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重返八十年代"成为当下最热门的文艺思潮。"辩证法的诗学"、"知识考古学"、"再解读"、"访谈录/回忆录"等是"重返八十年代"思潮中最明显的知识范式,它们以其鲜明的特征推动了"重返八十年代"的深入发展,也存在一些值得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陈娇娜 《鸡西大学学报》2011,11(10):113-114
八十年代在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是一个重要的时期,随着"重返八十年代文学"热潮的不断掀起,"八十年代"逐渐成为知识分子怀旧的平台,但八十年代文学真正要解决的问题却在这一潮流中渐行渐远。因此,回到"八十年代"的历史情境,探索"新时期文学"和"八十年代文学"这两个概念命名背后的思维机制和在集体想象下的纯化文学的命运走向——"文学本体性"究竟是如何让位于"文学主体性",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3.
“重返八十年代”是近年来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中的一个热点。文章认为“重返八十年代”的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构建80年代文学与政治之间的复杂关系,消除80年代文学与50—70年代文学之间的简单对立,进而建立当代文学的整体性话语系统;二是通过将80年代“问题化”,打破已经被人们视为常识的自80年代以来一直支配当代文学研究的思维模式。“重返八十年代”的成绩主要是揭示了当代文学史叙述中的“八十年代”意识,“再现”了那些被“遗失和扭曲”的文学现场。“重返八十年代”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1.“打捞”历史的做法难以实现揭示80年代文学“政治性”的目的;2.被“打捞”上来的历史及其“政治性”有可能对另外的历史及其“文学性”产生新的压抑;3.“重返八十年代”研究依然带有“二元对立”的思维倾向。  相似文献   

4.
文学思潮作为一种研究视角,受到普遍关注。对八十年代以往各历史分期文学思潮命名形成了相对稳定而统一的概说,而对八十年代文学思潮命名却难以达成共识。出现有:"新启蒙主义思潮"说、"现实主义文学思潮"说、"现代主义文学思潮"说、"人道主义思潮"说等。这些命名有其合理性但也有商榷余地。这足见八十年代文学思潮命名的复杂性。深化对这一问题的认识,加深对八十年代文学思潮的理解。  相似文献   

5.
社会主义现代化是20世纪八十年代思想解放运动的总体性思想,八十年代散文的时间叙事在意识形态叙述、历史批判精神、哲学探索意识等方面,都包含了对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总体性追求。首先,八十年代散文无论是对特定时间的隐喻与讴歌,还是厚今薄古意识,都是放置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历程中进行考察。其次,八十年代散文的历史精神超越了十七年散文,十七年散文的历史精神呈现出明显的二元思维模式,八十年代散文的历史叙述是一个由事件填充的完整的时空体,八十年代散文的反思意识、比较意识和整体意识集中体现了历史批判精神。再次,八十年代散文虽然继承了十七年散文的经验方式,但在对时间的哲学思考方面也取得了一定的成就,集中表现在对时间的本源追问以及对时间规律的思考。  相似文献   

6.
但凡论及何其芳,总要涉及他的"延安道路"。在否思革命的"八十年代"话语共同体中,革命与知识分子改造之间的压抑与反抗,建构了一个分裂的何其芳形象。知识分子的自主性及文学的独立性被强调,而对特定时代政治语境中的个人选择及其合理性则较少"了解之同情"。即使力求呈现何其芳延安转向背后的多重纠葛,但在推崇文学的审美独立价值时,却不能意识到其在"八十年代"的"去政治化的政治"功能,故也难以弥合何其芳"延安道路"阐释中的分裂。  相似文献   

7.
"重返八十年代"一时成为研究热潮。那么,"八十年代"究竟对应着怎样的历史坐标、文化坐标,何以具有如此之大的历史想象的吸引力?"八十年代""为何重返","重返"的现实依据与历史可能性是什么,"重返"的机制是如何发生的?这些成为本文的讨论关键。  相似文献   

8.
读书时,我愿在每一个美好思想的面前停留,就像在每一条真理面前停留一样。凡是四五十岁以上年纪的人都记得,上世纪八十年代初那场全国性的"为中华崛起而读书"活动。当时正值"文革"结束没多久,各项事业百废待兴。  相似文献   

9.
文章通过回听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我国出版发行的民族声乐音响载体,阐述了这一时期民族声乐发展状况,重点揭示了八十年代我国民族声乐演唱风格的个性特点以及呈现出的千人千面现象。  相似文献   

10.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汉语方言语法研究逐渐受到语言学家们的重视,研究的范围越来越大,研究的角度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本文对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汉语方言语法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方法进行了综述,并展望了其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1.
在80年代的中国现代文学史研究和写作过程中,如何接纳“鸳蝴派”和张爱玲等“边缘”作家,是一个解释学的难题。,人们立足于中国现代文学史的主流解释传统接纳这些“边缘”的文学,“五四”新文学以来精英化的文学史观念相应发生了内在分化和重组。考察这个过程,一方面可以看到,知识分子的精英式想象如何发生动摇,另一方面,也可以由此观察80年代文学知识分子,为什么不可能写出“真正属于文学的文学史”。  相似文献   

