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黄芪为豆科多年生草本植物黄芪的根。归脾 ,肺经 ,具有补气升阳等作用 ,为补气要药。临床十余年 ,常用黄芪为主 ,随记配伍。治疗泌尿系统疾病如石淋、血尿、隆闭是取黄芪补气作用 ,而气具有推动、温煦、防御、固摄和气化功能。临床上只要辩证正确 ,用药合理 ,常可取得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2.
<正>2019年5月10日,科睿唯安基本科学指标数据库(Essential Science Indicators,简称ESI)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青岛理工大学"工程学"学科ESI排名进入全球大学和科研机构的前1%。此次ESI统计的青岛理工大学工程学学科论文465篇(其中高被引论文6篇),总被引频次2523次,篇均被引频次5.43次。青岛理工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中国知网与百度学术中文献被引频次是否相同,为被引频次检索拓展可能的检索工具提供依据。方法:以《昆明医科大学学报》2013年发表的论文作为对象,采取随机抽样方法,抽取586篇中200篇期刊论文(34.1%),剔除稿约、医院介绍等非学术论文7篇,剩下193篇,然后分别在中国知网和百度学术查找这些论文的被引频次,作配对t检验,比较两网站数据是否有差异。结果:193篇论文的平均被引频次分别为1.53±2.14次(中国知网),1.17±1.60次(百度学术),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百度学术的被引频次与中国知网的差异不大。结论:与中国知网的被引频次相比,中国知网和百度学术可以共同成为我们文献检索工具。  相似文献   

4.
目的:目前关于内冷型溶液除湿器的研究均基于特定的装置结构和流型,限制了其普遍应用。本文采用基于传热单元数的传热传质数学模型,通过数值模拟研究了各种流型、结构和流体参数的影响。创新点:1.提出一种新的除湿效率定义;2.引入?效率评价内冷型除湿器的性能;3.分析不同流型、结构和流体参数下除湿器除湿效率和?效率;4.研究结论不受特定装置和流体参数的限制,为内冷型除湿器的设计优化提供了建议。方法:1.建立内冷型除湿器的物理和数学模型;2.通过实验数据与模拟数据的对比,验证模型的正确性;3.建立除湿效率和?效率的数学模型;4.通过不同流型、结构和流体参数的模拟数据,分析其对除湿效率和?效率的影响。结论:1.本文提出了一种新的除湿效率定义,解决了内冷型除湿器在某些工况下除湿效率超出0~1范围的问题;溶液入口平衡含湿量根据入口溶液和冷却水的最低温度计算,并且新的除湿效率综合考虑了冷水的代价,可以更好地评价除湿器的除湿性能。2.对于内冷型除湿器,三种空气与溶液间流型的除湿效率和?效率总是逆流最好,叉流其次,顺流最差;溶液与冷水之间的流型对两种效率影响不大,I流型比Ⅱ流型提升5%左右。3.LiCl溶液的除湿效率高于CaCl2溶液,可以提高60%,但LiCl溶液的?效率低于CaCl2溶液,可降低16%。4.在设计内冷型除湿器时应采用较大的空气与溶液间传热单元数,并建议在其运行过程中使用浓度较高的溶液及入口温度较低的溶液和空气,以达到更高的除湿效率和?效率。  相似文献   

5.
通过检索中国知网,对2005—2010年登载在《西安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高被引论文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2005—2010年《学报》共刊发论文714篇,被引337篇,总被引频次1 051次;被引频次最高的前50位高被引论文共计被引460次,占到总被引频次的43.76%,显示高被引论文对期刊影响力和引证指标的突出贡献.共有12个学科、专业进入高被引论文行列,排名前三位的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中药学、体育科学总被引频次占到前50位高被引论文的50.87%;前六位合计占到82.6%.统计表明论文刊发时间越长,被引机率越大;本院作者为刊物被引频次的重要贡献者.对被引频次和中国知网下载频次进行相关性分析,Pearson相关系数为0.662(P〈0.01),显示高被引论文被引频次和下载频次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慢心肺心病患者在急性发作期的血液流变学测定的临床应用价值.方 法采用全自动血液粘度快测议测定58例患者和52例对照组的血液粘度.结果 除纤维 蛋白原外,其它六项指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1.结论 本法具有快速、特异、实用等 特点,为临床在肺心病患者急性发作期合理用药提供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7.
张芸 《生活教育》2011,(22):34-35
在现行的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中,文言文占有相当大的比例:六册书中共有文言文45篇(不包括大量的古诗词),其中要求学生背诵的有31篇,占总篇数的68.9%。新课程标准要求7~9年级学生"背诵优秀诗文80篇",同时在"评价建议"部分明确指出:"评价学生阅读古代诗词和浅易文言文,重点在于考察学生记诵积累的过程,考察他们能否凭借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诗文的大意,而不应考察对词法、句法等知识的掌握程度。"  相似文献   

