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依据运动承诺、锻炼行为的相关研究,建立基于运动承诺的大学生锻炼行为的假设理论模型。采用运动承诺、锻炼行为、锻炼动机和锻炼效 果等心理量表对582 名大学生进行测量,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对调查数据和大学生体育锻炼行为的影响因素模型进行检验。结果表明:理论模型 与观测数据拟合很好;锻炼内部动机、锻炼效果和锻炼条件对运动承诺均表现为显著正影响,外部动机对运动承诺表现为显著负影响;运动承诺 能够很好的预测锻炼行为;并且锻炼动机、锻炼效果和锻炼条件通过运动承诺影响锻炼行为。  相似文献   

2.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互联网 ”理念的广泛应用,移动互联网技术和运动健身产业深度融合,各种类型的App软件被开发出来,其中运动类App是移动互联网和运动健身项目的连接点。运动类App作为一种新型健身途径,在大学生的生活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对大学生的锻炼行为、锻炼动机和锻炼效果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虽然目前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在校大学生进行体育锻炼的情况较为普遍,但是运动类 App 在哈尔滨市大学生中仍有较大的发展空间。本文以哈尔滨市为例,研究运动类 App 对在校大学生锻炼动机及锻炼行为的影响。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逻辑分析法为运动类 APP 对在校大学生锻炼行为和锻炼动机的影响寻找结论。  相似文献   

3.
自北京成功申办了2022年冬奥会后,激起了全民对冰雪运动的热情.大学生作为参与冰雪运动的核心力量更应该高度重视冬季运动锻炼.冬季由于气候的原因,大学生运动锻炼时常因为对锻炼项目不了解,而给自身带来运动伤害.以室外的跑步、滑冰和室内的跳绳为例,培养大学生选择锻炼项目的能力,掌握冬季正确的锻炼方法,并对其中的注意事项进行详细分析,避免运动损伤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以哈尔滨大学800名学生为调查研究对象,对大学生上体育课和锻炼情况做了问卷调查,针对学生实际采取相应措施,从激励大学生参加体育学习和锻炼动机入手,就提高大学生对运动锻炼的认识水平、对运动锻炼的需要、增强锻炼兴趣和参与意识等方面,论述了动机对大学生锻炼行为的激励作用和影响。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大学生课余体育锻炼特征与锻炼感受差异。方法:采用《锻炼感觉量表》测试重庆高校309名大学生。结果:样本大学生课余体育锻炼在运动选项和锻炼时间上具有显著的性别和专业差异,且不同运动选项和锻炼时间大学生的锻炼感觉差异显著。结论:有必要在课余体育锻炼指导中关注参与者的锻炼特征与锻炼感受。  相似文献   

6.
从自我决定理论的视角出发,探索了大学生体育运动动机与锻炼行为的关系.分别采用改编的<运动情境动机量表>和<体育活动等级量表>进行运动动机和锻炼行为的测量,被试为西北民族大学196名在校大学生.研究结果发现,大学生参加运动的动机得分最高的是认同调节,其次依次为外在调节、内部动机、无动机.认同调节和内部动机与锻炼时间、锻炼强度、锻炼频率和运动量呈显著正相关,而外在调节和无动机则与锻炼时间、锻炼强度、锻炼频率和运动量呈显著负相关关系.内部动机和认同调节能够积极预测锻炼行为的各个方面,外在调节对锻炼强度具有显著负向预测作用,无动机对锻炼强度和锻炼频率都具有显著负向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7.
赵臻  李薇 《体育科研》2014,(3):28-31-52
研究基于行为的阶段变化和锻炼坚持机制行为分析框架心理机制,对大学生的体育锻炼参与现状进行阶段上的描述,并依此展开讨论。通过对整体以及不同锻炼行为阶段上大学生运动承诺等因素的统计分析,表明运动承诺对锻炼坚持具有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8.
本研究运用文献资料法、调查法、数理统计法等,对普通大学生通过运动APP来提升锻炼意识的影响调查并分析。研究结果显示,大学生对运动APP的了解不够,对于使用运动APP的目的还处于完成学校规定的里程任务上,还没有达到自主锻炼的意识。针对这种情况,提出以下建议:运动APP运营部门应加大自身的宣传和完善;学校要做好对运动APP的推广;学生自身要加强对运动APP的使用;争取达到自主锻炼的意识。  相似文献   

9.
目前,在校大学生体育自我锻炼能力比较薄弱,为了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促进身心全面发展、增强体质,提高体育自我锻炼的能力。本文采用了文献资料、访谈、观察逻辑分析等方法,对体育自我锻炼能力的内涵、价值及对体育自我锻炼的计划设计、知识技能掌握、知识转化、组织、适应能力进行了分析,以及对体育教学、课外活动、小团体运动体育自我锻炼能力的培养途径进行了探讨。以便为体育教学改革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0.
研究采用《身体自尊水平量表》Physical Self-Perception Profile(简称PSPP)与《身体自尊量表》Body Esteem Scale(简称BES)对江苏省徐州医学院不同锻炼水平女大学生进行随机问卷调查,研究不同锻炼水平女大学生对身体自尊水平的影响,对其体育运动锻炼的频率、运动锻炼持续的时间、运动锻炼的负荷进行调查分析.从而得出结论,加强女子大学生的体育运动锻炼有助于提高女子大学生的身体自尊水平.体育运动锻炼频率、体育运动锻炼持续的时间、体育运动锻炼的负荷这三个因素均对女大学生的身体自尊水平产生一定的影响,而且呈现出较高的正相关关系,三个影响要素中体育运动锻炼的频率与女大学生自尊水平的相关性最高.  相似文献   

