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 毫秒
1.
在外人眼中,姜文是个霸气外露的导演,而在与他合作过的所有人口中,这个看似粗粝的男人“体贴”而“羞怯”。这一次,他又拍了一部民国戏,一部冒险故事。甚至,他按照自己的意图搭建了一座想象中的大上海。如同那些电影中的人物一样,姜文也在现实中冒险。22年,拍了5部电影,被人赋予了无数标签。某种程度上说,姜文已经成为了一个角色,他一直在扮演那个人。  相似文献   

2.
与伟人的“邂逅” 在少奇同志平反昭雪之后,北京电视台的一位导演出差,在软卧车厢里头,睡在对面的是东北的一个橡胶厂的厂长。他问导演个问题,怎么有拍毛主席的,拍周总理的,拍朱老总的。怎么没有拍刘少奇的呢?是不让拍吗?导演说:也没说不让拍啊。厂长说:那拍啊。这个人竟然悄悄地从家里偷出来一个存折,用企业管理的办法,把三个当地搞党史的作者关到一个宾馆里头。对他们说:你们仨人查查,刘少奇在东北有什么活动?刘少奇有三顶帽子:叛徒、工贼、内奸,叛徒是首当其冲的。这个事就是发生在东北奉天,就是现在的沈阳。写这一段,跟咱东北有关系,这就创作出了电影剧本——《少奇同志在东北》。这个谁演刘少奇就太重要了,而且是第一部以少奇同志为主的戏,应该是冒点风险的。如果刘少奇成功了,这个戏就成功了。  相似文献   

3.
走马观花于当下令人眼花缭乱的古装历史剧,清代帝王戏无疑是最为惹眼的一类。那些已经作古几百年的帝王“寡人”,借着电视荧屏的亮光,着实红火了一把、不朽了一回。先前动辄几十集的电视连续剧《康熙王朝》《雍正王朝》,还有正在热播的40集电视剧《乾隆王朝》,把大清基业值得留恋的“康乾盛世”拍了个滴水不漏。再加上“老皇帝”焦晃此前早已萌生退意,宣布《乾隆王  相似文献   

4.
皇帝离我们是越来越远了,然而我们的影视对皇上似乎仍然情有独钟,不能忘怀。这不,元旦春节期间,中央电视台又在1套黄金时间隆重推出了长篇连续剧《雍正王朝》,引着千百万的观众天天晚上面见“圣上”。草民何幸,足不出户而能获得“面圣”的荣耀,真当感激涕零了。说影视迷恋皇帝,也许并不准确,但近年来帝王戏一度甚为流行,高热不退,却是真真切切的事实。比如满清十三朝,恐怕没有哪个朝代的皇帝没有露过脸,有的拍了电影还要拍电视,有的“戏说”了还要有“正说”,无穷无尽,没完没了。紫禁城里慈裕曾经“脸碰脸”,金銮殿上簿仪…  相似文献   

5.
中国很早就有孝道的传统,上古帝王舜就是一个大孝子,这在早期文献<尚书>中就有记载.今天的黄梅戏 <天仙配>,原型就是汉代"董永遇仙".董永为什么能遇仙呢?因为他"卖身葬父","孝感天地".但从"孝道"发展到"孝治",是儒家学派的一种改造,是为了服务于自己的政治理想.  相似文献   

6.
1990年,黄蜀芹刚拍完《人鬼情》不久,正筹备电影《画魂》。《画魂》的剧本已经弄了好多年,却还是停留在拍还是不拍的阶段。就在这个彷徨等待的过程中,上影厂的编剧孙雄飞来找她拍一个电视剧。据黄蜀芹本人回忆,当编剧孙雄飞提出拍摄电视剧《围城》的时候,她还没有想到这个《围城》指的就是钱钟书先生的同名小说,以为是个打仗的戏,后来才知道是写20世纪30年代留学生回国以后的故事。  相似文献   

7.
著名导演谢晋拍过一部名为《大李、老李和小李》的电影,影片中有这样一个情节:李氏兄弟跟随长辫子姑娘学做广播操,每当广播操做到低头弯腰一节时.姑娘的辫子就会耷向前胸.这时她就往后甩辫子,殊不知被李氏兄弟当成必做动作,后来他们每每做到这节操的低头弯腰时。兄弟俩就有一个多余的“甩辫子”动作。、显而易见.这是导演安插在剧中的一个笑料。  相似文献   

8.
宋风 《声屏世界》2014,(12):71-72
<正>演员李雪健近日做客央视电视公开课《开讲啦》,李雪健坦陈,他一直在为拍摄《横空出世》这部影片时没有减肥而感到羞耻。《横空出世》是反映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我国研制原子弹这段历史故事的,当时国家很穷,李雪健在片中扮演的军队司令的脸却很胖。"没出名的时候,为演好舞台戏中的林彪,我曾减肥20多斤。后来拍《焦裕禄》,因为之前刚拍过《渴望》有点胖,所以一个月又减肥20多斤。而《横空出世》中的司令,是我出了名以后拍的,我为什么就想不到减肥呢?"对此李雪健一直心有惭愧,觉得一辈子都对不起观众。  相似文献   

