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还记得1992年8月.《夏令营中的较量》一文带给我们的震撼吗?77名日本孩子来到了内蒙古,与30名中国孩子一起举行了题为“草原探险”的夏令营活动。在这次活动中,我们的孩子输得一塌糊涂:中国孩子病了回大本营睡大觉,日本孩子病了仍坚持走到底;  相似文献   

2.
“中国孩子病了回大本营睡大觉;日本孩子病了硬挺着走到底。”“日本家长走了,只把鼓励留给发高烧的孙子;中国家长来了,在艰难路段把儿子拉上车。”这两段话是孙云晓在《夏令营中的较量》一文中拟的小标题,很明  相似文献   

3.
2004年8月12日至17日,由中国、韩国、日本三国90名青少年组成的国际草原探险夏令营在内蒙古举行。中国孩子的表现令人失望。这不由得让我们联想起十二年前的那场较量。早在1992年8月,77名日本孩子就曾经与30名中国孩子一起举行了一次草原探险夏令营。夏令营结束时,日本人竟  相似文献   

4.
中国教育报曾头版发表了孙云晓写的《夏令营中的较量》一文,报道了在内蒙古乌兰察布盟草原举行的夏令营活动中,中国孩子病了就回大本营去睡大觉,日本孩子病了却硬挺着走到底;日本家长是乘车走了,只把鼓励留给发高烧的孩子,中国家长来了,却在艰难路段把孩子拉上汽车;中国少年和日本少年在困难面前的不同表现,以及两国家长帮助、爱护孩子的不同做法,令人深思。就此,日本人公开说,你们这一代孩了不是我们的对手!警言值得我们猛醒! 近日,山东济南市爆出一则新闻:一位15岁的初三女学生,因期末考试第一天的成绩“自我感  相似文献   

5.
最近一个时期,关于日本孩子打败了中国孩子的话题牵动着人心。由此引发的“社会大讨论”已是沸沸扬扬。 孙云晓发表在《黄金时代》的文章《夏令营里的较量》 (以下简称《较量》)告知人们:中国儿童在探险夏令营中表现得怕苦、脆弱,与日本儿童形成了鲜明的反差,以至“日本人已经公开说,你  相似文献   

6.
这不是输在"起跑线",这真是失去"地平线"。20年前,有一场著名的发生在草原上的有关孩子的"中日夏令营中的较量"。1992年8月,77名日本孩子来到了内蒙古,与30名中国孩子一起参加草原探险夏令营,他们大多数在11至16岁之间。本是联手探险,实成无形比拼:中方孩子病了,重新躺回席梦思床上,品尝着内蒙古奶茶的清香;日方孩子也照样生病,中国领队劝他坐车,他说:"我是来锻炼的,当逃兵是耻  相似文献   

7.
去年11月25日,《中国教育报》发表了《夏令营中的较量》一文,报道了1992年8月,中日两国联合在内蒙古乌兰察布盟草原的夏令营活动中,中国孩子病了,就回大本营睡觉,日本孩子病了却硬挺着走到底;日本家长乘车走了,只把鼓励留给发烧的孩子,中国家长来了在艰难路段把孩子拉上汽车。所以,日本人公开说,你们这一代孩子不是我们的对手。此报道在全国激起了强烈的反响,读者纷纷投函本刊,积极参加这场大讨论,今择几篇发表,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8.
刘建春(汉寿县月明潭中心学校)1992年8月,77名日本孩子与30名中国孩子,在内蒙古共同举行了一次草原探险夏令营活动,活动中暴露出中国孩子在生存能力和教育方面的诸多问题,  相似文献   

9.
1992年8月,77名日本孩子来到了内蒙古,与30名中国孩子一起举行了一个草原探险夏令营。 A 中国孩子病了回大本营睡大觉 日本孩子病了硬挺着走到底 在英雄小姐妹龙梅、玉荣当年放牧的乌兰察布盟草原,中日两国孩子人人负重20公斤,匆匆前进着。他们的年龄在11—16岁之间。根据指挥部的要求,  相似文献   

10.
1992年8月,77名日本孩子来到了内蒙古,与30名中国孩子一起举行了一个草原探险夏令营。 A 中国孩子病了回大本营睡大觉,日本孩子病了硬挺着走到底。 在英雄小姐妹龙梅、玉荣当年放牧的乌兰察布盟草原,中日两国孩子人人负重20公斤,匆匆前进着。他们的年龄在11—16岁之间。根据指挥部的要求,至少要步行50公里,而若按日本人的计划,则  相似文献   

11.
缘起链接A:夏令营2004年8月12日至17日,由中国、韩国、日本三国90名青少年组成的国际草原探险夏令营活动在内蒙古自治区科尔沁右翼中旗进行。其间中国孩子的表现令人失望。30名来自我国北京、呼和浩特市和当地的蒙古族少年、30名韩国青少年、30名日本青少年共同参加了草原探险,  相似文献   

