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做教育,从古到今,不管什么时代,总有一种以一贯之的本质精神,那就是着眼于人本身,关注人的成长发展及尊严本身--就是这样,人们把成功的教育思想的落点定在了一个"人"字上面,既有智慧又有健全人格的全面发展的人.  相似文献   

2.
教育就是唤醒人的智慧、释放人的潜能、促进人的成长。课堂要回归人的生命自然。学生作为生命体,本身同样拥有自身的生命自然属性。为此,我们的特色学校创建是以生命文化为支撑,依托现代教育理念,以课堂教学改革为出发点和落脚点。  相似文献   

3.
现代教育在强调入对社会的适应,强调人面向社会发展时,却忽视了人的生存本身,忽视了“照料人的心魄”这一教育的永恒使命。现代教育强调知识,历史作为一门人文学科,它始终以人为中心,以追问历史对于人的意义、价值和存在本体为己任,它通过人类积累的智慧精神,心情精髓与阅历经验传授给下  相似文献   

4.
一、教育的真谛在于启迪智慧 反思我们的教育问题,不难看出,我们的教育缺乏智慧。知识不等于智慧,教育要传递知识.但传递知识不是教育的全部。缺少智慧的教育简单地说就是缺少人文的素养,学生光有知识是远远不够的.他们还需要人文的关怀。一个人的成功,除了知识为基础,人文的因素才是关键。而智慧教育关注的是人格的健全和个性的张扬,更加注重创造力的培养.智慧的教育应该是培养有智慧的人。  相似文献   

5.
新课改为我们带来崭新的教育理念,教育本身富有智慧,才能培育出智慧之人,而有了智慧之人,社会才能得到长足发展。所以最基础的教育——课堂教育中的智慧,是教育的本质和灵魂。  相似文献   

6.
"以师生发展为本、让教育充满智慧"的理念通过不断的教育教学改革实践探索,逐步形成为巴东一中的办学思想。坚持发展教师,发展学生,发展学校的思路,把教师作为核心人才资源,大力实施人才战略。教以师为本,与时俱进,把学生、教师的共同发展作为学校发展的基石和根本,把教育创新作为学校发展的源泉和动力,提出"以师生发展为本,让教育充满智慧"的学校教育理念。"办学理念含义丰富,既说明了学校要发展学生,首先要发展教师,最终促进学校发展,教育是一种大智慧,让教育充满智慧就是充分发挥学生的聪明才智,"学校的"三节两活动"正充分体现了这一理念。  相似文献   

7.
金哲民 《现代教学》2010,(11):30-30
教师中那些德行上乘,智能足备,用自己非凡的能力和技艺启迪学生智慧、引领学生发展的人,是教师中的良师。这样的良师,也就是智慧的教师。智慧教师的教育教学智慧是教育科学与教育艺术高度融合的产物,是教师教育教学理念、知识学养、教育机智、教学风格等多方面素质高度个性化的综合体现。  相似文献   

8.
有人说:“读一本好书,就是和一个品德高尚的人对话。”《教育智慧从哪里来》就是这样的一本好书。作者王晓春老师对每一个案例的点评和剖析,深入浅出,人情人理,发人深思,无不闪现出其深邃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智慧。读完全书。一种科学的教育思想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教育需要爱,爱更需要智慧。  相似文献   

9.
语文教育本身就是一种智慧教育。语文教师要在课堂上运用自己的智慧启迪学生的智慧,给学生缔造真正的教育生活。  相似文献   

10.
黄运平 《考试周刊》2013,(37):149+131-149,131
所谓生命教育就是探究以人的生命为本,以人的生命活动思想发展为指导,以学生为主体,以课堂为阵地,以人的发展为根本教育理念的教育,是生命润泽生命的教育,是师生用生命激励生命、智慧点燃智慧、心灵感动心灵的教育,是师生互相尊重、彼此激励的教育,是人与人、人与大自然和谐发展的教育。本文对生命教育的内涵、实施生命教育的必要性、在化学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的途径及生命教育中的生存教育进行了分析探究。  相似文献   

11.
教育与智慧本身就是共生、共存的,只是当教育爱上智慧时,再来看教育:教育学就是迷恋于他人成长的学问;教育学的意向也可以看作是我们面对孩子时我们发现被召唤时的一种主动的回应;教育需要一种智慧性直觉和蕴涵智慧的理解;教育智慧需要教育机智来实现;教育智慧是一种适时、适当的“教育反应本能”;使教育智慧成为彰显教师职业专业化的一个重要标志;反思成为教师生成、内化、发展教育智慧的一种基本能力;学校成为实现教育的真正的教育场所。  相似文献   

