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正一、舍生忘死,为中国人民广播事业的发展做大量奠基性工作温济泽的广播生涯始于1946年。1946年6月,全面内战即将爆发,为了适应新形势的需要,解放日报和新华社联合进行了大改组。新华社总编辑余光生征得温济泽同意,将他由解放日报调到了新华社语言广播部(通俗简称口播部),担任第一任主任。为了统一对广播宣传的领导,口播部当时进行了机构体制上的大调整。由新华社成立电务处,原来分属中央军委三局的机务组包括技术设备、播音室及其人员都  相似文献   

2.
正我们和温济泽是在1947年认识的。我们永远怀念着和温老在一起的日日夜夜……温济泽是1946年6月从解放日报社调到新华社总社语言广播部任主任的,负责为延安新华广播电台编发口头广播稿件。1947年春,延安新华广播电台撤到瓦窑堡,更名为陕北新华广播电台继续播音。后来陕北新华广播电台又转移到涉县。温济泽继续担任编辑部主任,主持陕北台工作。当时,我们只有十五六岁,已参军当看护(卫生员),后被分配到口播部当通讯员,传递稿件,还兼管  相似文献   

3.
2005年12月30日,是中国人民广播事业创建65周年纪念日。1940年12月30日晚上七点,从革命圣地延安的王皮湾村,电波传出了延安新华广播电台的响亮呼号,这座电台就是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前身。播音员报道了国内,国际的重大新闻和陕甘宁边区及其他边区的新闻。稿件是由设在延安近郊清凉山上的新华社语言广播部(简称口播部,新华总社分为文播和口播两大部分,文播用电报发出)编辑的,由通讯员送往王皮湾。  相似文献   

4.
1943年1月,在延安,我从中央研究院调到了解放日报社。这是我做新闻工作的开始。解放日报社在延安有名的清凉山上。清凉山靠近延安城,在城的东北角,中间隔着延河,它就在延河之滨。在这座山头上还有新华社。我一到清凉山,就听说新华社每天除了发文字广播,还有口头广播,口头广播的电台叫做延安新华广播电台。延安台是在1940年底建成的。当时延安遭到日  相似文献   

5.
延安 (陕北) 新华广播电台是我党领导下创办的第一座人民广播电台,为现今中央人广播电台的前身。在革命战争年代,延安 (陕北) 台曾经是新华总社的一个部门,先叫口头广播组,后改为语言广播部。迁进北平以后,陕北新华广播电台改名为北平新华广播电台,语言广播部也脱离新华总社扩充为中央广播事业管理处,管理并领导全国广播事业。这份《发展概略》依据现存的有关史料,采用大事记的形式,概括地介绍了延安 (陕北) 台的战斗历程以及与广播事业有关的重大事项,以供整理和研究中国现代新闻事业史参考。  相似文献   

6.
在1945年9月到1949年3月的三年半期间,新华社除了进行文字广播以外,还管理口头广播。当时的延安和陕北新华广播电台就是新华社的一部分。诞生延安新华广播电台是我国人民广播事业历史上最早的一个电台。它是在艰难困苦的环境里诞生的。  相似文献   

7.
通过新闻报道来宣传新闻与宣传性质不同,但二者在形式上有着许多相似之处。因此,微观层面单个具体的规范的新闻,在宏观层面则可能形成一种海量效应,造成宣传效果。1946年6月26日,国民党撕毁了国共两党发布的停战令,发动了全面内战。30日,毛泽东在写给新华社代社长兼总编辑余光生的信中说:"从现时起,凡各地蒋军向我进攻之消息,均请发表,并广播;因蒋口头说停战,实际在作战,我应发表新闻予以揭穿"①。从此,延安台在广播中播出了大量国民党军队不断侵犯解放区的新闻,同时也对解放区军民自卫  相似文献   

8.
1944年9月1日,新华社英文广播部从延安清凉山的窑洞里,向美国旧金山播发了第一条英文电讯稿.从此,我们的对外宣传工作开始迈出重大步伐.  相似文献   

9.
太行山上最强音解放战争时期,延安新华社的文字广播、延安新华广播电台的口语广播,是中华大地的最强音。论电台的功率,远不及国民党的中央通讯社和中央广播电台。但是,谣言腿短,真理气壮。有识者对国民党的广播不屑一顾,都根据延安的声音决定政治行止。第一个驾驶美制轰炸机投奔延安的刘善本同志,就是从收听延安广播开始,由爱国主义而共产主义,后来为新中国的空军建设作出贡献。国民党对解放区的全面进攻,从1946年6月开始,  相似文献   

10.
《新闻界》2016,(17):70-72
<正>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前身是延安新华广播电台,1940年12月30日创办于延安。该台是中国共产党创办的第一家广播电台,台址在延安西北19公里王皮湾村的窑洞里,由中央广播委员会直接领导,建制上隶属于新华社,新华社为此设立广播科提供稿件。中央广播委员会首任主任周恩来,周去重庆工作后由朱德担任。解放战争时期,新华广播电台属于新华社的一个部门—口语广播部。  相似文献   

