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并轨”招生和毕业生就业制度的改革,自1993年开始试点以来,发展迅猛。截止1996年,全国共有661所高校加入到这一改革的行列中来,招生“并轨”改革的院校占全国1054所普通高校总数的60%以上。按  相似文献   

2.
积极稳步地推进招生“并轨”改革江苏省高校招生办公室刘炳贵国务院在《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的实施意见中,对高校招生“并轨”改革提出了明确的要求:“1997年招生时,全国大多数高等学校都应按改革后的新体制运作,到2000年基本实现招生和毕业生就业制度的...  相似文献   

3.
国家教委决定1995年进一步加大高校招生和毕业生就业改革力度,规定实行招生“并轨”的学校,要配合主管部门尽快落实或完善与此相配套的教学、学籍管理、奖贷学金和毕业生就业制度等方面的改革。招生“并轨”之后,本科生便不再分“公费生”、“委培生”、“自费生”,而统称为“按国家计划招收的学生”,一律缴费上学。“并轨”招生制度的实行,把毕业生就业制度的改革推向深入。我国从1982年起就开始实行毕业生分配制度改革,1989年国务院批准了《关于改革高等学校毕业生分配制度的报告》及《高等学校毕业生分配制度改革方案》,国家教委…  相似文献   

4.
略论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的原则框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略论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的原则框架曹殊一、为什么要建立毕业生就业市场1994年以国家教委所属高校为主的40多所院校进行了招生并轨改革试点,拉开了全国高等学校以招生为源头的新一轮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的序幕。1995年全国有240多所高校进行了这项改革。19...  相似文献   

5.
对招生“并轨”后的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的思考陈曦为了尽快建立起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高校招生和毕业生就业的新机制,根据《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精神,国家教委1994年提出了“关于进一步改革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和毕业生就业制度的试点意见”,并于当年选择...  相似文献   

6.
关于高校招生“并轨”改革的几点思考江苏省高校招生办公室刘炳贵《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明确提出,要积极推进高等学校的招生收费改革和毕业生就业制度的改革。为贯彻落实这一精神,加快高教改革步伐,不少省市和中央部委决定1995年起所属高校实行国家任务计划与...  相似文献   

7.
我省实行高校招生并轨改革后的思考高玉清1996年,我省省属普通高校招生、收费和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简称“招生并轨改革”),是在没有进行试点的情况下开展的。在各有关方面的关注和支持下,我省招生并轨改革,特别是招生阶段的改革取得了初步成效。从学校来讲,实...  相似文献   

8.
国家教委、国家计委2月中旬决定加快普通中等专业学校招生并轨改革,并要求1998年全国大部分省市都要实行这种改革.这是继全国普通高校招生并轨后,全国普通中等专业学校招生和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的又一重要措施.国家教委、国家计委指出,普通中等专业学校招生并轨改革的指导思想是通过改革招生制度,改变普通中等专业学校由政府包得过多的做法,实行学生缴费上学,毕业后在国家方针政策指导下,大多数毕业生在一定范围内自主择业的就业  相似文献   

9.
普通高校招生“并轨”改革纵横谈甘肃省教委李生金“并轨”是高校改革的大趋势招生“并轨”改革,对整个高等教育改革有着拔一发而牵动全局的作用。国务院领导对此非常关注,多次批示抓好这项改革。国家教委1995年制定了《关于进一步改革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和毕业生就业...  相似文献   

10.
“并轨”后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平措招生“并轨”改革是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的实施意见》的重大举措。《意见》指出:“积极推进高等学校和中等专业学校、技工学校招生收费改革和毕业生就业制度的改革,逐步实行学生缴费上大学,大多数毕业生自...  相似文献   

11.
建立和完善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培育和发展大学毕业生就业市场是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的重要课题,也是推动高等教育改革使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所要解决的现实问题之一。按照《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的有关精神,高校的招生并轨已全面铺开,招生并轨后,大多数毕业生在国家就业方针政策指导下自主择业。在这种形势下,建立和完善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就显得日益突出和紧迫。本文拟就这一问题作一粗浅探讨。一、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的特点1.群体性。高校毕业生的就业表现为一种群体活动,它与一般人才市场中的个体行为有着很大的差别。一般人才市场的特点是…  相似文献   

