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游秀清 《辽宁教育》2012,(16):27-28
语言按其是否发出声音,分成有声语言和无声语言。但大部分教师只注重锤炼自己的有声语言,而忽视了无声语言在教育教学中的作用。体态语言是无声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体态语言是指运用动作、姿态、表情等传递信息、表达思想、交流感情的无声语言,它包括表情语言、手势语言和肢体语言、服饰语言、时空语言等。现代研究发现:情感表现7%来自文字,38%来自有声语言,55%来自动作和面部表情。而动作和面部表情就属于体态语言。可见体态语言在我  相似文献   

2.
体态语言属一种信息载体,与有声语言配合,能够起到表情达意的重要作用。体态语言可从面部表现思想感情,从眼睛表现心灵,从手势表达意义,体态语言与有声语言的关系是非常密切的,尤其在教学中可以起到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梁俊敏 《成才之路》2009,(23):41-42
朗读是把文字作品转化为有声语言的一种再创造性的语言活动,是一种口头的语言艺术。它要求朗读者在认真分析理解文字作品的基础上.进行深入地感受、体味,然后运用有声语言的各种表达技巧.准确、形象、生动地表达出原作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思想感情。朗读绝不是简单地大声念书,而是一种把书面作品变成有声的、创造性的语言艺术活动。朗读者可以用有声的语言给书面语言注入新的血液。使其“起死回生”;可以通过各种语调语气再现出作品的具体情境,给人留下具体生动、久久难忘的印象。  相似文献   

4.
教学中,教师点头、挥手、微笑、皱眉、凝思,甚至瞬间的眼神闪动,无不是其心迹的显露、感情的外化。这就是教学中的“无声语言”即“体态语言”。教师的无声语言一般是伴随着有声语言发出的,它对有声语言起着辅助作用,有时无声语言可以单独传递信息,代替有声语言。 教师在运用有声语言进行教学的同时往往自觉或不自觉地使用“无声语言”来补充,来表达有声语言的未尽之意,帮助学生准确完整地理解教师所要表达的思想和情感。以前毛泽东同志在他的“教授法”中,把“以姿势助说话”单列为一项。姿势其实就是一种无声的体态语。可见无声…  相似文献   

5.
教师的课堂教学、师生互动不仅需要得体的有声语言,而且也离不开和谐的体态语言的使用,因为它对有声语言内涵的表达起着非常重要的辅助作用,同时它也是教师为人师表的外在审美表现。本文试图阐述体态语言的作用,探讨体态语言的和谐使用,以期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6.
作为辅助有声语言传情达意的一种手段,体态语言在课堂教学中发挥着不可低估的作用。(一)贴切的体态语言能传递信息体态语言是人的内在信息在身体上的投射,生动的有声语言若辅之以形象的体态语言将使学生更能理解教师所传达的信息内涵。特级教师钱梦龙先生在讲授《捕蛇者说》一文的写作特点“立意非奇,奇在蓄势”的“蓄势”时,使用的便是这种方法。“蓄势”即积蓄气势,让学生理解这一点确非易事,钱老师却讲得深入浅出:“同学们经常见到气功师手劈石砖,在劈砖前,气功师往往会有这样一个动作……”钱老师一边说一边作气功师“运气”状…  相似文献   

7.
简单教学理论的核心理念是"简单的教,丰厚的学";以生为本,以学为本.在教师教学语言的艺术上,要做到"精练有声语言、多用体态语言、用好心灵语言",以达至润物无声的高质育人效果.有声语言主要包括声音,体态语言包括"衣着、装扮、站姿、走位、板书、手势、表情、眼神"等,心灵语言包括"精神、人格、修养"等.教师教学语言的修炼需持之以恒地进行"内化于心、融化于情、强化于炼、外化于行"的训练,方可从技术走向艺术,从教学走向教育.  相似文献   

8.
体态语言即教师在教学中配合有声语言运用的动作、表情、手势、神态等,以引起学生的注意,加深学生的印象,或者弥补口头语言的某些不足,更形象、直观地传授知识和交流情感。这种教学中的手势、表情、动作、眼神,是信息传递不可忽视的方式和手段。  相似文献   