8.
正提问是目前小学语文课堂普遍采用的教学方式,研究课堂提问是课堂研究的重要任务。笔者通过一学年对乡村、集镇、城区等42所学校一至六年级近400节课的观察发现,教师平均每3分钟提问2次,年级越低频次越高。再对提出的问题进行专项分析发现,虽然文本体式丰富多彩,"核心教学价值"不尽相同,但有些问题或问法惊人一致。经历小学六年训练,学生可用一套程式化话语系统应答,无任何学习效果。如何避免这些提问呢?以下试做分析。  相似文献   

9.
研究目的:创新要点:研究方法:重要结论:采用广义估计方程模型对存在时间相关件的事故频次数据进行建模,并与传统广义线性模型的估计效果进行对比。 通过广义估计方程来考虑事故频次建模中数据的时间相关性,从而提高参数估计准确度以及模型预测精度。基于4年高速公路交通事故频次数据,建立考虑时间相关性的广义估计方程以及传统的广义线性模型,并采用统计指标对模型效果进行对比。1.事故频次数据样本最对预测精度影响很大;2.广义估引方程能够有效考虑事故频次数据中存住的时间相关性;3.广义估计方程的参数估计比传统广义线性模型史准确,且精度更高。  相似文献   

10.
应用文献计量学的方法,对《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2011年各栏目载文、作者、总被引频次和总下载频次的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和比较。结果表明:该刊5年16个栏目共刊载学术论文828篇,基金项目论文占39.4%,篇均页码6.4页,平均出版时滞185 d;第一作者中具有高级职称的占62.9%,校外作者占40.9%;篇均被引1.8次,篇均下载144.1次。载文最多的栏目为文学艺术研究(145篇),占17.5%;两岸合作新视界栏目基金论文比及外稿比例最高,分别为81.3%、75.0%;马克思主义理论与现实研究栏目篇均出版时滞最短(74 d)、篇均被引(5次)及篇均下载频次(305.7次)最高;修辞学大视野栏目第一作者正高职称比例最高(64.2%)。  相似文献   

11.
2002年4、5月和9、10月分两次调查了雅砻江锦屏一级水电站及其影响区的浮游动物多样性概况.结果表明:雅砻江中、下游浮游动物由3门、4纲、11目、23科、28属、46种组成.其中原生动物31种,占总种数的67.39%;轮虫12种,占总种数的26.09%;节肢动物3种,占总种数的6.52%.  相似文献   

12.
提出一种新型的液体除湿系统——超声雾化液体除湿系统,该系统用超声雾化技术取代了传统塔式除湿过程中的填料,避免了由填料带来的溶液耗量大和阻力大的缺点.建立了数学模型来预测在理想条件下液体除湿过程的效率及耗液量.通过对比计算结果和传统塔式除湿的实验数据,发现后者的溶液耗量远大于理想情况下的耗量.另外,在提出的系统中除湿过程发生在通过超声作用产生的微小除湿剂液滴表面,等量的除湿剂能够产生更大的反应表面积;整个新系统中没有喷嘴和溶液泵,系统阻力和能耗相应降低.因此,该方法比塔式除湿方式更接近于理想情况.  相似文献   

