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在众多的新闻专业刊物中,我为什么单单青睐《新闻三昧》?说来话也不长。记得前年刚入伍时,部队成立新闻报道组。团里见我入伍前是县中学生文学社社长,又在报刊上发表过几十篇文学稿件,就任命我当报道组组长。我满口答应下来,并立下了到年终改变团新闻工作落后面貌的军令状。我自信发表过文学稿件,认为写新闻是小菜一碟,所以不注重新闻理论的学习,见到素材就写,结果往往是“瞎子点灯——白  相似文献   

2.
致读者     
我区第一份公开发行的新闻专业刊物《新疆新闻界》创刊了。《新疆新闻界》由新疆新闻工作者协会和新疆新闻学会主办,它是全疆各族新闻工作者共同的刊物,也是广大业余通讯员自己的刊  相似文献   

3.
在众多的新闻专业刊物中,我为什么单单青睐《新闻前哨》?记得1992年冬我刚入伍不久,营里就让我负责全营的新闻报道工作,以改变新闻报道落后的局面,原因是我入伍前是县中学生文学社社长,又发表了文学稿件.我自信写新闻稿是“张飞吃豆芽——小菜一碟”,便满口答应下来,还立了到年终要夺得新闻报道先进单位的“军令状”.谁知3个月过去了,我一篇稿也没见报.望着草稿纸上一篇篇的“四不像”.我急得团团转.这时教导员出差带回来几本《新闻前哨》.望着装帧精美的她,我急忙打开细读.她栏目多,内容丰富,知识性实用  相似文献   

4.
一路执著追求,一路辉煌收获,这无疑是对新疆军区某师新闻干事王雁翔在新闻报道之路上拼搏的最好诠释。从事军事新闻报道10年来,正是怀着这种挚热情感和不懈追求,他先后在《人民日报》、《解放军报》、《中国青年报》、《中国文化报》、《人民军队》报等100多家报刊发表军事新闻作品30余万字,文学作品20余万字,10多篇作品荣获全国性或省级奖励,被多家报刊聘为特约记者。入伍前就曾担任重点中学学生会主席,校刊、校报副主编,在全国性学生刊物和当地报刊发表30多篇作品的王雁翔,高考竟以5分之差而落榜,他没有听从老师和同学的劝说,…  相似文献   

5.
《新疆新闻界》是我每期必读的刊物。这不只是因为它发表的多是新疆新闻界同仁的最新研究、探索成果,其地域接近性和内容贴近性强,也不只是因为它的内容丰富,还因为它对我在新闻园地中学步给予了热忱的扶持,不断地帮助我提高对新闻工作的认识,开阔探索新闻理论的视野——导师之情,永难忘却。  相似文献   

6.
《新闻与写作》编辑部: 我于1967年10月走上乡镇广播电视站工作岗位,从事业余新闻报道工作多年,曾订阅过好几种新闻业务类刊物,而《新闻与写作》是我的良师益友,工作上的伴侣。 由于,本人只有初中文化程度,为使自己的新闻写作能力得到进一步的提高,从九十年代起到现在,未间断过订阅《新闻与写作》,认真学习,拜它为师,使我在新闻报道工作中确实受益匪浅。自从有了它,我所采写的新闻稿件录用率逐年提高,我还被一些报纸和电台聘请为通讯员及特约记者。采写的新闻稿件、采制的广播自办节目也曾多次在市、县新闻单位获奖。尤…  相似文献   

7.
从今年起我幸运地收到了新疆教南报社为骨干通讯员赠订的《新疆新闻界》杂志。作为一个渴求新闻理论知识的通讯员,看到这样的刊物美是抑制不住内心的喜悦,真该向报社道声“谢谢”。我是一个普通的人民教师,早在上学期间就爱上新闻报道。从上初中一年级到上大学,再到工作岗位,先后在多家报纸上发表作品,曾多次被评为优秀通讯员。为献身祖国大西北的教育事业,1984年由河南老家应聘到新疆库车县任教。13年来,在执教之余仍笔耕不辍。这期间陆续收到来自区内外一些新闻单位和出版社的一份份用稿通知书、一张张奖状、一件件奖品及一本本荣…  相似文献   

8.
美国著名新闻学学者杰克.伦敦说过:"你想当一名新闻记者吗?那就得阅读报纸。"在我国,一位刚从事新闻工作的年轻记者向一位新闻界老前辈请教怎样才能做好新闻报道工作时,这位老前辈要他坚持阅读报纸,每天要看10条以上的新闻。在基层做新闻报道工作的通讯员,和媒体的专业记者相  相似文献   

9.
每当与同行们提起《新疆新闻界》,一种发自内心的感激之情便油然而生。何以如此?话还得从我读《新疆新闻界》谈起。 我是出席1985年春天新疆记协和新疆新闻学会成立大会的代表,也是新疆新闻学会的第一批会员。起初,我关心《新疆新闻界》,只是因为它是本区新闻界的刊物。但渐渐地我被它吸引住了,成了它最热心的读者。  相似文献   

10.
今年37岁的雷锦,从事新闻报道工作已经历16个春秋,勤奋耕耘,硕果累累。他先后在《人民日报》、《工人日报》、《新疆日报》、新疆人民广播电台、《昌吉报》等10多家新闻单位发表新闻作品1000多篇,先后14次被评为《新疆日报》优秀通讯员,从1979年开始每年都是新疆人民广播电台和《昌吉报》的优秀通讯员。由于他在完成本职工作的同时,创造新闻报道的突出成绩,多次被评为所在单位的先进工作者,1992年还受到中共木垒哈萨克自冶县委的表彰、奖励。  相似文献   

