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如何确定涉外合同准据法的问题上,当今世界各国均将“意思自治”原则作为确定涉外合同准据法的首要原则,即由合同的双方当事人共同选择适用于合同的准据法。在当事人依据意思自治原则确定了涉外合同的准据法以后,由于主客观原因,据以确定涉外合同准据法的冲突规范、连结点发生了变化,或者当事人双方事先共同选择的准据法本身发生了变化时,其涉外合同的准据法原则上也应该由当事人双方依据意思自治原则确定,但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相似文献   

2.
在涉外劳动合同中,劳动者作为弱势一方的合法利益的保护,在确定涉外合同关系的法律适用时应该受到关注,这一方面充分体现了人文关怀,体现了国际私法的实质正义价值,另一方面也是国际私法法律选择适用保护弱方当事人原则的根本要求。但什么样的法的适用方法一方面不违背合同意思自治,同时又真正有利于劳动者,是问题的核心。首先应当尊重当事人的意思自治,在当事人没有选择准据法时或选择无效时,根据最密切联系原则作为补救办法,但不能违背一国强行法中禁止性的规定,直接适用的法应得到合理的适闸。  相似文献   

3.
当事人意思自治原则是我国涉外合同法律适用领域的基本原则,我国关于涉外侵权行为之债的法律适用制度,是将侵权行为地法作为侵权行为的基本准据法同时又结合运用了"共同国籍"、"共同住所地"两个连接点,对行为地法的适用规定了例外,而且存在着很多的缺陷。在我国的涉外侵权领域引入当事人意思自治原则的可行性主要有:侵权行为的类型更加多样化,私法性程度越来越高;符合国际私法中出现的"软化连结点"的趋势;能够实现冲突规范的确定性和灵活性的辩证统一;迎合了国际私法中的弱者利益保护思潮;符合经济效率原则,能够降低当事人和法院的成本。本文认为应该在我国的涉外侵权领域构建以当事人意思自治原则为首要原则的法律适用体系,并具体阐述了其基本制度建构。  相似文献   

4.
意思自治作为确定涉外法律关系准据法的一种方式,体现了当事人意思自治的理念。但凡自由必有限制,国际私法中的意思自治原则也不例外。从国际私法的制度和实践来看,均体现了对该原则的限制。这似乎与该原则本身所倡导的自由相抵触,导致理论与实践存在冲突。如何调和以及在何种程度上可以摆脱被限制的困境等问题殊值讨论。文章在对上述现状的剖析过程中,兼评我国的《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以下简称《法律适用法》)及其司法解释中的意思自治原则。  相似文献   

5.
国际再保险合同的性质决定了其法律适用是一个相对独立的问题。国际再保险合同首先应按当事人意思自治原则来确定准据法。当事人的选择包括明示的选择和默示的选择。但当事人的意思自治要受到强制性规则的限制。在缺乏法律选择时,国际再保险合同依与之有最密切联系地法支配。最密切联系地法通常是合同缔结地国法,而非再保险人营业地法。  相似文献   

6.
作为冲突法统一化的最新成果,2015年3月19日海牙国际私法会议通过了《海牙国际商事合同法律选择通则》。该通则在系统总结已有合同冲突法的基础上,将意思自治的原则进行了提炼并升华,不仅规定了当事人合意选择商事合同准据法的时间、方式、选法范围、选法对象、准据法支配事项等内容,还将强制性规定及公共秩序保留作为意思自治的底线标准。客观审视,《通则》为21世纪的全球国际私法趋同化及法典化提供了可供参照的重要范本,对其加以研究极具现实与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7.
意思自治在国际合同法律适用中表现出扩张和受限两种不同的趋势。晚近国际私法立法一方面对意思自治的方式、时间以及其适用范围规定得越来越宽松,另一方面,强调当事人的意思自治不能排除强制性规则,并将特殊合同与一般合同相分割,限制意思自治在特殊合同中的适用。意思自治在国际合同法律适用中的这种发展趋势有其深刻的理论基础。我国民法《草案》第9编扩大了国际合同法律适用中当事人选择法律的范围,增加了排除当事人意思自治的合同,还将意思自治延伸到国际合同形式的法律适用。但是,参考国际合同法律适用中当事人意思自治的发展,借鉴国际立法经验,我国民法《草案》的相关规定还存在缺陷,应当对其进行完善。  相似文献   

8.
意思自治在国际合同法律适用中表现出扩张和受限两种不同的趋势.晚近国际私法立法一方面对意思自治的方式、时间以及其适用范围规定得越来越宽松,另一方面,强调当事人的意思自治不能排除强制性规则,并将特殊合同与一般合同相分割,限制意思自治在特殊合同中的适用.意思自治在国际合同法律适用中的这种发展趋势有其深刻的理论基础.我国民法《草案》第9编扩大了国际合同法律适用中当事人选择法律的范围,增加了排除当事人意思自治的合同,还将意思自治延伸到国际合同形式的法律适用.但是,参考国际合同法律适用中当事人意思自治的发展,借鉴国际立法经验,我国民法《草案》的相关规定还存在缺陷,应当对其进行完善.  相似文献   

9.
《邢台学院学报》2014,(2):72-74
作为国际私法法律适用的基本原则,意思自治原则得到了世界各国的认可,在各国的立法和实践中都有所体现。随着涉外民商事交往的深入,意思自治原则在不断地丰富其内涵,扩大其外延。2010年《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是我国第一部系统的涉外法律适用法,它的实施对我国涉外民事交往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通过对当事人意思自治原则的含义、历史发展,以及在《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中的地位和内涵进行分析,并提出一些完善建议,以期推动意思自治原则在国际私法上的完善和发展,更好地保障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以促进中国对外贸易的稳健发展。  相似文献   

