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0 毫秒
1.
《现代传播》2014,(4):1
由中国传媒大学、武汉大学、清华大学和厦门大学主办,由中国传播能力建设协同创新中心承办的首届"中国传播能力建设"创新与发展学术研讨会于2014年3月18日在中国传媒大学召开。中国传媒大学校长苏志武出席并讲话,来自武汉大学、清华大学、厦门大学、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新华社、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广电局以及央视索福瑞收视率调查公司的专家学者围绕中国传播能力建设的重大需求,分享建设经验、探讨提升国家传播能力建设水平的路径。  相似文献   

2.
《东南传播》2014,(5):155-155
2014年3月18日,由中国传媒大学、武汉大学、清华大学和厦门大学主办,中国传播能力建设协同创新中心承办的首届“中国传播能力建设”创新与发展学术研讨会在图书馆圆形报告厅举行。中国传媒大学校长苏志武出席会议并致辞,来自武汉大学、清华大学、厦门大学、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新华社、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广电局、央视索福瑞收视率调查公司以及中国传媒大学的专家学者共计50余人参与了本次研讨。  相似文献   

3.
吴雷 《东南传播》2012,(10):82-84
课程建设是国际传播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所在,科学的课程体系的建立需要以理念的创新为先导,国际传播人才培养工作在课程建设上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理念的创新:树立"学科专业一体化发展"理念,提高专业课程质量与内涵;树立"融合"的课程建设理念,坚持应用属性,强化实践能力培养;树立人文理念,开展通识教育与全人教育,强化基础素质培养;树立创新理念,注重批判与创新思维和分析研究能力培养;树立开放理念,加强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传播能力培养。  相似文献   

4.
《中国广播》2014,(12):51-51
本刊讯11月22日,由中国新闻出版传媒集团与中国传媒大学主办、中国传媒大学新闻传播学部承办的"创新与发展:媒体融合战略"高端研讨会在京举行。中国记协书记处书记王冬梅、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宣传司司长高长力等出席本次研讨会并作主题发言,中国新闻出版传媒集团总经理李忠代表主办方致辞,中国传媒大学副校长蔡翔出席了研讨会。  相似文献   

5.
8月24日,来自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宣传管理司和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传媒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的著名专家以及人民日报、光明日报、陕西广播电视台、《中国新闻出版报》《中国广播电视学刊》《中国广播影视》《现代传播》等媒体的负责入齐聚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就新媒体形势下中国电视节目的创新问题展开广泛深入的研讨。研讨会由北京大学视听传播研究中心和陕西广播电视台共同主办。  相似文献   

6.
探讨了中国电视传媒业应该如何应对跨文化传播和国外电视文化产品的冲击,提倡既不消极抵抗和排斥外来文化产品,又不全盘模仿和抄袭强势文化以致失去本土文化特征。文章借鉴创新管理学理论,建立了本土电视媒介创新的"二次创新"模式,详细阐释了本土电视媒体从"模仿创新"、"创造性模仿",到"改进性创新","后二次创新"的发展路径,强调只能是在着眼于全球传播与文化市场趋势与需求的基础上,先学习、后创新,采取适合我国本土化要求的二次创新模式,才是发展之道。  相似文献   

7.
推进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向世界展现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是我国新闻传播工作的时代课题与努力方向。以有效国际传播路径构建为研究视角,我们要夯实提高国际传播能力的国家实力,构建新时代中国化马克思主义话语体系,倡导"平等包容"的国际传播理念,拓展多维立体的国际传播工作格局。  相似文献   

8.
黄艳 《报刊之友》2013,(8):129-130
十八大报告指出,文化实力和竞争力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重要标志。加强重大公共文化工程和文化项目建设,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提高服务效能。构建和发展现代传播体系,提高传播能力。城市形象对城市的发展尤为重要,如何在新时期借助现代文化传播优势创新方式,提升城市软实力与竞争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在当今中外科技期刊对接与国际化传播的迫切形势下,增强我国学术期刊的传播能力,是当前我国学术期刊界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新闻出版总署报刊业"十二五"时期发展规划为此提供了发展契机,我国的科学技术期刊必须坚定立场,扩大视野,实现"走出去"的战略,加强期刊自建与信息资源开发,逐步推进集团化建设,扩大国际合作,通过引进与输出加快自身的传播能力建设,扩大影响力,繁荣中国学术期刊市场,以更好实现学术期刊的价值。  相似文献   

10.
2013年10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指出,“要精心做好对外宣传工作,创新对外宣传方式,着力打造融通中外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在这一创新过程中,国际传播的话语体系创新和能力建设是重大的理论和实践问题.基于这一理论和实践需求,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中国传媒大学广播电视研究中心于2014年6月28日举办“2014中国传播论坛:中国国际传播的话语创新与能力建设”学术研讨会.本次会议汇集了学界、业界的近百位专家学者,他们围绕会议主题,从理论、政策和实践创新等多个维度进行了卓有成效的论文宣读和交流.与此同时,会议期间发布了全球范围内首部研究中国国际传播发展情况的专业权威报告——《中国国际传播发展报告(2014)》(国际传播蓝皮书).该书由广播电视研究中心组织出版,汇聚了从事国际传播实务的政府部门、主流媒体、教育文化以及其他信息传播机构的领导、专家与国内外知名学者的心力共同编撰而成.  相似文献   