11.
1944年9月1日,新华社在延安正式开播对外英文广播,通过无线电波的传送向海外播发新华社英文文字电讯,报道中国共产党和八路军、新四军以及抗日根据地的消息.此后,新华社英文广播的业务和规模不断扩大,逐渐成为党的对外宣传队伍中的一支主力军.  相似文献   

12.
1940年10月,我们军委三局十分队(CSR,新华社文字广播发讯台,原驻延安枣园西边的盐店子)奉命合并到九分队(XNCR,延安新华广播电台,在川口西边的王皮湾)。主要是使用九分队的一千瓦功率的广播发射机,播发CSR新华社电讯。  相似文献   

13.
太行山上最强音解放战争时期,延安新华社的文字广播、延安新华广播电台的口语广播,是中华大地的最强音。论电台的功率,远不及国民党的中央通讯社和中央广播电台。但是,谣言腿短,真理气壮。有识者对国民党的广播不屑一顾,都根据延安的声音决定政治行止。第一个驾驶美制轰炸机投奔延安的刘善本同志,就是从收听延安广播开始,由爱国主义而共产主义,后来为新中国的空军建设作出贡献。国民党对解放区的全面进攻,从1946年6月开始,到1947年2月即被我击破。从3月起,它被迫改行“哑铃式”的重点进攻——两个重点,一在陕北,一在山  相似文献   

14.
二战中整体战争的形态,决定了广播在社会动员、形成舆论、激发民族情感上所发挥的独特作用,中国作为反法西斯战争中的东方战场,以延安新华广播为代表的中国广播同样为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了巨大贡献。本文在分析二战媒介与战争关系的图景下,阐述了延安新华广播电台对外宣传的发展,并开创性地将延安新华广播与二战时其他国家地区的广播进行了对比,通过解析广播与意识形态、大众结构的关系,用比较的方法研究了二战视野下的延安新华广播电台。  相似文献   

15.
六十年前,党中央在革命圣地延安决定设立新华社英文广播部.1944年9月1日,新华社正式对外播发了第一条英文电讯稿.六十年来,从延安清凉山的窑洞到北京现代化的大厦,从三四名工作人员到上千人的采编队伍,从一台旧式发射机到高科技通讯设备,新华社对外新闻宣传由弱到强,不断发展壮大,为推动我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6.
康庄 《今传媒》2011,19(1):71-72
本文对中国广播事业的发端——延安新华广播电台的建立建成以及工作和贡献进行了研究。延安新华广播电台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第一个广播电台,是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前身。1940年12月30日延安新华广播电台在距离延安城以西19公里的王皮湾村开始第一次播音。延安新华广播电台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中,在极其困难的条件下建台、在极其简陋的条件下出色地进行宣传工作,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创造了无线电广播史上的奇迹。  相似文献   

17.
在革命战争年代,新华社早在1931年11月7日就开始通过无线电台播发文字新闻稿,之后,于1940年12月30日又创办了口语广播,即延安新华广播电台.新华社的口语广播,冲破敌人的重重封锁,将中国共产党和解放区的声音传播到国内外,为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鼓舞和激励亿万人民为国家、民族的解放而斗争做出了重要贡献.很多经历过那个激情岁月的人们,至今仍对新华社口语广播在历史上所起到的振聋发聩的作用印象深刻.  相似文献   

18.
《新闻界》2016,(9):71-72
<正>1940年12月30日,在延安西北的王皮湾村,中国共产党创建的第一座广播电台——延安新华广播电台开始播音,这一天被确定为中国人民广播创建纪念日。1940年3月,周恩来从苏联养伤回来,带回一部功率为10千瓦的苏制广播发射机(从莫斯科拆卸打包运抵延安)。于是中共中央决定成立中央广播委员会,周恩来任主任,成员有中央军委三局局长王诤、新华社负责人向仲华等。军委三局调集30多人组成"九分队",前往王皮湾村(今属宝塔区枣园镇)筹建广播电台。周恩来去重庆领导中共代  相似文献   

19.
杨兆麟 《中国广播》2005,(12):47-48
2005年12月30日,是全国人民广播事业创建65周年纪念日。1940年12月30日晚上7点钟,从延安市以西的王皮湾村,播音员发出了“延安新华广播电台”的响亮呼号,接着,报道了国内、国际的重大事件和陕甘宁边区以及其他各边区的消息。有如一阵清新的风,吹遍神州大地和东南亚各国,祖国人民和各国华侨为之欢欣鼓舞。稿件是由设在延安市近郊清凉山上的新华总社语言广播部(简称口播部)编辑的,  相似文献   

20.
虞文俊  许叶彤 《青年记者》2023,(23):118-120
抗日战争时期,广播成为重要的宣传武器。在内外夹击的形势下,中国共产党发射属于自己的对外宣传电波成为一种必要。1941年12月3日,延安新华日语广播正式播音,作为共产国际对日广播的开始,以侵华日军为主要对象,以激起日军反战情绪为主要目标,以引导团结抗敌为主要方向,在日军中收获良好宣传效果,推动抗日战争向胜利前进,进一步助力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向前迈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