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情感的真实、意象的新颖、韵律的和谐三个方面分析徐志摩诗歌的审美特征 ,并由此对徐志摩诗歌的审美价值和艺术成就进行了评价  相似文献   

2.
付悦 《文教资料》2010,(13):14-15
徐志摩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用白话诗体写作和翻译的重要开拓者。他既是一位伟大的诗人,又是一位杰出的译者。然而,在国内外关于徐志摩的研究中,他的诗歌创作往往是评论家关注的焦点。而他在翻译上,例如诗歌翻译上做出的成绩,却经常为诗名所掩,得不到足够的重视。本文以徐志摩翻译的汤姆斯·哈代的诗歌作为研究对象.试图从徐译哈代诗歌分析徐志摩的诗歌翻译思想。从而客观地认识徐志摩在诗歌翻译上的积极探索,以及其作为诗人译者在新诗运动、白话诗体写作和翻译方面作出的积极贡献。  相似文献   

3.
徐志摩是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文坛最具有影响力的诗人之一.他的诗歌作品语言新颖别致、清新活泼、节奏鲜明,给予读者独特而鲜活的审美感受.徐志摩在追求纯美的思想指向下,不断将其诗歌的内容与形式完美和谐地统一起来,在语言上,它善于运用音乐美与视觉美,使其诗歌成为艺术性和诗情的完美结合.  相似文献   

4.
徐志摩热情奔放、灵感涌动、充满浪漫和幻想,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的著名诗人,新月派的主要成员。徐志摩的爱情诗艺术形象鲜明,意境深邃;形式多样,不拘一格,腾挪自如;表现手法自由灵活,变幻无穷。徐志摩十分注重诗歌的音乐性和排列美,重视诗歌的语言形式给人带来的视觉上和听觉上的审美感受。然而最能体现徐志摩风格之妙的,还在于他爱情诗中蕴藉的爱、感伤的美、飞动的灵感、飘逸的柔情及其对生命的哲思和中西融汇的诗艺。  相似文献   

5.
作为新诗规范化的代表,徐志摩一直在自觉地追求新诗的音乐性,尤其是新诗中的声音同意象的音乐性结合,他的诗歌翻译和创作凭借节奏、韵律、等多种语言规律和语言技巧来实现这一点。本文主要探讨徐志摩如何在创作上把握诗歌声音、意象、意境这三方面的内在联系并达到三者的和谐统一,进而从意象带动意境的这一角度,深入阐释其诗歌语言与音乐性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浅析徐志摩的诗歌之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钱浩 《文教资料》2009,(36):16-17
有着“现代柳永”之称的徐志摩,其诗歌总是呈现出一种独特的清新美感。本文主要探讨了徐志摩诗歌的艺术特色,分别从诗歌的语言、音律、结构等角度,并结合闻一多先生的“诗歌三美主张”加以论述,从而从多角度展现徐志摩诗歌中的魅力与特色。  相似文献   

7.
埃兹拉·庞德是意象派诗歌的主要创始人,对东西方诗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徐志摩在英美留学期间深受庞德的影响。埃兹拉·庞德的"日日新"创作精神影响着徐志摩对新诗道路探寻,庞德的节奏、韵律理论更是启发了徐志摩对诗歌形式的思考。庞德诗歌在意象理论上注重古典意蕴与意象表现手法的多样性,他的意象体现出强大的意境张力,这些对徐志摩的诗歌创作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庞德影响了徐志摩的诗歌,进而对中国新诗的现代性建构产生了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8.
李陆史是韩国著名的现代诗人,他十分欣赏现代新诗创作的代表人物徐志摩的诗歌,并予以高度评价。他认为徐志摩的诗歌近乎完美,所以他在自己的诗歌创作中,竭力模仿徐志摩的诗歌创作风格,追求词藻的华丽和形式的完美,而在内容上,克服了徐志摩诗歌的局限性,促进了韩国现代诗歌的创作。文章通过比较研究李陆史与徐志摩的诗歌,探讨了汉文化对韩国诗人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徐志摩在诗歌语言的艺术化、诗歌体式的多样化、诗歌结构的规范化和诗歌技巧的纯粹化等方面所作的创造性努力,是其他中国诗人所不能替代的。徐志摩的诗是中国新诗由粗劣的语言到艺术的语言的转折性标志。徐志摩诗歌的艺术美在当时就具有形式美建构上的现代性意义。徐志摩对新诗发展理论的探索、对新格律诗创作的尝试以及对新诗发展的影响不容忽视。徐志摩的诗创作是对"五四"新诗和新文学传统的一种发展,并使之达到了一个相对成熟的水平。  相似文献   

10.
徐志摩是我国20年代诗坛上十分活跃的一位诗人,他的作品大都是咏叹爱情与梦幻,追求光明和自由的理想。徐志摩诗歌的艺术魅力是与他的语言功力分不开的,他十分注重辞格的运用、诗行的建构以及音韵的协调、篇章的组织,力图达到韵律和谐、诗意葱葱的境界。  相似文献   

