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考生、家长、中学老师人人都说报得好、报得巧,孩子就能上个理想大学,终生受益。那么究竟应当如何报,才算报得好、报得巧呢?我参加招生工作已连续十几年了,根据以往的经验,我将从“知己”和“知彼”两个方面,就如何填报志愿进行详细地分析,为广大考生和家长提供参考。所谓“知己”,是指考生及其家长对考生本人各种信息的了解。  相似文献   

2.
佚名 《高中生》2014,(6):54-56
在志愿填报中,分数是重中之重的因素。一方面,分数是考生填报志愿的基础;另一方面,分数又是影响考生是否被录取的关键点。因而,心仪大学和心仪专业前几年的录取分数就成为考生填报志愿的重要参考因素。不同高校都统计了哪些录取数据?这些录取数据对考生填报志愿的意义有多大?接下来,我们邀请到南京三所大学招办的负责人,为您讲述如何利用往年录取数据指导志愿填报。  相似文献   

3.
高考,是高三毕业生面临的一次重大考验,考上一所理想的大学是每一位同学的迫切愿望。考生要考上一所理想的大学,除了有考试成绩作坚强的后盾外,还须有高考志愿的支持,所以填报高考志愿也是必须重视的环节。有些考生和家长非常重视高考,但填报志愿很随意,重考试而轻报志愿,这是不对的。考生不仅要考出一个好的成绩,而且如何在众多高校中合理定位,选定自己喜爱的学校和专业,更是一件颇费心思的事。因为选报高校和专业志愿,在很大程度上关系到考生今后的就业去向,甚至会影响到整个人生的发展轨迹。高考分数自然是能否录取的关键。而填报的志愿是否恰当,也直接影响到考生的录取。有人说第一志愿报得好相当于高考增加几十分,虽然这种说法有些夸大,但不无道理。以下是笔者在从事招生工作中总结出的关于志愿填报几方面的拙见,供考生和家长参考。  相似文献   

4.
山岗 《高中生》2009,(10):63-63
1.报考空军航空大学的考生如何填报志愿? 答:考生填写《普通高校招生考生志愿表》时.必须在提前录取院校栏目中把空军航空大学作为第一志愿填报。同时,可兼报军队或地方其他院校。  相似文献   

5.
你问我答     
《中国高校招生》2006,(6):20-21
高考志愿中每一批次可以填报几所大学,第一志愿与其他志愿有什么区别?对录取有影响吗? 虽然高考志愿表上每批次考生可以填报几所大学,但它们的“地位”是不一样的,其中第一志愿在整个志愿中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因为每年录取中,很多学校第一志愿报考就录取满额。但也不是说第二及其他志愿就不重要,因为,也有一些高校一志愿不满额。  相似文献   

6.
每年高考录取过后,都有一些考生医高考分数不够录取分数线或因填报志愿失误而不能被录取,这些考生因种种原因又不想复读,因此他们面临失去进入大学继续学习的机会。这时考生和家长都非常着急,有些考生想通过其他高等教育形式实现自己的大学梦,其中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就是他们首先关注和选择的对象之一。  相似文献   

7.
张艺执 《高中生》2013,(7):47-48
很多考生和家长认为,高考志愿填报几天就能搞定。情况真的是这样吗?以本科为例,考生一般需要填报一本、二本、三本,每一批次至少要考虑五所院校,加上留有一定的备选院校,这样就可能有15~20所。考生和家长需要对这些高校有个大致的了解,需要把各所院校的招生章程的内容加以解读,吃透、读懂、弄通,需要掌握这些院校前几年的最低录取分数线(简称校线),并测算出当年大致的校线等。高考志愿要做到填得好、报得巧,没有几个月的时间是拿不下来的。冈此,考生和家长一定要重视高考志愿填报.早作准备,不要等到考试完了以后再抓,那样很可能就来不及了。  相似文献   

8.
"考得好,不如志愿填报得好。"多年来考生家长中一直流传着这样一句名言。因为在以志愿优先按高考分数投档的模式中,一名考生在一个批次可以填报多个院校志愿,但第一志愿最关键、最重要。  相似文献   

9.
能达到院校的投档分数,仅仅是跨过了录取中的第一道"门槛",能否被心仪的专业录取同样非常重要。专业安排方式决定了所有进档考生的专业归属,甚至能否最终被录取,堪称录取规则中最为核心的内容之一,其中蕴含着许多玄机。有无分数级差?是专业优先还是分数优先?这些核心规则在填报志愿落笔之前特别需要考生及家长多下一番工夫。  相似文献   

10.
白聪颖 《求学》2004,(5):47-49
填报合适的志愿是高考成功的第一步,毕竟小小一张填涂卡,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一个人今后若干年的大学生活乃至一生。填报志愿,如同一道坎,横在每个考生的面前,跨过去了,大学之路才会更加开阔。2004年的高考日益临近,怎样填报志愿、如何选择专业成为考生和家长们关注的头等问题。俗话说“考得好不如报得好”,报考不仅事关眼前的考试,更是牵涉到几年后的就业,那么挑专业、挑学校,到底有哪些讲究?做决策前,我们不妨看看几位“过来人”的经验,再听听专家的分析。  相似文献   