11.
运动处方干预对体质影响的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在运动处方干预下,对大学生体质影响的效果,并为大学生的科学健身提供“量化”指导和今后的调研提供依据及参考。方法:按随机抽样原则,在本校06级学生中随机抽取4个班,两个班作为实验组,实施运动处方;另两个班作为对照组,不实施运动处方干预,实验期为1年,以对比、验证运动处方对大学生体质影响的效果。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在耐力素质、力量素质、肺活量体重指数及台阶试验成绩等指标上,实验前后存在显著差异(P〈0.01)。结论:运动处方对增强、改善大学生体质有显著效果,能有效提高大学生体质健康水平,并有助于培养大学生终身体育能力。  相似文献   

12.
关于运动对机体免疫能力的影响已有大量的研究,但处方式教学对提高大学生免疫功能、预防运动性疾病的影响尚不充分。实验表明,处方式教学在尊重教学规律的前提下根据学生不同体质状况采用不同运动种类,频度,强度和负荷,不仅运动素质提高而机体的免疫能力大幅增强,有效的预防了运动性疾病的产生,并且能有效的监控课堂训练,为激发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科学的指导大学生进行自主锻炼,为高校大面积推广"运动处方式"教学提供了理论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3.
构建大学生体质最优化教学模式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大学生进行健身运动处方和常规体育教学两种教学模式的实验对比,探讨和研究大学生体质最优化的教学模式,为推进高校体育课程体系改革和促进大学生健身的科学化提供理论和实践指导方面的依据。本研究按随机抽样原则在柳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05级学生中,随机抽取4个班,其中两个班作为实验班,另两个班作为对照班,进行健身运动处方教学和常规体育课教学的对比,实验期为1年,以验证运动处方教学模式对大学生体质影响的效果。结果显示:实验班和对照班在身体素质、身体机能等指标上,存在非常显著性差异。健身运动处方教学模式能有效提高大学生体质健康水平,对增强、改善学生体质有显著效果,具有更强的实效性和科学性,是实现大学生体质最优化的一种有效可行、值得推广的教学模式,符合高校体育课程体系改革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聋哑人在校大学生10 7人进行10项形态、机能、素质指标的测试,针对聋哑大学生特点研制健身运动处方,进行8周实验,对实验前、后主要机能素质进行对比。结果显示,1)聋哑大学生的肺活量、长距离跑都非常显著地劣于普通大学生;2 )本研究设计的“聋生健身运动处方”持续练习8周以后,肺活量、立定跳远、长距离跑、仰卧起坐、引体向上等身体素质显著增长,对于增进聋哑大学生体质和改善他们的心理状态有较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抗阻训练运动处方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抗阻训练作为全面身体锻炼的一部分,可以显著增长肌肉力量和体积及发挥慢性病防治作用。抗阻训练运动处方的内容主要包括训练强度、组数、频率、方式、顺序、间歇时间、肌肉收缩速度和训练量等方面。根据运动人群和运动目的不同,其中每一方面都可以制定出多种不同处方方案。正确合理的处方制定和使用涉及到不同的运动效果,对于专业运动人群和普通大众合理科学地安排运动和锻炼十分有必要。  相似文献   

16.
石颖颖 《精武》2012,(7):9-9,11
为提高大学生体质健康水平,指导大学生进行科学的体育锻炼,设计针对大学生体质特点健身运动处方系统,提高大学生健身的科学性、安全性和有效性,同时也提高大学生体质测试和评价工作的效率。  相似文献   

17.
终身体育教育与普通高校体育教学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终身体育被视为新世纪的体育思想,已成共识。大学生面临从学校教育到社会就业的转变,因此,从终身体育的视角而言,高校体育阶段不仅要解决学习的问题,而且要解决当前和今后运用的问题。本文,以终身体育为指导思想,旨在普通高校体育改革,使学生结束学校体育学习阶段走向社会,确立终身体育观念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8.
论我国大学竞技体育的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从可持续发展观出发,运用献资料、调查研究等方法,对我国大学竞技体育的可持续发展和发展现状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外部因素、体育资源、体制与结构、体育环境与利益激励是制约我国大学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大学竞技体育的可持续发展不仅仅是一个发展目标,而是一种新的发展模式和过程,只有解决了制约因素的影响,大学竞技体育才能成为我国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进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9.
运用文献资料法和实验法,对普通大学生游泳课余短期训练问题进行了研究探讨。要提高普通大学生课余游泳训练的质量,首先要多渠道选材,为训练打下良好基础;制定适合大学生特点的训练周期和训练计划:一般训练阶段主要是基本技术学习和基本身体素质提高;专项训练阶段以水上专项速度耐力训练为主;赛前和比赛阶段突出训练强度;采用监测心率指标等手段合理掌控负荷强度等。其训练效果极为有效,并在重大比赛中取得优异成绩。  相似文献   

20.
在客观掌握高校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基础上,从"科学的体育锻炼既能增强身体健康又能增强心理健康"的观点出发,通过开展对民族传统体育教学的实验研究,找出不同类型民族体育项目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对策。期待为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提供科学锻炼方法,为少数民族体育项目在高校的开展提供一些参考和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