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利用农村特有的自然资源,结合学生的兴趣、爱好,开展生物综合实践活动,探索在农村初中开展生物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方法。通过开展观察、调查、探究等活动,不仅开阔了农村学生的视野,激发了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而且锻炼了学生的能力,提高了学生的生物学素养,帮助学生了解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和方法,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合作精神,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增强了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相似文献   

2.
徐颖 《黑河教育》2013,(10):65-65
综合实践课是学生个性发展、创新精神和能力培养的有效途径。它是在老师组织、指导下,学生自己进行的科技实践活动,是提高学生综合应用知识的能力、增长科学意识的课程。在综合实践课中,学生以个人、小组、集体的形式开展论文、制作、科学实践、环境保护、科学技术信息传播以及发明创造活动,培养创造意识,  相似文献   

3.
科学实践活动是综合实践活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学科性质,科学实践活动的能力在科学学科中的渗透最强,即科学课是培养学生科学实践活动能力的主阵地,特别是科学课后的实践作业,只要加以细心地整理,就能使其成为学生在生活中探究科学的小课题.然而,如何巧妙利用实践作业来培养学生科学实践活动的能力呢?下面笔者结合实践谈谈科学教师如何利用科学课后实践作业来培养学生的科学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4.
综合实践活动作为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其核心价值是发展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等。创新能力是学生能力的最高体现,将科技创新教育活动融入综合实践活动,可以充分发挥两大活动的特点和优势。通过整合丰富的课程资源,把以科技创新为主要内容的设计与制作、科普宣传、科学小实验、科技小发明、小创造等科技实践活动整合到综合实践活动中,能够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和核心素养。在教学实践中,应开展以下几种活动。  相似文献   

5.
邵秀丹 《考试周刊》2007,(19):110-111
科学实践活动是科学课程的重要组成成分。在传统的分科课程体制中,由于教师主观或客观原因的影响,学校条件的限制等因素的存在,科学实践活动普遍不受重视。多年来,在我国传统的物理、化学、生物课程体制中,由于培养目标不明确,评价方式单一等原因,导致学生学习方式单一,科学实践活动处于可有可无的地位,直接影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也正是由于上述原因,多年来,广大教师对科学实践活动的认识也是模糊不清的,本来属于课程重要组成部分的实践活动,常常被课外活动取而代之,或与现行课程中的活动课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相混淆。在新课程改革的新形式下,科学实践活动在科学课程中占有的比例明显增加,地位十分重要,科学实践活动对于全面实现课程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随着现代化教育手段的普及运用,学校对综合实践活动的教学倡导也越来越深入。为了适应信息时代社会发展的需求,在农村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应同步实施综合实践活动,通过实践来发展学生的语文综合运用能力。综合实践活动的培养能全方位地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动手能力,因此,我们必须要立足于综合实践活动,着重于学生全面素质的培养,以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为主要手段,多多开展具有农村特色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力争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7.
随着现代化教育手段的普及运用,学校对综合实践活动的教学倡导也越来越深入。为了适应信息时代社会发展的需求,在农村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应同步实施综合实践活动,通过实践来发展学生的语文综合运用能力。综合实践活动的培养能全方位地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动手能力,因此,我们必须要立足于综合实践活动,着重于学生全面素质的培养,以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为主要手段,多多开展具有农村特色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力争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8.
科学课程中探究的场景对于农村而言,材料难的问题首当其冲。而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为小学科学实践校本教材的开发提供了很好的素材。该类活动的地方特色和就地取材的优点解决了农村小学科学材料难的问题,为小学科学实践校本教材的开发变成可能提供前提。这是弥补农村小学科学课堂教学功能缺失、提升农村小学科学教育质量的思路之一。  相似文献   

9.
杨彩虹 《广西教育》2012,(13):94-94
综合实践活动是一门面向普通中小学全体学生开设的必修课,强调学生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许多教师认为,目前农村学校开展综合实践活动举步艰难、困难重重,甚至无法开展,主要原因是农村学校物质条件严重不足。  相似文献   