11.
高考在即,高考志愿填报问题也摆在了考生和家长们的面前.每一年在填报高考志愿时不少家长决策的痛苦,是旁人所无法体会的.因为志愿填报得恰当与否,涉及到孩子是否被录取和上哪一所大学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本期主题:选大学或选专业志愿填报,是首选学校呢还是首选专业?这是很多人在选择时常有的困惑之一。但学校和专业又是我们在志愿中最关心也必须要做的选择,怎么办?是先学校后专业,还是先专业后学校?之二十八,有比较,鱼和熊掌可兼得首先来看看,好大学与好专业是否可以合而为一。案例:2005年,浙江一文科考生,高考成绩648分,高出浙江本科一批控制线为(568分)80分。本科一批第一志愿为复旦大学,专业为新闻学。复旦文科在浙江的调档线和最低录取分都是616分,新闻学专业最低录取分为646分,考生被录取到新闻学专业。成败原因:先从考生所报考的学校看…  相似文献   

13.
填报好高考志愿,争取最佳录取机会,提高志愿“命中率”,升入理想的大学,是众多考生和家长共同的愿望.据统计,重点大学第一志愿的录取比例占被录取考生的95%以上,一般院校第一志愿的录取比例占被录取考生的80%左右,而且多数高校的招生章程规定,第一志愿考生如果满足招生计划,就不招收非第一志愿考生了.  相似文献   

14.
内蒙古自治区的阳光网报模式以"动态排名、精确定位、信息对称、全程阳光"的特点最大限度地保证了高考录取的公平、公正。在这种模式下,考生和家长如何网上填报志愿,家长在志愿填报的舞台上到底要扮演什么角色显得尤为重要。本文详细讲述家长在"动态排名、精确定位"网报志愿中扮演的五种角色,来帮助内蒙古自治区的考生报考上心仪的大学。  相似文献   

15.
考上一所理想的大学,是每一位考生和家长的愿望。志愿填得好,可以增加被高校录取的可能性;志愿填报得不合理,即使达到录取分数线,也有可能落选。那么,如何科学、合理地填报志愿,尽量减少风险呢?考生填报的志愿是否合理,梯度排列是一个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6.
1.为什么填报好志愿至关重要? 志愿指考生所选报的院校和专业,是考生的志向、爱好、个性和能力等因素的综合反映,不仅关系到考生能否被录取到理想的院校(专业),也关系到普通高校对人才合理选拔,能否为国家现代化建设更好地培养人才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杨文花  杜娟 《陕西教育》2010,(1):106-108
从课程设置、知识体系,到高考命题原则、录取办法.再到今天的高考志愿填报方式.我省高中课改后首届毕业生可谓面对的变化多多。而大部分经历过高考的人都会有这么一种感受“考得好不如报得好”。那么在“知分、知住、知线”的情况下填报志愿,学校应该提前作好哪些准备。家长、考生应该注意什么?记者日前采访了有关学校和填报志愿专家。  相似文献   

18.
填报志愿时,不少考生和家长们都会面临一个困惑——是选学校重要还是选专业重要?选好的学校,可能要舍弃自己理想的专业;报个自己喜欢的专业,学校选择可能就要受到一些限制。但这又是每一个高三考生和家长必须要做出的抉择。那如何在大学和专业间找到一个平衡点呢?本期我们邀请中国海洋大学招办副主任张殿镇为家长和考生在大学和专业的选择难题中提供一些思考和建议。志愿填报对考生和家长来说是高考志愿面临的一件最重要的工作,选择合适  相似文献   

19.
高考,是高三毕业生面临的一次重大考验,考上一所理想的大学是每一位同学的迫切愿望。考生要考上一所理想的大学,除了有考试成绩作坚强的后盾外,还须有高考志愿的支持,所以填报高考志愿也是必须重视的环节。有些考生和家长非常重视高考,但填报志愿很随意,重考试而轻报志愿,这是不对的。考生不仅要考出一个好的成绩,而且如何在众多高校中合理定位,选定自己喜爱的学校和专业,更是一件颇费心思的事。因为选报高校和专业志愿,在很大程度上关系到考生今后的就业去向,甚至会影响到整个人生的发展轨迹。高考分数自然是能否录取的关键,而填报的志愿是否恰当,也直接影响到考生的录取。有人说第一志愿报得好相当于高考增加几十分,虽然这种说法有些夸大,但不无道理。以下是笔者在从事招生工作中总结出的关于志愿填报几方面的拙见,供考生和家长参考。  相似文献   

20.
“十年苦读。瞬间选择”。说的是高考志愿填报对考生人生走向的影响。高考志愿表中的每一个选项,都代表着考生对未来的一种设计。在高招咨询会上。我们经常听到家长这样问:学习这个专业。毕业之后好就业不?为什么有些考生大学四年毕业之后从容就业。而有些考生则要在就业市场上苦苦寻觅呢?2010年三位辽宁考生的案例,可以为不知如何处理志愿与就业之间关系的考生及家长。提供些许有益的指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