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 毫秒
1.
作为一种特殊的精神消费产品,电视节目也有它的生命周期理论。观众在不断的电视产品消费过程中,欣赏口味会不停地改变,因此需要推出新栏目或新的栏目编排方式以满足观众的需要。这就是电视节目或栏目的改版。虽然改版的理由各不相同但类型不外乎两类,一是在不取消栏目番号的前提下,对节目内容以及结构、形态、主持人、片头等形象识别标志及节目时段、时长等内容进行调整;另一种则干脆取消原栏目,让位于新的栏目。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节目改版已成为电视人互相问候时的口头禅——“改了吗?”,然而纵观各地方台的节目改版,总的来说,对单个节目(栏目)的设计和操作上都下了很大的功夫.可以说精心策划。但是,少数的优秀节目并没有带动整个频道的收视效果,有时反而会出现被“埋没”的遗憾;相反,有的并不是最佳的单个节目,在一组镶接较好的栏目和适当的时段中播出,效果却比预料的要好;而同一个节目在不同的频道或不同的时段产生的传播效果也不尽相同。这是为什么呢?这就是节目整体传播效应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编排电视节目,午间是一个不被常人看好的时段,总认为观众群少,收视率低,社会效益会受到影响。浙江电视台于1998年将《午间新闻》改版为《阳光直播室》以后,以“拓展新闻外延。丰富午间屏幕”为宗旨,立足浙江,面向全国,进行了杂志型栏目的有益尝试,高效地开发了午间时段。使午间节目的平均收视率从0.05%上升到0.3%,还成功地实现了“五家电视台的新闻主持人跨地域双向交流,共同主持节目,并实时播出”的多地新闻演播室的光缆连线直播,这档节目在1999年度的“中国新闻奖”评比中夺得电视新闻节目编排一等奖的桂冠。  相似文献   

4.
“改版”或曰“转型”,是近年来电视业界最热络的词汇之一。有栏目因改版转型而脱胎换骨、异彩绽放,也有栏目因改版转型而伤筋动骨、一蹶不振。浙江卫视《公民行动》通过改版转型,呈现出了独特的节目理念、个性的文化表达、灵动的节目形态,给国内情感访谈类节目带来全新气象,堪谓成功。  相似文献   

5.
2011年5月9日,抚顺广播电视台新闻广播对白天时段的节目进行了全面改版。与以往不同的是,这次改版不是简单的重新划分节目时段,改个节目名称,换个主持人和栏目曲,而是一种从节目样式到节目内涵,从运行流程到呈现方式的全新变革。  相似文献   

6.
电视台栏目的产生和运作通常存在两大问题.第一是节目改版频繁。创建时不成熟.仓促上马.目的不明确.单纯地为了改版而改版的现象比较多.导致电视节目没有较充足的时间建立自己的品牌形象.节目无法在观众中形成自己的影响力。第二是节目内容、形式重复率高.雷同率高。节目越改越趋同.一味模仿.扒创意.一个串红.十个跟进.出现周五晚上都是娱乐搞笑.周六晚上全民都动脑.拿大奖.周日晚上尽是速配找对象。电视节目缺乏可视性.“通用镜头”到处都是。  相似文献   

7.
2011年1月3日,重庆卫视宣布全面改版,从栏目设置到节目内容,再到时段安排都做出了大调整。晚间将不再播放市民熟悉的电视栏目。且黄金时段将不再播出电视剧,取而代之的将是频道自办的红色文化节目,  相似文献   

8.
陆康 《视听纵横》2005,(6):96-97
多年来,广大电视艺工作为了使荧屏丰富多彩,满足不同层次的电视观众的不同需求,想尽一切办法.不断改进节目内容、节目形式,提高节目的化品位,创作出不少新颖别致、深受观众喜爱的电视艺作品。但是.随着观众“口味”的变化,曾有着“新花招”的电视艺节目又慢慢成了观众眼里的“老套头”,观众没兴趣看.当然影响收视率,这样.又逼着你对节目、栏目进行改版.推出更适合观众“口味”的“新花招”,以赢得电视市场的一席之地。  相似文献   

9.
王泉 《声屏世界》2005,(10):34-35
2005年7月1日.江西人民广播电台对运行了3年多的《快乐晚餐》节目进行了全新改版,除了节目名称不变,从内容到形式彻头彻尾脱胎换骨。在创优的成绩单上,这个节目曾经成绩骄人,开办一年多就获得国家级和省级奖项10余个。这样的一个节目为什么要进行如此大力度的改版呢?答案只有两个字:市场。我们希望这个节目不仅要在创优的竞争中叫好.而且还要在创收的舞台上叫座。改版后的《快乐晚餐》简化栏目,明确细分收听人群.锁定常在外吃饭人群和移动人群,《帮你选饭店》《味道情报站》两个栏目为他们提供迅捷有效的餐饮信息服务;在运行上则将医疗节目的坐堂模式嫁接到节目中.同时强调语言表达的生动性和亲和力,使坐堂热线这个广播样态一扫颓势.令人耳目一新。笔者参与了《快乐晚餐》节目从创立到改版的全过程.以下是改版前后的几点思考和探索。  相似文献   