12.
中国孩子又输给了日本孩子。前不久,来自中日韩三国的320名大、中学生,一起参加了一项定向挑战对抗赛,这是国际青少年体能训练营的一个项目。结果,中国学生的表现明显不如韩日学生——人家说“一点都不累”,而我们还没等比赛结束,就早已气喘吁吁、大汗淋漓了,有的甚至因为吃不消而中途退出。为什么要说“又”呢?这话说起来可长。那是在1993年,一篇题为“夏令营中的较量”的报道引发了一场大讨论。报道中说,在一个中日两国少年参加的草原探险夏令营中,日本孩子的优良体能、坚强意志、自理能力和团队合作的精神与中国孩子的骄娇二气形成了鲜明…  相似文献   

13.
近日看报得知:1992年8月,内蒙古乌兰察布盟草原举行了一次中日少年探险夏令营。30名中国孩子和77名日本孩子参加了这次活动。夏令营生活处处充满艰辛:负重20公斤,步行50—100公里,雨后的泥泞,道路被洪水冲垮,晚间自己升篝火做饭……而对艰辛,许多中国孩子怕苦怕累,遇到困难  相似文献   

14.
看清差距     
1992年,我国与日本联合举办了草原探险夏令营。在夏令营中,发生了许多让我们意想不到的事情:中国学生病了回大本营,日本学生病了坚持走下去。出了点小意外,中国家长提前把学生领走,日本家长却鼓励学生挺住。中国学生只会在肚子饿的时候嚷着要饭吃,而日本学生会自己动手做饭吃。为什么会有着截然不同的结果?因为我们太缺乏自立自强的精神了。我国学生到国外去留学,一般是要打工的。但可悲的是,我国学生大部分不会打工。为什么?因为我们缺乏这方面的锻炼。我曾经在一本杂志上看到一则消息:一位日本少年在网上说,他们称宋朝以…  相似文献   

15.
1992年8月,77名日本孩子来到了内蒙古,与30名中国孩子一起举行了一个草原探险夏令营。A中国孩子病了回大本营睡大觉,日本孩子病了硬挺着走到底。在英雄小姐妹龙梅、玉荣当年放牧的乌兰察布盟草原,中日两国孩子人人负重20公斤(经核实应为11公斤以下——作者1994年更正),匆匆前进着。他们的年龄在11~16岁之间。根据指挥部的要求,至少要步行50公里路(经核实应为19~21公里——作者1994年更正),而若按日本人的计划,则  相似文献   

16.
信息专递     
一、较量后面的教育 我想起了对第一届中日少年探险夏令营的采访。1992年在青岛举办的那次活动中,中日孩子之间的鲜明对比,与草原夏令营惊人地相似。 我问一个13岁的北京男孩:“你们与日本孩子相比怎么样?”男孩子坦率地摇头,说:“不如他们勇敢,也不比他们能干。”“这是为什么呢?”听我这么问,  相似文献   

17.
山东省文登市文城中心完小近年来的学生及家长进行挫折教育初见成效,对培养学生的意志品质大有益处。挫折教育有的叫“磨难教育”。它的意思是:学校指导培养学生的挫折意识,磨炼和提高学生耐挫折能力。挫折教育有必要该校校长胡本源说,1992年中日少年草原探险夏令营,中国孩子表现出意志脆弱、吃苦性差、依赖心理严重等问题,中日儿童的较量,看出我们的教育在培养学生意志品  相似文献   

18.
1992年8月,77名日本孩子来到了内蒙古,与30名中国孩子一起举行了一个草原探险夏令营。 A 中国孩子病了回大本营睡大觉,日本孩子病了硬挺着走到底。 在英雄小姐妹龙梅、玉荣当年放牧的乌兰察布盟草原,中日两国孩子人人负重20公斤(经核实应为11公斤以下——作者1994年更正),匆匆前进着。他们的年龄在11~16岁之间。根据指挥部的要求,至少要步行50公里路(经核实应为19~21公里——作者1994年更正),而若按日本人的计划,则应步行100公里!  相似文献   

19.
2004年8月12—17日,由中国、韩国、日本三国90名青少年组成的国际草原探险夏令营活动在内蒙古自治区科尔沁右翼中旗进行。其间中国孩子的表现令人失望。每天步行30公里,全部是野外宿营30名中国、30名韩国、30名日本青少年共同参加了草原探险,队员中最大的19岁,最小的只有12岁。在为期5天的夏令营中,主办方精心设计了由科尔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步行到内蒙古五角枫自然保护区和翰嘎利活的活动,平均每天步行30公里,全部是野外宿营。日本小孩拒绝帮忙,中国孩子叫苦不迭正值当地遭受罕见的高温天气,整个行程十分艰苦。日本少年个个身背巨大的行囊,…  相似文献   

20.
谈德育观的拓展陈凌侠,陈志侠去年《中国教育报》转登的《夏令营中的较量》一文述及了77名日本孩子和中国孩子在内蒙古乌兰察布盟草原度过的夏令营活动,切切实实地提出了教育界面临的两大课题:一是孩子们如何度过自己的童年:二是家长、教师、社会怎样关心爱护和培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