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每年3月.两会报道都是军报宣传的一道“例盘菜”。例盘菜不好做,做好了,大家年年都会翘首期盼;做不好,没等开席大家就没了胃口。作为一名分工时政宣传的编辑、记者,我从1996年第一次上两会至今,除了中间有两年空缺,其余年份不是在前方当记者,就是在后方干版面.最近这两年则开始较多地参与到报道的策划和编辑工作,对例盘菜的难做也算略有体会。  相似文献   

2.
晓言 《中国广播》2005,(1):74-74
缩写号(’),又称省略号、省字号、省年号、高撇号等。它的形状和汉语中单引号(‘’)的后引号一样,但位置不同。后引号位置是在一格的右上角,而缩写号(’)的位置在一格的左上角。如“’97全国足球甲 A 联赛”“’97”即1997年,它省去了“19”和“年”。这种标示年份的省写形式用起来简练醒目。缩写号(’)在汉语的标点符号里是没有的,它是上世纪从英文出版物中引进来的,国际上也通用。缩写号(’)源于英语的“Apostrophe”。在英语辞书中称“省略号”或“省字号”。“Apostrophe”即符号(’),表示省略。如 don’t 代替do not,’47代替1947。  相似文献   

3.
1999年12月6日,由中国印刷技术协会主办,上海印刷技术协会协办的’99上海国际印刷新技术交流会在’99国际印刷技术、电子出版及印后处理设备展览会开展前夕,假座上海国际贸易中心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相关行业的专业技术人员及教学、科研人员150余人参加了技术交流会。本次会议的宗旨在于展示印刷业跨入数码时代的新技术及技术发展趋势。在会上发言的各公司的代表形象而直观地介绍了新技术的发展及本公司产品的性能、特点。NPES公司代表周亚平先生所做的“包装印刷将进入数字化时代”报告扼要介绍了当前包装印刷与数码革新的关系。自从1991年印刷技术展览会上出现世界第一套“直接成像系统”,数码印刷已逐步走向成熟,出现不同的数码系统,虽  相似文献   

4.
《信息系统工程》2004,(11):30-31
原本预计10月安装完毕的21T系统.确实分两批从国外进口。“他们的设备出口可能出现了问题。”一位参与竞标的IT厂商说道“而且我听说.为了能够让美国人放心.避免他们担心这套设备使用在其他领域.气象局还要签署某些安全协议。”这种做法.让人们不得不回忆起早在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美国政府对中国政府严格限制高性能机群出口的做法。  相似文献   

5.
速读     
《中国新闻周刊》2010,(1):18-18
“一些年份让我们感到舒心。另一些年份则最好忘记。2009年对于许多人来说.都是不好过的一年。”  相似文献   

6.
办报三题     
张培立 《新闻窗》2009,(4):56-57
细节决定水平,细节决定成败。有一个公式叫99+‘1’=0.这一理念出自于现代酒店管理,表达的是,在酒店业的服务中.即使99个方面的服务都做好了。但只要有“1”项没有做好,服务的总体效果仍然为零。办报亦是如此,99次报道都做好了,可有一件做不好,则会导致整个大局失败.这种情况比比皆是。古时候有一个故事:一个铁匠打了一枚钉子.可钉子的火候不够,但为了赶时间,铁匠就把不够火候的钉子交给了军队。军队后来把这枚钉子钉在了马鞍上。最后这匹马在送军情的时候马鞍坏了。情报没有送到,导致战争失败。这让我想起了从事报纸工作数十年来的许多刻骨铭心的事情。  相似文献   

7.
“’”运用混乱亟待规范吴直雄近些年来,人们借鉴英语中的省字号,结合我国语言文字运用的实际情况,在书写年份时,用“”’省略千位和百位上世纪项数字和量词项“年”字,被省略的数字和“年”字不必念出声来,这种新创立的标点符号,笔者亦姑且称其为省年号。省年号虽...  相似文献   

8.
数字     
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主持的第五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显示:已经建成农家书屋的地区,其平均使用频率为6.7次/年,与城镇公共文化设施中公共图书馆6.5次/年、社区阅览室6.9次/年的平均使用频率不相上下。67.5%的农村受访者对农家书屋表示满意。表示“一般”和“不满意”的主要原因是“书报刊太少”或“环境不理想”。  相似文献   

9.
叙述是通讯写作中使用较多的手法。作者在他的人物通讯中叙述时,会使用“我”、“你”、“他”不同人称。许多作者惯于用第一人称——“我”和第三人称——“他”写作;使用第二人称——“你”、“您”要少一些。每种人称各有自己的长处和短处。运用第一人称的好处:从“我”写起,容易下笔,比较适宜抒情和议论,容易同读者进  相似文献   

10.
《工人辩护十报》(Tile Workman’s Adcocate)是国际工人协会(即“第一国际”)总委员会的机关报,英文周报.自1865年9月至1866年2月在伦敦出版。马克思是该报所属公司“报纸工业公司”理事会理事和监察委员,恩格斯是该报的主要撰稿人之一。  相似文献   

11.
日前,重庆出版集团与波兰AWM出版公司达成协议,成功签署了童书系列《童乐剪贴画》中四部图书的版权转让合同及委托印制和出口合同。据悉,此次版权贸易是重庆出版集团首次以成品图书形式出口并进行海外图书委印业务的重点输出项目,它同时实现了“版权转让”、“文化产品出口”和“文化服务出口”等三重价值,标志着我市图书出口已由单一化输出形态向多元输出形态转变.  相似文献   

