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暑假的时候,金石中学的老师安排了为期十天的提高班,只有初二年级的优等生可以参加,过了暑假他们就是初三了,学校当然希望他们能够更有把握考上重点高中。只有考上重点高中的同学多了,来年报考这所学校初中部的同学才会多。那些优等生们各怀心事地参加了提  相似文献   

2.
关注中等生     
“要奖金重视优等生,要常规狠抓后进生,要省事忽视中等生”,这是许多班主任的共同想法。其实,中等生在班级同学中占大多数,班级工作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们,班主任必须关注他们,在他们身上多下工夫。一、一般情况下中等生具有以下一些特征1.渴望被老师和大家关注中等生既不能凭借优秀的成绩引起老师的关注,也不会违反校纪校规招致老师的“特殊照顾”,他们总体上表现为成绩不孬不好,安分守己,听话,默默无闻。由于老师在教育教学中无暇顾及他们,他们常常有被冷落和无人过问的感觉,获得别人的理解、信任和尊重是他们最渴望的。2.缺乏自信,…  相似文献   

3.
<正> 每个人都希望自己是优等生,是尖子生。可是你知道吗,我成了优等生后,苦恼真是说不完呀! 我是班上的尖子生。在班级里,我是老师眼中的一块宝。班上要选拔一名同学参加年段组织的奥林匹克数学竞赛,大家正畏畏缩缩,不想报名参加时,老师大声说:“郑美华,你去吧。”经过努力,我把第一名的奖状给拿了回来。可我心里还是不高兴,因为我担心万一自己的成绩有一天掉下来,会被同学嘲笑。  相似文献   

4.
吉安 《教师博览》2007,(9):29-29
我的一个叫王战飞的同学,当年读中学的时候,常常被我们这群优等生嘲笑,不仅成绩远远落在我们后面,还时常在上课的时候成为大家醒脑的笑料。那时老师也都不屑理他,听他鼾声渐响,就一个粉笔头  相似文献   

5.
后进生是指纪律差,学习成绩差的学生,这些学生一般是纪律松懈,经常迟到、早退和旷课,上课睡大觉,无心向学,整日吊儿郎当,在学校内称王称霸,欺负同学,有的甚至和老师对抗。由于这些同学纪律性差,以至学习上不去,学习不行,又往往促使他们的纪律散漫,自暴自弃,在此间,有的老师注重班中优等生的升学,而对差生置之不理,任其自生自灭,  相似文献   

6.
教师在教学生涯中,会接触到各种类型的学生,有优等生,他们出类拔萃,引人注目;有中等生,他们踏踏实实,遵守纪律;也会有少数"差生".老师大都喜欢好学生,因为好学生接受知识快,理解能力强,能使老师很有成就感."差生"由于学习成绩差,容易被老师同学歧视,常常成为被遗忘的群体--校园里的边缘群体.  相似文献   

7.
提到优等生,对于很多同学来说是个诱惑的字眼。新学年开始,继续做一个被学习“折磨”的“差生”;还是做一个快乐学习的优等生呢?相信大家不会选择前者。那么,怎样使自己成为一个优等生呢?优等生应该是德才兼备的学生。在学习中,既然被称作“优”,那优等生的学习该优在何处呢?优  相似文献   

8.
优等生善于表现,总是抓住各种机会展现自己;后进生往往不时惹些麻烦,让我们不得不时刻关注他们。而班内接近百分之六十的中等生总是默默不语,往往会被老师和同学忽视,就像一株株害羞的"含羞草"。  相似文献   

9.
我是一个小学五年级学生,不知从什么时候起,我们班开始有了“差等生”和“优等生”的分别。没有谁宣布过谁是“差等生”,谁是“优等生”,可谁都心里明白。要不信,你看看老师的态度就知道了。举一个小小的例子吧。我观察,老师对爱提问题、敢提问题的同学通常采取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优等生只要有提问的示意,老师总是停下正在做的事,满脸笑容,和蔼可亲地说:“有什么问题呀?”尔后提问的同学总可以得到满意的答复,有时还能被老师夸几句:“勤学好问,很好……”老师如果对任何同学都这样那就皆大欢喜了。可是同样的问题,如果换了…  相似文献   

