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4、当童工:在线毯家具工厂和平乐银行 (陈化明)我的舅父是母亲家最小的孩子,比我大不了几岁。他当时正在桂林读书,他怕熬夜会影响我的发育,就想方设法给我另找了一个线毯家具工厂做学徒工,  相似文献   

2.
青年作家陈国凯同志,与著名文艺评论家萧殷同志有着师生情谊,他在悼念萧殷同志的一篇短文里说“四人帮”垮台以后,萧殷同志一度担任《作品》的主编,约他写稿,他一连写了几篇小说,结果都被很快退回来了.他很纳闷,心想:这些稿子都是您约的,干么都退回来了?因而心里颇有些不快。后来他碰到萧殷,萧殷语重心长地对他说:“我编刊物是只认文章不认人的。私交是一回事,文章又是一回事,我不会因私交而降低对作品的要求.”陈国凯很受感动。但是,我们现在也有极少数编辑同志,在选用稿件的时候,往往不是以稿件质量的好坏,决定取舍,而是先看这稿件的作者是谁,  相似文献   

3.
2011年10月30日,对我来说是一个不可忘记的日子。这天上午9时许,我因公出差在厦门,突然收到卿家康师兄的短信,惊悉我们的恩师黄宗忠先生于当日5点47分仙逝,顿时悲从心起,眼泪夺眶而出。交往近30年的黄老师怎么这么快就走了呢?10月23日他老人家还和我们在一起啊!思绪至此,我与黄老师相处的一幕幕就像放电影一样总在脑海中不断浮现。  相似文献   

4.
秦兆阳先生去世已两年多了。我一直揪心地怀念他。我只见过先生两次。但我梦见他却远远不止两次的,在他生前和死后。现在移居北京了,应该说对严冬有了更多更深的体悟。回想起来,1994年郑州的冬天是最冷的。在那个冬天,秦兆阳先生去世了。在那个冬天,我知晓了这个噩耗。  相似文献   

5.
李海燕 《图书馆杂志》2006,25(11):92-93
在武汉大学出版发行系读本科的时候,对王建辉的学术研究就有所耳闻,其时他是我们学校的兼职教授。虽不曾有缘聆听先生教诲,但还记得和他的学生聊天,这位师兄颇以能拜王建辉门下为豪。拿到这册《老出版人肖像》(江苏教育出版社2003年3月版),不禁忆起,三年前的我,是不是还在入神地听着出版史老师抑扬顿挫地讲解出版界逝去的岁月。  相似文献   

6.
我忘记什么时候开始叫他大哥,事实上之前我都喜欢叫他大叔(黑马大叔),事实上这个称号是跟着其他人才开始叫的,但是每一趟我们见面或许在电话甚至是短信,我都称他为大哥。甭管他年纪比我大还是小,估计他比我年轻几岁吧,但是他一直是我非常尊敬的创意人,所以,称他大哥让我感觉舒服很多。(回忆13年前也就是1996年,当年嘎纳广告节主席首次来中国访问,我很幸运的第二次作为华人评委的身份,陪同嘎纳广告节主席罗杰先生到广州拜会当地的广告创意人。还记得我们第一次见面是在一个我记不起  相似文献   

7.
匆晤陈映真     
陈映真从电梯里一出来,就微笑着朝我们招手。这是一个冬日的清晨,窗外的风刮得正紧,大厅里却温暖得很。我和时事出版社社长郭传玲先生、文学评论家古继堂先生在饭店十层的咖啡座里等他。他出现的时候,我心里的感受是,他的面容比我想象的苍老一些,精神却比我想象的年轻得多。  相似文献   

