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DNA计算是计算机科学与分子生物学交叉产生的新兴领域,为计算领域、密码领域及纳米材料领域等提供了一种全新的途径。本文通过对DNA分子结构特征的分析,获得了建立逻辑门模型的DNA分子编码;结合生物学理论,通过利用DNA分子杂交技术和DNA分子酶切技术构建出两个基于分子计算的逻辑电路模型,实现了与门和或门的创建。为解决NP等复杂问题提供了新方法。  相似文献   

2.
DNA分子的独特的双螺旋结构,使得DNA具有热力学上的稳定性、线性的分子结构及机械性等特征,是作为制备金属纳米线的理想模板。通过以DNA为模板形成金属纳米线,提高了DNA导电性,使得DNA分子作为纳米导线构筑纳米器件成为可能,在构筑生物纳米器件的领域会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
DNA计算机的逻辑门是利用了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而形成的,因此在队列数据机构的设计中可以采用特定的限制性酶对其进行标记、剪切,以此完成出列和插队的操作。这样的设计是建立在生物化学的基础上的,同时引入了检测酶、引物等活性物作为辅助,可达到在计算中采用不同的环境温度来控制计算进程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DNA序列的数形表示是用数学方法和计算机处理方法分析生物分子序列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序列表示的优劣会对最终分析结果有直接的影响。本文介绍了现有几种DNA序列数形表示方法。  相似文献   

5.
DNA加合物研究及在环境毒理学中的应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致癌物在生物体内经解毒系统诱导与生物体内的DNA形成加合物, DNA加合物综合反映了生物体对致癌物的暴露、吸收、分布、代谢以及机体对DNA的修复能力,是致癌物有效作用的量度,与致癌作用直接相关。目前较多用于DNA加合物测定的方法是32P后标记技术。DNA加合物作为一项反映人群暴露于致癌物的指标在肿瘤分子流行病学研究中得到了较好的应用,鱼与哺乳动物一样可活化致癌物形成DNA加合物,由于解毒系统不完善及DNA修复能力差而对致癌物特别敏感,因此鱼及其他水生动物的DNA加合物研究受到重视并且一直引人注目。因此,DNA加合物作为指标用于环境毒理学研究应该大力发展和建立以鱼为模式动物的实验系统来筛选潜在致癌物和检测水环境中的致癌物。  相似文献   

6.
以色列科学家近日宣布,他们成功研制出一种纳米级DNA计算机。一根试管可容纳一万亿个此类计算机,运算速度达到每秒10亿次,精确度高达99.8%。据《自然》杂志介绍,该计算机是世界上第一种由DNA分子构成全部输入部件和软件的可编程独立计算机器。数据以一种DNA链中的分子对表达,负责代码读取、复制和操作的则是作为硬件的两种天然酶。当软硬件混合在试管中时,可对“输入分子”进行操作,然后生成“输出分子”。DNA计算机耗能极小,非常适合植入细胞运行。科学家指出,普通计算机的微型化已接近极限,纳米级DNA计算机将成为…  相似文献   

7.
细胞是生物体最基本的结构和功能单元,它蕴含了大自然几千万年进化所沉淀的智能。细胞外膜将细胞内部和细胞环境分割开,控制细胞内外物质的进出,而细胞内膜将细胞内部分成具有不同生物功能的细胞器,这使得细胞自身构成了一个分布式并行信息处理系统。文章介绍了研究细胞计算的背景,细胞的基本结构和功能,以及基于细胞的结构和功能而发展起来的计算机科学新领域:膜计算。膜计算目前主要有3类计算模型:细胞型计算模型、组织型计算模型和神经型计算模型,这3类计算模型分别以单个细胞、细胞群体和神经元作为计算载体。膜计算在生物系统建模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随着生物技术的发展,人们用大肠杆菌等实现了部分膜计算模型。最后,展望了膜计算在生物学、医学、大规模数据存储、大规模并行计算等方面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8.
DNA计算是近年来发展迅速的新兴计算技术,其与信息、数学、物理和纳米领域密切交叉。其信息并行处理速度快,且具有高度分子并行性的优势,得到了广泛的关注。经过近20年的发展,DNA计算在理论研究和实现方面都取得了十分重要的进展。作为未来新兴的计算技术,DNA计算有着巨大的应用潜力。文章对近年来DNA计算中运用的各类技术进行了总结:(1)基于链置换的DNA计算技术;(2)基于核酶的DNA计算技术;(3)基于瓦片的DNA计算技术;(4)基于纳米颗粒的DNA计算技术;(5)基于SiO2的DNA计算技术;(6)细胞内DNA计算技术;(7)其他DNA计算技术,包括表面DNA计算等。在此基础上,对未来DNA计算技术进行了展望并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9.
据报道,我国的科研机构最近完成了DNA计算机雏形研制工作,在实验室里把计算机与DNA计算结合到了一起,这在中国尚属首次。消息一发布,立刻在科技界引起了轰动,也重新激发了人们对DNA计算机研制的热情和关注。  相似文献   