12.
20世纪80年代的文学批评已成为当代文学批评的“元问题”,小说批评在其中具有极为典型的示范意义。而以80年代的王安忆小说批评为例,梳理新时期文学批评在建立过程中所引发的批评模式、批评话语、批评姿态的转变,这不仅表征了当代文学批评在面临具体作家作品时的共性问题,也意味着新时期的小说评价过程中在评价范式与审美标准上凸显的小说评价史问题。  相似文献   

13.
孙绍振在朦胧诗论争中名声大振。三十年过去,他对诗歌产生忧惧,但并没有完全绝缘。置于历史语境中,论文从"传统"的多重意义出发,重新审视孙绍振的《新的美学原则在崛起》对中国当代诗歌发展起到的正负面作用,肯定他在特殊时期,把人的解放与文学批评的自由结合起来,突显人性,推进新的美学原则确立;在诗歌标准混乱的时候,不迷信理论,对诗歌进行本土化细读;时时保持着逆反思维,反对权威的艺术观念,反对既成的艺术范式,注重原创性——由此形成思辨、反抗、创新,为孙绍振自1980年代来一直彰显的特色。  相似文献   

14.
"80后"文学作为"新世纪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至今已逐渐趋于稳定与成熟。在"80后"文学发展已逾十年的今天,回望"80后"文学发展过程中主流文学批评所起的作用,可以概括出主流文学批评在"80后"文学批评中所经历的三重尴尬。  相似文献   

15.
现代民族国家话语对家庭的建构由20世纪50—70年代的“改造-借用”转换为80年代的“规范-借用”,小说文本将抽象的“人性”呈现为对家庭表象和家国新秩序的重新书写。人道主义思潮重新赋予了家庭血缘伦理“人性”的正面价值,家庭由50—70年代小说中被侵入、被借用、遭抵制的场域转换为反思的载体和“人性”复归的家园,表现在家庭表象批判功能的建立,血缘伦理疗救功能的建构以及家庭内部视角的反思功能。  相似文献   

16.
20世纪80年代文学史写作和研究中所理解的"农民"不是"五四""国民性"代表的"农民",也不是革命文学所期望召唤的革命"大众"意义上的"农民",而是在中西对照中形成的"世界文学"总体视野下的"农民"。这种观念结构背景,导致80年代的"农民"形象成为落后文化的代名词,也是民族文化的主要象征物。这种"农民"观影响了80年代人们的文学史意识。  相似文献   

17.
80后文学在2004年《时代》周刊命名的推波助澜下迅速崛起并壮大,堪称当代文学的一个异象和奇葩。但是80后文学似乎并没有被当代主流文坛所纳入,如同游子一般徘徊在当代文学殿堂的门口。对于这一时代的特殊的文学产物,当代文学是否能够以海纳百川的姿态接收这个游子般的文学形态。80后文学有很多值得我们期待。  相似文献   

18.
“文如其人”作为我国传统的人文观,几乎成为一种被公认的文论规范和史学笔法。但人品和文品分属道德和关学两个不同体系,二者没有必然直接的联系,文学批评也不是道德评判,不能把作者的人格、人品如何作为判断文学作品优劣高下的先决条件,更不能够在它们之间划等号,而应该回到文学本身,唯文本批评,真正地“为艺术而艺术”。  相似文献   

19.
1980年代初期文学通过重建“启蒙”叙事和重构“现代化”意识,以达到对历史的“中断”和“修复”并重建自我认同。在此过程中,现代主义话语与新启蒙话语既有力地参与了“人”和“启蒙理性”的建构,又以其内在的分裂性而自我解构。1990年代启蒙叙事的渍败和“人”的解体,既是全球化背景下认同危机的新变,又是1980年代文化逻辑的必然结果。从这个意义上讲,1980年代与“历史”构成了第一个辩证,1990年代与1980年代构成了第二个辩证。  相似文献   

20.
倘若说80年代诗歌值得重新回望、审视和探讨,那么只要将作为当时"在场"的校园诗群体,放置于80年代的文化背景下加以聚光和考察,就可发现校园诗歌作品意蕴辐射绝非各自孤立、纯粹偶然的一般现象。当我们重返80年代时,只有将目光的关注点延伸到校园诗歌的创作,才能更加立体、全面、客观地重返历史"现场",还原80年代诗歌的整体风貌。从这个意义上说,探讨并寻找80年代校园诗(群体)的经验、演变过程、价值意义及其文化影响力尤为弥足珍贵。无论是触及社会环境对诗歌发展,还是诗歌发展有利于社会环境,都能为我们带来丰富的启示和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