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云南临沧凤庆的苗族绝大多数从贵州迁徙而来,主要分布在新华、诗礼、三岔河、营盘等乡镇,其中以新华彝族苗族自治乡苗族人口最多,苗族婚娶习俗保留也较完整。笔者以该乡为典型,对当地苗族婚娶习俗作了全面的调查,以供研究参考。  相似文献   

2.
瞿小蕾 《大观周刊》2012,(28):46-47
苗族是我国历史最悠久、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之一;其灾难深重和曲折迁徙的民族发展史练就了苗族人民刚毅的民族性格和不屈不挠的斗志,也使得这个民族至今仍保持着充满生机、多姿多彩的民族音乐文化,可从说其音乐文化是中国乃至世界不可多得的文化遗产。湘西和黔东南是苗族人口分布最多的两个地区,集中体现了苗族民间音乐文化的特征;本文以民族音乐学理论为指导,对两地苗族音乐的异同作比较全面深刻的比较研究,对我们全面的了解苗族的历史,认识苗族音乐文化的内在结构和具体内容,为如何保护、传承和弘扬苗族音乐文化具有极其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苗族自古偏居崇山峻岭之间,过着一种悠闲、自在的山野生活。苗族的爱情婚姻也是很自由的,黛帕(姑娘)、黛摧(后生)到了成熟的年龄,便可三五成群到寨头的草地上"跳花跳月",盘歌寻隅;或是爬到高山上去挑野葱,引吭放歌,寻觅相知的伴侣。湘西一带苗区盛行的"赶边边场",便是这种原始、纯朴的恋爱方式的遗风和缩影。"赶边边场"是各地苗族青年都有以择偶为主要目的传统的自由社交活动形式。湘西叫做  相似文献   

4.
古老而神秘的湘西,历来是少数民族的聚居地,也孕育着灿烂的多元文化。自从"2006中国民族民间歌舞盛典"在国内外引起轰动效应,"藏在深闺人未识"的靖州苗族歌鼟便揭开了头上的面纱,以原生态的艺术魅力从湘西大山走向了中国民  相似文献   

5.
吴鹤是明代苗族教育思想家,其师从理学大师王阳明,具有较为浓厚的理学思想意识,在长期的湘西教育过程中,坚持"有教无类"、"笃志求道,不乐仕途"的教育思想,对苗族文明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6.
中国上下五千年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巫术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极为重要的一支。在湘西地区的苗族聚集地,存在着各种古老而神秘的祭祀活动。其中用到的不同法器,则是苗族巫术文化的重要载体。  相似文献   

7.
<正>湘西地区是少数民族聚居地带,长期以来,湘西人民的政治参与意识相当淡漠。民国以来特别是大革命时期,由于先进青年的大力宣传,湘西人民的政治参与意识有所提高。大革命失败后,湘西人民的政治参与意识复趋衰落。抗日战争时期,情况有了明显改观。湘西人民越来越多地参加各种政治组织,现代政党组织迅速发展,表明湘西人民政治参与意识得到加强。一、中国共产党的发展与湘西人民政治参与意识的增强  相似文献   

8.
在我省公共图书馆干部中,一支少数民族业务骨干正在成长,湘西自治州图书馆副馆长石成金同志就是其中的一个代表。石成金出生在苗族世代聚居的花垣县排料公社,那里在旧社会是最贫穷的山寨。一九五六年,石成金从茶洞师范学校毕业,被分配到吉首,参加自治州图书馆的筹建。图书馆,这个名词在当时的湘西还是很新鲜的,石成金不愧是一个代泽熊,凭着他那强悍的性格,浑身的虎劲,和建馆工人一起挥汗劳动,在一个杂草丛生的乱坟岗上建起了湘西第一个公共图书馆。从此,他怀着强烈的事业心,  相似文献   

9.
田博 《大观周刊》2012,(35):32-33
从1952年湘西苗族自治区成立开始,湘西州委州政府高度重视少数民族干部的选拔培养工作,把民族干部队伍建设作为湘西州发展的基础性工作之一来对待,培养出了一大批在各个行业中的能力优秀的少数民族干部。本文就湘西州少数民族干部选拔培养的历史沿革进行梳理与展望。  相似文献   

10.
由国家民委组织的首都新闻记者采访团于4月25日至5月12日结束了在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的采访后,于5月13日由湘西的龙山县进入鄂西来凤县,开始对鄂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进行实地采访。由人民日报、人民日报海外版、新华社、中国新闻社、国际广播电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北京周报、中国日报、中国建设、民族团结、民族画报、人民画报、人民政协报等十五家新闻单位组成  相似文献   