10.
张溶  左彦 《新闻前哨》2004,(5):48-48
每到年末岁初,全国各个电视台的大小栏目都要来一次改版。节目运行好的只要小改即可,节目质量不太稳定的则可能要大动干戈甚至改头换面,“半年一小改,一年一大改”,已成为电视台节目革新的“常用药”。因为改得勤,有的就难免考虑不周全,只是把曾经取得成功的节目形式当作了包治百病的灵丹妙药,不考虑自身条件与节目内容是否适应,往往是旧的栏目改掉了,新的品牌却并没有创起来,有的  相似文献   

11.
邵成武 《视听界》2006,(5):82-84
今年6月5日,央视新闻频道进行了开播以来的第四次改版,以创新的节目形态和频道形象加强早、晚间时段和周末节目的竞争力。围绕重新打造早间优势时段、整合频道资源的要求,综合性资讯节目《朝闻天下》应运而生,每天早上6点,在朦胧的晨曦中和观众一道迎接新的一天。80年代中后期,一些地方台开始尝试在早间开办新闻节目,星星之火并未成燎原之势。直到1993年央视《东方时空》的开播,一个汇集多个板块、播报形式灵活多样的新闻栏目“成功地把中国电视观众在第一时间唤醒,在早餐的时候打开电视机”。《东方时空》虽在早间时段播出,但并不具备严格…  相似文献   

12.
改版,是电视节目不断发展的必然要求。珠海电视台去年10月全新改版,推出直播互动节目《直播630》,对社教节目创新作了有益尝试。一、通过调整优化节目制作的生产关系推进电视节目生产力的提高珠海电视台原有社教栏目都是分开运作的,各自占用着人、财、物等各种资源。仅以演播室背景为例,一个栏目就有一个栏目的节目背景,这样,不但耗费成本,而且各自  相似文献   

13.
王丽娟 《声屏世界》2007,(10):39-40
2007年6月1日,央视最具知名度的品牌栏目之一《幸运52》在节目开播8周年之际全面改版。对于改版,《幸运52》的官方网站上这样描述:“成为升级版的大型情景互动益智节目,从立意到形式、内容有根本性变化,将颠覆观众对《幸运52》的既有认知,以极具新鲜感、时尚感的形象精彩亮相。”  相似文献   

14.
怎么把农业栏目做活?最重要的是在节目内容上下功夫,在栏目中找到每一个节目、每一个人物的特有“亮点”,把“亮点”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  相似文献   

15.
中央电视台《大风车》栏目受欢迎中央电视台于今年“六一”儿童节改版的儿童栏目《大风车》,以动画片、系列剧、学前节目、儿童游戏与专题节目等5个内容为主,开播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就受到观众的热烈欢迎。《大风车》里的小栏目,是根据不同年龄段儿童的需要设置的,是...  相似文献   

16.
尹敬媛 《今传媒》2006,(4X):60-61
1996年年初,“新闻调查”栏目开始组建;在中央电视台晚间九点时段节目竞标中,“新闻调查”以排名第一的实绩脱颖而出,夺得周五黄金时段。当年5月17日,“新闻调查”播出第一期节目《宏志班》,从形式到内容都呈现出独特的形貌。  相似文献   

17.
9月5日,浙江卫视新闻中心三档全新栏目——《新闻早点》、《新闻快报》.《新闻超视》先后登场.以崭新的面貌亮相荧屏.接受观众手中遥控器的检验。节目开播以来.观众普遍反映,改版后的节目.无论是节目内容、表现手法、主持人状态.还是与观众的互动,都让人“耳目一新”.新节目得到了观众的认可。《新闻超视》短信互动量每天都有大幅增长.短短几天已是“数以千计”。  相似文献   

18.
曹艳 《声屏世界》2003,(7):56-58
提到现在的广电热门词汇,出现最频繁的一个词就是“改版”了。如今,许多电视台为了吸引受众,都纷纷对节目动手术,一个月一小改版,三个月一大改版,不断地花样翻新。应该说改版本身是具有积极意义的,节目只有不断地创新才能在电视改革的浪尖潮头站稳脚跟,但是问题是许多节目的改版并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只是在主观意念的推动下为了改版而改版,并没有考虑其更深层的意义。在对国外主要是美国的三大电视新闻网节目做了认真分析、研究之后,可以发现,美国大部分受欢迎的节目都拥有着几十年的历史,它们一直保持着稳定的播出风格、播出时段和节目主…  相似文献   

19.
不知细心的电视观众发现了没有,近期电视行业兴起了一轮新的改版热,而在这些改版热潮中以娱乐性版块节目居多。仅以中央电视台的综艺频道为例,除原有的很具影响力的节目外,又新增了《星光大道》、《五洲同乐》等六个新栏目。经济频道还要增加《超市大赢家》等节目。这些节目的特征,以娱乐为体,融知识性、趣味性于一体。于是乎有了“快乐电视”这一说法。笔者拟就“快乐电视”产生的意义及其作用谈一些个人的浅见。  相似文献   

20.
郝丽萍 《视听界》2007,(3):95-95
今年2月26日,常熟电台交通音乐频率全新改版,推出了一系列发挥广播优势的举措。一、推出新栏目,进一步发挥广播快擅优势 广播媒体具有“无缝隙”传播的优势,意味着“快”。广播媒体有两快,一是传播快,二是反馈快。以往,常熟电台的交通节目只是在一些栏目中播出路况消息,这次改版后,整点路况、半点路况贯穿全天,从上午8点开始,各个整点播报即时路况信息,使广播“先声夺人”的优势在交通节目中发挥得淋漓尽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