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 毫秒
1.
乡土文化,是一个地方反映特定地域自然和人文特色,表现特定受众文化心理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总和,不仅是对本土自然资源、文化资源的一种传承,也是培养幼儿乡土情感、提高幼儿教师自身素质、构建特色园本课程的重要途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幼儿园应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引导幼儿实际感受祖国文化的丰富与优秀,感受家乡的变化和发展,激发幼儿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本文坚持"以幼儿发展为本"的原则,树立幼儿爱家乡的意识,培养幼儿爱家乡的情感,从收集资料,了解乡土文化组成,构建乡土课程;开展活动,理解乡土文化内涵,完善乡土课程;走出校园,加强乡土文化实践,深化乡土课程这三方面挖掘一切可以利用的乡土文化资源,对园本课程建设进行探索。  相似文献   

2.
写作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想要让学生的文字鲜活起来,就必须让写作教学贴近学生的本土生活,使学生从乡土文化中汲取营养,将乡土文化巧妙地融入写作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实际需要,巧妙地依托教材资源,摄入乡土文化元素,延展教材的宽度与广度;同时引导学生主动探寻乡土文化资源,搜集、整理探寻所得,积累写作素材;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用心灵感悟家乡民俗风情的独特与韵致,思忖历史文化的深邃与厚重,挖掘典故传说背后所蕴藏着的内涵与魂魄,等等,通过训练思维能力,挖掘创造潜质,强化写作表达效果,绽放写作课堂之花。  相似文献   

3.
学校依托集水乡文化、丝绸文化、农耕文化于一体的乡土文化,发掘和推行有根、养心的教育,竖起特色教育的旗帜。重解乡土文化特质,寻找“有根”的教育特色;启动乡土文化之旅,开发“生根”的校本课程;弘扬乡土文化精神,锻造“养根”的乡村教育。  相似文献   

4.
以乡土文化为中介的本土化回归,是当前乡村幼儿教师队伍建设的应然之举。经探析,提出乡村振兴以乡村教育振兴为共生式发展、乡村教育振兴以乡村学前教育振兴为原点支撑、乡村学前教育振兴以乡村幼儿教师“归乡”为依托的乡村幼儿教师回归乡土逻辑意蕴。针对当前乡村幼儿教师“归乡”仍面临观念维度上乡土文化附庸思维下的“向城性”、课程维度上乡土知识匮乏状态下的“单一性”、行为维度上功利主义取向诱导下的“离土性”的困境,提出乡村振兴背景下乡村幼儿教师回归乡土的发展路径:乡土观念方面,文化自信下城乡二元对立观念的转变;乡土课程方面,地方知识中乡土课程资源的开发与转化;乡土情怀方面,乡土文化里乡村幼儿教师情怀的彰显。  相似文献   

5.
乡土意识是指个体基于自身经验对乡土文化自觉、能动的反映,具体表现为乡土感知意识、文化坚守意识、朴实求真意识和同乡凝聚意识.它是农村教师保存教育本真价值的重要依靠,也是新农村建设的力量支撑.受城镇化和多元文化影响,农村教师乡土经验感知趋于模糊,乡土文化情结有所动摇,乡土教学意蕴相对弱化,师生乡土纽带作用虚化.通过自我审视、中正态度、求真求实、复归人师等措施来促其乡土意识的养成与深化.  相似文献   

6.
乡土教育作为一种地方性知识的教育,与本土文化休戚相关。它不仅注重知识的传授,也注重人格和世界观的陶冶,对个体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但在外来文化及城市化的双重冲击下,乡土教育面临着意识淡漠、地位低下及师资匮乏的困境。因此,需要确立乡土教育地位,唤醒乡土意识,培养乡土师资,发掘乡土教材,为乡土教育寻求出路。  相似文献   

7.
依托乡土资源开展幼儿户外区域活动,不仅能让乡土资源成为幼儿教育的有效资源,更是对幼儿进行爱国、爱家情怀教育的重要举措之一。为此,在教学中,教师要紧扣福建地区乡土独特的资源,如地域特点、自然文化遗产、民间艺术、茶文化等,来创设幼儿户外区域活动的情境,让爱家、爱国的情结深植于幼儿心中。因此,文章就如何依托乡土资源开展幼儿户外区域活动展开了探究,以期达成培养幼儿的审美情感、丰富幼儿的文化素养、增强幼儿的身体素质等美好愿景。  相似文献   

8.
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渗透乡土文化资源,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可开发乡土文化资源,设计历史调查活动;引进乡土文化资源,补充教材的不足;利用乡土文化资源,进行情感教育。  相似文献   

9.
乡土教材是进行乡土教育的重要媒介,乡土教材建设应以乡土教育改革为背景。学校乡土教育就是由学校组织和管理的以乡土地域环境和文化为依托,以认识家乡、热爱家乡为目的而开展的一种实践性很强的教育活动。  相似文献   

10.
乡土课程资源是指学校及所在社区的自然生态和文化生态方面的资源,包括乡土地理、民风民俗、传统文化、生产和生活经验等等。本土化是乡土课程资源最重要的特点之一。乡土课程资源在课程建设中所处的地位非常突出。海南拥有丰富的乡土课程资源,教师也在不同程度地开发利用,但以“学校”为主体的开发还没有上升到意识层面;开发方式单一、制约条件较多;利用乡土课程资源建设富有特色的地方课程与校本课程还停留在低水平阶段。因此,大力强化课程资源意识,挖掘海南乡土课程资源的教育和教学价值,不仅是创建本土化的地方课程与校本课程所必需的,而且还能加快海南基础课程改革的步伐。  相似文献   

