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课外阅读的根本目的是提高学生整体语文素质,为学生的人生打好底色,为终身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学生健康成长离不开书,要使课外阅读收到一定的实效,让学生感受读书的快乐,就离不开老师的正确指导。教师要引导学生多读书、爱读书、好读书、会读书,在读书中快乐成长。  相似文献   

2.
图书室的建立是学校文化建设的组成部分。通过图书室的建立和发掘图书室的功能,充分利用图书室资源,让学生有条件在读书的过程中沉浸在古今中外万千优秀书籍海洋里,读书可以简单到放松休闲,从书中涉猎知识增长见识、慢慢到感悟励志结识益友等作用。让学生享受读书带给他们精神上无比崇尚的乐趣,培养学生终身读书的好习惯,使他们成为文明、文化的传承者。  相似文献   

3.
"课外阅读"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途径。如何引导学生坚持每天积极主动课外阅读,采取了和学生一起读书的策略,以及创建班级图书馆,开展读书博士评比,和举办"假期读书发表"大赛,还有上"课外阅读"交流课等策略,引导学生把读书作为休闲生活的一种方式,从而为学生成长为终身读书人奠基。  相似文献   

4.
正一位儿童文学作家曾说:让儿童在阅读中长大是最大的教育道德。在海量的多渠道阅读冲击人们眼球的今天,清原实验小学坚持"以人为本,文化关怀,为学生终身优质发展奠基"的理念,深人探索儿童阅读之"道",让师生亲近经典,热爱阅读,在阅读中不断成长。晒晒教师的读书袋:经典作品,有种子的能量!引领学生读书,我们首先要让阅读成为教师日常生活的一部分。通过校园局域网和教师博客、微信等平台晒读书袋,  相似文献   

5.
小学阶段有效指导学生读书,将对其终身学习和发展起到关键作用。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如何引导学生喜欢读书,学会读书,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就显得尤为重要。在实际工作中,我是这样引导学生与好书交朋友的。一、激发兴趣,让学生爱读为了培养学生的读书兴趣,变"要我读书"为"我要读书",每当接到一个新的班级,我都是以"给学生读书"拉开我们班读书"工程"的序幕。  相似文献   

6.
邵文辉 《黑河教育》2014,(11):87-87
正古人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每个人都应该多读书,从书中汲取营养,充实头脑,开阔视野。而从现实情况看,随着家长对孩子期望值的升高、学生学习任务的加重和业余文化生活的不断丰富,学生面临的读书方面的问题也越来越多,读书的空间也变得越来越狭小。北安市和平小学开展的"蓝天白鸽读书活动",为师生打造了读书的平台,是对读书重要性的生动诠释,更是学校实现和谐、和美发展远景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7.
赵国忠 《教师》2014,(15):F0002-F0002
正本书分为《与书为伴,终身学习》《与书为伴,专业发展》《与书为伴,教导学生》《与书为伴,润泽生命》四章,编录了49位名师和读书之间"不得不说的秘密",这些"秘密"包括读书故事、读书建议和读书思考等。以阅读改变人生的窦桂梅;用一辈子读懂一位教育家的李镇西;阅读史即成长史的闫学;与学生签读书合同的王立华……一个个真实的读书故事的再现,为一线教师在阅读方面提供了一面面可供借鉴的镜子。阅读此书,相信所有教师都会被吸引,沉浸其中。  相似文献   

8.
"读整本的书"是叶圣陶语文教育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部分,也做了这样的表述:"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高阅读品位,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文化路小学在坚持传统做法的基础上,于2012年开始学校着重对整本书阅读进行了探索与研究。经过三年的探索,我们觉得整本书阅读,为学生开拓了广阔的阅读空间,发展了学生语言,锻炼了思维,阅读成了学生成长的习惯。  相似文献   

9.
学校通过实施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营造校园读书氛围,引导学生养成读书习惯,提高人文素养,使读书成为一种需要、一种爱好、一种生活方式,促使学生终身发展。  相似文献   

