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孔子最喜欢的学生颜渊去问孔子,说我曾经去过一条河,这个是一个深渊,这个深渊名字叫觞深,我在过它的时候呢,看见那个划船的人,他摆渡的技术太高明了,我看到他操舟若神,他划这个船完全  相似文献   

2.
<正>庄子曾假托孔子说了这样一件事:孔子最喜欢的学生颜渊对孔子说:我曾经渡过一个叫"觞深"的深渊,看见摆渡的人,划船技术太高明了,简直是"操舟若神",如有神助一般。我就很羡慕地问他:操舟可以学吗?他回答说:可以。但是,他又透露了一个秘密:要是你会游泳的话,你学划船就特别容易;要是你会潜水的话,即使你从来没见过船,你也会划船了。请问老师,这是怎么回事呢?  相似文献   

3.
“这道题目你为什么不做?什么?不会做,不会做你为什么不问老师?如果你不想问老师的话,为什么不去问同学呢?”作为老师的你听到这些话会觉得很耳熟吧,可能你在训斥学生的时候也经常这样说,但最近,我和我们班的任课老师再也不用说这些话了。怎么回事呢?原来我们班多了一个快乐(来)问吧。  相似文献   

4.
问:静子姐姐,你好!我现在有个习惯,经常把作业给同学抄。我非常不愿意自己这样做,但如果不给那个同学抄他就会说我自私。我很想改掉这个坏习惯,可是怎么也改不了。我该怎么办呢?(小灵)梁嘉卉:给别人抄作业就等于害了他,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你给他抄作业,他自己没有学到知识,等他长大之后什么工作也没找到时,你不是害了他吗?即使他说你自私也不用理他,别人怎么说都不必在乎,重要的是自己怎么看自己。所以我觉得如果你真正为别人好的话,就不要给他抄作业。(嘉卉同学看得还挺远的啊!)梁彩云:如果是我,我会对那个同学说…  相似文献   

5.
据《论语·学而》记载,一天,孔子的学生向他请教.子路问:"先生,如果我听到一种合乎义理的主张,可以立刻付诸于行动么?"孔子答道:"有父亲和兄长在,怎么能听到就去做呢?"另一个学生冉有问:"先生,我要是听到合乎义理的主张应该立刻去做么?"孔子马上回答:"对,应该立刻实行."公西华感到迷惑不解.孔子笑了笑说:"冉有畏缩不前,所以我鼓励他积极进取.子路生性逞强好胜,所以我就劝他缓慢行事,多听取别人意见."这个故事,就是大家熟悉的孔子倡导因材施教的范例.然而,反复仔细品味这个教育故事,我觉得很有进一步推敲考究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齐齐来开心     
我想要匹小马怀孕的妈妈看着在一边玩耍的儿子,温柔地问他:“宝宝,妈妈要生了,你想要个弟弟还是想要个妹妹呢?”宝宝想了想很懂事地说:“妈妈,如果不是很麻烦的话,我想要匹小马。”长大“妈妈,我是怎么长大的呀?”乐乐看着自己小时候的照片好奇地问。妈妈一听,教育的机会来了,就说:“你是妈妈一把屎一把尿喂大的。”乐乐一听就哭了:“你怎么给我吃这个呀?呜!”被爸爸打了同学们发现小明脸上肿了一大块,就问他是怎么弄的。小明说:“昨天我和爸爸去公园划船,有只蜜蜂落我脸上了。”同学又问:“那你把它赶走不就行了?”小明说:“我还没来得及赶…  相似文献   

7.
阿毅的自述     
我叫阿毅,是我们班里的调皮大王,用老师的话说我颇有个性。平时我从来不会好好走路,总想着和别人比试一下奥特神功;在集体活动时我更是坐不住,总喜欢和旁边的小朋友交头接耳。我想,老师看到我一定很头疼。如果你用责备的口气对我说“这个你不能做”“那个你也不能做”,我才不会买账呢!等你一转身,马上把你的话抛到九霄云外去了。但如果你信任我、赏识我,那就不一样了。我这叫吃软不吃硬。说真的,老师还是挺厉害的,总能猜透我的心思。我有一个与我趣味相投的好朋友,就坐在我前面,他叫阿锦。他是我们班的第二号人物,有时候还胜我一筹。老师组…  相似文献   

8.
肖婷 《大中专文苑》2014,(12):11-11
我听过最心疼的话,是有年寒假回母校去看望曾经的老师,走的时候他跟我说:"谢谢。"这句话,瞬间触动我的心。我问和我一起去的同学,老师谢我什么呢?她说:"我想,他是谢谢你还记得他。"我站在曾无数次站过的土地上,突然跌进时光的河。  相似文献   

9.
说没说谎     
《初中生》2014,(31)
正李红与圆圆是同学。一天,圆圆问李红:"明天是周末了,你准备去哪儿玩啊?"李红答道:"要是明天不下雨的话,我准备去青山公园玩。"第二天,天上下着倾盆大雨。而圆圆在青山公园的门口遇到了李红。圆圆走到李红面前对她说:"你怎么能说谎呢?你怎么能骗我呢?你不是说要是今天下雨的话,你就不出门了吗?"李红惊诧地说:"没有啊,我从来没有骗过你,我也从来没有说过要是今天下雨的话我就不出门了。"圆圆听李  相似文献   

10.
我听过最心疼的话,是有年寒假回母校去看望曾经的老师,走的时候他跟我说:“谢谢。”这句话,瞬间触动我的心。
  我问和我一起去的同学,老师谢我什么呢?
  她说:“我想,他是谢谢你还记得他。”  相似文献   