12.
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已经进行了十多年。十多年来,随着社会主义经济、政治体制、劳动人事制度的改革以及招生并轨工作的完成,将逐步实行毕业生在国家方针政策指导下,在一定范围内通过“供需见面”、“双向选择”的方式自主择业。因此,充分发挥各类毕业生就业市场,尤其是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在毕业生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对高校毕业生就业具有十分重要意义。一、大学毕业生就业市场的培育、建立与发展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颁布,拉开了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的序幕。《决定》明确指出:“要改革大学…  相似文献   

13.
并轨后大学生就业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由于高校全部实行招生并轨制度改革,并轨后毕业生的就业引起社会的关注,从过去的“双包”逐步变为“双自”,高校就业主管部门要适应新体制新形势的要求,加强对毕业生的就业指导,发挥高校在毕业生就业工作中的作用,规范和完善毕业生就业市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为毕业生就业创造一个公平竞争和有序的环境  相似文献   

14.
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市场的主体袁加勇我国的招生制度在1994年实现"并轨"改革,招收进来的大学生将在1998年毕业。届时,就业制度将如何配套改革,这是摆在高校就业管理工作人员面前的紧迫问题。最近,国家教委有关文件已就这一问题表述了明确的意见:"并轨"...  相似文献   

15.
按照自治区人民政府的部署,今年我区普通中等专业学校全部实行招生“并轨”改革,普通中专招生“并轨”将如何操作,“并轨”后的招生政策将有哪些变化,毕业生怎样就业,带着这些人们普遍关注的问题,记者采访了自治区教委职教处的负责人。问:什么是普通中专招生“并轨”?这项改革主要有哪些内容?答:普通中专招生“并轨”就是把过去的指令性计划和调节计划(委培、自费)合并为一种国家招生计划,同时对招生录取办法、收费投入制度、毕业生就业制度以及转换办学机制等方面进行相应的配套改革。这是一项综合性改革,其主要内容包括以下…  相似文献   

16.
积极稳妥地推进高校招生“并轨”改革广东省教育厅副厅长□刘育民我省于1994年开始进行招生“并轨”改革试验,我们先在七所大学进行试点,其中有委属高校、省属高校、也有市属高校。“并轨”同时建立和实施与就业挂钩的奖、贷学金制度,学生毕业后实行自主择业与推荐...  相似文献   

17.
高校招生“并轨”之我见陈传德今年,国家教育主管部门对普通高校招生和毕业生就业问题提出了新的改革办法,并决定在37所高校试点。这一举措引起了社会广泛关注,关注的焦点是所谓“并轨”问题。即把目前普通高校招生实行的按国家任务计划与调节性计划(招收委托培养生...  相似文献   

18.
为了贯彻《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提出的积极推进高等学校招生收费制度改革和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的精神,加快高教改革的步伐,国家教委决定1996年全国大多数高校在前几年试点的基础上实行招生“并轨”,学生缴费上学。这一举措引起了高等学校和社会各界的关注,牵动着亿万学子和家长的心,本文就此谈点浅见。  相似文献   

19.
普通高校招生“并轨”、缴费上学,是指将原来招生时的国家指令性计划与调节性计划双轨制变为只有一种计划形式的单轨制,学生上学要缴纳部分的培养费。到1997年,全国大多数高校按新制度运作,2000年基本实现新旧体制转轨,这是普通高校招生、收费及就业制度改革的中心内容,也是高等教育加大改革力度的  相似文献   

20.
按照《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提出的目标,目前并轨招生,缴费上学的制度已在大部分高校中付诸实施。假以时日,高校毕业生就业也将陆续实行“少数毕业生由国家安排就业,多数毕业生自主择业”的办法,并与发达国家的就业模式接轨。但为了达到这一目标,还有许多问题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