12.
成都市青羊区教育局局长李泽亚深信,教育是思想者的行动,教育是智慧者的布道,教育的本质是人的智慧发展,教育的核心是智慧的施为。历史周遭,唯道不变。在教育的发展历程中,只有坚守"智慧教育",才是青羊教育的发展之道,"学有良教,质量领先,办智慧教育"就是他本人对教育之道的深情注解和孜孜以求。  相似文献   

13.
范鸿鸣 《安徽教育》2012,(11):52-53
<正>历史本身就是爱国主义教育的主要和最佳阵地,爱国主义教育是历史教学永恒的主题。因为,历史教育在本质上就是以人类历史文化的丰厚营养来促使人(学生)的智慧、情感与人格不断得以完善和升华的学科教育,历史教育的责任就  相似文献   

14.
大学人文教育与人的解放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人文教育即人的教育。正常的教育以人本身为目的,人文教育以人本身为直接目的。人文教育是赋予人以人的精神的教育,是使人维护和发展自由的教育,是使人成为自由人的教育,是使人更智慧的教育,是使人更像人的教育,是使人获得解放的教育,因而,人文教育具有引领大学教育的作用。凡一流大学必拥有一流人文教育,凡没有一流人文教育的大学成不了一流大学。  相似文献   

15.
肖川 《今日教育》2012,(5):16-19
课程改革是一项长期探索的过程,不能急于求成,不能急功近利,要有超越的意向和长远的眼光。课程改革的最大价值就是培养了教师探索的意识。探索本身就有着教育的价值,教师教育智慧的提升,教育素养的提高就是在探索中形成的。探索意味着有开放的心态、超越的意识,而不是得过且过、墨守成规。没有教师的成长,就没有课程改革的成功,就没有教育的高质量——成就教师就是成就教育的希望。课程改革的成功,根本上取决于教师的成长,教师专业素养的提升。  相似文献   

16.
我们虽然没有能力去穷尽教育,但可以不断地去发展和创新教育;我们虽然可能会在未来感到今天教育的许多遗憾,但今天可以做到无愧于现实。成功的关键,在于我们对教育的希望、对教育的追求、对教育的理解和对教育的创造,这就是刘川—“一个持续燃烧着教育真情和激情的人、一个不断生成教育智慧和人格的人、——一个站在教育理想和现实中的人”所追求的教育境界。  相似文献   

17.
每个人都渴望拥有无比的智慧。教师作为引导和帮助学生成长的人,更需要智慧。这种智慧,不仅仅是教育的智慧,更是成长的智慧,关于自身成长、学生成长、人类成长的智慧。教师的智慧,不仅仅需要用此成长的智慧去创造智慧的教育。它的生命力和归宿具有更深刻的内涵、更广阔的天地——这就是站在人类历史发展的洪流中,去引导和帮助学生健康、全面、可持续地、幸福地发展成长。我对“教师的智慧”有五问,愿与大家切磋。第一问:什么是智慧?《现代汉语词典》说,智慧就是辨析判断、发明创造的能力。如此,是否可以说,教师的智慧,就是教师辨析判断、发…  相似文献   

18.
教学技术推动着教育改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回顾教学技术发展的历史,我们发现,理念的创新从来就是在新的社会历史条件下的一种“扬弃”。不同时代的教育观念的改变无不与人们当时对社会、自然和人本身的认识水平有关,许多教育观念在近代甚至古代就有了朴素的雏形。而新的发现和新的科技会促使人们把这些朴素雏形赋予当代意义。因此,教育理念创新的极端重要性将永远存在,而且教育理念与其它领域的理念(信息技术、脑科学等)的最新发展进行合理互动,无疑对教育理论与实践更具现实意义,甚至这种互动的成功与否将在很大程度上反过来决定教育理念创新的成败。可以肯定地说,相关领域的创新推动着教育技术的发展,而教育技术的发展又推动着教育的深化改革。  相似文献   

19.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正在深刻地改变着我国的教育面貌,提倡素质教育,发展素质教育,是当前教育的主旋律.也是新的历史时期发展的必然要求。素质教育不是一种教育模式,而是一种先进的教育理念,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教育,是人的品格、智力、智慧、能力的综合。其核心就是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  相似文献   

20.
《辅导员》2011,(5):3
强国之本,在于重教。教育之本,在于育人。树立以人为本的科学的教育发展观,就是要把教育的重点转向人本身,教育要为每一个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