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本研究以420名中职生为对象,考察其主观幸福感,以及与主观幸福感相关的因素。运用回归分析等统计处理数据。结果发现:(1)社会支持总分、主观支持、对支持的利用度与主观幸福感及其各因子有显著相关,客观支持无显著相关;主观支持和对支持的利用度具有预测主观幸福感及各因子作用。(2)中职生的同学关系和学习负担与主观幸福感及其各因子具有显著相关,其中同学关系、师生关系、秩序和纪律与主观幸福感呈显著正相关,学习负担、竞争与主观幸福感呈显著负相关;同学关系可正向预测主观幸福感,竞争可负向预测主观幸福感。  相似文献   

2.
对福建省469名高中生进行调查,采用青少年宽恕心理量表和主观幸福感量表分析、探讨了高中生宽恕心理和主观幸福感的关系。结果表明:(1)高中生宽恕心理与主观幸福感的总体现状良好,但在各纬度上均表现出不平衡性;(2)高中生宽恕自己和主观幸福感各纬度均存在显著正相关;宽恕他人与主观幸福感各纬度均不存在显著相关;(3)高中生友谊和自由对宽恕自己有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3.
本研究以168名城市教师为被试,采用问卷法,探讨城市教师人格特质、主观幸福感与幸福行为表现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1)城市教师的主观幸福感偏低;(2)不同性别、不同健康状况的教师在主观幸福感上存在差异;(3)教师人格特质与主观幸福感、幸福行为表现存在显著相关,人格特质因子能部分预测教师的主观幸福感受和幸福行为表现;(4)教师幸福行为表现能部分预测教师的主观幸福感。根据研究结果,城市教师主观幸福感的提高应注重教师积极人格特征的培养、关注教师的专业成长与发展及关注教师的性别差异。  相似文献   

4.
高中生人际容纳和心理健康、主观幸福感的相关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容纳他人量表、青少年主观幸福感量表、中学生心理健廉问卷对456名中学生进行测查,结果表明:(1)高中三年级学生的主观幸福惑、主观幸福感各维度和心理健康程度最高,一年级次之,二年级最低。(2):主观幸福疼、心理健康、容纳他人在家庭气氛、学业成绩上有非常显著的差异。人际容纳和主观幸福感、心理健康及其各维度存在显著相关。(3)心理健康、积极情感、被他人容纳、人际和焦虑对主观幸福感有一定的预测作用。其中,心理健康对主观幸福感的预测程度最高。  相似文献   

5.
为研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对大学生健康焦虑和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并检验大五人格在其作用机制中的调节效应,在我国新冠疫情的感染暴发期,对国内六所高校的201名大学生进行健康焦虑、主观幸福感和大五人格的问卷调查。结果表明:(1)大学生健康焦虑水平显著高于健康焦虑阈值;(2)大学生健康焦虑对主观幸福感有显著负向预测作用;(3)神经质人格在大学生健康焦虑和主观幸福感之间有显著正向调节效应,外倾性人格在大学生健康焦虑和主观幸福感之间有显著负向调节效应。研究揭示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背景下大学生人格在健康焦虑和主观幸福感之间的调节效应。这为高等院校人才培养,特别是塑造大学生健康人格,增强大学生应对风险事件能力,提升其主观幸福感提供了学理依据。  相似文献   

6.
大学生时间管理倾向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时间管理倾向与大学生主观幸福感之间的关系,进而分析时间管理倾向对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影响。方法:采用时间管理倾向量表(ATMD)和幸福感指数量表(Index of Well-Being)对1186名大学生进行调查测量。结果:①时间管理倾向上只有时间监控感中的计划、反馈性两个子维度及时间效能感中的时间管理效能子维度在性别上差异显著(P〈0.05),其他子维度及幸福感指数不存在性别差异。②时间管理倾向与主观幸福感在年级方面无显著差异。③高、低时间管理倾向者在主观幸福感上差异极其显著(P〈0.01)。④时间管理倾向各维度与主观幸福感显著相关。⑤时间价值感、时间监控感、时间效能感对主观幸福感有显著的回归效应。结论:大学生时间管理倾向与主观幸福感有着密切的联系,前者对后者有很强的预测和解释作用。  相似文献   

7.
大学生主观幸福感与人格的相关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通过采用主观幸福感量表、大五人格量表对来自湖南省三所普通高校的158名大学生被试进行调查,以考察主观幸福感与大五人格的关系,以及大五人格对主观幸福感的预测作用.结果发现,主观幸福感和大五人格各维度之间存在显著相关,人格对主观幸福感有预测作用;主观幸福感与人格密切相关,人格是主观幸福感的有力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8.
大学毕业生就业压力与主观幸福感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国际大学调查问卷》和《就业压力量表》对442名大学毕业生进行调查研究,探讨大学毕业生就业压力与主观幸福感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①男女生在主观幸福感及其各维度上不存在差异,在就业压力上存在显著差异(t=-1.687,p〈0.05);②二本院校的大学毕业生在求职竞争压力(t=-3.370,p〈0.01)和专业供求矛盾(t=-2.839,p〈0.01)这两个维度上与一本院校的毕业生存在显著差异;③就业压力和主观幸福感各维度存在显著的相关(p〈0.01),并对其有一定的预测作用(R2=0.166,p〈0.01)。  相似文献   

9.
本实验采用量表法,研究大学生主观幸福感与信任度的关系,以及与主观幸福感相关的内容。结果表明:大学生的幸福感与信任度之间存在极其高度显著正相关;多元回归分析结果表明,信赖对于大学生主观幸福感具有预测作用;大学生主观幸福感包括积极的情绪、对健康的担忧和控制感。  相似文献   