9.
导演郑晓龙曾说过,拍《甄嫘传》是要贰让观众看到真实的历史",清华大学教授尹鸿也大赞这部戏"外沿出社会复杂、隐性文化"。在《甄嫘传》版权即将远渡海外的今天,我们也发现"隐性文化"的这个评价真是一语中的,《甄嫘传》在故事内核被国内观众充分吸收的情况下,现在正通过英文恶搞被赋予多层  相似文献   

10.
近几年,古装戏占据了电视荧屏的“半壁江山”,诸如“战国戏”、“汉宫戏”、“三国戏”、“唐朝戏”、“清官戏”等,你方唱罢我登场,而其中“清宫戏”又可谓是独领风骚。“帝王系列”、“格格系列”、“清官才子系列”……从吵吵闹闹的格格们到故作姿态的帝王们,  相似文献   

11.
我是一个兵     
张勇手 《档案天地》2011,(11):4-7,47
我是一个农民的孩子.很幸运地来到部队.又在部队里面长大成人。1957年,我们从朝鲜回到国内,那个时候八一厂要拍电影,到我们部队去找演员。那次他们给我拍了一些照片.我试了一遍戏后他们就走了。这对我而言是个很偶然的插曲。我也没在意这个事。这之前我和电影的经历就是看过两部电影.  相似文献   

12.
一个人的成名离不开媒体的宣传与塑造,没有传播就没有影响。天津是曹禺出生、成长、成名的地方,曹禺在天津成名,天津报刊起到了烘云托月的作用。曹禺在成为一个剧作家之前,有过一段时间的演员经历,曹禺回忆说":一个写戏的人如果会演戏,写起戏来就会知道演过戏的好处。"[1]这段演出实  相似文献   

13.
孙维世之死     
文革中,烈士子女孙维世被打成“现行反革命”,迫害致死。在“中央文革专案组”的档案中,她被打成“反革命”的“罪行”只有一条,就是“在50年代曾给李立三的夫人李莎送过青年艺术剧院的戏票”  相似文献   

14.
准先动心,谁就满盘皆输。这句话是古龙说的,又被很多人奉为真理。 古龙在很多小说里都描述过,在高手对战中,胜者往往都是后发制人,因为先发者,在拔刀剑的瞬间会有一个力弱的空隙,而后发的高者只要看准这一点,往往就能一招致胜。如傅红雪,如李寻欢,他们只需要一招。 这个道理在情场上,似乎也同样说得过去。 一个叫黄真真的香港女子,动用全女性的制作班底,拍了一部叫《女儿那话儿》的纪录片,因此获得国际大奖。其中的一个  相似文献   

15.
不断地增强新闻敏感,对一个通讯员来说,互为重要。1985年年初的一天我发现我县城内许多古柏树上,有成千上万的小鸟戏栖枝头。当时,我还不以为然,过了一个星期后,这些鸟越来越多,就连县  相似文献   

16.
很少有一部戏如此聚焦和放大一个家庭甚至就是一个男人和一个女人的故事;在戏中,人们看到了那么多相似的自己;在自家客厅里,看客们被击中般变得脆弱,只因为阅读中不经意拾起了自己生命的记忆  相似文献   

17.
有人问冯小刚如何做电影,冯小刚很有感触地说,他之所以被广大观众认可和接受,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接地气。赵本山自认,一群农村人拍《乡村爱情4》这样一部农村的戏还算有把握。我们这种接地气的,观众比较喜欢。不接地气、远离现实一度是央视  相似文献   

18.
刘德华未成名之前也当过小餐厅的“驻唱歌星”,八十块港币一曲,破嗓子“娱乐嘉宾”还有钱拿,刘德华现在回想起来都觉得不好意思。刘德华拍的第一部电影是许鞍华执导的“投奔怒海”,这部戏因为前往海南岛拍外景,逾越了当时台湾的电影法令,迄今犹未在台湾上映过。  相似文献   

19.
说“快”     
摄影记者,抢镜头,拍照片,动作一定要快。关于这个问题,周总理一直非常关心,并作过多次指示。一九五五年十二月十日,周总理就对新华社记者说过: “你们动作太慢,一个场面的镜头,要对了好久才拍,使被照的人很不好受,有的外宾也对这提出了意见。你们应该好好研究改进,有些地方可以向外国记者学  相似文献   

20.
帝王,是封建社会的最高统治者。帝王的称号有天子、皇帝、君王之别。由于帝王乃“至尊之称”,因此古代对其称谓,也就特别慎重、讲究,并出现了许多代称。这些代称,大体上可归纳为两类:一类是谦称,也就是帝王的自称;一类是尊称,即臣民百姓对帝王的称谓。一、谦称: (一) 予一人。《礼记·玉藻》曰:“凡自称,天子曰予一人。”“予一人”,即天子的谦称,意思是说我在天下也只是一个人而已,与众人没什么甚异。表示一种谦退。(二) 予小子。《礼记·曲礼下》曰:“天子未除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