9.
教师的教态和体态语言是英语教学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良好的教态和体态体现教师的人格修养、气质和整体素质。教学信息和知识除了靠教师有声语言传递外,还要通过教态和体态等非语言因素辅助来完成。教师良好的教态对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以及听、说、读、写均有帮助。  相似文献   

10.
谈心,不仅靠有声语言来表达.而且需要整个人全身各部位的协调配合。谈心者会在有意无意中把自己的意念或情感用体态表现出来,特别是通过眼神、手势、脸部表情等身体姿态。我们把它称之为伴随语言的体态要素手段,即“体态语”或“动作语言”、“态势语言”等。从谈心过程来研究,体态语虽可起无声语言的作用.但它毕竟不具备语言的基本要素,不能等同代替语言,  相似文献   

11.
唐先丽 《贵州教育》2010,(21):26-26
语言一般分为有声语言和无声语言(体态语言)两大类。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有声语言和无声语言(体态语言)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相似文献   

12.
体育教师的教学语言包括有声语言、体态语言和口哨语言等三种形式。在教学过程中,体态语言有时会比有声语言表达更准确、更细致、更形象、更丰富的意义。文章简论体态语在体育教学中的作用并提出在运用体态语时要注意的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3.
教师的教态和体态语言是英语教学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良好的教态和体态体现教师的人格修养、气质和整体素质.教学信息和知识除了靠教师有声语言传递外,还要通过教态和体态等非语言因素辅助来完成.教师良好的教态对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以及听、说、读、写均有帮助.  相似文献   

14.
王业锋 《学周刊C版》2010,(11):113-113
一、体态语言 语言是我们日常生活中进行表达思想,交流情感,彼此沟通的重要工具。它分为有声语言和无声语言,而这个“无声语言”就是“体态语言”。所谓体态语言,是指人在交际过程中,用来传递信息、表达感情、表示态度的非言语的特定身体态势。具体来说,体态语言就是指人们借以身体动作来传递信息、交流感情、表示某种意义的信息系统。它主要包括人的手势动作、面部表情和体态姿势等。  相似文献   

15.
口语表达中体态语言的特点及意义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们进行口语表达时并不仅仅只借助声音来表意,在口语表达的同时还会伴随着大量的体态语言,如面部表情、手势、身体姿势等对有声语言进行进一步的诠释和确认。体态语言像有声语言一样也是可以通过系统的训练,更好地、更明确地表达我们所要表达的内容。  相似文献   

16.
体态语言是一种非有声语言,主要靠身体或身体的动作输出信息,以实现信息发送者的目的而形成的一种"语言"表达方式。本文充分运用了各种体态语言技巧,特别是有声语言与无声语言的配合,使班主任的工作富于艺术美的魅力。  相似文献   

17.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决不会始终使用单一的口语方式来表述思想、传递信息,而总是伴随着相应的眼神、表情、动作等的体态语言.恰当地运用体态语言能加强教师情感信息的传递,加深学生对教师有声语言的理解,增强有声语言的表达魅力。运用体态语言也是一种教学行为,它能让学生潜移默化地把握教材并发展思维,更好地促进教学目标的实现.本文主要从内涵、种类和作用三个方面对课堂教学中体态语言的运用进行阐释.  相似文献   

18.
语文教学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课堂上,教师有声语言地传授固然是主导手段,而体态语言的表达也是极为重要的。语文课堂上恰当运用体态语言,能为学生模拟形象、再现情境、演示情节,使他们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从中受到美的熏陶、美的教育。语文教师应对体态语言给予充分重视,让自己的教学艺术迈向更完美的境界。  相似文献   

19.
章主要论述体态语言的种类及其在英语课堂教学中的重要性和优点,教师正确使用体态语言可以生动形象地表述教学内容,调动学生积极性,增强课堂教学的效果。  相似文献   

20.
教师体态语言是教师职业口语的一项基本功,是教师日常工作不可缺少的辅助手段,伴随着教学的全过程。教师体态语言体现了教师教学能力的高低,它不仅可以传授知识、润饰口语、显露感情、增强表达效果,而且可以弥补有声语言的不足和缺陷,更加形象地外化教材的主题、情感和知识,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掌握知识并发展思维,进而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