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最近,中央电视台已把清代作家李汝珍的小说《镜花缘》改编成二十集电视剧,并将于近年内搬上屏幕。《镜花缘》成书于十八世纪。作者李汝珍晚年曾移居海州(今江苏连云港市),可以说,海州就是《镜花缘》的故乡。由于当时的历史条件,也许还有地理因素的影响,《镜花  相似文献   

2.
正蒋炳章(?—1894),字君铨,室名醒栩草堂,江苏阳湖(今属常州)人。著有《醒栩草堂遗稿》不分卷,卷端著者项镌"阳湖蒋炳章君铨"。是书收录其古今体诗凡二十六首,末附《浪淘沙·落花》一首。南京图书馆藏有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刻本一部。卷首强运开(1867—1935)序云:"君殁逾岁,李君洛如悼君之才、哀君之遇,遴选遗诗,梓以传世。"卷末李祖廉跋云:"蒋丈君铨既卒之明年,余取其旧日见示之作,得古今体诗若干  相似文献   

3.
一梁运昌,初名雷,字慎中,一字曼云,又字叔曼(梁章钜《曼云先兄家传》云"曼叔",后人多从之,但运昌自署"叔曼"),成进士后改名运昌,晚号江田田父。福建长乐人。生于清乾隆三十六年(1771),卒于道光七年(1827),享年五十七岁。为梁章钜堂兄。  相似文献   

4.
徐述夔,原名赓雅,字孝文,号蘧堂,扬州府东台县栟茶场(今属南通市如东县栟茶镇)人,生于康熙四十二年(1703),乾隆三年(1738)江南乡试中举。该科制艺题《行之以忠》,他因文中有"礼者,君所自尽者也"一句,礼部磨勘以为大不敬,罚停会试。遂隐居小镇,吟诗弄文,栟茶镇有他的一柱楼遗址。  相似文献   

5.
《新唐书·艺文志》,黄璞《闽中名士传》一卷。璞,原居侯官(今福建福州),后迁莆田(今属福建)。字绍山,一字德温,大顺三年(891)进士,官至崇文馆校书郎。昭宗时,杜门不仕。"黄巢兵入闽,  相似文献   

6.
赵丕杰 《青年记者》2016,(21):59-60
“无出其右”指在某方面居领先地位,没有人或没有什么能超过他(它)、在他(它)之上.语本《史记·田叔列传》:“上尽召见,与语,汉廷臣毋能出其右者.”例如《陈书·侯安都传》:“自是威名甚重,群臣无出其右.”清·李汝珍《镜花缘》三十回:“此二方专治一切肿毒,初起者速服速消,已溃者亦能败毒收口,大约古人痈疽各方,无出其右了.”姚雪垠《李自成》一卷二十五章:“捷轩身经百战,胸富韬略,在军中威望崇隆,无出其右.”  相似文献   

7.
清代毕沅的《释名疏证》第四卷《释采帛第十四》:"绢,短也。其丝(纟臣)厚而疏也。"《疏证》:"今本(纟臣)皆作(纟臣),讹。段云:‘(纟臣),古坚字,当从纟,臣声。’《玉篇》引成公四年郑伯(纟臣)卒,今《春秋》作郑伯坚,(纟臣)亦(纟臣)之讹。《玉篇》音古千、古两二切。《初学记》一音古费切,费乃贤之讹也。" 按,《疏证》所谓段云"(纟臣),古坚字"实误,与《说文》紧字下段注不符。"(纟臣)"即紧字,"(纟臣)"是紧的别体,"(纟臣)"并非古坚字。今按《说文》卧部紧字下段注为:"紧急双声,此字别作(纟臣)。《玉篇》引成公四年郑伯矩卒。古千、古两二切。考《左》作坚,《公》作臤,《谷》作贤,则别本作(纟臣),切古千必矣。臣声与臤声一也,而顾书讹作(纟巨)。《释名》云:‘绢,(纟巨)也。其丝(纟巨)厚而疏也。’  相似文献   

8.
1928年秋,中共江苏省委派李超时、宋绮云来到海州,会同惠浴宇在海州白虎山上秘密召开建党会议,宣告海属地区(即今连云港地区)最早的党组织——中共东海特别支部成立。从此,星星之火燎遍海属大地。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时期,海属地区是革命老区,一大批革命志士在这里为民族解放和中国革命事业奔走呼号、冲锋陷阵,更  相似文献   

9.
《文献》2002年第2期所载李胜《冯镇峦"涪陵"籍贯质疑》一文,引《道光重庆府志》卷七《选举志》载云:"冯镇峦,合州人。清溪(按:今四川犍为)教谕,乾隆五十七年(1792)壬子科举人。"(见该刊287页)《道光重庆府志》所载"清溪教谕"不误,但作者李胜给"清溪"一名加的按语"今四川犍为"是不确的。关  相似文献   

10.
(接上期)清杜安诗字淑苌,号蓉镜,宁河人,乾隆举人,官至广东高州知府。瓣香楼古人以拈香一瓣,表示对他人的敬仰,称瓣香。宋曹彦约《昌谷集·谭仁季以二诗见遗走笔次韵》:“诗才清不羡沧浪,曾向欧、曾接瓣香。”又师承某人,也叫瓣香某人。宋陈师道师承曾巩(南丰),故其《后山诗注·观兖文忠家六一堂图书》云:“向来一瓣香,敬为曾南丰。”按,李云楣(字采仙,道光举人,国子监助教)有室名瓣香庐,其义与此同。清沈峄(1742年-1791年)字东岩,号简庵,天津人,乾隆举人,著有《虚白斋诗抄》。虚白斋《庄子·人间世》:“虚室生白,吉祥止止。”《释文》:“司…  相似文献   

