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生活体验:在用照相机拍摄远处的物体和近处的物体时,通过调节像距(即调节暗箱的长度),使远处的物体和近处的物体通过镜头(凸透镜)所成的像都能清晰地落在胶片上.提出问题:人的眼睛也相当于照相机,那么眼睛是怎样清晰地看到远处的物体和近处的物体呢?猜测和假设:人眼睛能看到物体,是物体通过晶状体(相当于照相机的镜头——凸透镜)在视网膜上成倒立、缩小的实像.这时,像距(即晶状体到视网膜的距离)是不变的,眼睛要将远处的物体和近处的物体的像都成在视网膜上,由于物距的不同,势必是晶状体焦距发生了变化.制定计划和设计实验:选用焦距分别为f…  相似文献   

2.
原来,晶状体是有弹性的,它的弯曲程度可以靠周围的肌肉——睫状体来调节.在观看远处物体时,由于周围肌肉的作用,晶状体的弯曲程度变小,晶状体变得扁平,眼睛的焦距变大;在观看近处物体时,由于周围肌肉的作用,晶状体的弯曲程度变大,晶状体变凸,眼睛的焦距变小.因此,无论是远处的物体还是近处的物体都能在视网膜上成清晰的像.可见,眼睛是一个精巧的变焦距系统,在物距改变时,它能靠改变晶状体的弯曲程度来改变焦距.眼睛的这种作用叫做眼睛的调节.眼球非常类似于一个神奇的照相机(或摄像机).  相似文献   

3.
同学们知道,我们的眼睛好像一架精密的照相机。眼睛前面的晶状体就像照相机的镜头,它是用凸透镜成像的。当看到景物时视网膜上就会形成清晰的像,由视神经把这些信息传递到脑,我们就感觉到景物的形象了,也就是看到这些景物了。  相似文献   

4.
1改进原因 生物教学中讲述眼睛成像时,有眼球模型结构介绍眼球的构造而不能具体成像,演示成像时用蜡烛火焰,凸透镜和光屏分别代替所视物体,晶状体和视网膜,观看远物和近物时晶状体厚薄形状的变化和焦距的变化,是用换不同焦距的凸透镜来实现的,由于眼睛视网膜与晶状体距离是固定的,在实验时若保持凸透镜与光屏距离不变,更换凸透镜后像很难清晰地成在光屏上,要使像清晰地成在光屏上,则需改变凸透镜与光屏距离,这与眼睛的实际结构不相符.演示近视眼和远视眼晶状体形状改变引起焦距变化时,也只能换用不同焦距的凸透镜和凹透镜来实现,晶状体形状变化无法演示.演示用凹透镜和凸透镜矫正近视眼和远视眼时也不能把像准确成在视网膜上.  相似文献   

5.
例1 请指出以下三句话中的不当之:(1)虚像不能呈现在屏上,因此照相无法拍摄虚像.(2)物体在眼睛的视网膜上所成的都是正立的.(3)某人站在岸边,用渔叉对准水中鱼叉去,一定能百发百中.分析和解:(1)虚像可以用照相机摄.被平面镜反射的发散光,或被凸透折射后的发散光,跟从“虚像处射来”光是一样的,因而可以拍照,但拍摄时物距,是照相机镜头到虚像的距离.图即为用照相机拍摄的山在水中的虚像。(2)眼睛的晶状体相当于凸透镜,物通过晶状体在视网膜上所成的像,是倒、缩小的实像.(3)我们知道,通常眼睛看到水中的,实际是鱼的虚像.人对着鱼的虚像叉,这…  相似文献   