8.
五月的珞珈山下,各学院的博士论文答辩海报红彤彤地贴满墙壁。今天,5月18日,是谢灼华先生的首位博士生王子舟答辩的日子。他的论文题目是:《杜定友与中国图书馆学》。早上,我走进学院大楼四楼答辩会场。首先看见谢老师穿戴优雅,着蓝色条纹衬衫,还打了一条领带,这在平时是很少见的。今天的主角王子舟师兄一改平日不太注重边幅的形象,着一件格子衬衣,加上成竹在胸,显得格外精神。椭圆形会桌周围除了坐着我院图书馆学系五大博导:彭斐章、谢灼华、王余光、曹之、詹德优五位先生外,还有中国科学院的孟广均先生、北京大学的吴慰慈…  相似文献   

9.
正任建树先生1924年8月出生于河北省武安县,比我年长整整40岁。2019年11月在其上海建国西路1号的寓所辞世,享年96岁。近月以来,稍有闲暇就会想起先生,想起我与他交往(严格说来是我接受先生关心、鼓励、指导)的三十多年学术岁月。虽然我未能成为他的过门弟子,但内心深处一直是尊先生为业师的。  相似文献   

10.
严文井先生 我第一次见到严文井先生,是在十多年前的一个秋天.当时我正担任老作家徐迟先生的工作助手,协助他编选<徐迟文集>,并帮助他查找一些写回忆录的资料.徐迟在回忆录里写到了两件与严文井有关的事,给我留下很深的印象,也引起了我的好奇.  相似文献   

11.
某一天,90岁的潘基礩先生突然对我说,“我俩是忘年交”.我受宠若惊. 论年龄,潘老比我年长30岁,比我父亲还大3岁,应是我的长辈;论职务,他曾是长沙市副市长,民革湖南省委主委,后任湖南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一直是我的领导;论学识,无论文史哲,还是理工医农,他都有建树.他是我省著名的爱国民主人士,他撰写的参政议政调查报告,多次受到中共湖南省委领导的赞誉.他国学功底深厚,长于诗词,而撰写的碑、记、志等都用文言文.如果我拜师向他学习“六艺”,恐担心他不愿收我为徒.现在,居然称我为他的忘年交.  相似文献   

12.
萨尔扎纳先生很忙,要见他颇不容易,里外两道秘书使我连电话都打不进去。无奈,我只好搬出“后台”——法国的一位文化高官。秘书的口气马上变了,说尽快把我的请求转告给总代表先生。第二天一早,我便接到电话,说萨尔扎纳先生很乐意见我,并与我具体商量见面的时间。两天后,萨尔扎纳先生在他宽大的办公室  相似文献   

13.
在意大利北部名城都灵,我碰到一位在当地乃至欧洲都赫赫有名的企业家。他叫科尼,但人们习惯称他工程师。因为他不但经营有方,而且有道,在欧洲企业界曾被评为“欧洲先生”。当他知道我是从中国来的时候,他开口就问我说:“你知道我最羡慕你们中国的是什么吗?”他把我给问懵了,我猜了几秒钟之后,犹犹豫豫地回答他说是不是中国菜。他说:“中国菜我当然喜欢了,但我最羡慕的是你们中国的人才。”接着他给我讲了这样一个故事:5年前,我决定新建一个工厂,在报纸上登了招聘厂长的广告,报名期限是7天。第二天上午,有人报告我说,来了一位应聘者,是个中国…  相似文献   

14.
3月9日上午,接师兄李修宇电话,告之学兄赵世良去世的噩耗,一时间不知说什么好,这太突然了,一点思想准备都没有. 我是北京大学图书馆学系50年代末的学生,赵世良是我的学长,那时他在黑龙江省图书馆工作,自然无缘相见.  相似文献   

15.
早些年我出过两本书,一本<两副面孔>,一本<拎出新闻眼>,凡读过这两本书的朋友,一定会发现我与梁衡先生有过一段交往.<两副面孔>的序是由梁衡先生作的,许多刊物都登了,有些影响.<拎出新闻眼>里有我撰写的长篇文章<梁衡:愚溪桥畔与柳子对话>,该文被收进好几本集子,读者也爱看.梁衡是著名的大记者、大作家,能得到他的鼓励,确实颇感荣幸.  相似文献   

