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问:雷达的发明人是谁?能简单说说雷达的发展史吗? 答:是英国人Watt。二战中英国用他的发明在英吉利海峡建了雷达链,使德国轰炸机还没到达英吉利海峡即被发现,因此取得英伦空战胜利,使德军不能占领英国。问:雷达最大的作用是什么? 答:雷达主要用于对远距离物体(例如飞机)的方位、距离、高度作精确监测。问:今后雷达将怎样发展?  相似文献   

2.
<正>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四研究所是中国雷达工业的发源地,国家诸多新型、高端雷达装备的始创者,信息化装备研发的先驱者,是具有一定国际竞争能力的综合型电子信息工程研究所。作为一名军工人,他始终谨记投身国防的神圣使命;作为一名科技人,他一直坚守着为国家舰载雷达事业奉献一生的信念;作为炎黄子孙,他处处发扬着勤奋拼搏的精神。他,就是我们本期的主人公——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首席专家、第十四研究所首席专家,为我国舰载雷达做出突出贡献的邢文革。邢文革,参加工作近三十年来,经历了风风雨雨,从一名南京气象学院大气物理学专业的毕业生逐渐成长为我  相似文献   

3.
雷达     
雷达,在科学上更确切的名称应当是“无线电定位”,它的意思是利用波长很短(频率很高)的无线电波(即超短波或微波)的“回声”,来测定目标(如飞机、船舶、坦克等)的位置。雷达是无线电技术中的一个年轻的部门,还是最近20年内成长起来的。但是,我们也可以说:它是紧跟着无线电的诞生而诞生的。1897年,俄罗斯天才的发明家A·C·波波夫,在波罗的海舰队中试验无线电通讯的时候,发现了两艘军舰之间的通讯,由於第三艘军舰驶过它们之间而中断。当他  相似文献   

4.
从探测环境第一保护区和第二保护区分别计算了雷达天线抬升前后周边遮挡建筑物的最大限制高度,从而确定雷达抬升高度;从净空环境上分别绘制雷达天线抬升前后的雷达遮蔽角图分析了高大建筑物对雷达的遮挡情况,指出:在雷达塔楼合理承重范围内,尽量抬高天线高度,改善雷达探测环境,并通过一次降水过程,利用通辽雷达实际回波分析了天线抬高后该站的回波连续性状况。  相似文献   

5.
问:什么是雷达? 答:雷达的发展与军事、战争有着密切的联系。达是个外来语,英文是radar,意思就是无线电探测、距。自然界存在以下物理现象:①电磁波能够辐射;②波的传播速度30万千米/秒,也就是说每秒能绕地球7周半;③电波发射后碰到物体(特别是金属物体)能发生反射。这些现象是雷达工作的基础,就是说雷达要能产生无线电波,并把它发射出去,无线电波在空中高速传播碰到物体(如飞机)后发生反射,反射的无线电波被雷达收到确定它的存在,也就是探测到了目标,这就是雷达的工作过程。雷达广泛地用于军事领域和国民经济建设中。  相似文献   

6.
倪涛 《科协论坛》2008,(2):35-36
本文简要介绍了现代雷达的各种技术参数,重点阐述了应用最广泛的一种雷达显示终端:平面显示器.并由此提出了一种基于FPGA的硬件设计原理实现雷达的平面显示,工程实践证明该原理具有广泛的通用性和较强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7.
王天正  刘宏  芦山  张建昌 《科技通报》2019,35(10):46-53
利用"华南季风降水试验"联合观测资料,对比了Ka波段云雷达和C波段连续波雷达对非降水云和降水云宏观结构的观测结果,定量对比了Ka波段云雷达、C波段连续波雷达、Ku波段微降水雷达和雨滴谱仪的探测回波强度和径向速度,对比分析了Ka波段云雷达和Ku波段微降水雷达云-降水的功率谱密度数据,得到了如下结论:(1) Ka波段云雷达和C波段连续波雷达对不同类型云的探测结果在回波整体的形状、高度及随时间演变上是一致的,云雷达对云的探测灵敏度要略高,对云边缘、云底和云顶的弱回波探测能力更强,但云雷达探测积云和降水云时稍微回波强中心偏弱,两部雷达探测的径向速度和谱宽较为一致;(2)弱降水条件下,Ku波段微降水雷达探测的回波强度较雨滴谱仪偏弱,但偏弱的最大平均误差在-2. 84d BZ,微降水雷达的探测结果基本可靠;(3)弱降水条件下,云雷达和连续波雷达探测的回波强度较微降水雷达分别偏弱4. 81 d BZ和3. 01 d BZ,三者回波强度统计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 842、0. 887和0. 920 (Ka-Ku,C-Ku,Ka-C),在考虑衰减、雷达采样体积差异、雷达灵敏度和天线积水等因素后认为3种雷达回波强度探测结果均较为可靠;(4)微降水雷达探测的径向速度分别比云雷达和连续波雷达偏小0. 59m/s和1. 02m/s,统计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 835、0. 690和0. 9442 (Ku-Ka,Ku-C,Ka-C),云雷达和连续波雷达探测的结果较为一致,造成微降水雷达径向速度偏小的原因与多普勒速度谱偏移和多普勒速度谱速度模糊现象有关。  相似文献   

