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唐代韩愈所经的蓝关,在蓝田还是在商州?搞清这一问题的关键,在于正确理解唐宋文献中所栽的"蓝田县东南"的里程.而对"蓝田县东南"的里程的正确理解又和"传统习惯里程"这一概念息息相关.在明确了"传统习惯里程"的内涵以及古今里长的差异的基础上,经过古今里长的换算,得出了唐宋人所谓的"蓝田县东南"90或98里之处的蓝关,就在商州西北的牧护关一带.  相似文献   

2.
秦时峣关,即后来的蓝田关,又称蓝关,据汉书、水经注等权威史学、地理文献记载及以后的历史演变,峣关在今蓝田县东南,峣山东部至蓝桥镇一带的崇山峻岭中,而蓝关即是今蓝田县县城.  相似文献   

3.
秦时峣关,即后来的蓝田关,又称蓝关,据汉书、水经注等权威史学、地理文献记载及以后的历史演变,峣关在今蓝田县东南,峣山东部至蓝桥镇一带的崇山峻岭中,而蓝关即是今蓝田县县城。  相似文献   

4.
韩愈贬赴潮州刺史途中,赋有《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诗。中学《语文》课本注释“蓝关”在蓝田县,吴金夫同志又著文说在广东龙川县。本文引用足够的地理、方域历史资料及其他证据证明:韩诗所写指的“蓝关”,在今商州市牧护关,即古峣关旧所;不在蓝田县,也不在龙川县。  相似文献   

5.
大量的历史资料说明了峣关、蓝关在历史上的确切位置,秦汉时的峣关、唐时的蓝关,都在今商洛市的商州区。有些历史资料虽有不同记载,但追本求源,这些不同的记载仍证明了秦汉时的峣关、唐时的蓝关都在今商洛市的商州区。近代、当代权威性研究成果证明这种看法。  相似文献   

6.
秦汉峣关、唐蓝关小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大量的历史资料说明了峣关、蓝关在历史上的确切位置,秦汉时的峣关、唐时的蓝关,都在今商洛市的商州区.有些历史资料虽有不同记载,但追本求源.这些不同的记载仍证明了秦汉时的峣关、唐时的蓝关都在今商洛市的商州区.近代、当代权威性研究成果证明这种看法.  相似文献   

7.
“商州”的山水,永远落在贾平凹的记忆中。贾平凹发挥自己的艺术和审美才能,营造了“商州世界”。“商州世界”系列小说呈现出一种质朴、清逸、隽永的审美情趣,显现出与阳刚相对的“阴柔”美。他塑造一系列女性形象,表现传统文化中的美融合到新生活,古旧文化在新时代被抛弃。  相似文献   

8.
王禹偁在北宋初期诗坛地位之我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禹偁谪居商州,是他创作历程中最敏感、最辉煌的时期。此时此地,诗人调整了世界观和创作方向;丰富了人生体验和创作素材;受接了商州丰厚的“江山之助”,从而铸立起他诗歌创作的里程碑。王禹偁以其理论上的倡导性、实践上首创性和组织力量上的号召性,成为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早期领袖,扣接了唐宋诗的转换链条。  相似文献   

9.
贾平凹商州系列长篇小说中的空间书写与他对故乡的空间记忆密切相关。在贾平凹的笔下,具有隐喻意义的自然“风景”、兼具地理性和精神性的人文“风水”,以及作为作家生命印记的方言土语,共同建构起商州这一充满地域文化色彩的乡土空间。对以秦腔为代表的传统文化日益式微的担忧,传达了作家对现代化负面性的反思及文化寻根之意。从文学地理学的视角来看,“商州”实际上是贾平凹在真实地理空间基础上用文字创造出来的文学空间,既是贾平凹“精神望乡”的产物,又是具有象征意味的文学空间。  相似文献   

10.
本文对谭易的一组短篇小说《商州色》的思想内容进行了分析论证,认为《商州色》提出了“农村劳动妇女状况如何”这一重大的社会问题。文章从“妇女婚姻自由权利被粗暴践踏”、“劳动妇女的命运常是别人手中的玩物”、“作品留下了商州劳动妇女奋斗不息的足迹”和“劳动妇女不仅是物质财富的伟大创造者,也是精神财富的伟大创造者”等四个方面,对《商州色》作了具体论述。  相似文献   