16.
如果以二十年为一代,出生于1935年的胡伯威先生比我大了二十岁,恰恰长我一辈,但读他的《青春·北大》我却备感亲切,丝毫没有所谓的“代沟”。因为他在书中详细回忆的上世纪50年代初期“火红的青春”,许多方面其实也是我们这一代的记忆。例如,他提到的那么多前苏联歌曲我几乎全都会唱,那种单纯的思想也如出一辙。我们两代人的青春记忆,确有相当程度的重叠。但这并不是我认为本书前半部更重要、更有意义的理由。我之所以认为本书前半部可以担得上“弥足珍贵”四字,因为后半部作者在北大求学、被打成右派的经历,虽然也非常重要非常有意义,但毕…  相似文献   

17.
童心可畏?     
我伤心地哭泣着,由于绝望而自己抓自己的头发……昨天我的祸闯得是那么大,而且是一个接着一个,我都吓傻了,好像在做梦一样。 昨天,我刚从学校里回来,就回到房间里拿起我前天做的那副钓鱼竿,跑到威纳齐奥先生的房间里,我想在他的小水盆里钓鱼,逗他乐。遗憾的是威纳齐奥先生睡着了。他睡觉是那样的古怪:脑袋  相似文献   

18.
独特的报纸     
去年11月1日到2日,我陪同约旦参议员、《记者周报》的负责人迪夫拉·哈穆德先生在天津参观。我接待过许多外国同行,但象哈穆德这样的外国朋友,还是第一次碰到。他中等身材,体格健壮,非常健谈。我陪他参观了工厂、公社、幼儿园,游览了市容。只要一有空隙时间,他就和我热烈交谈,把阿拉  相似文献   

19.
我是怎样成为王栻先生的研究生的王栻先生是南京大学历史系老教授,著名的中国近代史专家,中国研究严复第一人。在1977年恢复高考以后,他在南京大学历史系招收了三届硕士研究生,共五人。我是他的第三届招收的研究生,是1980年春考的,1980年9月1日进校。那届王栻先生只招收了我一个研究生,南京大学历史系全系也只招收了三个人,另两个是中国古代史的。  相似文献   

20.
安春根先生是韩国著名出版家、学者,创立韩国出版学会,井任首届会长。1991年改任名誉会长。他著作甚多,并在大学任兼职教授。生前与日本出版学会积极联合筹办出版国际论坛年会,卓有成效。在中韩两国建交以前,1990年,他曾和韩国出版学会会长尹炯斗先生一起专程来沪盛情邀请赵斌先生和我于1991年出席在汉城召开的第五届出版国际年会。他送了我一本新出版的《古书研究》第七号,这是他担任顾问的韩国古书研究会主办的期刊。内有他写的《新罗时代印刷出版问题》一文。原来,1989年我在出席东京出版国际会议期间,曾向他请教一个问题:即1966年韩国庆州佛国寺內发现《陀罗尼经咒》的印刷覆代问题,据专家考订是公元704—751(新罗圣德王三年—景德五十年),那末比敦煌莫高窟发现的868年版《金刚般若波罗蜜经》早一百几十年,成为世界现存最早的印制品。我问他个人的看法,他用谨慎的口吻回答了我的问題。《古书研究》送我,大概是对我一年前提问的郑重的书面答复,衷心很为感动。1991年汉城的出版国际会议我终于未能成行,没有能同朋友们再次见面,丧失一次学习的机会。可是,1992年春节前,我接到他一封从汉城寄来的热情洋溢的祝贺信,那是他收到我与人合著《中国出版史》一书后的来信。在和安春根先生不多的接触中,他对中韩两国出版友人之间的真挚感情,他对出版事业以及学术研究的严肃态度,给我留下很深刻的印象。本刊发表安春根先生生前为《杂志出版论》的中文版的序言和我国著名编辑家戴文葆先生的悼念文章,表示我们对安春根先生的深切的怀念! 一九九三年五月于上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