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把爱祖国教育贯穿到幼儿园的整个教育过程中.如在作业中,让幼儿画天安门、国旗、红灯、气球等;在晨间、午后、离园前的谈话中,结合电视特别节目“神州风彩”介绍祖国壮丽的河山,秀美的景色;组织幼儿参观、游览、散步、接触社会;以及开展和爷爷奶奶比童年活动等,使他们在幼小  相似文献   

2.
我们带领幼儿到社区中观察人们的活动。幼儿发现在花园里,有一些爷爷奶奶,他们有的下棋,有的晒太阳,有的在照看弟弟妹妹。“什么人在小区里活动?他们在干什么?爷爷奶奶为什么在家?他们的心情怎样?”带着问题幼儿采访了他们,谈论中幼儿知道了爷爷奶奶退休在家有时很孤单,孩子们提议:“去我们幼儿园里玩吧,幼儿园里可快乐了!”有几位爷爷奶奶愉快地答应了,并说可以给孩子们讲故事,教孩子们下棋。“你们什么时候来呀?”“明天好吗?”“太好了。”回到幼儿园后,老师让孩子们讨论:“爷爷奶奶来幼儿园,我们做点什么让他们高兴?”有…  相似文献   

3.
活动目的: 1.使幼儿知道每年的农历九月初九是“老人节”,这一天也是重阳节。教育幼儿尊敬老人、关心老人。2.通过和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共度重阳节,激发幼儿爱老人的情感,帮助老人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活动准备: 1.收集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年轻时的照片、奖状、荣誉证书等,请他们中的代表来园讲讲自己年轻时的故事。2.收集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和自己在一起的照片,请小朋友讲讲老人是怎样喜欢和关心自己的。3.让幼儿自己动手制作一件礼物,在“老人节”那天送给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以表敬意。4.布置好活动室  相似文献   

4.
谈话活动是教师有计划地组织全班(组)幼儿根据事先设计好的主题,在幼儿已有经验和知识基础上进行的对话,幼儿园的谈话活动一般包括节日见闻谈话、观察事物谈话、经验主题谈话等.有效地组织谈话活动,对培养幼儿的语言能力有很大作用.然而,在日常观察中,却发现有些教师并不重视幼儿谈话活动的组织.或不善于组织幼儿谈话,究其原因,一是要求用普通话组织教学,这与方言是粤语的  相似文献   

5.
王海萍 《成才之路》2011,(36):90-I0015
在现实工作中,由于部分教师认识或组织有所偏颇,常使谈话活动陷入“冷场”和教师“唱独角戏”的尴尬境地。那么如何组织一个幼儿敢说、可说、愿说、会说的谈话活动呢?下面,我从幼儿园集体谈话活动与幼儿语言发展的角度谈谈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6.
活动要求:通过活动,使幼儿知道3月8日是国际劳动妇女节,引导幼儿了解妈妈、阿姨等妇女的辛勤劳动与贡献;加强情感教育,培养和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述能力和交往能力;给家长创造参与幼儿园活动的机会,密切家园联系。活动准备: 1.通过谈话使幼儿了解“三八”妇女节是小朋友的奶奶、妈妈、阿姨们的节日;组织幼儿讨论怎样开展庆祝活动,并安排好活动内容;手工作业中制作好请柬,回家邀请奶奶、妈妈或阿姨参加班内的庆“三八”活动。准备好美术作品、小制作等礼物;做各种点心用的材料及工具;大红花若干朵。  相似文献   

7.
凭借物是指讲述活动中教师为幼儿准备的,或幼儿自己参与准备的图片、实物、情景等等。教师通过提供凭借物给幼儿,并划定讲述的中心内容,使他们的讲述语言具有明显的指向性。“有一定的凭借物”是讲述活动的一个突出特点。但是,目前的许多谈话活动,也存在类似的凭借物,也同样要求幼儿围绕凭借物来层层展开,推动谈话活动的进行。那么,凭借物在讲述活动和谈话活动中有什么区别呢?笔者认为:  相似文献   

8.
活动目标 1.让幼儿了解“中秋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中秋节”要吃月饼,也是大家团圆的日子。 2.通过“中秋节”的活动,激发幼儿爱家乡、爱幼儿园、爱父母的情感。 3.通过社会实践“买月饼”,了解售货员的劳动,培养幼儿尊重热爱周围的劳动者,锻炼幼儿的交往能力。 活动准备 1.活动前教师与售货员联系好,让他们协助老师配合教育。 2.师生共同布置活动室。 3.准备好“月亮观察日  相似文献   

9.
郭俊燕 《早期教育》2002,(12):33-33
区域活动中,幼儿比较分散,教师的观察难免会有遗漏,这给活动后的小结带来了缺憾.我园重视区域活动后的谈话,既给幼儿提供了回忆活动的机会,又让教师通过谈话全面了解幼儿的活动,收到了积极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每个人的成长都是建立在自身已有经验的基础上的。因此,我们要把了解孩子的已有经验作为施教的基础。在教研活动中,我们总结出了了解幼儿已有经验的四种方法。 1.谈话法。谈话可以了解孩子的已有经验。在“蝴蝶”系列活动中,教师准备了许多蝴蝶标本,让孩子们观察并问他们最喜欢哪一只,为什么。从孩子的答话中,我们知道了孩子的爱好、兴趣以及对蝴蝶的关注点等相关信息。活动后,经过分析和整理,教师就可以  相似文献   