10.
为探讨初中学生人际信任度与主观幸福感、自我效能感的关系。本研究选取山东潍坊市两所初级中学的初一至初三年级的150名初中学生作为调查对象。采用儿童马氏量表(版本3)、总体幸福感量表(GWB)、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进行测量,进而揭示初中学生的人际信任与主观幸福感、一般自我效能感的状况及其三者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初中生的人际信任与主观幸福感有较高的相关;初中学生的人际关系与其自我效能感有较高的相关:初中生的自我效能感与主观幸福感有较高的相关。总之,初中生人际信任对主观幸福感、自我效能感有极其显著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为了探讨心理弹性在青少年情绪和生活满意度之间的中介作用,本文采用简式POMS问卷、青少年心理韧性量表和生活满意度量表,对四所初级中学的620名学生进行调查。调查显示:青少年生活满意度与积极情绪显著正相关(p0.01),与消极情绪显著负相关(p0.01);心理弹性各维度与积极情绪显著正相关(p0.01),与消极情绪显著负相关(p0.01);心理弹性和生活满意度各维度之间都存在着显著正相关(p0.01);青少年积极情绪和消极情绪可以预测生活满意度,心理弹性在该路径中起着中介作用。结论为心理弹性在青少年情绪与生活满意度之间起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12.
采用网络交往问卷和总体幸福感量表对258名高职学生进行施测,探讨网络交往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作用。结果表明网络人际关系是主观幸福感的积极影响因素;网络社交自我知觉、网络交往依赖是主观幸福感的消极影响因素。网络人际关系得分越高,个体精力越旺盛;网络社交自我知觉得分越高,个体对生活的满足和兴趣越低,感觉越紧张;网络交往依赖得分越高,个体精力越差,对情感和行为的控制越弱。网络交往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不能一概而论,要从网络交往的关系层面、认知层面等进行细分。  相似文献   

13.
为探讨大学生自尊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我们采用《自尊量表》与《国际大学调查》对河南师范大学300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1)大学生自尊在文、理科学生之间,城、乡学生之间差异均不显著;在性别、是否班级干部之间差异显著。主观幸福感在文、理科学生之间,在性别、城乡、是否班干部之间差异显著。(2)大学生自尊与主观幸福感、总体满意度、具体满意度、积极情感呈显著的正相关,与消极情感呈显著的负相关。(3)主观幸福感中的具体满意度、消极情感以及人口统计学变量中是否班干部三个变量对自尊的预测作用最大,可联合解释自尊的22.6%。  相似文献   

14.
大学生主观幸福感与心理健康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实证调查的方法,研究大学生主观幸福感和心理健康的状况。结果表明:大学生的生活满意度水平较高,正性情感和负性情感则均处于中等水平;大学生主观幸福感和SCL-90有显著的相关关系,生活满意度和负性情感以及生活满意度的各因子与SCL-90及其各因子也均具有显著的相关关系;主观幸福感水平可作为心理健康的一个重要预测源,同样心理健康水平也可预测被试者的幸福感水平。  相似文献   

15.
为探究大学生成人依恋、社会支持与孤独感的关系,采用亲密关系经历量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和UCLA孤独量表对326名大学生施测。结果发现:(1)大学生成人依恋比较积极,依恋回避和依恋焦虑程度均较低。(2)大学生社会支持存在年级和生源地差异,大四学生对支持的利用度显著高于大三学生,来自农村的大学生其主观支持高于来自城市的大学生。(3)大学生孤独感程度较低,但大三学生孤独感显著高于大四学生。(4)成人依恋与孤独感呈显著正相关,社会支持与孤独感呈显著负相关,成人依恋与社会支持呈显著负相关。(5)依恋回避和依恋焦虑对孤独感具有显著正向预测作用,主观支持和支持利用度对孤独感具有显著负向预测作用。(6)主观支持和支持利用度在依恋回避和孤独感之间具有部分中介效应。  相似文献   

16.
幸福是人类的终极目标,然而当代"90"后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不容乐观。幸福是一种能力,是可以通过以下路径积极构建的:把握幸福的真正内涵,树立幸福的正确观念;提升幸福的感受性,增强幸福的创造力;开展丰富的社会实践,养成积极的心理品质;正视挫折,理性应对负性情绪。  相似文献   

17.
自悯是一个来自佛教思想的概念,由自我友善、普遍人性感和正念三个部分组成,彼此之间相互影响。研究发现,自悯比自尊更能预测个体的心理健康,能帮助个体更好的克服负性情绪,减少焦虑和抑郁,增强幸福感;同时,自悯对个体的动机和人际交往方面也有着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运用问卷调查研究初中生的社会支持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结果显示:社会支持与主观幸福感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客观支持、主观支持和对支持的利用度对主观幸福感均具有显著的预测作用(P〈0.01);普通中学的初中生的社会支持和主观幸福感都显著地高于重点中学的初中生;性别之间在社会支持上不存在显著差异,在主观幸福感方面存在显著差异;多重比较发现,社会支持和主观幸福感在年级之间不存在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9.
This study investigated whether gratitude and forgiveness contribute to subjective well-being (life satisfaction, positive affect, and negative affect) above the contribution of the three orientations to happiness in a sample of 143 Hong Kong Chinese teachers. Gratitude and forgiveness correlated substantially and significantly with each other, with the meaningful-life orientation, and with subjective well-being. They explained a substantial amount of variance in the prediction of subjective well-being above orientations to happiness. These findings and the notable contribution of forgiveness to negative affect were discussed in the context of developing effective positive interventions for enhancement of subjective well-being among teacher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