11.
郑樵(1104-1162),字渔仲,自号溪西逸民,宋代兴化军莆田(今属福建)人。郑樵校雠学思想集中反映在其理论著作《校雠略》和  相似文献   

12.
清代戏曲作家程镳,字瀛鹤,著有《蟾宫操》传奇。《文献》1994年第1辑张增元《清代戏曲作家事迹考略》(下简称《考略》)据《蟾宫操》传奇的各家序言,题评,补考出若干内容。今据其它文献对《考略》再作订正、补充。《考略》云:"程瀛鹤,名键,字芥溟,浙江钱塘人。"又云:"康熙四十五年(1706),游粤西,梓《蟾宫操》传奇于白州官署,令十二红演之。"按,此记程瀛鹤名"鏕",误,其名  相似文献   

13.
釜底抽薪"釜底抽薪"意思是从锅底下抽出燃烧着的柴火,比喻从根本上消除祸患或解决问题。语本《吕氏春秋·尽数》:"夫以汤止沸,沸愈不止;去其火,则止矣。"例如清·吴敬梓《儒林外史》五回:"如今有个道理,是釜底抽薪之法。只消央个人去把告状的安抚住了,众人递个拦词,便歇了。"清·李汝珍《镜花缘》九十五回:"如此用药,不须治惊,其惊自愈,这叫做釜底抽薪。"茅盾《鼓吹集》:"党中央……一再号召文  相似文献   

14.
知常先生云山集五卷(元)姬志真撰元泰定二年(1325)李怀素刻本章钰跋。存三卷(卷三至五)。框高23.4厘米,宽16.5厘米。每半叶九行,行二十字,白口,左右双边。姬志真(1193—1268),本名翼,字辅之,泽州高平(今属山西)人。其先雍  相似文献   

15.
武同举是晚清著名的水利学专家,也是我国最早研究沂、沭、泗水利问题的专家。他生于1871年,海州人(今连云港市),字霞峰,晚号两轩、一尘。先祖是湖南省桃源县人,明代始迁至海州南城,为  相似文献   

16.
朱熹与出版     
曹之 《出版史料》2002,(4):111-114
朱熹(1130~1200),字元晦(一字仲晦),号晦庵,别称紫阳,徽州婺源(今属江西)人,侨寓建阳(今属福建)。历任泉州同安主簿、枢密院编修官、秘阁修撰等职,有《四书集注》、《楚辞集注》、《诗集传》、《近思录》等著作八十余种。朱熹不仅是宋代著名学者,而且是一位著名的出版家。他刻过“四经”(即《周易》、《尚书》、《诗经》和  相似文献   

17.
《蒙古家谱》(上、下卷),原名《蒙古博尔济锦氏族谱》(以下简称罗本),系喀喇沁人罗密所著。清乾隆四十八年(1783)八月,其裔孙博清额在罗本基础上重纂,题名《蒙古博尔济吉忒氏族谱》(以下简称博本)。博本由朱风、贾敬颜点校,收入《汉译蒙古黄金史纲》(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而罗本至今未见刊布。编者于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发现罗本蒙古文原著的汉译传抄本,实属罕见,今予刊布,以期有助于蒙古史研究。——编选者 李保文  相似文献   

18.
《经典释文》三十卷唐陆德明撰南宋初杭州地区刻宋元递修本每半叶十一行,行十七字,小字双行,行二十四字,白口,左右双边。陆德明名元朗,字德明,因以字行,故原名渐晦,德明显行。苏州吴县(今属江苏)人。约生于南朝粱简文帝萧纲大宝元年(550),卒于唐太宗贞观四年(630),享年八十岁。《旧唐书·  相似文献   

19.
一、作者余庆远,字璟度,湖北安陆人。贡生。生卒年月无考。清乾隆三十四年(1769),其兄余庆长任云南维西厅通判,庆远随兄至维西官廨。按:余庆长,字息园,举人。道光《云南通志·官制题名》载,余庆长于乾隆二十年任通海县令,撰有《金厂行记》。其后又任太和县令;乾隆二十八年署他郎厅通判。乾隆三十四至三十九年在维西任通判凡五年。据《滇系·杂载》"滇中掌故"条,著录余庆长还撰有《铜政考》八十卷。余庆远随其兄在维西"居有时,知土官之老者能识往事,谙华语,进而访之,颇得其详",  相似文献   

20.
宋咸熙是《经籍诂》编修中的一个重要人物,但其行事、著述,尤其是他与《经籍诂》的关系,迄今无人叙述,以至一代学人,几近湮没无闻。咸熙字德恢,一字德辉或德晖,号小茗。浙江仁和县(今属杭州市一部分)塘栖里人。约清代乾隆中后期至道光中期在世。嘉庆十二年丁卯(1807)举人,任浙江桐乡县教谕,后终老于家。除参加编修《经籍诂》外,另有著述多种。丁申《武林藏书录》卷下“思茗斋”条:“宋大樽,字左彝,号茗香。仁和人。乾隆丁酉顺天举人,官国子监助教。有《学古集》、《牧牛村舍外集》。工校雠。”大樽即咸熙之父。大樽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