省、市(州)、县(市、区)专题会议,统一思想,形成了全省上下共同建设教育强省的强大合力;建立了将教育强市(州)、强县(市、区)列入党政干部政绩考核内容的制度,  相似文献   

11.
为展示中等职业教育的教学成果,总结交流各地(市)职教技能教学水平,江西省首届职业高中(职业中专)学生财经专业技能竞赛在赣州举行。参加这次竞赛的有来自全省11个地(市)109名学生选手,竞赛项目分点钞、记帐、两算、统计和三项全能等五个项目,通过两天的角逐,南昌市、九江市、赣州市分别获团体总分第一名、第二名和第三名,景德镇获精神文明奖,赣州队获组织奖。这次竞赛赛出了水平,赛出了风格,是一次高水平的教学质量大检阅。江西首届职中学生财经专业技能大赛在赣州举行@赣资  相似文献   

12.
在一次浏览校本培训相关网页时,偶而发现有教师个人教育叙事网站,好奇心让我点击并阅读了其中一则教育叙事。读后深有感触,奋笔疾书:一个个精彩的教育叙事,一句句凡人的教学语录,无不让我感动、熟悉且经  相似文献   

13.
获奖前后     
前些日子,我的学生刘仲藜在《小学生读写》编辑部组织的第三届征文比赛中荣获了一等奖。望着鲜红的荣誉证书,我没有过多的喜悦——一切都在意料之中……开学伊始,得到要参加这次征文比赛的通知后,我马上组织学生行动起来。同学们也都很积极,纷纷踊跃交稿。我翻了一篇又一篇,可哪有一篇中意的?要么扣题不紧,要么结构杂乱,要么语言冗赘,最要紧的,是没有一点打动人心的地方!而这次征文的  相似文献   

14.
中小学教师通过教育叙事研究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有利促进了教师的专业成长。然而随着我国教育信息化进程的不断向前推进,网络日志(Blog)作为教育叙事研究新的交流平台.实现了教育叙事研究的新发展。基于网络日志(blog)的教育叙事研究完全可以成为推进教师专业发展的一种新的有效方式和途径。  相似文献   

15.
《教育学》作为一门科学,是师范院校必修的专业课之一,它不仅是一门研究教育现象、揭示教育规律的科学,而且是研究如何培养人的科学,还是全国几千万教师的行动指南。然而《教育学》教材仍存在如下问题:(一)“教学后记”没有作为专题或固定的章节来阐述;(二)对我国的教育方针、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没有严格和明确的界定;(三)德育是“思想品德教育”的简称还是“政治思想品德教育”的简称没有明确表述;(四)启发性是教学原则?还是教学方法?或是教学指导思想?也未予肯定。  相似文献   

16.
教育叙事反映的是发生在广大教师身上或身边真实的教育故事,既有贴近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的亲身经历,又有在经验基础上的理论提升与情感升华。如今,教育叙事已成为教师在教育生活中认识自我、提升自我的有效方式。为鼓励广大教师积极参与撰写教育叙事文章,《江西教育》将于2012年举办教育叙事征文评选活动。相关事项如下:一、参评要求  相似文献   

17.
正教育叙事研究是指以叙事的方式开展的教育研究。它是教育研究者主要是教师通过对有意义的校园生活、教育教学事件、教育教学实践经验的描述与分析,从而发掘或揭示隐藏在这些生活、事件、经验和行为背后的教育行为、教育经验、教育理想、教育思想、教育理论和教育信念,进而发现教育的本质、规律和价值意义的研究活动。案例一:课堂上,某同学一直在和前后左右的同学谈笑风生,完全忽视了课堂的教学活动。因此,我点了一下他的名字,  相似文献   

18.
自中国教育学会化学教学专业委员会和《化学教学》编辑部开展新课程优秀教学设计评比活动以来,广大老师十分重视、纷纷响应.编辑部收到来自全国二十一个省、市、自治区的征文200余篇.我们欣喜地发现:这次征文来稿的范围之广、质量之高是编辑部举办的数次活动中最好的.无论是新课程实验区的教师,还是其他地区的教师,在征文中均体现了新课程的基本理念.这说明近几年来我国中学化学教师队伍教育科研能力得到长足发展,课程改革已经深入人心,受到了大家的普遍欢迎.收到广大教师的征文之后,编辑部非常重视,组织专家从教学目标设计、教学过程设计、实验设计及信息技术的使等多个角度对征文进行了评阅,评出了各类奖项,并专门发行增刊刊登获得一、二、三等奖的作品,以飨广大读者.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蓬勃发展。民办高校在新形势下要发挥自身优势,力求在三个方面有所突破。一是遵循创新创业人才培养规律,在深刻认识创新创业实践教育的重要地位上有所突破;二是改革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在强化实践教学、探索设立创业实践教育学分上有所突破;三是改善创新创业教育条件,在加强创新创业教师(导师)队伍建设和完善实践教学设施上有所突破。  相似文献   

20.
王媛媛 《学语文》2006,(2):40-41
长达六个星期的教育实习已经结束,反观实习中的每一次课堂教学。思考着教学中的每一个环节.使我对语文课堂教学的认识进入一个新的阶段。既然语文课堂是一个传授知识的场所,那么有效地驾驭课堂.高质量的完成教学任务,将是我们每个有志于教育事业的工作者亟待探究的课题。我带着新理念走进教育实习,又带着新的收获走出教育实习。这次实习中我采用了“三现法”(即目标呈现、目标实现、目标现现)来完成教学任务。经过实践证明,这种方法是可行的,现就教学《阿长与〈山海经〉》为例,来谈下我的心得体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