11.
“狼”是贾平凹作品中常见的意象。《怀念狼》更是贾平凹对商州“狼传说”和“狼故事”的全方位展示。小说在地理环境、人文传统的背景上描绘狼与商州人的关系,表现出狼意象丰富的商州文化底蕴:“傅山”这个打狼英雄的出现,源自于商州人的黄土情结和英雄崇拜意识;狼与人相生相伴,相生相克,循环制胜,互为生态链条的重要环境。  相似文献   

12.
从“地域”与“时代”为视角来考察孔雀何以“东南飞”没有价值;从“审美习惯和审美心理”的角度探讨难以说明“东南飞”之原因;“东南”并非生命的家园;《孔雀东南飞》并非“离去之歌”,“充满希望地等待时序的重生,这就是‘东南’飞去的意味”去“想当然”未远。所以如此,乃因“挖掘”过深。本诗首二句,意义在后者,其可以说是给整篇作品定了“调”;前句则没有太多的深意,“东南”一词无实际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对本体论的正确理解直接关系到对整个西方哲学的正确理解。但是,在我国,由于思维方式、语言习惯等方面的原因,对本体论仍存在着望文生义的曲解。因此对“本体论”译名的词源学考察,“本体论”的定义以及基本特征等方面进行探讨,有利于厘清“本体论”这一核心范畴的内在规定性。  相似文献   

14.
论题:中国古代的“富民”阶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上世纪九十年代末 ,林文勋教授就强调历史上“三农”问题研究的重要性并致力于这方面的研究 ,同时指导博士生开展唐宋乡村问题的探讨。他较早发现了唐宋以来中国社会中的“富民”阶层 ,并认为这是解构唐宋以来中国乡村社会发展与变迁的一把钥匙。进而 ,他提出唐宋至明清的中国社会乃是一个“富民社会”的学术观点 ,并指出从汉唐的“豪民社会”到唐宋以来的“富民社会”再到近代的“市民社会” ,构成了一条传统中国社会发展演进的历史线索。  林文勋教授 :我个人认为 ,中国古代的“富民”阶层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大家知道 ,现在“三农…  相似文献   

15.
萧统认定陶渊明的隐士身份,亦认定其作品的隐逸内容;但其编撰《文选》却不把陶渊明诗作入“招隐类”、“反招隐类”,《艺文类聚》亦是如此。原因在于传统上隐逸诗作的品格是写山林,而陶渊明诗作则写自己在农村田园的生活,南北朝唐宋人编撰总集入陶渊明诗作于“田家”、“田园”类。钟嵘称陶渊明“古今隐逸诗人之宗”未被人们认可。  相似文献   

16.
试论王禹偁的“商州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禹偁在谪居商州的“五百五十日”中,写了不少反映商州的具有现实性的诗歌,这在他整个文学生涯中占有重要地位.总起来看,这些诗包括三个方面内容:一是从关切与同情劳动人民的不幸遭遇出发揭露社会的腐败;二是从反映人民的劳动、生活及乡土民情、自然风光出发抒写诗人的爱怜之情;三是从谪居生活中的所见所感出发反映诗人的忧愤与志节.在商州期间,王禹偁写诗有意发扬了杜甫、白居易的现实主义传统,对北宋诗歌革新运动起了先驱作用.  相似文献   

17.
明初建制,在重构从中央到地方的国家权力的同时,也在基层社会推行一系列较为行之有效的制度,以为国家权力的延伸,“里老制”便是其中之一.“里老”作为国家的代理人,协同地方官吏、里长、粮长等管理地方事务.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里老的职权越来越大进而也就越来越腐败,因而也就不能象明初那样更好的发挥职能.老人逐渐由颇有荣誉感的身份变为了一种难以承受的职役.  相似文献   

18.
《商州又录》是贾平凹的散文代表作。文章用细腻的笔触将陕西商州地区的地域风貌、传统文化、以及商州人朴素的生活场景进行了描绘,并对在现代文明冲击下商州的变化进行了观察记录。同时作者也将他对这片土地深厚的情感糅杂在其中,并通过审美意象的苦心营构、生活场景的细腻描绘等,将这份特殊的拳拳之情诗意地书写表达。在文本细读的基础上,分析在传统与现代文明碰撞下,商州发生变化时作者的情感体验变化,并深挖隐藏其中的原因。  相似文献   

19.
贾平凹是当代作家中比较富于民间精神的优秀作家之一。其作品中的商州民间精神主要体现在三方面:对商州民间文化的深度开掘和批判;对商州落后观念,尤其是“婚姻”和“性”等观念的启蒙;对商州人当下生存状态的关注等。  相似文献   

20.
韩愈的《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这苜诗,首联是“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阳蹈八千。”其中对于“朝奏”一词中“朝”的读音很值得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