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当今社会需要的是高素质的新型劳动者,从事任何一种职业,如果没有良好的人格素质,就难以形成良好的职业能力.这就要求我们中职学校在培养学生时应正确处理好专业科与文化科的关系,那么作为文化基础学科的语文课与专业课的关系该如何呢?语文教师又该如何在教学中实现语文学科的自身价值呢?  相似文献   

2.
最能引起他们关注的,肯定不是跟他们生活无关的事情,而是与他们生活密切相关的人和事,也就是他们身边的事情。既然这样,我们历史教学的方式又该如何改进呢?如何才能找到历史学习的现实价值和现实意义,又如何调动学生们学习的积极性呢?这是我们无数中学历史教育工作者苦苦思索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随着幼儿园双语教学的普及,我们发现不少幼儿教师难以胜任幼儿园的英语教学。那么,我们不禁要问,幼儿园英语教师到底该具备什么样的职业能力呢?而我们幼儿师范学校又该如何培养学生的英语职业能力呢?下面就这两个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4.
前不久听一位老师在描述他的学生如何愚笨时说:“七只小蝌蚪,游走了三只,还剩几只?他竟然不知道。唉,你们说这孩子笨到什么程度?”真是孩子笨吗?不是的,只是因为这个数学问题远离孩子的生活,甚至有些孩子连蝌蚪的样子都没有见过,他又如何能在头脑中形成鲜活的表象呢?类似这样的现象作为一年级教师恐怕不少见,这也告诉我们一个道  相似文献   

5.
一本学生日记,导致“两败俱伤”〔编者按〕“尊重”这两个字,对于我们中学生来说,并不是一个难懂的词语。然而在现实生活里,在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中,我们又该如何去体现这个词语的真正内涵,却是一个不可小视的大问题。或许下面这篇文章,能使你对尊重的相互性有一个更...  相似文献   

6.
一天,我和同学们正在学习《凡卡》,大家都沉浸在对儿卡悲惨遭遇的同情之中一学到第10自然段“……我原想跑回我们村子去,可是我没有鞋,又怕冷……”与插图相对照,学生产生了疑问:鞋店有那么多鞋,为什么凡卡却说没有鞋穿呢?围绕这个问题,学习小组展开了讨论。  相似文献   

7.
介绍25年前 ,有一篇题为《为了生存而学习》的重要的国际报告 ,该报告的观点是教育能帮助我们适应不断变化的社会。在教育政策方面有一个指导性的原则 ,即每个人在他的一生当中应该不断地学习 ,终生学习这一观点是文明社会的根本所在。职业教育的目的是让学生能够适应多种多样的工作 ,不断开发学生的潜在能力 ,而不是只能胜任一种工作或领域 ,这样做是为了使他们能够跟上不断变化的生产方法和工作环境。教育也应该让学生们在就业时有多种选择 ,使他们能够适应职业的转变 ,这是个全球性的观点 ,它把教育看成是自由性和人性的。终生学习、个…  相似文献   

8.
数学这门学科相对其它学科而言,较为抽象枯燥些。如何挖掘出这门学科中的精髓,带领孩子们步入数学的知识殿堂,培养孩子们的数学文化素养,关键要先激发学生对学习数学的学习兴趣。古人常云:学海无涯苦作舟。我觉得数学学习应是数海无涯乐作舟,因为兴趣是一切学习的动力。在学习过程中,没有什么比激发兴趣保护好奇心,更重要的。那么又该如何激发学生对学习数学的学习兴趣呢?而且现在我们面对的是一个个不同的鲜活的个体,不同的孩子又该如何不同的激发呢?一个个问题摆在了我们数学老师的面前,这就对我们老师将是提出了更大的挑战。我觉得要在把传统的课堂要求守住的同时,再把新的课程理念很好地有机地结合,抓住数学的本质教学,教学快乐差异数学,是教学数学永恒的话题。下面我就谈谈我在教学中的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9.
豆豆公告板     
豆豆近来很伤心,你们知道为什么吗?因为又出现了剽窃的行为。2003年7、8期《初中生学习》第41页的《“见异”有何不可“思迁”》是抄袭的文章。你们说豆豆能不伤心吗?一篇文章的好坏,除了语言、语法、句型、结构之外,最重要的就是真情实感。没有真情实感的作品是没有生命的,剽窃来的文章永远都不是自己的。有的同学用这种方法来满足自己的虚荣心,可这对自己又有什么好处呢?你们应该多多练习,争取将自己用心写出来的文章发表在《初中生学习》上,那样豆豆该多高兴呀!同时,我们也在豆豆公告牌上感谢那些发现剽窃品的同学们,有了你们,我们的工作…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随着俄罗斯经济的复苏,中俄两国政治、经济贸易关系的良性发展,中国与俄罗斯学校之间的交流、互访逐渐频繁,赴俄罗斯留学的中国留学生也随之增多,中俄友谊进一步巩固,但是随着中国留学生数量的扩大,在俄罗斯学习的中国学生的安全问题也随之而来。那么,在俄罗斯学习究竟存在哪些安全问题?我们又该如何应对呢?本文根据笔者多年在俄罗斯学习工作的经历,针对这两个问题提出一些观点和建议,期望能对该问题的解决有些帮助。  相似文献   

