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疏淡疏淡,是指诗词表现出来的一种风格,其言淡淡而出,似在不经意之间,几乎同口语无异,而诗味却品之无穷.正如苏东坡所说:“寄味于淡泊”,这才能显出一种特色。袁枚说过:“用意要精深,下语要平淡”.又说:“诗宜朴不宜巧,然必须大巧之朴;诗宜淡不宜浓,然必须浓后淡.”  相似文献   

2.
老子的味道     
正老子的味道是平淡。他说“道之出口,淡乎其无味”,“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平淡即无味,而无味之味更加有味。对于老子的味道,许多人解读为言不尽义,也不无道理。但是我觉得王弼的解读似乎更为贴切,更为有味道。王弼说:“以恬淡为味”,他具体的强调了艺术的审美趣味和审美风格。曾翔的字“像小孩写的”一样,听到不少人如是评价曾翔的书法。我揣摸,像小孩写的一样至少有两层意思,一层是天真,另外一层是平淡。如果把天真与曾翔联系起来,必然想到“老夫聊发  相似文献   

3.
衬托是一种表现手法,即为了使事物(主体)的特色更加鲜明突出,用另一些事物(客体)放在一起陪衬或对照。它的基本形式有三种:烘托、反衬、映衬。烘托本是国画的一种画法,用水墨或淡的色彩点染轮廓外部,使事物明显突出。它作为写作手法,则是指不直接写或少写主体,而是用大量笔墨渲染其活动的场面或背景,喧宾“托”主。故而它也被称为烘衬或陪衬。其作用一般有三个:突出人物形象,表现人物心境,交待故事发生的背景。如《琵琶行》开头借“枫叶狄花秋瑟瑟”的萧瑟之景烘托作者与主人离别时的悲凉心境;《党员登记表》开头对暴风雪肆…  相似文献   

4.
杜甫《登岳阳楼》的艺术手法是诗中景与情(即物与我)的奇特结合。所谓“寓情于景”,“借景抒情”,从某种意义上说,都离不开一种映衬方式。景与情的关系不外“相辅相成”(以乐景写乐、以哀景写哀)和“相反相成”(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乐)两种。或日“悲落叶于劲秋,喜柔条于芳春”(陆机《文赋》);或日“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乐,一倍增其哀乐”  相似文献   

5.
古诗词常常借助外在的景物来表达感情,融情于景,正所谓“一切景语皆情语”。情与景的关系如何呢?这是试题命中出现频率较高的考点,应引起广大师生的重视。总的说来,情与景的关系大致有两种情况:一种是描写之景与作者的情相一致,即以乐景写乐情、以哀景写哀情,是正衬关系;一种是描写之景与作者之情不一致,即以乐景写哀情、以哀景写乐情,是反衬关系,可以更增一倍的哀或乐。下面重点介绍以乐景写哀情的诗歌的答题方法。  相似文献   

6.
联想是由一事物想到另一事物的心理过程,这一心理过程往往通过彼此之间相关联的地方,运用比喻、拟人等手法,化抽象为具体,变平淡为生动,使无形为有形,给人以生动、具体之感。《大纲》中对小学生作文要求明确指出:在作文训练中,要求学生逐步做到“要有具体内容”。为了使学生作文写具体,平时在作文教学中,我注意按不同类型对学生进行序列性的片断训练。即按如何把景写具体,如何把物写具体,如何把人写具体,如何把事写具体的序列训练。在把景和物写具体的序列训练中,我们注意指导学生用“联想法”把景和物写具体,主要从以下四方面进行训练。  相似文献   

7.
谈详略     
“淡妆浓抹总相宜”这句诗是宋代大诗人苏轼用典型的美女西施做比喻,赞美西湖在任何情况下都是美丽可爱的。天生丽质的绝代佳人西施,不论是淡雅的装束还是浓艳的打扮,总是恰到好处,娇美动人。写文章也有“浓”与“淡”的问题。美女打扮或浓或淡“总相宜”,写文章也要讲究浓淡疏密“总相宜”:该浓的地方要浓墨重彩,不惜笔墨;该淡的地方应轻描  相似文献   

8.
“半”字是个模糊的慨念,但诗人们却巧妙地将它写入诗中,或状景写人,或记事言理,生动形象,含蓄隽永。古住今来,佳作迭出。以“半”字绘景,能表现出一种虚幻缥缈的景象。李白《登金陵凤凰台》中有“三山半落青天外,一水中分白鹭州”的诗句,诗人登台所见的远山——“三山”,那半隐半现、若隐若现的景象,就是凭这个“半”字表达出来的。“三山”是实景,“半落青天外”是虚景,虚实相生,自然  相似文献   

9.
浓情、热情,似酒有两句话,一句是“浓情似酒”,一句是“人情如水”。我们可以围绕这两句话来解读《孔乙己》。《孔乙己》开篇写酒店和酒,不是随意的,而是有“预谋”的。这种“艺术预谋”,就是鲁迅先生围绕“酒”大做文章。正如鲁迅在《药》中写茶馆,不是随意的,同样是有“艺术预谋”的。“柜里面预备着热水,可以随时温酒。”作者通篇最想要强调的可能是温度、浓度,酒的温度、浓度和人情的温度和浓度。“热水”“温酒”,开篇有两个温度词语。  相似文献   