6.
1 改进原因 生物教学中讲述眼睛成像时,有眼球模型结构介绍眼球的构造而不能具体成像,演示成像时用蜡烛火焰,凸透镜和光屏分别代替所视物体,晶状体和视网膜,观看远物和近物时晶状体厚薄形状的变化和焦距的变化,是用换不同焦距的凸透镜来实现的,由于眼睛视网膜与晶状体距离是固定的,在实验时若保持凸透镜与光屏距离不变,更换凸透镜后像很难清晰地成在光屏上,要使像清晰地成在光屏上,则需改变凸透镜与光屏距离,这与眼睛的实际结构不相符。演示近视眼和远视眼晶状体形状改变引起焦距变化时,也只能换用不同焦距的凸透镜和凹透镜来实现,晶状体形状变化无法演示。演示用凹透镜和凸透镜矫正近视眼和远视眼时也不能把像准确成在视网膜上。  相似文献   

7.
一、填空题1.如图1,人的眼睛像一架神奇的照相机,晶状体相当于照相机的______镜,外界物体在视网膜上所成的像是______(填“正立”或“倒立”)的实像.2.产生近视眼的原因是晶状体太______(填“厚”或“薄”),折光能力太______(填“弱”或“强”),或者眼球在前后方向上太______(填“长”或“短”),因此来自远处某点的光只能会聚在视网膜前,不能在视网膜上形成清晰的像.矫正方法是戴用______透镜做镜片的近视眼镜.3.小明的爷爷和爸爸都是老花眼,爷爷的老花眼更重一些,小明的妈妈则是近视眼.他们的三副眼镜都放在报纸上,如图2.现在爸爸要看书,让…  相似文献   

8.
眼睛的构造     
八年级《物理》(人教版)上册第68页的图3.4-1是一幅眼睛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眼睛是用来观看外界的人体重要器官,你知道眼睛是如何看到景物的吗?人眼的构造虽然复杂,但作为核心部件的眼球,却好像一架照相机,瞳孔就像照相机的光圈,可随光线的强弱变大或缩小,控制眼球的进光量.晶状体和角膜的共同作用相当于一  相似文献   

9.
人的眼睛就其结构而言跟照相机相似:眼球中的水状液、晶状体和玻璃体组成的折光系统相当于照相机的镜头——凸透镜;视网膜相当于底片.众所周知,照相机底片上所成的像是倒立的,那么视网膜上所成的像也是倒立的吗?若是倒立像,视觉为何又是正立的呢?  相似文献   

10.
人的眼睛相当于一架照相机,晶状体相当于照相机的镜头,视网膜相当于照相机内的胶片,从物体发出的光线经过晶状体(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在视网膜上形成一个倒立、缩小的实像,分布在视网膜上的感光细胞将这种刺激通过视神经传给大脑,人们就  相似文献   

11.
眼睛是最精密、最灵敏的感觉器官,它的作用就像一个数字图像处理器。当不同频率的光线通过晶状体和角膜进入眼睛后,就到达了视网膜。在视网膜上成像,经一系列理化变化转换为神经冲动,再通过神经冲动传入脑视觉中枢,产生视觉。  相似文献   

12.
翻阅八二年初中物理第二册课本,发现关于眼睛一节教材中有某些不正确的阐述。为了使学生树立正确的概念,写此短文,供同志们教学中参考。正视眼在静息状态时,从远处物体发来的光,经眼屈光系统后,能在视网膜上生成清晰的像。当物体移近、或观察近处物体时,如果眼睛的屈光力(用焦度衡量)不改变,则生成的像在视网膜之后,在视网膜上得不到清晰的像。在一定范围内,人眼可以凭借使晶状体的形状发生变化,从而改变其焦度,仍使像清晰地生成在视网膜上,这种机能叫做眼的调节。  相似文献   

