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84 毫秒
1.
《乒乓世界》2007,(11):43-43
在刚刚结束的世界杯单打比赛上,我在决赛中赢了柳承敏,获得了自己的第一个世界单打冠军。在前面的比赛中我碰到庄智渊和高宁,打得不那么顺。当时我也是在调整自己,希望把最好的状态调整到半决赛和决赛时。其实决赛前,我就想过决赛时会对柳承敏。早在5月份打世乒赛半决赛时,我就想过如果自己赢了马琳,柳承敏又赢了王励勤的话,我们就会在决赛上碰到。但是那次我和他都输了,而这次我们都进入了决赛。现在对我来说已经不存在2004年奥运会输给柳承敏的阴影了,相反那场比赛让我有了很多心得。那场球我会记很长时间,输了的比赛分量越重,对对手就会越注意,研究得就会更透彻。雅典奥运会输给他之后,我们交手过很多次,我都赢了。也许很多人觉得我在决赛之前会想要报仇啊什么的,其实决赛前我没什么特别的准备。亚运  相似文献   

2.
马有顺 《乒乓世界》2005,(1):105-105
所谓“爆冷”是指名不见经传的弱者一举击败了名将。在2004年的世界杯赛中.巴西年轻选手蒙特罗淘汰奥运新科状元柳承敏即为例证。但有些场次的胜负称为“爆冷”却难免牵强。比如雅典奥运会乒乓球决赛.王皓输给柳承敏就不能称为“爆冷”。我认为.王皓输球归结起来有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3.
镜头回放 2008年4月25日,欧洲冠军杯决赛首场比赛在奥地利的“下奥地利”俱乐部主场举行。为了报去年决赛失利之仇,奥地利俱乐部重金聘请了韩国的“头号杀手”柳承敏,与以往不同的是,这次韩国人出场次数极多,除了俱乐部高额奖金的诱惑之外,他更是提早在为奥运会做着准备。  相似文献   

4.
佛挡杀佛     
《网球天地》2012,(2):44-45
在每年的第一项职业网球赛事,澳洲布里斯班公开赛上,来自捷克的贝内索娃挑战比利时名将克里斯特尔斯,这场激烈的四分之一决赛吸引了大批观众。  相似文献   

5.
《乒乓世界》2006,(10):82-82
如果觉得何志文的反手攻球太难练,柳承敏在 D 组图中展示的这招反手推弹绝技,实战中施展的机会或许会更多一些。柳承敏发球后,波尔正手搓接(图2-7),柳承敏判断出这板搓球不太转且略偏高,果断上前用反手半推半弹波尔正手大角(图8-12),直接得分。在此过程中,柳承敏的身体始终保持十分前倾的姿态,出手的同时,右脚向斜前蹬地踏出(图8-11),对重心的借重淋漓尽致。并且,手腕先极度内收(图9),  相似文献   

6.
为探明王皓在第28届奥运会乒乓球男单决赛的技战术运用特点,为中国乒乓球队口后的训练和比赛提供参考,对第28届奥运会乒乓球男单决赛柳承敏对王皓的比赛进行了系统分析与研究结果表明:在这两场比赛中柳承敏的最强项是发球技术其次是反手位侧身拉斜线和正手位拉斜线而相持段的正手位与反手位防守是他的弱项技术.  相似文献   

7.
田子超 《乒乓世界》2008,(12):80-81
2004年雅典奥运会男单决赛场终,当韩国人振臂高呼庆祝胜利的时候,坐在看台上的“柳承敏替身”王建军毅然下定决心,尽自己最大的傍力,将“乒乓长城铺路石”的角色进行到底。  相似文献   

8.
柯瑞子 《乒乓世界》2012,(12):18-19
王皓最终挤掉孔令辉,获得雅典奥运会单打名额,是个意外;王皓作为中国队的三号,一路杀进决赛,是个意外;决赛中王皓被韩国独狼柳承敏——一个从来没有输过的对手击败,更是个意外。这是那届奥运会中国乒乓球队丢掉的唯一一块金牌,也是男乒以及中国球迷心中永远的痛。赛后刘国梁搂着王皓走出体育馆的那一幕至今令人唏嘘不已。  相似文献   

9.
杂拌     
擂台赢家王皓·乒乓球"君子报仇,十年不晚"。在前不久结束的男乒世界杯决赛中,王皓以4:0击败此前连胜马琳与王励勤的韩国名将柳承敏,报了雅典奥运会男单决赛的"一箭之仇",同时也首次登上世界最高领奖台。这位中国虎将十年磨一剑,"千年老二"终于修成正果。王皓这次夺冠不仅是对个人能力的全面提升,而且增加了明年奥运会的夺冠信心。  相似文献   

10.
《乒乓世界》2008,(7):38-39
在亚洲举行的一系列国际乒联公开赛,6月8日在新加坡落下帷幕,作为奥运会前的最后一轮练兵.欧洲球队的表现有点扑朔迷离。波尔伤后复出有些不在状态,许斯单双打双双失利.还没有找到感觉;只有老萨和小奥恰洛夫高调着.前者冲进决赛显示出良好的竞技状态,后者先胜王励勤再胜波尔,一扫几个月来的低迷。  相似文献   

