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蓝色经济高峰论坛在山东青岛召开,为我市海洋经济发展带来了重要的机遇。21世纪海洋资源是经济发展重要的竞争点之一,如何在保护海洋生态环境的基础上,科学地利用海洋、发展海洋、提升海洋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以促进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对于我市的经济发展和海洋生态保护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首先对蓝色经济做了一个简要的阐释,并从海洋生态保护的角度出发,结合蓝色经济的意义,对我市发展海洋经济的可行性和发展对策方面进行了简要探讨,以期对我市蓝色经济发展尽些绵薄之力。在保护海洋环境中,发展蓝色经济,提升青岛城市品牌。  相似文献   

2.
为考察我国五大海洋经济区科技教育领域的综合建设绩效,建立基于投入-过程-产出框架的建设绩效评价指标体系,采用两阶段DEA模型,对2014年我国五大海洋经济区科技教育的科教生产阶段与产业转化阶段的建设绩效进行了实证评价。结果表明,在科教生产与产业转化阶段,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天津海洋经济科学发展示范区绩效水平较高,而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绩效水平较低,福建海峡蓝色经济试验区与广东海洋经济综合试验区介于两个绩效水平之间。  相似文献   

3.
本文通过简要描述欧盟委员会提出的“蓝色增长”战略构想,概括了欧盟海洋及关联产业现状特点和发展趋势,介绍了其蓝色经济未来重点发展的五个领域:蓝色能源、水产养殖、海洋旅游、海洋矿产和蓝色生物技术。从发展理念、产业体系、区域经济、重点领域等方面将我国与欧盟的海洋经济进行了比较研究。分析了欧盟下一步海洋政策的发展趋势及世界海洋经济研究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4.
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及新的增长点,海洋经济在拓展发展空间、增强动力转换以及保持经济持续稳定增长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当前及未来一段时期,研究技术创新对蓝色经济的驱动,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型,意义尤其重大。文章先对蓝色经济及其相关概念进行辨析,明确蓝色经济的内涵;然后,对相关技术创新驱动经济增长和相关技术创新驱动海洋经济发展的文献进行梳理;最后,从技术创新如何驱动蓝色经济,蓝色经济技术创新驱动的主导因子与限制因子,以及技术创新对蓝色经济驱动力及其效果的测算等方面提出未来理论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5.
<正> 海洋不仅提供了能源、矿产和生物资源,而且在科技实力竞争和国家权益维护方面占据异常重要的地位。我国拥有约300万平方公里的管理海域,几乎已经到了我国陆地面积的三分之一,可以说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海洋大国。随着近年来海洋蓝色经济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层出不穷的开发也给海洋生态带来不小的压力,我国海洋环境保护不容乐观。  相似文献   

6.
我国海洋渔民社会地位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渔民是农村人口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沿海省份农村的发展和稳定起着不容忽视的作用。文章遵循理论结合实际的原则,通过调查问卷所获数据,介绍我国海洋渔民的生活状况,在此基础上从经济、政治、文化三个方面分析海洋渔民的社会地位,并进一步探讨海洋渔民社会地位的影响因素。文章认为,我国海洋渔民的经济状况不容乐观、政治上缺乏话语权和参与度、文化资源占有较少,这种状况是制度因素和个人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我国海洋渔民社会地位的下降会导致一些消极后果的产生,不利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因此,解决渔民问题需要社会各界共同努力,从经济、政治、文化等多个角度入手,针对我国不同渔区海洋渔民的实际生活状况进行。  相似文献   