13.
眼睛的自述     
我叫“眼睛”,我是人类和动物不可缺少的重要器官,更是人类认识世界、了解世界的窗口,人们能够通过眼睛看清各种物体,判断距离远近,欣赏那五彩缤纷的美景。如果你对我还不十分了解,那就让我来详细地做一下自我表现介绍吧。介绍一我的结构我就像一架天生的小小照相机:眼球里有一个象凸透镜一样的晶状体,晶状体和里面的玻璃体(透明液体)对光线的折射作用,使整个眼球对光线的作用相当于一个双凸透镜,这相当于照相机的“镜头”,这个镜头的焦距约为1.5cm。一般情况下,物体总在眼球的二倍焦距之外。当人们看物体的时候,来自物体的光线会通过我的瞳…  相似文献   

14.
正"眼睛与眼镜"不仅是凸透镜成像规律的拓展,更是初中光学知识的重要应用,在初中光学教学中具有重要地位。本文以高端备课的研究视点,深入研究"眼睛与眼镜"教学的物理内涵,以期对这节课的教学有所裨益。一、问题提出与分析现行人教版教材首先将眼球比作一架照相机,并对眼球的结构进行介绍。随后,阐述晶状体和角膜的共同作用相当于一个凸透镜,把来自物体的光会聚在视网膜上,形成物体的像,视网膜上的感光细胞受到光刺激产生信号,通过视神经把信号传输  相似文献   

15.
王侠 《高中生》2008,(24):50-50
眼睛的晶状体可以近似看成一个凸透镜,视网膜就是屏。眼睛看到的物体,是该物体经过"凸透镜"在视网膜上形成倒立的实像的结果。物体所在距离不同,人眼可以通过肌肉松紧自动调节"凸透镜"的焦距,使像落  相似文献   

16.
一、问题的提出在苏科版八年级(上)第四章第三节照相机与眼睛视力的矫正中,教材介绍了视力的矫正。设计流程为:把图1所示的凸透镜看作眼睛的晶状体,光屏看作视网  相似文献   

17.
当你走在一条平坦而长长的大路上,眼望前方.你会发现前方的路愈远愈窄,难道路果真如此吗?同学们都会异口同志地说:“不是”!那么观察到的现象应该怎样解释呢?为了回答这个问题,应先弄清楚人眼的构造和人眼看到物体的原理.人眼是一个光学系统,如图1所示,眼睛中的晶状体是一个富有弹性的双凸透镜状的透明体,眼球后部的视网膜相当于光屏,物体经晶状体成像于视网膜上,再通过视神经把信息传入大脑产生视觉.为了保证远处或近处的物体都能在视网膜上成清晰的像.晶状体的曲度要不断地改变,其中起关键作用的就是当晶状体相联的睫状…  相似文献   

18.
所谓变焦照相机,是指通过改变相机的焦距来改变像的大小.对于变焦照相机,在物距不变的情况下。焦距越大,像距越大,像也越大;焦距越小。像距越小,像也越小.  相似文献   

19.
一、重点难点突破1.照相机、投影仪、放大镜成像的不同通过对这三个光学器件的实际应用过程作对比,我们会发现它们成像的情况与物体和镜头之间的距离有关,为了得到清晰的像,我们要不断调节物体与镜的距离或是像与镜的距离:用照相机拍照时,物体离镜较远,像离镜头较近:投影仪投影时,投影片离镜头较近,屏幕离镜头较远,用放大镜时,物体与镜一般都贴得较近.照相机拍摄的像与实物在镜头的不同侧,成的像是缩小的;投影仪投射的像与实物也是在镜头的两侧,但是成的像是放大的,放大镜成的像与物体位于镜的同一侧,成的是放大的像.  相似文献   

20.
一般人在40~45岁以后,阅读或其他近距离工作时看不清,而且逐年加重的现象称为老视眼,俗称老花眼。眼睛里有一个名叫晶状体的结构,是一个双面凸起的透镜,中央厚,边缘薄,相当于照相机的变焦镜头,它在睫状体的共同作用下,能调节眼睛看清远、近各种距离的景物,而完成这一过程是依靠晶状体本身的弹性、睫状体收缩舒张及晶状体悬韧带松弛和紧张来达到的,医学上称之为调节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