10.
科学探究是新课程教学的一种重要手段,是学生学习的必要方式,也是提高学生科学素养的有效途径。在科学教学中要拓宽课堂教学的时空,建立开放的课堂教学模式,积极开展综合性的科学探究活动。通过转变课内实验教学方式,有效开发课堂探究素材;开展多项课外科学实践活动,拓展探究途径;实施“小课题”研究,培养综合探究实践能力,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  相似文献   

11.
陈天瑜 《培训与研究》2004,21(3):103-104
开展保护濒危野生动植物综合实践活动,旨在通过师生互动、平等参与,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精神、创新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和交流合作的能力,同时也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本文通过对一次实践活动的组织实施,阐述了这一论点。  相似文献   

12.
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明确指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要作为小学到高中的丛修课程。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从小学到高中都设置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把综合实践活动课列为学生的必修课。本校通过对农村完全中学学生综合实践能力培养现状进行调查分析,并从中审视农村中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管理弊因,提出农村中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管理建议,试图为农村中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进一步深化改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党萍 《甘肃教育》2011,(5):67-67
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是语文综合实践活动。随着新课改的深入,农村中学的语文综合实践课也开展起来了,但其深度和广度还需要不断地拓展。下面,笔者将结合自己在实践中的经验,就农村学校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实施方法作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14.
正综合实践活动课强调学生通过实践,增强探索和创新意识,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发展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这和新课改要求下的新高考要求是一致的,如果在高中与生物有关的综合实践活动能够实现与高中课堂教学相整合,将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一、开展综合实践活动与生物实践活动的必要性生物学作为一门研究生物的结构、功能、发生和发展的规律,以及生物与周围环境的关系等的科学,其研究和学习  相似文献   

15.
当前,校园种植活动的科学有序开展有助于优化学生劳动素养、劳动意识、探究能力,切实增强其综合素养。为推动学生的健康成长,教师应深刻认识校园种植实践活动的优势,科学布置实践活动策略,尽可能强化劳动综合素养。本文将简要分析种植实践活动与综合素养培养,研究综合素养的培养现状,重点探究开展种植实践活动的有效策略,以期强化综合素养和培养效果,提高学生的劳动品质,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16.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新兴的课程,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教学的需要安排合适的综合实践活动,从而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在当今互联网发达的时代,教师在开展课外实践活动时可以借助信息技术,充分利用网络的优势,科学地设计课外实践活动的流程,使小学生能通过综合实践活动得到全方位的锻炼,并提升学生的发现问题和处理问题的能力、动手能力。  相似文献   

17.
综合实践活动,是一门集知识性、创新性、实践性于一体的课程,其核心理念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如何把综合实践活动做"活"、做"亮"?北京市密云县巨各庄镇中心小学探索出一条"立足乡土"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之路。学校积极开发和利用学生身边的课程资源,开展丰富多彩、具有农村地域特色的综合实践活动,把科学知识的积累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渗透在教学过程中。  相似文献   

18.
《考试周刊》2019,(A2):13-14
伴随着教育改革进程的不断深化,当前国内的农村小学综合实践活动也取得了良好的成效。但是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许多农村小学由于办学条件艰苦也使得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无法顺利进行。本文对于现阶段国内农村小学综合实践活动的现状进行了简要的论述,并给出一些行之有效地解决办法以供相关从业人员进行参考、代鉴。  相似文献   

19.
在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中诞生的综合实践活动是对活动课程的继承、发展与规范。因此,在生物课程中实施综合实践活动(简称生物综合实践活动)是实现六年制本科层次农村小学教师培养目标的重要教学改革措施之一。生物综合实践活动实施的原则包括实践性、学生自主性、教师有效指导和目标生成性原则;活动指导包括主题的确定、活动方案的设计、实施活动方案以及活动的交流与评价。  相似文献   

20.
素质教育是当前教育改革的主旋律.生物和环境科学实践活动(下称“科学实践活动“)能结合生物学科的特点,通过观察和实验验证,掌握生物技能:通过参与探究过程,学会科学研究的方法;通过观察、实验、实习、参观、讨论等形式,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从而较为全面地提高学生的科学素质,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渠道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