7.
根据蓝色经济发展的要求建立一套较为全面的区域海洋科技创新能力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同时为避免传统单一模型进行评价所存在的缺陷,通过引入模糊Borda数法和Kendall一致性检验,构建由多种评价方法组成的组合模型。实证结果表明,该方法在区域科技创新能力的综合评价中得到很好的应用,评价结果更为科学全面。对蓝色经济区海洋科技创新能力的综合评价显示,山东省海洋科技创新能力的综合实力较强,发展均衡;在海洋科技创新的基础条件与投入水平方面优势明显,尤其是在科技人员素质、创新意识、政策扶持等方面表现突出;但在海洋科技成果转化方面,与广东、上海等技术经济活跃地区还存在着明显的差距,成果转化已成为制约蓝色经济区海洋科技创新能力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8.
新世纪大连发展海洋经济的战略思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汤天滋 《中国软科学》2003,(12):156-160
大连是我国重要的沿海城市之一,具有得天独厚的发展海洋经济的优势。改革开放以来,大连在发展海洋经济与保护海洋生态环境方面作出了成绩,积累了经验。研究大连新世纪发展海洋经济的战略新思路,时大连及我国众多沿海城市在新世纪取得环境、经济、社会全面发展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基于可变模糊识别模型的现代海洋产业发展水平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现代海洋产业的发展对推动海洋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有着重要的战略意义。本文界定现代海洋产业的范畴,遵循科学性、层次性、可操作性和目标导向性原则,从现代海洋产业的总体规模、产业结构、科技支撑、发展潜力、产业效率五个方面构建了现代海洋产业发展水平的评价指标体系。本文通过可变模糊识别模型得出了2001-2011年沿海11省市区(不包括港澳台)的现代海洋产业发展水平的评价得分,利用Kernel密度估计分析其动态演变趋势,并对沿海11省市区现代海洋产业发展水平进行分类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我国现代海洋产业发展水平总体上呈现稳步提升趋势,且沿海11省市区主要分为三类地区:广东、上海、山东为现代海洋产业发展水平较高地区,浙江、天津、江苏、福建、辽宁为现代海洋产业发展水平中等地区,河北、海南、广西为现代海洋产业发展水平较低地区。因此,沿海各地区要正确认识其现代海洋产业发展特点,加强政策的引导与扶持,努力形成具有本地区特色的现代海洋产业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10.
马健 《科学与管理》2011,(5X):25-27
打造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对海洋科技人才队伍建设提出了更高和更迫切的需求。山东是全国海洋科技力量的富集区和国家海洋科技创新的重要基地,但人才结构不合理,由此带来了海洋产业结构不合理、海洋产品科技含量不高等突出问题。要为蓝色经济提供人才支撑,必须打造海洋科技人才战略体系,编制发展规划、制定人才目录、建设结构合理的人才队伍;打造海洋科技人才示范基地,形成以项目带动引智、以引智促进项目、以基地聚集人才的良性互动新机制,建设海洋科技成果转化与孵化基地,完善蓝色经济区研发体系,加快蓝色经济中的产业技术突破和成;彩转化;构建海洋科技人才组织形式,面向“产学研用”组织成立海洋领域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建立有关部门和沿海7市海洋人才联席会议制度和协商合作机制,统筹推进沿海7市海洋人才队伍一体化建设。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福建省进入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重要历史时期,对各类人才特别是高层次人才的需求日益迫切,因此,抓住海西发展机遇,通过各种方式和途径集聚高层次人才已成福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当务之急。在分析福建省高层次人才集聚现状的基础上,根据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特点,从产业聚才、柔性引才等5个方面对福建省高层次人才的集聚途径进行探究。  相似文献   

12.
2008年世界性金融危机全面爆发,全球经济都受到影响,福建省也不可避免地受其波及。时至今日,这次金融危机依旧对福建省的经济存在着不可忽视的影响。当前进入后危机时代,福建省经济在内外都面临着严峻形势,对经济发展方式进行科学转变成为福建省在特定时期所亟待解决的重大经济任务。我们在对现有经济发展方式存在的问题进行客观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后危机时代福建省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完善举措。  相似文献   

13.
高秦嫣 《科教文汇》2012,(1):59-59,74
福建高等农业教育颇有渊源,发展至今与当地经济发展相契合。如今,随着福建经济的高速发展、迅速转型,福建高等农业教育的发展战略显得尤为重要。立足福建农业的特点,培养适合当今社会需要的高等农业人才是福建高等农业教育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深化福建省高等农业教育体制改革,发展灵活多样的高等农业人才培养方式,是福建高等农业教育支持福建特色农业发展的战略。  相似文献   