11.
李姗 《新体育》2004,(5):4-4
3月的多哈世乒赛上,由波尔率领的德国队历史性地杀入了决赛。看到波尔开心的笑容,赛后,我立即发了封邮件,给这位老朋友送去了我的祝福。    我和波尔结识于去年10月的江阴男子世界杯期间。当时,我作为“中国少年体育记者团”的记者采访了他。在相处的过程中,波尔的  相似文献   

12.
主要采用录像分析法、数理统计法对王皓2004—2012年三届奥运会乒乓球男子单打决赛失分特点进行分析,探讨王皓奥运会比赛失败的原因。结果表明:王皓三届奥运会男单决赛失败的共同特点是发抢段和相持段的得分率都比较低;其失分的一个主要原因是单局连续失分比较高,单局一次最高连续失分为8分,而且单局中普遍至少是两次连续失分的结合;王皓与柳承敏、马琳、张继科比赛中发抢段失分率都在45%以上;接抢段二、四板主动失分率在降低,但被动失分率在增加;相持段中第五、六板的失分率高达45.7%。  相似文献   

13.
《乒乓世界》2005,(8):118-119
今年,许多“外援”加盟了中国超级联赛,特别是一些水平很高和极具潜力的选手如波尔,梅兹,柳承敏,吴尚垠,朱世赫 ,福原爱等,他们的到来,使对抗更激烈了,一定程度上也提高了联赛的人气,但从长远和整体战略来看,这种引援方式是一种急功近利,弊大于利的做法。  相似文献   

14.
《乒乓世界》2004,(5):39-39
卡塔尔世乒赛前,很多球迷觉得韩国男队是唯一一支有实力与中国男队抗衡的队伍.人们都期待着两队在决赛中相遇.再演一幕“火星撞地球”的乒坛绝唱。但韩国队在半决赛中意外负于德国队.没能晋级决赛。卡塔尔世乒赛之后不到十月.“LG中韩男子乒乓球对抗赛”又在天津拉开战幕.在比赛期间.记者找到韩国男队的“三剑客”——柳承敏、朱世赫和吴尚垠,分别对他们提出了相同的问题,听他们讲述了对此次世乒赛失利的想法。  相似文献   

15.
本文通过对柳承敏在第11届"乒乓球世界杯"男子单打1/4决赛、半决赛、决赛三场比赛中发球抢攻段、接发球抢攻段和相持段的统计与技战术分析,以期找出其在技战术上的优势与不足,为中国乒乓球队进行针对性训练和在比赛中有效运用技战术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6.
年度瞬间     
《乒乓世界》2007,(1):62-62
年度瞬间:不来梅世乒赛男团决赛,王励勤 VS柳承敏,11:7在决胜局获胜后,王励勤振臂欢呼,重重地挥动球拍耳边,回响的还是几个小时前不来梅世乒赛男团决赛上的石破天惊:眼前,浮现着对手的狰狞、教练的如释重负以及来自几乎所有人的笑脸相迎;心中,存留着对于自己这一年来成功,挫折、成长的回味以及对于两年之后北京奥运会的梦想。  相似文献   

17.
“开球!”     
威子 《新体育》2007,(10):60-60,55
奥运会历史上的第一场篮球决赛,由奥运会历史上的第—位中国裁判宣布——  相似文献   

18.
“首战”告捷 2003年10月10日.我作为中国少年体育记者团的一名记者来到江苏省江阴市观看了第24届男子世界杯乒乓球赛.并幸运地采访了波尔和施拉格。 10月11日下午有波尔和马林的比赛,我很早就到了赛场,观众席上的人寥寥无几,波尔和柳承敏正在做准备活动.波尔的教  相似文献   

19.
慈鑫 《乒乓世界》2010,(7):154-154
我至今仍清楚地记得2004年8月23日,雅典奥运会乒乓球男单决赛上王皓负于柳承敏的那一刻,身在雅典的我既惊叹又手忙脚乱,几千字的稿子等着往回发,发稿力度甚至超过某些夺金项目——国球在重大比赛上的失利,哪伯获得的是银牌,都是堪比国足赢球的大新闻,对于一名乒乓球专项记者而言,我对此已习以为常。  相似文献   

20.
《乒乓世界》2006,(10):85-85
赏析过与撞击有关的六组单项技术,最后让我们来看一组综合运用。在 G 组图中,波尔三板定乾坤,每板皆与撞击有关:侧切侧切可说是搓球的一个"变种",波尔在接柳承敏发球时即运用了这种技术。图1中,波尔触球时拍形接近垂直,却能将球"切"到擦网而过,窍门何在?对比图1和图2,不难发现,波尔接发球时除向下用力外,同时向侧有明显用力,这样拍形虽立,却能克服来球的旋转,并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