11.
曹中原 《教书育人》2008,(11):23-23
有一位年轻人,路过一个烈日炎炎下的工地,看见所有的人都在汗流浃背地搬砖。他去问第一个人:“你在干什么呢?”那个人没好气地回答:“你看不见啊,我这不是在服苦役——搬砖吗?”年轻人又去问第二个人。这个人的态度比第一个人要平和得多,他先把手里的砖码齐,看了看说:“我在砌墙啊。”接着他又去问第三个人。那个人脸上有一种祥和的光彩,他把手里的砖放下来,抬头擦了一把汗,很骄傲地说:“你是在问我吗?我在盖一座教堂啊。”  相似文献   

12.
有一天,孔子的学生宰予问孔子一个很古怪的问题:“老师,一个好人君子,假如我们诓骗他:‘有人掉到井里啦!’他会马上跳下井去救人吗?”孔子皱眉回答说:“怎么会呢?君子可能会马上赶去察看,但不会糊里糊涂就往下跳。我告诉你:君子可以被欺骗,却不会被愚弄。”  相似文献   

13.
案例: 我是他的任课老师。此时,高三的他耷拉着脑袋,站在我的办公桌前。 "你的处分撤销了吗?"我看着他,和颜悦色地问。 "老师,处分还没撤销。" "如果没有撤销,作为语文老师,这个字我不能签。我认为入团的前提应该是先撤销处分,你认为呢?"我一边说,一边观察着他的反应。"坦率地和你说,其他老师肯定和我的想法也是一致的。不信,你到其他老师那里去试试看?"  相似文献   

14.
不重要的人一个老师将做作业的学生分组,十二个人一组,一个学生请求老师让他换组,老师问为什么,这学生说:"因为我很讨厌其中的一个人。"老师就让他换了,并且问他:"其他的组员你也讨厌吗?"学生说:"没有,其他组员我都很喜欢。"老师问:"那你讨厌的这个人在你生命中重不重要?"那个学生答:"一点都不重要。"老师说:"十个好朋友都留不住你,你却为了他一个人离开,你说这个人重不重要呢?"  相似文献   

15.
康松 《教书育人》2014,(8):25-25
从小就教育儿子要诚实不撒谎,有一天上小学的他问我:“省里领导要来学校检查,校长和老师要我们对学习时间和作业量等统一口径,都按老师教的说,我该怎么办?”我真不知道该怎样回答,只好反问:“你说呢?”儿子很为难地说:“来检查的人问到我,我只能是不理他们。”我追问:“要是你不得不回答他们的提问呢?”儿子想了想说:“我会对他们说,我不和陌生人说话。”他虽然无奈,却很巧妙地坚守了自己的诚实,也在善良地试图维护学校的利益。让孩子诚实,又让孩子撒谎,都是某些老师的要求,这让孩子们如何处之?  相似文献   

16.
静转过头,发现一个男生走了进来。好眼熟啊!他不是今天早上发现自己爬墙的那个男生吗?别紧张,稳住!如果被清老师知道的话,一定没有好果子吃———可是,男生不就老犯错误吗?我这样会不会更像个男生?说不定会歪打正着呢!正当静胡思乱想的时候,清老师开口说话了:“我想问你一个问题。”“什么?”清老师看了看静。“你是不是改了你的性别和名字?”静愣住了,她如同一头扎进冰冷的海水里,全身冰冷。难道这个秘密就被发现了?“是不是?”清老师又问了一句。“我……”静不知道怎么回答,她想说没有,但是看着清老师的眼睛,她明白…  相似文献   

17.
"老师,我都按你的话去做了,孩子怎么还是那个样子啊?" "那些所谓的‘专家’,站着说话不腰痛,他哪知道我家的困难,又怎么能够体会我此刻的心情呢?看了他们的建议我就想生气,说的那么玄,对我一点帮助都没有。"  相似文献   

18.
点滴     
我高中班里有个男生,名字叫何难。因为这个特别的名字,老师常常叫他回答问题,反正对他来说,这有何难! 我对他名字的来源很感兴趣,就去问老爸,什么情况下可能取这个名字。老爸告诉我,可能是因为他爸爸很想有个儿子,如愿以偿后就很得意,这有何难! “如果他妈妈再生一个儿子呢?”我问爸爸。爸爸说:“就叫何必。你想想,一个就够麻烦了。再生一个,这又何必?”“那如果他妈妈又生了一个呢?”爸爸叹了口气:“那只有叫何苦了。”  相似文献   

19.
绿鸟     
一天,一个人看见树上有一只绿色的鸟,这只鸟在欢快地歌唱。这个人说:“我要把这只鸟带回家,我很喜欢它。”出乎意料的是,这只鸟跟着他说:“我要把这只鸟带回家,我很喜欢它。”这个人大喜,说:“但是,记住,你是鸟,我是人,我要把你带回家。”鸟说:“但是,记住,你是鸟,我是人,我要把你带回家。”这个人来了兴趣:“你说我说过的话,你不能说其他的话吗?”鸟跟着说:“你说我说过的话,你不能说其他的话吗?”“真没劲,你只能学着别人说话。”这个人说。“真没劲,你只能学着别人说话。”鸟说。这个人开始生气了:“我从不跟着别人学。如果你只能学我,就…  相似文献   

20.
我有个学生,圆滚滚的有如机器猫一般。这小胖子是个话痨,每次上课必然废话不断。而他最喜欢问我的一句就是:“老师,你看我已经学了这么久,怎么还没有进步呢?”我接上了他的话莅:“你是怎么产生你学了就一定会有进步的错觉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