14.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着"转方式,调结构"的重要任务。大力发展循环经济,能够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构建一个完善高效的循环经济综合管理制度体系对发展循环经济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5.
山东蓝黄经济一体化战略作为山东省经济区域一体化重要战略的实施,必将加快山东经济建设新的步伐。但是一体化战略的实施不是简单的蓝黄经济的叠加。在一体化过程中,由于利益冲突,文化层次不同,电子政务水平不同,第三部门不够完善以及"行政区经济"的存在,为一体化的进程产生种种阻碍。实现政府协同,建设利益协调机制和资源共享机制、推进行政体制改革,完善制度保障,建立和谐文化,完善和发挥第三部门作用,将有利于推进一体化的顺利实施。  相似文献   

16.
刘晓东 《科技广场》2012,(7):229-234
县域经济是江西崛起的筋骨,壮大县域经济是推动全省科学发展、进位赶超、绿色崛起的重要突破口,是加快转变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是推动江西全省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又一个重要抓手。但是由于国内外经济形势不容乐观,对江西县域经济的发展带来或多或少的不利影响和困难,以致出现了资金短缺、土地供求矛盾、环境保护压力、新农村建设资金后劲乏力等各种发展中的问题。因此需要中央和省政府加大财政、金融支持力度,根据实际情况适当放宽土地审批指标,加大对新农村建设资金和政策的支持,同时地方也要以项目争资金,以招商引资金,以优厚待遇和鼓励政策吸引人才。  相似文献   

17.
发展低碳经济、绿色经济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趋势。然而,推进低碳经济、绿色经济的发展进程却并不平坦。因此,可持续发展特别强调制度因素对维持长期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合理、高效的制度安排有利于解决环境问题,促进环境、经济、社会三维复合系统的健康运行。  相似文献   

18.
中国设立自贸区是为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加快和世界接轨的需要,通过自贸区带来的红利倒逼改革,有利于促进国民经济增长、社会发展和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因此,自贸区开放水平成为学界研究热点。本文以天津、上海、福建和广东省四大自贸区为研究对象,从经济支撑、对外开放、对内发展、交通运输、科研教育和基础支撑6个维度构建了包含25个指标的自贸区开发水平评价指标体系,运用PCA-TOPSIS模型测算各贸易区对外开放的综合得分,根据得分高低进行排序及不同维度的分析,同时提出提高我国自贸区开放水平的政策建议。研究结果表明:四大自贸区中,广东的对外开放水平最高,上海第二,天津和福建分别排在三、四位。  相似文献   

19.
王保忠  黄解宇  王保庆 《资源科学》2009,31(6):1069-1080
在对煤炭资源价格机制形成的历史过程进行总结的基础上,以1978年~2004年间山西煤炭产量、消费量与山西经济增长的数据进行相关性分析,认为山西煤炭生产量与GDP增长不具有长期的均衡关系,而山西煤炭的消费量与GDP增长有着很好的同步关系,煤炭消费量的变化最终影响了经济的增长。该结论解释了山西煤炭“资源诅咒”的现象。山西资源经济要健康可持续发展,一种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现实选择是发展循环经济。循环经济从理论层面到实际操作层面面临诸多障碍,其中制度障碍对于资源富集地区显得尤为突出。循环经济必须以经济循环为前提,经济性是循环经济发展的一个基本条件。从企业角度看,科学的煤炭资源价格的形成必将克服煤炭企业发展循环经济的成本障碍;从政府角度看,煤炭企业生产开采的外部负效应,单独依靠企业自身努力不能克服,而必须由政府从宏观调控及立法的角度对煤炭企业的税费制度进行配套改革,最终与企业内部努力形成合力,以解决煤炭企业发展循环经济的制度障碍。因此,一个市场化的科学的煤炭资源价格形成机制以及合理的相关税费政策是富煤省份发展循环经济的基本前提。  相似文献   

20.
福建海域为亚热带水域,海水养殖业在福建沿海地区经济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海水养殖业科技成果转化率不到20%。金融支持海水养殖业科技成果转化的机制不完善,极大的限制了海水养殖业发展。因此,了解影响海水养殖业科技成果转化对接的金融支持制约因素,积极探索和研究行之有效的应对机制,对于促进福建沿海地区海水养殖业持续、健康、快速发展以及渔区的和谐与稳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