11.
古丈县图书馆新馆于最近落成并对外开放。新馆座落在古阳桥河畔,总建筑面积一千三百平方米,其中书库四层,可藏书十二万册,阅览室三个(儿童、综合、科技),可容纳读者两百人。古丈县图书馆新馆落成,对古丈县人民来说是件大喜事。因为这个县地处湘西山区,而且是苗族、土家族聚居的地方,全县仅有十万人口(比双牌县略多一点)。过去,  相似文献   

12.
古老而神秘的湘西,历来是少数民族的聚居地,也孕育着灿烂的多元文化。自从“2006中国民族民间歌舞盛典”在国内外引起轰动效应.“藏在深闺人未识”的靖州苗族歌鼙便揭开了头上的面纱,以原生态的艺术魅力从湘西大山走向了中国民族音乐殿堂。2006年,靖州苗族歌整被国务院公布为首批国家民族民间非物质文化遗产;2006年和2007年,两次应邀参加中国民族民间歌舞盛典和华夏清音中国民间音乐展演:2010年5月.中央电视台音乐频道《民歌中国》栏目曾做了为期一周的专题展播。贺绿汀、白诚仁等音乐大师都誉它为“民族瑰宝”、“天籁之音”。  相似文献   

13.
苗族吊脚楼是颇具特色的传统民居建筑形式,是我国重要的文化遗产,承载着苗族风俗文化,具有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在苗族的建筑艺术中,吊脚楼是苗族繁衍、延续后代的根基,也是苗族人民钟情的住房,具有悠久的文化历史背景。  相似文献   

14.
CCTV-12套(西部频道)从8月19日至12月12日推出第一次大型活动——“西部宣传周”。该活动是西部频道联合西部12个省(区、市)和湖南湘西、湖北恩施苗族土家族,吉林延边朝鲜族三个自治州,将用四个月的时间,对  相似文献   

15.
1982年,我从松花江畔调到湖南偏远湘西山区,来到湘西土家族苗族聚居的吉首山城工作.领导把我安排到房产部门管档案,从此与房产档案结缘,一干就是30年. 既然组织安排我管档案,就做一名合格的档案人.记得初次接触房产档案,脑海里一片空白.面前一张桌子,一条凳子,一个柜子.业务不熟悉,机构不健全.为了弄清档案管理的来龙去脉,我去市档案馆请教学习.通过档案馆专业人员的指教,我懂得了什么叫档案,怎样收集、整理、保管档案.  相似文献   

16.
娇阳艳丽的4月中旬,安化县档案局举办培训班,组织教育、公安、卫生系统的档案员去湘西凤凰作了一次短暂的旅行,去感受人文景观档案的厚重和鲜活.说是观光,却未能尽兴,甚至连领略苗寨风情的渴望都未如愿;说是考察,却实实在在地饱览了奇梁洞的奇异、南长城的雄姿和沱江的风韵.然而,我们感到不虚此行.因为我们对那些人文景观档案的解读,确实对档案的内涵有了诸多新的感受.这种感受是独特的,鲜活的,充满创意的.  相似文献   

17.
本文对民族高校图书馆特色馆藏文献、文物的人文美与价值美进行剖析,揭示了大湘西土家族苗族特色文献所蕴涵的文化内涵和历史传承的文化意义。  相似文献   

18.
爱情的味道     
我外公是国民党政府一位不大不小的官员,解放时吞金自杀。解放后,子女都受苦牵连,不得已四处逃亡。我有一个舅舅,逃到湘西的城步苗族自治县,后来跟一位苗族女子结了婚。  相似文献   

19.
苗族花灯     
仁怀花灯 ,是贵州花灯支脉之一。它是一种包括歌舞、戏剧、说唱等的综合性表演形式 ,是流传广泛深为群众喜闻乐见的民间艺术。仁怀花灯中的苗族花灯 ,又是其中绰约多姿 ,风格独具的一朵民间艺术之花。苗族花灯 ,简称苗灯 ,流传于仁怀各地的苗家村寨中。演出时间通常为农历正月初一至十五 ,个别地区也有延长至月底的。每当春节 (当地苗族人民叫过客家年 )来临 ,灯手们便要身着民族盛装 ,在苗家村寨主要是苗族人民的庭院、堂屋中演出 ,挨门挨户的向本族人民祝贺新春。在苗、汉等民族杂居的村寨中 ,也有向汉族或其它各族人民贺春 ,并在他们的庭…  相似文献   

20.
《今传媒》1999,(6)
新中国的 5 0年是发生翻天覆地变化的五十年。从贫穷落后到繁荣昌盛 ,从山河破碎到强大统一 ,从受人欺凌到备受尊重 ,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 ,谱写了中华民族文明史上最为光彩夺目的篇章。———摘自《人民日报》庆祝建国5 0周年社论 :《祖国万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