11.
我们曾从两所幼儿园大班随意抽取60名幼儿,了解他们对残疾人的态度。根据调查情况,我们认为对幼儿进行最初的社会主义人道主义教育很有必要。为此,我们设计了“尊敬残疾人”主题教育活动,旨在让幼儿了解残疾人的伤残病痛以及他们是如何克服困难,顽强地生活学习和积极参加工作的,从而激发幼儿理解、尊重、关心和热情帮助残疾人的情感,从小培养他们良好的道德品质。教育活动内容和形式有以下几个方面:1.通过晨间谈话、各科教学和日常活动向幼儿介绍各种残疾人(重点是盲人、哑巴、  相似文献   

12.
活动目标: 1.让幼儿了解自己家里的老人,进而了解社会上的其他老人,知道他们年纪大了,需要我们的关心和帮助。2.初步懂得老人们曾为社会做了很多工作,自己的成长是与老人的关心和爱护分不开的,激发幼儿敬爱老人的情感,培养他们帮助、关心老人的良好品德。活动准备: 1.设计敬老情况调查表,了解班内幼儿在家对待老人的态度和表现。2.请幼儿找出爷爷奶奶年轻时的工作照(或其他照片),了解他们年轻时做什么工作,如何为社会作贡  相似文献   

13.
凭借物是指讲述活动中教师为幼儿准备的,或幼儿自己参与准备的图片、实物、情景等等.教师通过提供凭借物给幼儿,并划定讲述的中心内容,使他们的讲述语言具有明显的指向性."有一定的凭借物"是讲述活动的一个突出特点.但是,目前的许多谈话活动,也存在类似的凭借物,也同样要求幼儿围绕凭借物来层层展开,推动谈话活动的进行.那么,凭借物在讲述活动和谈话活动中有什么区别呢?笔者认为:  相似文献   

14.
几年来,广州市东方红幼儿园从培养开拓型、创造型人才出发,做到“放心”、“放手”、“放权”,给幼儿有充分的自由活动时间他们把自由活动贯穿于整日活动安排中,改变以往集体活动充塞着幼儿整天生活的现象,并重视调节好集体活动和自由活动的关系,既注意了活动的集体性、统一性特点,也注意了活动的自由性、灵活性特点。他们是这样做的: 晨间早操后,教师没有急于把孩子们带回教室“静坐”或“谈话”,而是让他们在园子里散步,舒展身体,呼吸新鲜空气,观察园子里的事物,谈论各自喜  相似文献   

15.
活动目标 1.组织幼儿谈论他们熟悉并深深喜爱的人物——奥特曼,激发幼儿谈话的兴趣。 2.学习围绕主题,层层深入地谈,鼓励幼儿在集体面前大胆地表达自己的见解。 3.培养幼儿注意倾听他人的谈话,理解谈话的内容,及时地修补他人谈话的能力。  相似文献   

16.
活动目的: 1.了解成人的一些劳动,知道劳动可以创造财富,可以方便他人,培养幼儿热爱劳动、珍惜劳动果实的品质。2.自己能做的事情自己做,初步培养幼儿良好的劳动习惯和劳动技能。时间:一个月活动过程: 1.大家爱劳动①了解退休的爷爷奶奶,他们每天做什么? ②参观爸爸妈妈的工作单位。(经联系,在可能的情况下),观察爸爸妈妈、叔叔阿姨的劳动情况。  相似文献   

17.
在幼儿园教学中,常常会出现这样的情况,有些幼儿不愿主动参加谈话,在教师提问时也不乐意回答,老是当“哑吧”。这对幼儿良好个性的培养和智力的发展,都是十分有害的。要改变这种状况,首先应该弄清其原因。根据我长期观察和分析,幼儿不愿张嘴的原因大致有这几个方面: 1.胆小。这类幼儿胆小而“怯场”,他们心里总产生一种莫名其妙的恐惧感,常常是见生人不敢谈话,人多时也不敢说话。2.自尊心较强。这类幼儿往往是由于某一次说话或回答问题不正确而引起别人的嘲笑,而教师则忽略了对他作必要的鼓励,也没及时教育嘲笑者:这是不礼貌、不应该的。从此之后,这类幼儿便因害怕别人嘲笑而闭口不言。3.错领会家长在某种场合下的指责。这类幼儿往往是过去在家长工作忙或和别人谈  相似文献   

18.
元旦前夕,我组织大班幼儿开展了“一封信”的综合教育活动。活动是这样进行的: 1.参观邮局。我首先带领幼儿参观邮局,让他们了解邮局工作人  相似文献   

19.
一、一日活动的基本结构澳大利亚各幼儿园,虽然在一日活动的各项具体活动的设计上有所差别,但就其“结构”而言,却有许多共同之处。1.第一次圆圈活动——入园、谈话、讨论(9:00~9:30)。上午9点钟前,幼儿陆续来园,教师热情欢迎,并鼓励家长和孩子们一起选择一种室内安静活动。9点钟时,幼儿基本上都入园了,教师便和幼儿围坐在地毯上,玩“点名”游戏;组织幼儿谈话,回忆昨日的活动,讨论今天活动的主题、内容与形式。2.室内游戏活动(9:30~10:30)。幼儿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发展水平,自由选择游戏内容,也可  相似文献   

20.
情况分析我班幼儿由于观察力、表达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存在差异,对蔬菜认识的程度不一。大多数幼儿对新鲜的事物好奇,感兴趣,但不会观察事物。为此,我设计了“认识蔬菜”的系列活动,现将“蔬菜自选市场”和“制作蕃茄酱”活动作一介绍。蔬菜自选市场内容和要求 1.让幼儿在了解蔬菜明显特征的过程中,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蔬菜,从而使他们的观察力、表达能力得到提高。 2.在幼儿知道各种蔬菜都含有丰富的营养后,教育他们养成不挑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