10.
2010年刚出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赋予了意思自治原则突出的法律地位,不仅在分则中的五个章节里都有所规定,还将其写进第一章"一般规定"之中,彰显了其指导作用。意思自治原则受到重视和扩大使用是符合国际私法立法趋势的,也是值得高度肯定的。但意思自治原则是否可以作为统领涉外民事关系所有领域的普遍性原则还是值得商榷的。而且立法中对于选择法律的时间、选择法律的方式、选择法律的优先适用性等问题规定得不够明确,以及它与2007年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涉外民事或商事合同纠纷案件法律适用若干问题的规定》的不同规定又当如何理解等,这都需要进行认真研究。  相似文献   

11.
意思自治原则是私法最重要的原则之一 ,其在国际私法中典型的反映便是在涉外合同领域 ,当事人有选择合同准据法的自由。简略回顾意思自治原则形成的历史 ,指出在中国的法治建设中 ,建立成熟的市场经济和增强全球范围内私法领域的趋同 ,意思自治原则将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最后 ,对该原则在中国适用作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2.
涉外经济合同法律适用中的意思自治原则高宏贵,赖世旭关键词涉外经济合同法,准据法,意思自治原则1何谓涉外经济合同,世界各国的规定不尽一致,在法学界颇有争议,但一般认为,并非含有外国因素的经济合同就是涉外经济合同。根据英国1977年不公平合同条件法第26...  相似文献   

13.
跨国劳动力流动大量增加,反映在国际私法立法方面,就是劳动合同法律适用规则的创设和完善。当事人意思自治原则与最密切联系原则是确定劳动合同准据法的最主要方法。但是,随着国家对经济生活干预的不断加强以及弱者利益保护原则日益得到重视,强制性规则对劳动合同法律适用的影响显著增强。劳动合同法律适用规则呈现出复杂化、精细化、体系化等多种发展趋势。我国《法律适用法》有关劳动合同法律适用的规定,虽然体现了多数国家的一些普遍做法,也有利于提高审判效率,但它排除了当事人意思自治原则的适用,对最密切联系原则的贯彻也不彻底,导致过多地适用本国法,值得反思。  相似文献   

14.
(供专科用)一、填空题(每题1分,共10分)1.涉外民事法律关系的实体法调整,又称,即制定统一,直接规定的权利和义务。2.1988年《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试行)》第194条指出:“当事人规避我国或的行为,不发生适用外国法律的效力。3.是在法律关系本座说基础上建立起来的。4.1980年《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规定公约适用于位于不同国家的当事人之间所订立的货物买卖合同。5.确定合同准据法的主张将合同按不同部分作以划分,分别适用不同的法律。6.《保护工业产权巴黎公约》规定了工业产权保护优先…  相似文献   

15.
魏希贵 《现代教育》2004,(11):46-47
冲突规范又称法律适用规范、法律选择规范,它是由国内法或国际条约规定的,指明不同性质的涉外民商事法律关系适用何种法律规范的总称。例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以下简称《民法通则》)第145条规定:“涉外合同的当事人可以选择处理合同争议所适用的法律,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涉外合同当事人没有选择的,适用与合同有最密切联系的国家的法律。”  相似文献   

16.
意思自治原则是《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的一项基本原则,当事人可以明示或默示地排除公约的适用或改变其效力。然而,在不符合公约条件的情况下,当事人选择公约作为合同准据法的意思自治是否也应得到尊重,公约没有作出明确规定,但从公约的性质、冲突法的发展、国际商法的发展以及国际商事交往的便利来看,我们应予以充分肯定。  相似文献   

17.
试析合同自体法理论的完善与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合同自体法是当代国际私法学上的一个重要理论,它同其他关于涉外合同法律适用的理论相比较,代表了国际私法的发展方向。它把意思自治说和最密切联系说有机地结合起来,成功地利用简单的却无所不包的准据法表述公式解决了所有合同的法律适用问题。尽管如此,但也存在着许多不成熟的地方。对当事人明示选择法律应该要求是善意的;在当事人没有明示选择法律时,应从合同的条款和性质中,从案件的总体情况中默示推定出来;在当事人既没明示选择,又不能从实际情况中推定出来时,应根据特征性履行理论来确定与合同有最密切,最真实联系的法律,作为合同适用的法律。  相似文献   

18.
意思自治原则的适用主要限于涉外合同领域,在侵权领域引入意思自治也只是近二三十年的事。目前虽然侵权领域引入意思自治并非普遍现象,但就民事立法所体现的尊重当事人意愿及冲突法立法逐步趋于灵活、弹性这一发展趋势分析,将来会有越来越多的国家在涉外侵权法律选择中引入意思自治。  相似文献   

19.
随着国际民商事交往的日益频繁,传统的物之所在地法难以解决当今世界经济贸易交往中出现的日益复杂的动产物权法律纠纷问题,意思自治原则逐渐从合同领域拓展至物权领域。意思自治在物权领域的引入引起了学界的争议,但不可否认其在动产物权的法律适用中有存在的正当性理论依据。我国《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在动产物权的法律适用问题上引入了当事人意思自治原则,但尚未进行细致明确规定,实践中容易产生争议,加之物权领域关系到不特定相对人的利益,因此有必要对我国现行法律适用规则进行细化和完善。  相似文献   

20.
中外合作办学协议通常被视为一种涉外民商事合同,协议的缔约主体特定,合同争议可通过约定的形式选择仲裁、诉讼等解决方式,准据法的确定在不违背我国强制法和公序良俗的情况下,可根据“最密切联系”“意思自治”等原则选择适用外国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