12.
陈浩元 《编辑学报》2012,24(3):246-246
在GB/T15835120116出版物上数字用法》5.1.4中,对示例2008年8月8日说:“‘年“月’可按GB/T7408--2005的5.2.1.1中的扩展格式,用‘_’替代”,写成“2008—8-8”。虽然后文中说“月和日是一位数时,可在数字前补‘0”’,但这里用了助动词“可”,仍暗示不补“0”也正确。  相似文献   

13.
角色是在表演过程中塑造出来的,因此,提到角色就会让人自然而然地联想到表演.主持人角色化就意味着主持人要表演.长期以来,关于电视节目主持人到底要不要表演,在我国理论界一直是个争论不休的问题.持反对意见的论点是:“主持人的屏幕形象不是表演,而是其整体自我的某个侧面──‘非我’的具体体现,是自我中的‘非我’,‘非我’中的自我.”“主持人在节目中不同于生活中的自己,这不是表演,而是社会行为的自我调节.”“主持人不是演员,无需表演。”等等.持肯定意见的人则提出了以下论点:“在假定条件下工作就需要借助表演。…  相似文献   

14.
“凯文博士,您在这里主要负责什么?”“我的主攻领域是高级机器人学和精神病学,另外,我在USR公司的一个提高机器人人性化程度的项目中主要负责于硬件和‘湿件’的接口。”“那么,您究竟在这儿干些什么呢?”  相似文献   

15.
赵虎明 《大观周刊》2011,(46):45-45
本文介绍了国标《混凝土结构加固设计规范》(GB50367-2006)提出了七种加固方法和三种配套使用的加固技术,分别是“加大截面加固法”、“置换混凝土加固法”、“外加预应力加固法”、“外粘型钢加固法”、“粘贴纤维复合材料加固法”、“粘贴钢板加固法”、“增设支点加固法”、和“植筋技术、锚栓技术、裂缝修补技术 ”。另在附录中还推荐了“钢丝绳网片一聚合物砂浆加层加固法”、“绕丝加固法”两种加固方法和“已有混凝土结构钢筋阻锈方法”一种加固技术。规范进一步明确了加固设计一般规定、设计计算原则以及加固方法及配套使用的技术。特别应该强调的是:混凝土结构加固设计的使用年限应由业主和设计单位共同商定.一般情况下宜按20年考虑。使用胶粘方法或掺有聚合物加固的结构、构件,应定期检查其工作状态。根据我公司近几年来所做的加固改造工程实例,对一些加固施工技术总结出了一套切实可行的施工工艺,整理出来以便与同行交流与提高。  相似文献   

16.
“我当时想,如果我跳下去。那么我的墓碑上一定写着‘这是一个失败者’。而相反的.我坚持了.我的墓碑上会写‘这个人一生经历坎坷.但终究是一个成功者。’!”邱恒在说这段话的时候。  相似文献   

17.
余世刚 《大观周刊》2006,(39):10-11
沿着专家的足迹.我们来到了这个风光优美的壮族山寨——坡芽村。穿过村头弯弯的林荫小道.我和富宁县委宣传部的同志一道走进了“坡芽”村,同行的小卢是壮族.他告诉我.“‘坡芽’是一个充满诗情画意的壮语地名.意即‘山花烂漫的地方’:‘坡’为山坡,‘芽’为壮语里的杨咪咪花和壮家人制作五色花糯饭的黄色染料。”  相似文献   

18.
王倩茹 《大观周刊》2011,(25):71-71,45
英语用反身代词强调.现代汉语用副词或者介宾结构。现代汉语中词语中这些反身代词作为词素来应用,现代汉语反身代词“自己”使用较多;“自身”,多使用于书面语或者谚语中,还有“本人”只用于极少数句子中;而像“亲自”“亲身”等词用作副词。表示“亲自”的意思。  相似文献   

19.
衡文以恕。但是我考虑多时,觉得仍有必要写此短文以商榷。《谈谈编辑改稿》一文发表在《大学出版》1997年第4期上。作者说“‘跳板’一词一般含有贬义,此处用‘跳板’不合适,笔者将其改为‘桥梁’,可能好一些。”“跳板”一词果真含有贬义吗?翻开《现代汉语词典》,它所提供的三项释义,均没有提到“跳板”一词一般含有贬义。我想,《谈谈编辑改稿)}的作者大概是在这样的语境中获得关于“跳板”一词的语感的:本世纪30年代,日本军国主义者以朝鲜为b匕板,发动侵华战争。“……语感并不神秘,也不是个人的、纯主观的东百。它是说话人…  相似文献   

20.
“窜改”和“篡改”“窜改”和“篡改”共同的意思是改动原来的东西。但它们也有区别。只有了解了它们的区别,才不至用错。请看例句:“除保留了原作的第一、二句和最末一句之外,其余歌词全被篡改。”(《羊城晚报》1995.99第四版扩东省版权局版权法规处确证:“佛宝”侵权那)“日本发动的侵略战争性质不容篡改。(《羊城晚报》1995.8.10第7版标题)“它在沟通的同时也在‘遮蔽’和审改西方的精神与气质。”(《杂文报》199595第3版《学贯中西和以中贯西》)“请容许我大胆地窜改~下鲁迅先生那副知名的短联:‘舒眉傲对贪夫指/俯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