11.
新闻和宣传的关系是一个很值得研究的问题。记得五十年代中期,新闻界有的同志出于改进新闻报道的考虑,曾对这个问题发表过一些议论,提出怎样处理好我们的新闻报道既要宣传党的政策,又要向人民提供充分的消息这样的问题。议论刚开了个头,便立即在一场政治风暴中受到粗暴的批判。以后就很少再有人提出这个问题了,但在新闻工作实践中它依然存在。一九八○年起,有些新闻刊物又断断续续发表文章对这个问题开展讨论,至今还在讨论中。我以为讨论这个问题的重点是要弄清新闻和宣传两者之间的区别和联系。为此,有必要先对过去的理解作一番回顾。  相似文献   

12.
我担任乡里的通讯员,只有两年多的时间。两年来,我先后在市以上报刊、电台发表了七百余篇稿件。其中省级有二百七十五篇,中央级三十一篇。而且有五篇稿件被中国广播出版社出版的《社会新闻集锦》一书选编,二篇被选入通讯员业务指导刊物,三篇分别获省优秀广播稿一、二等奖,一  相似文献   

13.
他入伍仅5年时间。却先后有300多篇(幅)新闻稿件在省级以上报刊发表,10多篇新闻作品在省市级新闻单位获奖。个人年年被军区《前卫报》评为优秀通讯员,先后荣立二等功1次、三等功3次。他就是济南军区某防空旅政治部一级士官报道员田宝宗。[第一段]  相似文献   

14.
《新疆新闻界》编辑室为了把杂志办得更好,给每个读者发了一张《读者意见征询调查表》,虽然我也填了这张表,但感到仍有未尽之意,再谈点看法。我今年54岁,是一名业余通讯员,在克拉玛依油田写了几十年的新闻稿件。每当我订阅的《新疆新闻界》杂志一来,总要先阅读“通讯员之页”这个栏目的文章。我还重点阅读“新闻与写作”、“新闻知识专题讲座”、“采写体会”、“新闻和语言”、“好稿评介”等栏目的作品。每期都要从头至尾看一遍,有的文章还要读多遍。1991年第二期“通讯员之页”栏目中胡四海的《投稿杂  相似文献   

15.
崔吉本 《青年记者》2007,(18):81-81
"新闻故事化",是记者在新闻采写中运用得越来越多的一种方式,这种方式的最大特点,就是增强了新闻报道的客观性与可读性,使新闻报道充满了趣味性和人情味。用故事化的形式写新闻,尽显语言魅力我见过一篇报道,这是一篇包括标点符号在内不到300个字的很短的新闻,它刊载在《中国海洋报》上,忘记了发表的具体时间。标题是《海上对话》。  相似文献   

16.
新闻文学,确实存在于新闻领域——当有了发布新闻的报纸以及多品种报道体裁的出现,当有了报纸的文艺副刊以及多品种文学作品的出现,便有了新闻文学。新闻文学是新闻与文学相结合的产物,其范畴包括报告文学、特写、散文、诗歌、杂谈、随笔等多种体裁的文学作品,只要是具有新闻属性或新闻功能,都可以称之为新闻文学。在一定意义上,新闻文学是报纸副刊文学作品的总名称。如果追朔新闻文学的由来和历史,早在十九世纪末期我国最早的报纸还没有开设副刊版面的时候,那些与新闻报道混同发表的带有真实性、现实性的文学作品,算是最早的新闻文学了。到了二十世纪初,我国许多报纸在开设了副刊版之后,出现  相似文献   

17.
最近,由《羊城体育》报的新闻《“首尾”之战场外音》引发的陆俊诉讼案使体育圈和新闻界的许多人士颇为关注,陆俊最后是胜诉了,新闻界的反映是“总结经验教训”,但同时又觉得新闻报道实在难搞。什么是真实报道?什么是客观报道?为什么要做到客观报道?客观报道能保护...  相似文献   

18.
2004年底我担任成空某雷达团的新闻报道员.至今已经7年多了,我从~名新闻报道的“门外汉”成为在军内外媒体发表新闻作品700余篇的《空军报》优秀通讯员;从摄影“独腿走路”的报道员成长为一名文字、摄影、摄像,三职一肩挑的“三栖精兵”:回顾7年多难忘的新闻跋涉之路,可以说是“主动出击的意识、宽广的新闻视野和敏锐的新闻感觉”这3个关键词,引领我在新闻报道中不断创先争优。  相似文献   

19.
我是一个新闻写作爱好者和初学者,去年开始订阅《新疆新闻界》。每期刊物来到,我总是爱不释手,如饥似渴地读起来,它是我的良师益友。特别是”新闻知识专题讲座”、“采写体会”、“通讯员园地”、“问题讨论”等栏目,对我的  相似文献   

20.
(一) 《新闻之友》是西安日报社的一个小小的别致的窗口,它创刊于1993年,是研究新闻业务的专业刊物,刚创刊时,名叫《记者之友》,后来因为该刊名面对的读者和作者群似乎有局限才更名为现名的吧。 这是个内部刊物,正因为内部,才显出它的独特。它为编辑、记者以及报界同仁和广大通讯员提供了一个探索新闻改革、研究新闻业务、交流编采经验、了解国内外传媒动态的阵地。它曾发表过省内外新闻界许多朋友的有理论深度、有独到见解的文章,它从各个角度反映了专业新闻工作者和广大通讯员的工作和生活。它不但开设了许多斑斓多彩的小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