11.
建筑材料是建筑结构工程专业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也是该专业学生接触专业的桥梁。但是,建筑材料种类繁多,从无机到有机,从金属到非金属,成分、性质都差别很大。如何在短短的几十学时中,使同学掌握建筑材料的主要内容而不“开中药铺”?如何使同学有兴趣但又能提高课程的质量?一直是这门课要解决的问题。我们认为,表面看来毫不相干的各种材料是有共同规律的,相互间并不是绝对没有  相似文献   

12.
菁灵姐姐:我和一位男生从小学起就在一起聊天、学习、玩耍。到了初中,我们分在不同的班级,我却仍然很想单独和他在一起学习,谈心……这算不算是对异性的喜欢,如果是,我该怎么办?如果说不是,那我又要如何对待?梦雨  相似文献   

13.
教学工作包罗万象,教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既要用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组织教学,又要公正、平等地去善待每一位学生,才能配得上阳光下的这一崇高职业,才能荣受这一美好的赞誉。可是在教育教学中,我们真正做到这一点了吗?在我们的教学中还有一‘个不容忽视的队伍在当前的素质教育中悄悄壮大一一这就是差下生,他们的壮大既是对我们教学工作的挑战,也是对这一崇高荣誉的否定。  相似文献   

14.
美国学校情境教学的策略与实践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美国学校情境教学的产生源于教育理论家与实践家对这两个问题的思考--21世纪是一个充斥着科学技术的世界,在这个世界中我们将如何应对日新月异的变化呢?为什么许多年轻人都认为把学校中学得的知识应用到生活和工作中是一件难事呢?对这两个问题的思考让我们认识到,学校教育的失败不仅对学生来说是一种挫折,同时国家的商业和经济也为此付出了代价.因此,只有学校教育帮助学生为高标准的工作做好准备,这两个问题才能解决.那么如何让学校帮助学生进行职业准备呢?美国的教育理论家与实践家认为最好的答案就是情境教育学.  相似文献   

15.
美国学校情境教学的策略与实践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美国学校情境教学的产生源于教育理论家与实践家对这两个问题的思考——21世纪是一个充斥着科学技术的世界,在这个世界中我们将如何应对日新月异的变化呢?为什么许多年轻人都认为把学校中学得的知识应用到生活和工作中是一件难事呢?对这两个问题的思考让我们认识到,学校教育的失败不仅对学生来说是一种挫折,同时国家的商业和经济也为此付出了代价。因此,只有学校教育帮助学生为高标准的工作做好准备,这两个问题才能解决。那么如何让学校帮助学生进行职业准备呢?美国的教育理论家与实践家认为最好的答案就是情境教育学。情境教学就是在教学过…  相似文献   

16.
珍惜是什么?     
珍惜,一个多么重的字眼,一个多么含义深刻的词汇,一种多么容易被遗忘的精神。有人说:“失去才知道珍惜。”是的,此刻我相信这是真理,可是,该如何珍惜呢,这个问题常使我迷惘,世间的万物,生息繁衍,我们如何去把握,去珍惜?时光在消逝,日日在轮回,我们仅凭珍惜就能把握一切吗?不是,当然不是,珍惜不是拥有,珍惜不是保留,珍惜不是所有,珍惜更不是占为己有。  相似文献   

17.
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大部分职业高中的学生底子薄、文化基础薄弱、学习被动,尤其是对数学的学习更是提不起来兴趣。面对这批基础薄弱,学习习惯没有养成,又经受过一次中考打击的同学,教师该如何提高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教学效率?一、备自己  相似文献   

18.
伦树才 《教育导刊》2001,(23):44-45
21世纪的社会将是一个学习化社会,学习将成为一个人的终身需要。只有不断地学习,才能适应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要求。教育要指导学习选择学习内容、学习途径与学习形式,最终能自如地开展自学。自然这一科是向学生进行科学启蒙教育的主要课程。根据本学科的特点,如何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呢?人的认识过程是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过程,知识的接受过程是螺旋上升而不是直线上升的。如果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一点困难和挫折也没有,那不符合认知规律。我们应当允许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失败。  相似文献   

19.
张瑾 《师道》2005,(5):11-11
打开电视翻开报纸,会发现全社会都在关心和帮助弱势群体,感动之余内心总觉还有话要说:作为教师,我们又何尝不是这弱势群体中的一员?表面上尚无食不果腹的忧虑,但是我们承受的精神压力,足以摧垮那光鲜外表下脆弱的心灵了。来自社会、家庭、职业、自身的压力,其中的累与苦,心里自知也有目共睹。为了担心年终的考核评出个末位一二三,教师们谁能不忧心忡忡?  相似文献   

20.
胡涌 《中国培训》2012,(4):30-31
一个好学生的评价标准是什么,而建立评价标准的立足点又在哪里?就业生怎样才能取得良好的就业效果以及在工作岗位上如何得以进步和发展?许多中等职业学校在较高就业率的掩盖之下,往往没有更多更全面的深入认识和思考这些问题,因而使得学生在由学校走向工作岗位的变化中出现了教育培养与工作实践效果的反差现象。在云南走访的时候听说了这样两个关于职业学校毕业生就业的事件:一件是,一位在学校作为班长的学生同时还有另6位毕业生一起就业于一家企业。工作时,领导要求这些就业生工作之余将车间打扫干净。第一次领导要求,这些就业生不是很情愿的做了。在第二次领导还要求这样做的时候,这位在学校是班长的同学带领其他6位就业生一起离开了这家企业,回到学校要求重新安排工作。其理由是"我们是学数控专业的,哪能去做这样不该我们做的事情"。另一件是,一位毕业生就业于一家公司,因工作需要借用了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