10.
张文静 《科技通报》2012,28(6):92-95
针对DNA特征比对过程中,产生的生物DNA特征图谱特征较为复杂,生物特征极为琐碎,海量生物DNA特征的对比,依然是一项十分复杂的工作。传统算法多是基于单个DAN特征进行车轮式对比。一旦生物特征过于繁琐,造成比对匹配耗时,效率较低。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云计算的生物DNA特征海量数据对比技术。建立云计算网络模型,计算生物DNA泳道特征系数,将DNA限制性片断形成的谱带从背景中分离出来,完成海量DNA数据对比。实验证明,这种算法能够避免由于DNA图谱数量过大造成的匹配耗时缺点,提高了生物DNA指纹图谱大范围比对的效率。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中科院科技支撑西藏樟木地质灾害防治有关情况的介绍,以及对协同创新的思考,阐明了在科技驱动地方发展的过程中,如何实现从需求中挖掘科学问题,发挥"政产学研用"的综合优势,通过创新成果促发展的链条设计,为发挥科技创新在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支撑作用提供借鉴和启示。  相似文献   

12.
科技创新与文化产业的融合对于推动文化产业发展和科技创新都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在分析科技创新与文化产业关系、总结科技创新与文化产业融合态势的基础上,剖析了我国科技创新与文化产业融合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对如何促进我国科技创新与文化产业融合发展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3.
目前国内对科技投入的体制机制不够健全,科技投入对科技创新的作用未能充分发挥,科技投入存在严重浪费,应增强科技管理水平,加大科技投入力度,拓宽科技创新融资渠道,提高企业科技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4.
在科技迅猛发展的今天,通过科技查新可以帮助高校了解国内外科技发展态势,可以帮助企业纵览相关领域技术发展进程、开拓创新思路,规避侵权风险,可帮助政府为科技成果的评估、验收、奖励等提供客观的文献依据。总之,科技查新已成为整个创新体系的组成部分,对高校创新体系的建设起着日益重要的支撑作用。  相似文献   

15.
科技园区是构成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科技园区发展的目的是进行科技成果转化、创立成果转化市场。而当前我国科技成果转化需求包括:对科技创新的需求日益增大、低碳绿色经济对新能源、新商业模式提出了新的需求、已经具有相当规模的园区经济发展的需求和中小企业保持创新能力的需求。因此在科技园区的建设中应着重把握这些创新需求。  相似文献   

16.
China's capacity for indigenous S&T innovation is believed to have been hampered by its lack of homegrown research facilities. To address the problem, a pilot program for the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of major S&T facilities has been launched at CAS. The kick-off meeting was held on 28 March in the CAS Technical Institute of Physics and Chemistry in Beijing.  相似文献   

17.
谢亚利  蔡翔 《科技广场》2014,(1):209-213
广西产学研合作的科技产出效率水平偏低,分析产学研产出的影响因素及如何配置创新资源是提高广西产学研合作创新效率的关键。通过以投入—产出为合作创新绩效评价指标,运用灰色关联模型分析产学研产出的影响因素,结果显示广西产学研合作创新产出绩效与科技机构数、RD经费内部支持关联较大,与RD人员、政府支出、企业支出关联较小,与GDP关联性最小;运用DEA模型分析产学研创新绩效效率,结果显示产学研创新绩效水平低下,创新资源配置不合理,投入冗余,产出不足。  相似文献   

18.
The achievements of S&T innovation clusters,a CAS drive to set up an S&T network for sharing knowledge,information and resources in order to deal with major S&T problems.were applauded by a high-caliber panel of S&T experts.  相似文献   

19.
研究型大学高水平科研助理队伍建设研究及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总结分析当前研究型大学高水平科研助理队伍建设的重要性,指出其在建设中存在的管理模式不合理和保障体系不健全等相关问题,并对其今后的发展和管理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影响和制约科技成果转化与知识产权商业化运用的根本问题是科技成果供需矛盾问题,客观问题是市场失灵问题,还存在政府失灵问题。市场失灵主要包括信息与风险不对称、创业难、知识产权集成难、缺乏有效转化机构团队和能力、未能兼顾发明人等各方利益等问题。政府失灵主要包括有关转化运用的法律可操作性不足,有关法律规定存在交叉冲突,缺乏完善的转化运用政策体系,现有国有资产管理和评价制度存在弊端等问题。为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和知识产权运用,必须以自主创新能力建设为主线,坚持市场需求决定原则,必须加强转化运用法律和政策的顶层系统设计,支持企业真正成为科技成果创造和转化的主体,必须推进体制机制、管理方式的改革完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