11.
人类已经进入互联网时代,互联网已变成人们生产、传播、获得信息的主要渠道,必须科学认识网络传播规律,创新网上理论传播,推动网上理论传播深入发展,让互联网真正成为传播党的创新理论的主阵地、主渠道,让党的创新理论通过互联网"飞入寻常百姓家"。  相似文献   

12.
国际传播能力建设是国家战略.当前,我国国际传播面临的有利因素越来越多,国际舆论竞争格局虽然没有根本性改变,但正在能量累积的关键阶段,我国与西方发达国家的舆论竞争将成为全球舆论战的主要战场,创新国际传播战略势在必行.国际传播机制创新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推进全媒体传播,加大社交传播力度;推进本土化传播,切合对象国受众需求;推进特色化传播,突显中国媒体魅力;推进协同化传播,打造国际传播合力.  相似文献   

13.
余蓉茜  余岁兴 《今传媒》2023,(2):110-113
随着科技的发展、媒介环境的变化以及消费群体特征的更新,中国传统民俗文化迎来了新的挑战与机遇。传播策略如果一味因循守旧、故步自封,就会让传统民俗文化消逝在时间的洪流,唯有不断进行传播创新才能让中国传统民俗文化得以传承发展。本文对中国陕西传统民俗文化的传播策略进行了研究,并运用舒尔茨整合的营销传播“SIVA理论”,探索了陕西传统民俗文化传播的创新路径:陕西传统民俗文化的传播需要满足年轻受众的需求,运用属地内容特色,拓展传播渠道及场景,让受众对文化产生价值认同和情感认同。  相似文献   

14.
《新闻界》2020,(3):12-16
随着传播科技的不断发展,新媒体传播日新月异,新闻传播格局发生了革命性变化。应当在深刻把握"互联网这个最大变量"内涵的基础上,推进新闻传播机制创新,建立健全事实核查机制,保障充分而多元的信息供给,力求舆论监督与舆论引导的有机统一,创新舆论引导观,以便把新闻传播工作做得更好。  相似文献   

15.
科技传播体系与创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作为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构成之一的高新知识流通辐射的科技传播体系,担负着知识向经济转化、科学技术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的极其重要的使命。为了促进各类科技机构和传播组织在功能分工的基础上实现有效联合,促进国家体系的良性运行,必须建立一种合作互动机制,组成国家科技传播体系。把国家科技传播体系与创新结合起来,并把创新作为可持续运动状态的核心构成要件,就要处理好国家科技传播体系建设过程中与其他构成要件共同运作联系中的自我更新和可持续性发展问题,构建和国家创新体系同构对应的。与发现发明体系、开发应用体系融接连通、功能互动的传播扩散体系。这是一个庞大的复杂的系统化工程。首先必须进行科技传播制度创新、科技传播技术创新、科技传播产业创新。  相似文献   

16.
新闻贵在创新。创新,是新时期做好新闻宣传工作的不竭动力,也是不断提高新闻舆论引导能力的关键所在。我们必须锐意改革,大胆创新,勇于突破固有的传播理念、模式和机制的束缚,创新理念、创新内容、创新方式、创新机制,从而占领当今新闻传播的制高点,掌握正确引导社会舆论的主动权。  相似文献   

17.
《新闻界》2015,(6)
新媒体以其交互性、开放性等特征成为民间公益组织传播能力提升的重要媒介。对于国内迅猛发展的民间公益组织而言,如何运用新媒体渠道提升传播能力以募集更多的公益服务资源、促进组织自身的品牌化建设成为当前的紧迫课题。研究发现,国内民间公益组织传播能力有所增强,但是总体传播能力仍然较弱。鉴于民间公益组织的传播能力整体较弱,缺乏科学合理的传播策略与传播规划以及专业网络传播人才等问题,需要从传播策略与规划、寻求培训支持、培养组织专业传播人才等方面来提升民间公益组织的传播能力。  相似文献   

18.
《中国红歌会》通过红色文化资源开发、拓展,凝聚了独特、隽永的文化内涵,给江西卫视的品牌建设提供了思路:文化资源开发,文化传播与创新。在传播事业日益发达、全球化发展继续深化、国家提倡大力发展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的时代背景下,江西卫视应以文化传播为己任,以文化传承与创新发展为核心,打造自己的特色定位与品质,满足受众多元化的文化需求。  相似文献   

19.
文章从文化、商业、技术三重视角,围绕新发展阶段国际出版文化生态、市场生态和互联网生态的重构,将跨文化交流、对外出版贸易、科技创新进行结合,探讨中国出版国际传播能力建设,以引领和推动国际传播实践,提升中华文化国际传播效能.  相似文献   

20.
在当前我国推动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的背景下,出版的传播特性决定了其是彰显大国气度,昭示"人类命运共同体"宣言的最有力的传播方式。文章从出版的国际传播能力的构成角度出发,分析了我国出版国际传播能力的建设现状,阐述了国际政治复杂化、传播主体多样化、出版企业的依赖性等三大障碍,进而提出通过政府的"一体两翼"策略能有效助力出版界"讲好中国故事",从而提升中国出版整体的国际传播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