10.
一位优秀教师向我述说他的教学创新.在他的班级里.学生被化分为三个群体:优等生、中等生、后进生。老师对待这三个群体学生的方式是不一样的,优等生放、中等生导、后进生扶。中等生和后进生能够得到老师的特殊“照顾”,而优等生因为学有余力,老师则充分放手给他们,让他们去接触更高深的东西。对于布置的作业,老师也将其分为A、B、C三类,每类学生只需要根据自己的等级相应选择完成。  相似文献   

11.
<正>长期以来,班主任在教育学生方面,常规的做法是"抓两头,带中间"。由于优等生能为班级争光,常常能成为同学的学习榜样或自卑的观点,所以优等生会得到老师更加悉心的辅导。  相似文献   

12.
正一、优等生是个两面派所有的学校里,都有这样一种人:在老师面前,他们听话用功,从不惹事,表现得像个乖乖好学生;等老师一转身,或是很久很久以后,大家才发现——根本不是那么回事儿!我们通常把这样的家伙叫做"两面派"。有时候,他们在大家心里的地位,甚至比老师眼里的"坏孩子"更糟——大多数故事里,坏孩子往往有当英雄的机会,但两面派从没出演过拯救世界的角色。唐豆豆就是个标准的两面派。  相似文献   

13.
王思滨  苏秀华 《学子》2012,(6):63-63
在充满了生机的校园中,总有一块被人忽视,让人避之不及的对象,那就是学困生。一提起学困生真是"过街老鼠"人人讨厌,不但老师讨厌,优等生也讨厌他们。在学习和处事上,不管怎么做,得到的都是老师的白眼,同学的挖苦,连自己的人格都得不到保障。学困生真的差吗?不,  相似文献   

14.
李霞 《中国教师》2009,(17):53-54
<正>我所担任的是初二(二)班的班主任。这是一个英语实验班。此班的学生经过入学英语考试,成绩相对优秀。全班40人中,大部分同学在小学时是班中的优等生,优越感十足,备受老师关注,早已习惯老师的赞扬,同学的羡慕、尊重  相似文献   

15.
提起优等生,总能让人心情愉快,提起后进生,难免让人心里纠结.要想把后进生转化成优等生,并非一朝一夕的事,这就要求老师有足够的爱心、耐心、细心和恒心,去帮助学生.让"差生"尽快冲破迷雾,清清楚楚学习,明明白白考试,昂起头来做一个优秀学生.这是咱们老师最欣慰的事情. 一、差生学习心理障碍分析 教学的实践和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差生在学习上存在着以下心理障碍. 1.具有明显的自卑感、失落感 由于差生学习成绩差,一时无法弥补他们在群体中的落后位置,家长埋怨,老师指责,同学歧视,导致他们自暴自弃,不思进取.形成一种心理定势,"我不如人",长期生活在一种颓丧、抑郁的氛围中,对学习丧失信心.  相似文献   

16.
“优等生”很少经历失败,他 们有“惟我独尊”的心态,总觉得自己有得天独厚的优势,父母疼爱,老师喜欢,同学羡慕。正因为这样,优等生更需要“磨炼”,没有经受磨炼的优等生很可能缺乏应有的心理承受力,稍受打击就一蹶不振,甚至做出过激的行为来。  相似文献   

17.
问题:不知大家发现没有,现在有的同学和家长、老师产生矛盾居然是因为家长和老师不让他们学习,不理解他们的学习。大家是不是觉得很不可思议?但根据调查研究,这种说法还是有一定道理的,那么究竟该怎么看待这个问题呢?  相似文献   

18.
今天的作文课上,老师读了两个同学的作文,说他们写得都不错,让大家为他们鼓掌。  相似文献   

19.
在平时的思想教育时,教师往往首先想到的是对普遍学生或后进生的思想教育,很少提到学习优等生,因为这部分学生平时很少有捣乱行为,表面看来他们不会令老师和家长操心。但事实果真如此吗?对于学习优等生需不需要进行思想教育?该如何进行教育?这些都是值得我们探讨的问题。一、表象学习优等生是指学业成绩优良的学生。这些学生多数在行为上遵规守纪,安分听话,责任感强,对于老师布置的任务能较好地完成,所以,在老师的眼里,他们是堪为表率的好孩子。正是他们良好的表现引起老师们的注意,使他们有机会扮演普通学生渴望的角色,也正…  相似文献   

20.
阿姨     
有趣老师,搞怪同学……赶快为他们"拍照",让大家从这里的"共享空间"认识他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