10.
我们先看下面的两个例子:“此时情景愁于雨, 是处莺声苦却蝉”、“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 第一例子中作者借两种不同的景“雨”“蝉”反衬其心境之“愁”与“苦”,即“愁于雨”,“苦却蝉”,观二句之意“于”、“却”二字却是互相通用的,言苦于蝉也。  相似文献   

11.
朝鲜朝建立之初至16世纪末主要诗人的汉诗创作,李胄、金净、朴淳可谓是不折不扣的宗唐先驱。李胄像中国晚唐苦吟诗人一样继承了王维、孟浩然和大历诗人平淡清空的诗境传统,其诗歌多写羁愁离恨。金净在继承融合唐代众家之长的基础上形成了自己清新淡雅的诗风,其诗歌题材以写景抒怀、酬答赠别为主。朴淳将盛唐王孟的淡远清新及中唐元白的平易浅切融于一已,诗风清新淡远,其抒怀写景之作尤佳。  相似文献   

12.
宋玉《九辩》的篇章结构及写景抒情方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九辩》9段成文,是九体作品生成链条上重要的中间环节,为九体的最终成熟创造了条件。《九辩》采用写景抒情的言说方式,不但悲秋,而且伤冬,秋冬两季的景物按照时间顺序依次出现。作品的写景抒情相结合,从多个角度展开,采用的笔法也多种多样。宋玉对典型意象进行精心调遣,多种意象错落有致地分布。《九辩》的句型参差变化,多种句型相错杂。作品表现的心态极为复杂,心路历程也较独特。  相似文献   

13.
唐太宗李世民的文学观念与南北朝“吟咏性情”完全不同,它继承了儒家的文学创作以六经为旨归的思想,强调诗歌为政治服务。他的诗歌也以写景抒情作为两大主题,但比南北朝表现更为突出。其抒情着重表现了他一代帝王实行文治时的宽阔胸襟和乐观情绪;其写景主要通过自然山水与风云雨雪的不同景况之刻划表现他的诗人敏感和气质,恬淡与欢乐。他的诗歌形式比起南北朝更趋向合理整齐,8句诗,对仗,平仄的有序运用为近体诗之定型作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14.
《诗经·蒹葭》在诗三百中风格独特。情景交融 ,意象迷离 ,诗歌的意境充满了朦胧美  相似文献   

15.
中国人历来就喜爱赞美自然山水,因此也留下了众多描写自然之美的诗歌。这些或空灵恬淡,或气势雄浑的诗歌,体现着人与自然间微妙而复杂的关系,形成了中国独有的“天人合一”的理想境界。诗人笔下的山水,是他们在自然美的基础上,根据自己的审美趣味,浓缩、提炼眼前的景色与心中的感情所创造出来的,它凝结和沉淀着诗人深厚的情愫和丰富的审美经验。  相似文献   

16.
唐诗是反映当时伟大时代的镜子 :表现了唐代人士渴望展示才华和人生价值 ,为国建功立业的理想抱负 ;多层次多侧面地描写大自然的优美壮丽 ,折射出时代的繁荣和鼎盛 ;在爱情诗领域里 ,也同样挥洒得感天动地 ,美艳雄奇 ,酣畅淋漓而不失温柔缠绵之致 ;即使是表现离情别绪、家国之痛这类感伤题材 ,唐人也涂抹得气势磅礴、深沉博大、豪情浪漫 ,表现出坚挺、达观的唐人风范。  相似文献   

17.
施济美擅长用细腻哀婉的笔触描写女性的爱情悲剧,她以女性作家独有的细腻和真挚描绘女性的情感世界,表现了她对女性爱情悲剧的独特思考。她的作品在华彩乐章的形式下,包裹着淡淡的忧郁气质,在浓厚的抒情话语中散发出深挚的情感,表现出与其他海派作家不同的风格。  相似文献   

18.
送别诗是人与人在离别时所抒发的情感。盛唐诗人发展了六朝以来融情入景的诗歌传统,在抒发离别情感时,融入大量山水自然风景和风俗人情,即渲染了离别之情的表现力度,又展现了盛唐诗人特有的精神风貌,因而极大地提高了山水送别诗的审美内涵。  相似文献   

19.
诗歌是纯粹的抒情文体。中国古典诗歌,大多篇幅短小。为防读者一眼望穿,诗人在布局谋篇上,常求曲折,力避平直,于尺泽中兴波,以求得在有限中滋生出绕梁三日的悠长情韵,在小诗篇中造出大文章。古典诗歌在构思布局上颇有讲究:为吸引读者,工于发端,开篇时,或音节新奇,或惊天浩叹,或拔尘痴问,或句式多变,引入入胜;为言尽意无穷,在结尾上巧于结穴,或改变句式语气,或以景结情,耐人寻味;在布局上,则法无定法,重视材料的组织顺序,讲究起承转合的结构规范,使整首诗摇曳多姿。  相似文献   

20.
张先是北宋前期的著名词人,其作品多描写宴饮游乐的生活,抒写离愁别绪、相思怀人、伤春悲秋一类情怀.但与当时许多词人追求的雍容富贵、闲雅婉约而又消沉的词风不同,张先的作品表现出一种从容清丽、含蓄淡远的风格.他的词不萧瑟低沉,常常在淡雅的画面或充满活力的景象中,显现出令人振奋的亮色和美好的憧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