8.
雷达是利用电磁波发现目标并测定其位置、速度和其他特性的电子装备。它在警戒、武器控制、侦察、航行保障、气象观测、敌我识别等方面获得广泛应用,成为高技术局部战争中重要的技术装备。相控阵体制火炮定位雷达火炮定位雷达的发展动向是:增加侦察距离,提高机动性,配备自动导航定位系统,采用有源相控阵天线阵列,发展新原理的火炮定位雷达。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一个同频四通道旋转关节,一路高功率通道作为雷达和通道,一路低功率通达作为雷达差通道,另两路低功率通道作为雷达对消信号通道。设计了旋转关节的结构,分析了其主要参数的选取以及设计方法,并给出了测试结果,结果表明:其带宽可达到13%,电压驻波比均小于1.27,插入损耗小于0.63dB,设计结果满足相关要求。该旋转关节已用于研制的某型号雷达,实际使用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0.
利用锡林浩特新一代天气雷达同步资料,结合天气形势和实况,对2020年11月17日-18日锡林郭勒盟暴雪天气从雷达产品角度进行了详细分析,结果表明:用雷达回波产品分析的此次天气过程与用天气图及地面图分析的结果非常一致,尤其是径向速度图在降雪预报中作用明显,降雪回波区长时间的维持会带来强降雪天气。  相似文献   

11.
正在近日举行的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三十八研究所研制的米波三坐标雷达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国防科技大学国家安全与军事战略研究中心军事专家王群教授介绍说":毫无疑问,米波三坐标雷达可以更好地实现对隐形战机高质量的定位和追踪。在国际上,法国、德国和俄罗斯的米波雷达研究水平比较高,在探测高速、  相似文献   

12.
刘之灵 《科学中国人》2012,(15):18-21,2,1
专家简介:张履谦,雷达专家。湖南长沙人。1951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电机工程系。历任总参谋部通信兵部电信技术研究所技术员、室主任,航天工业部第二研究院副所长,航天工业部科技委员会常委,中国电子学会第二届理事。长期从事雷达、电子对抗、空间测控技术等方面的研究、设计工作。曾主持研制成功精密制导雷达和试验通信卫星地面微波统一测控系统。  相似文献   

13.
雷达接收机是雷达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雷达接收机的工作状态直接影响着整体的雷达接收系统。在雷达接收机作用的过程中,保护技术是保证雷达接收机正常工作的必要手段,雷达工作中会受到不同因素的影响,雷达接收机保护技术能够最大化的降低影响因素,为雷达接收机所提供的信息做出保障。本文将首先讨论雷达接收机的特点及其功能,对雷达接收机进行简单介绍,再对雷达接收机装置的历史发展进程和现阶段状况进行解读,最后提出在时代背景下,雷达接收机保护技术所面临的发展需求。  相似文献   

14.
专家简介:王小谟,我国著名雷达专家,预警机事业的奠基人与开拓者,防空雷达技术体系的创建者、战略家与教育家。1938年11月生于上海,199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50年来,他一直坚持自力更生、自主创新,主持研  相似文献   

15.
延伟勤  谭博  张静 《大众科技》2012,(2):21-23,26
在XXX雷达的检飞试验中,为了对该搜索雷达距离、方位和俯仰上测量精度进行分析,文章给出了真值雷达(某跟踪雷达)与受检雷达(本搜索雷达)坐标转换公式和精度分析过程,适用于大部分搜索雷达检飞试验中的精度分析。  相似文献   

16.
申成学 《大众科技》2010,(6):72-73,53
分布式星载雷达因其有较长的基线,可以实现对地面低速动目标的检测,然而分布式星载雷达通常存在距离和多普勒模糊,以及由栅瓣引入的角度模糊。文章研究了模糊对分布式星载雷达地杂波的影响。理论分析和仿真结果表明:距离模糊会引起杂波谱的展宽,多普勒模糊会增加杂波自由度,使杂波谱分散开,角度模糊会产生与阵列方向图相应的栅瓣杂波。  相似文献   

17.
本文利用2005、2006年6~9月西宁C波段多普勒天气雷达基数据资料和雷达周围11个气象站自动雨量资料,通过概率配对方法建立了反射率因子Z和雨强I之间的关系,并对2007年6月14~15日发生在青海省东北部的一次区域性降水过程进行了试报,结果表明:距雷达80km范嗣以内预报准确率较高,为短时降水定量预报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8.
《青海科技》2021,28(2)
利用便携式雷达维修测试系统开展了方舱式X波段天气雷达主要性能参数测试、组件测试及故障诊断工作。得到如下结论:通过主要性能参数对比测试结果来看,该测试系统具备开展X波段天气雷达维修测试的能力,并且在波形测量、功率测量、信号产生方面的能力与独立仪表较为一致,但在频谱分析方面存在一定差距;利用测试系统的故障诊断功能可快速定位故障,提高故障解决的效率。  相似文献   

19.
文章对海上复杂电磁环境和雷达面临低空和超低空突防、反辐射导弹威胁分析,系统的研究了舰载雷达所面临的挑战,提出了解决雷达生存问题的几个方法,重点研究了低截获率雷达和相控阵雷达应用于般艇的发展潜力,得出了新体制雷达在实现雷达反对抗中发挥着重大优势.  相似文献   

20.
张胜宾 《内江科技》2016,(4):122-123
汽车防撞雷达必须具有测速、测距以及测角的功能。目前汽车防撞雷达的测距方法主要有:毫米波测距、激光测距、超声波测距、红外测距和视觉测距等方法。本研究在通过对远距离探测能力、黑暗穿透能力、全天候工作能力等指标进行对比,指出当前汽车防撞雷达测距方法的研究现状与存在问题。最后总结其未来发展方向,为对该领域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