10.
随着我国基础教育的不断完善,语文教师的专业发展日益凸显出其必要性和重要性。语文教师成长的途径很多,但读书却是获得专业发展的必需。读书对于语文教师来讲,是"终身备课",同时更是专业发展所必需的知识素养的"活水源头",是教师成为优秀教师乃至出色教育家的关键因素。语文教师要学会读书,善于读书,从而把从书中获取的学识素养转换成专业发展的一种力量。  相似文献   

11.
"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我校着力打造书香校园,积极营造"人人爱读书、处处有书读、时时伴书香"的读书氛围,在时间和空间上做足文章,出台了一系列形式多样、新颖的读书激励制度。一、营造读书氛围,让书香弥漫学生身边的每一寸空间1.用活用好图书室,建立健全图书借阅制度我校图书室藏书丰富,现有藏书近3  相似文献   

12.
谭敦民 《学子》2003,(8):27-27
老师:您好我是一个喜欢看书的学生,从小就喜欢读书。随着年龄的增大,我发现书多得读不过来,而且对读过的书觉不出有多大的收获来,请问老师,怎样读书才能收获大?此致敬礼学生:宋大为  相似文献   

13.
为了进一步提高学生文化素养,营造积极向上的学习风气,活跃校园文化气氛,为学生终身学习奠定良好基础,学院特举办了首届读书竞赛活动。  相似文献   

14.
我们中华民族有着丰富灿烂的文化,要使其发扬光大、流传后世,就需要读书。读书是我国人民的优良传统。书中有知识,书中有财富,书中有用之不竭,取之不尽的精神食粮。因此,为了建设好我们的国家,为了创造美好生活,就必须认真读书,共同建设书香校园。  相似文献   

15.
读书滋味长     
俗语云:布衣暖,菜根香,读书滋味长。新学期伊始,当一本本崭新的书摆上我们的课桌的时候,只要嗅一嗅那飘逸的油墨清香,就有—种纯真的陶醉。读书,实则是读历史、读文化、读人生……因此,拿起书本,我们的心中就应该升腾起一种神圣。著名作家余杰曾把书比喻为一片肥大的桑叶,他自己是一只小小的蚕,且一辈子都啃不完那片桑叶。书籍作为人类的精神食粮,本就是用来"吃"的。多"吃"些好书,就会终身受益。  相似文献   

16.
书香校园的打造是创建学校文化品牌的重要支点,是实现小学生终身发展的重要保障。学校在打造书香校园的过程中,要努力营造浓郁的读书氛围,让学生想读书;要保证书籍的丰富多样,让学生有书可读;要有制度和评价机制的保障,让阅读落地生根。  相似文献   

17.
从古至今,我们赋予"书"太多的美誉,如:"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从古至今,我们见识到读"书"给我带来的巨大力量,如"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读书百遍,其义自见!"综上所述,我们不难看出多读书广集益,和"书"交朋友的好处。而在现实生活中,作为教师的我们不难发现,学生并没有真正地爱上读书,由此我们不得不深思:应该如何及早引导学生正确面对丰富多彩的阅读世界,真正做到博览群书,开拓视野,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提升学生的综合  相似文献   

18.
林苏芳 《家长》2022,(1):45-46
一直以来,语文科目老师习惯"考什么,教什么".实际上,学生的核心素养、能力品质的培养和提升,以及我们文化的传承,从来不是一蹴而就的,更多时候需要润物细无声的潜移默化.新课改倡导整本书阅读,即"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对培养孩子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有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9.
读书18法     
<正>品书如进食,得其法,营养与美味兼得;不得其法,或不得美味,或不得滋养,或伤害身心。然而其法何在?古今中外名人读书之法各不相同,皆因事、因人、因书而变。于是将前人经验筛选、研磨成"上好精粉",加入自己多年的读书心得为"酵素",精心"烤制"出18种读书方法,与诸位书友分享。读书不二法专心致志,一段时间内只读一本书,这本书不读完,绝不读其他书。清朝著名政治家曾国藩  相似文献   

20.
汉代刘向说:"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我的个人成长经历也验证了这一名言。我写此篇文章的目的就是想引领我们广大教师多读读书,读好书,读好书能助你成长。借这次机会,回顾我四十多年来,读书给我人生带来的变化:读书使我从小爱上中国传统文化,读书使我成为一名人民教师,读书使我成为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