11.
[定位 ]新月派现代诗歌鉴赏 ,徐志摩诗歌的内容、形式美 ,徐志摩诗歌的个性特色。语文实践、探究 ,侧重于把握诗歌“意象”。本新诗单元 ,顺序为中国现代、中国当代及外国诗歌等。从编辑意图看 ,本单元教学除了解读诗的一般规律外 ,还需要了解我国不同时期、不同风格流派的诗歌 ,以便能从中获取营养。[切入 ]1 .怎样走近徐志摩 ,走进他的诗 ?课前布置“我所知道的徐志摩” ,自行搜集材料。学生由于平时对新月派诗歌接触较少 ,对这类充满浪漫气息的有唯美倾向的诗歌比较陌生 ,因此 ,很有必要先对徐志摩和他的诗歌有一定的了解。2 .这首《再别…  相似文献   

12.
徐志摩的《再别康桥》已选人新编高中语文教材.充分体现了对人文文化的关注.为了更好地欣赏徐志摩的诗歌.因此愿和中学生们谈一谈徐志摩诗歌的音乐美,以作抛砖引玉。  相似文献   

13.
徐志摩是新月派重要诗人,在诗歌的形式方面,他和闻一多一起提倡新诗的格律,为我国新诗的健康成长作出了较大的贡献。徐志摩一生追求单纯的信仰:爱、美、自由。因此,爱、美、自由也成了他诗歌中反复咏唱的主题,这是他诗歌内容和其他诗人的区别之所在。通过结合徐志摩的具体诗歌,探讨爱、美、自由主题意象在他诗歌中的具体表现。  相似文献   

14.
王蕾 《文教资料》2008,(29):18-19
徐志摩作为新月派的诗人,其浪漫激情的新体诗歌备受人们的关注,而作为译者,他不仅拥有一般人难以企及的优势,并且掀起了中国哈代译介的第一个小高潮,同时开启了中国的哈代研究.但由于徐志摩的翻译作品在译界褒贬不一,因此他对哈代的研究和译介也未能得到应有的重视.正是基于这种现实,本文对徐志摩翻译哈代的诗歌作了研究,并且总结了徐氏翻译哈代作品的三个特点.  相似文献   

15.
<正>众说周知,徐志摩是一位在中国文坛上曾经活跃一时并有一定影响的作家。他的诗句清新,韵律和谐,比喻新奇,想象丰富,意境优美,神思飘逸,富于变化,并追求艺术形式的整饬、华美,具有鲜明的艺术个性,为新月派的代表诗人。他的散文也自成一格,取得了不亚于诗歌的成就。下面让我们一起走进徐志摩,品读徐志摩。拜谒徐志摩墓桂郁良"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  相似文献   

16.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徐志摩其人其事其诗2、赏析《再别康桥》的情感与艺术特色3、阅读徐志摩的其他诗歌教学重点:赏析《再别康桥》的情感与艺术特色教学难点:诗歌的赏析第一课时学生去网络教室上阅读课,教师明确任务:l、搜索有关徐志摩的知识,了解徐志摩其人其事其诗。2、推荐网站:初中语文网中高中语文在线朗读天地徐志摩诗赏析等网站或网页。  相似文献   

17.
美是内容和形式的辩证统一. 音乐美包括内容美和形式美两个方面.单从形式的角度论述诗歌的音乐美是偏颇、低层次的.诗歌以抒情为主要特征,抒情是诗歌的主要内容,形式是为内容服务的.诗歌的音乐美并不完全表现在形式、声音的组合效果上,还取决于声和情的和谐、声情并茂上.只有声情和谐、声情并茂,才是诗歌音乐美的最高境界,诗歌的音乐美才算是最完善的.文章从节奏、押韵、音调、声情诸方面论述了闻一多、徐志摩诗歌的音乐美.  相似文献   

18.
济慈和徐志摩是英国和中国诗坛上不同时代的浪漫主义诗人。济慈的"厚死薄生"是英国浪漫主义诗歌中一个非常独特的文化现象,徐志摩对死亡的吟咏,有着济慈生死观的深刻烙印。本文旨在以徐志摩诗文中的死亡意识为切入点,探讨济慈对徐志摩诗歌创作的影响,并从徐志摩的诗歌和言论中挖掘出能证明这种关系的例证。  相似文献   

19.
王迅 《丽水学院学报》2006,28(1):23-25,43
徐志摩的诗是一个富丽多彩的艺术世界,具有“绘画美”、“音乐美”和“建筑美”等多重审美特征。全文仅仅就徐志摩诗歌与中国传统思想的深刻联系、诗美表现以及诗人创作的心理特征谈谈徐志摩诗歌的诗美特征之一———空灵美。  相似文献   

20.
徐志摩诗歌的韵律问题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论述 :二三十年代新诗发展的状况和以闻一多为首的新月派新格律诗主张的提出 ;《雪花的快乐》、《半夜深巷琵琶》、《我不知道风是在哪一个方向吹》等诗作 ,诗的内在情感起伏与音节的音乐性高度统一 ,代表着徐志摩诗歌的韵律化追求过程中各时期的成就 ;以《再别康桥》、《沙扬娜拉》等诗作为例 ,从诗歌的节奏与押韵两个角度进一步分析徐志摩诗歌的韵律化特色 ;徐志摩诗歌的韵律化追求 ,为我国新诗的发展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