13.
建立了模拟逆流降膜除湿过程传热传质的数学模型,给出了传热传质的控制方程和适当的边界条件和气液界面条件.采用氯化钙作为除湿剂,运用控制容积法对降膜除湿溶液与被处理空气之间的除湿过程进行了分析和计算.获得了相应的除湿溶液与被处理空气的速度场、温度分布和出口参数.计算结果表明:沿着除湿器高度方向溶液和空气的温度、溶液的浓度、空气的湿度在入口区域变化较快而在出口区域变化较慢.可分别通过增加竖壁的高度、溶液的入口浓度和溶液的流速来改善除湿过程;同样,也可通过降低空气的流速或空气入口湿度达到改善除湿过程的目的.研究结果有利于改进除湿器的性能,为太阳能液体除湿、空调系统的优化设计和运行调节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据法国《世界报》2012年5月22日报道,法国学生互助保险公司(LMDE)开展的第三次全国"大学生健康和生活状况"调查显示,除了缺乏时间和自行用药,经济上的原因是大学生放弃医疗项目的主要原因。超过一半的大学生每月开销不足400欧元,越来越多的大学生边上学边工作,这一数据在2003年有48%,2010年则达到了68%。  相似文献   

15.
2002年春季(4-5月)和秋季(9-10月)分两次调查了雅砻江锦屏一级水电站及其影响区的底栖无脊椎动物多样性概况。结果表明:雅砻江中、下游底栖无脊椎动物由5门、6纲、12目、32科、38属、39种组成。其中节肢动物32种,占总种数的82%;环节动物3种,占总种数的7.7%;软体动物2种,占总种数的5.1%,线虫动物和苔藓动物各1种,分别占总种数的2.6%。  相似文献   

16.
枳实 ,《神农本草经》云其 :“味苦寒。主大风 ,在皮肤中如麻豆苦痒 ,除寒热结 ,止痢长肌肉 ,利五脏 ,益气轻身。”[1] 下此以往 ,诸本草对其“益气”之论和者益寡 ,大都认为本品为破气之品 ,性质峻猛 ,只降不升 ,专泻无补。丹溪言其有“冲墙倒壁”之力 ;江笔花列为泻脾猛将 ;凌奂则具体指出 :“中气虚弱……法当调中益气……若再用此破气 ,是速其毙也。”[2 ] 可是 ,近年来 ,临床常用本品与补气升阳的黄芪、党参、升麻等配伍 ,用于中气虚陷的子宫脱垂、脱肛、内脏下垂等证 ,收到较单用补气升提药更理想的疗效。其作用机理 ,笔者认为有以下…  相似文献   

17.
一天,六年级女孩小丽惊慌失措地跑进办公室,把一张卷成圈圈的小纸条交给了被学生称为"妈妈老师"的方老师。方老师展开一看,眉头就皱了起来,纸条是小丽的同班同学小天写给小丽的"求爱"信。小天已不是第一次写纸条了,文字也由以前的含蓄、朦胧,演变成了赤裸裸的表白。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急性颅脑损伤患者早期多频次高压氧治疗的可行性,寻找促进急性颅脑损伤患者康复、减轻并发症和后遗症的新途径.方法:选择急性颅脑损伤患者60例,随机分为A、B两组进行对照治疗,A组30例采用早期多频次高压氧疗法,确定为伤后24小时内、每天2~3次、连续5~10天高压氧治疗,5~10天后改为每天1次的常规治疗;B组30例采用常规的伤后10天以后、每天1次进行高压氧治疗.比较两组生命体征的变化、症状体征的改善、后遗症轻重程度等.结果:A组治愈20例(67%),好转9例(30%),无效1例(3.3%),总有效率为97%.B组治愈12例(40%),好转10例(33.3%),无效8例(26.7%),总有效率为73.3%.两组治疗效果经假设检验(Z=-2.475,P=0.013)差别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急性颅脑损伤采用早期多频次高压氧治疗可明显提高治愈率,减少后遗症,促进患者康复,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9.
国外沿用的六种外语教方学法:情景法、交际法、社团学习法、自然法、沉默法和暗示法,在20世纪是具有创新意义的外语教学方法。分析这几种外语教学的方法理论以及对我国中小学教学实践的影响,对中国的外语教学工作将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20.
利用小样本数据预处理技术提高效能指标精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了运用熵值判别法和线性均方估计法来处理小样本数据的方法.熵值判别法是根据熵的上界对应最大的不确定度,利用所得数据的熵信息量判别数据是否含有粗大误差;线性均方估计消除粗大误差是一种采用软化的方法处理粗大误差.经过多次试验,结果表明这两种方法在处理小样本采样数据时能够有效地提高数据精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