11.
乡土文化资源是农村幼儿园教育的重要资源之一,因此农村幼儿园要积极开发本土的民风习俗、传统饮食、生产和生活经验等资源。教师通过挖掘资源的教育价值,设计乡土教学活动;结合乡土文化资源,生成特色区域活动;有机整合活动要素,拓展主题活动内容,充分利用乡土文化资源建构体现农村特色的课程体系。  相似文献   

12.
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鲜活而富有地方特色的文化正是学生传承与交流的最好资源。调研学校的孩子来自于全国各地,在教育进入关注核心素养的背景下,课程实施依然是教育主阵地。"国家认同""家国情怀"被提到了新的高度。在美术学科中,我们希望依托教材"乡土美术"为载体,进行课程资源的开发,回应学校特有的生源的成长需求,让他们不忘乡土、不改初心。  相似文献   

13.
乡土文化的弘扬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乡村学校因其自身的乡土属性,在立德树人方面具有时间和空间的便利,乡村学校可以通过提升教师乡土意识、开发校本课程、创设乡土环境以及构建德育共同体等途径,有效利用乡土资源,发挥乡土文化教育功能,提高立德树人的实效。  相似文献   

14.
传承民间音乐文化,开发音乐教育的新课程资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音乐教育有责任充分开发与利用民间音乐文化中的乡土资源,设计好传承民间文化的音乐课程,引导学生认识民间音乐文化存在的价值以及传承家乡乡土文化的意识。文章介绍了利用民间音乐文化中的乡土资源,开发音乐教育新课程资源的具体流程,以及开发与利用乡土音乐课程资源具有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乡土教育"成为教育界的一种理念,开发与应用乡土资源开展教育成为学校教育的新追求。江苏省南通市通江达海,拥有大量的本土自然、社会、文化资源,具有南通味儿的文化资源可谓博大精深,我们可以将丰硕的乡土文化资源作为语文教学资源,丰富语文教学内容,促进写作教学,提升审美情趣,产生爱乡情怀。  相似文献   

16.
近代珠海留学先驱既具有从西方教育中所形成的世界视野和现代观念,又表现出强烈的民族性和对本土文化的尊重.从乡民对于先贤的历史记忆来看,这些留学先驱受西方现代教育,同时不忘爱国爱乡的民族根性;既具有开明民主的现代意识,又尊重乡土的风俗人情;其自我奋斗、自强不息,追求公义、不敛私财的品质,更是中西文化都给予高度赞誉的优秀文化因子.面向民间和依托民间的乡土口述史料采集工作,对于理解近代珠海的文化品质,弘扬近代留学先驱的开创精神,发掘留学运动在文化史上的宝贵资源,具有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17.
“本土资源”的重点开发与课堂利用,能让学生了解自己的根在哪里,在认识地方历史文化的同时,提升对“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意义的理解,进而从大局出发关心人类社会的发展和命运。世界上许多国家都非常强调乡土历史教育的重要性,如美国的国家历史课程标准强调乡土历史在公民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并且认为,如果学生“不知道他在人类历史长河中的位置,那他就丧失了完整的自身意识以及共享社区的意识,  相似文献   

18.
张洁炯 《考试周刊》2013,(98):43-43
各地区都蕴藏着自然、社会、人文等各种语文资源。要有强烈的资源意识,努力开发,积极利用。本文从家乡角度切入,详细阐述了乡土文化对教育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考试周刊》2021,(73):157-159
随着新课程教学改革的不断实施和推进,初中课程教学的目标和教学策略也在发生相应的变化,体验式教学模式逐渐在课堂教学中得到应用和推广。乡土资源丰富,博大精深,具有清晰的传承脉络,丰富的资源传承和众多的文化传承,形成了鲜明的地域文化特色。因此,通过利用当地的历史文化资源,结合实践教学,可以有效地丰富中学历史教育,积累体验式学习经验,增强学生的亲身经历,使初中历史教育更加生动、积极。在实施初中历史课程中,增强历史课程资源的意识要求,开发和利用各种课程资源。在初中历史体验式教学中,对乡土资源的利用,不仅可以实现历史教学的高效性和有效性,还可以帮助学生理解掌握历史的主干知识,让学生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在体验中学习。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对乡土资源的运用要不断实践和探索,不断总结。  相似文献   

20.
乡土文化对幼儿健康和谐的发展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幼儿从进入幼儿园便浸润在幼儿园创设的环境中,因此正确利用乡土文化资源进行环境创设是很有必要的。乡土文化环境可以分为四个层次:观赏的环境、互动的环境、“根”的环境、幸福的环境。幼儿园在利用乡土文化进行环境创设方面仍存在诸如乡土文化资源流于形式、资源开发不全面、环境创设时间制度化明显、教师对乡土文化资源了解不深、忽略环境的教育价值等诸多问题,这些问题导致环境创设停留在前两个层次。在幼儿园间开展乡土资源课程交流活动、加强师资培训、提高环境创设的科学性、促进乡土文化环境创设中的家园共育、发挥社区育人作用,以创设后两个层次的环境,从而让幼儿成为“有根”的幸福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